尿常规中的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区别
尿常规中的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区别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只有极少的蛋白被排出体外。一般做尿常规检验时,其中蛋白质一项应为阴性。尿常规蛋白是指尿中总蛋白,但白蛋白占尿蛋白主要含量。由于尿总蛋白方法学所限,尿总蛋白的定性、定量灵敏度较低。主要用于大量体检检验地带网,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筛选及疗效观察。
尿微量蛋白是指用常规定性或定量方法难以检出的一些尿中含量极微的蛋白质。目前主要检测微量白蛋白、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尿微量蛋白主要应用于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以提高肾脏疾病诊断的灵敏度。
尿微量白蛋白:用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及隐匿性肾炎时,尿液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并且出现时间在尿蛋白定性阳性出现之前,是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同时应用于检验地带网诊断肾小球性与肾小管性损伤: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多见于肾小球损伤,并且其升高程度与肾小球受损程度相关。
α微球蛋白:是由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当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时,尿中α微球蛋白含量增加,因此α微球蛋白比贝塔微球更能反映肾小管早期损伤,同时,它不受恶性肿瘤及酸碱度的影响,故更为可靠。
β微球蛋白主要用于鉴别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尿中β微球蛋白较灵敏地反映了肾小管的损伤,如药物毒物所致的早期肾小管受损、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尿中β微球蛋白检验地带网就会升高。另外也用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尿β微球蛋白含量会明显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如单纯性膀胱炎时则正常。它的升高也可见于肾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早期。
尿常规尿蛋白的注意事项
我们的身体可能看起来很健康,但是还是蕴含着患有某些疾病的风险,如果能够找点儿发现的话,治疗的难度就会少很多,还可以省下来很多治疗费用,所以定期到医院去做体检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是很有必要的,体检当中有一项是尿蛋白水平,这个水平在什么范围内算是正常的呢?
一:什么叫做尿蛋白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
二:尿常规蛋白质水平为多少比较正常?
正常尿液中有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白定量<150毫米克),普检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两个加号和三个加号的意思分别是指: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四个加号:尿蛋白>4.0g/L:++++;阴性或中性的情况: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好了,看完了上文的介绍,相信您对于尿常规当中蛋白质水平为多少比较正常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在这里想要提醒您一句,由于心理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尿蛋白水平造成影响,所以要多测几次,才可以得出最科学的结果。
造成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检查
很多人对于尿微量白蛋白偏高还不是很了解,毕竟是一个专业的医学术语。但是,尿微量白蛋白偏高可是一种发病率蛮高的疾病。所以,即使大家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大家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样有利于我们以后更好地预防。所以,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它的病因和检查吧。
原因:
造成微量蛋白过量的原因可能是:1.体位性蛋白尿,2.组织性蛋白尿,3.肾小管性蛋白尿,4.肾小球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当然要排除病理性,才能认为是生理性的。组织性蛋白尿内见肾自身分泌蛋白。肾小球能滤过蛋白,正常情况下只能滤过小分子蛋白,病理时通过的蛋白分子变大,量多。肾小管能重吸收肾小球滤过蛋白,一般只能重吸收小分子蛋白。如果大分子蛋白不过量,那可以认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出现问题。
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
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
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
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检查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根据上面的介绍,有人怀疑自己有尿微量白蛋白的症状,小编大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痊愈。最后主大家身体健康。
微量白蛋白是什么及其正常值介绍
今天要和大家谈谈尿微量蛋白的正常值。尿微量蛋白说的简单易懂一点就是尿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在糖尿病和肾病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再做尿常规检查示,如果尿里面蛋白偏高,在这里就要建议大家,最好去医院检查检查了,那么尿微量蛋白的量为多少才算正常呢?下面将告诉大家尿微量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
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
以上就是尿微量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尿微量蛋白也是糖尿病和肾病的象征,如果大家在检查中检查出尿微量蛋白,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做详细检查,配合医生治疗。尿微量蛋白值的高低,也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的高低的标准。在这里也说每一位患者都能健健康康的!
测定微量蛋白尿有什么临床意义
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尿白蛋白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何在?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3]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尿微量白蛋白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据调查,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
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早期发现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
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要从青壮年开始,随着生活的富足,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功能的诊断试剂。
每年查一次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达40%,因早期没有明显的自我感觉,往往被忽视,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糖尿病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对糖尿病友来说,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微量蛋白。
徐主任指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是发现糖尿病肾病最敏感、准确的指标,只要确诊糖尿病,应常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未发现异常者要每年监测一次。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一旦发生,要合理选择抗生素,防止引起逆行感染引起肾脏病变。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很重要。饮食中的蛋白质应首选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等,植物蛋白中优质蛋白的含量则比较少,糖尿病患者最好做好饮食换算,适当吃肉。
如何做微量蛋白尿检查
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更多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因为尿白蛋白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指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只有微量白蛋白,因此这一检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马上进行这项筛查,结果正常者仍然需要每年检查。 为了更好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检查”,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专家为您介绍“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的相关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运动型蛋白尿发生病因解析
专家介绍说,尿常规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指标,在体检、孕期保健等时候都需要查;运动之后去体检,如果出现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出现病理性蛋白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需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所以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蛋白尿属于功能型蛋白尿,只是暂时的,只要注意休息是会自行消失的。许多人休息几天去检查,来到医院再次检查尿常规,蛋白尿消失。
运动型蛋白尿发生病因解析之后,大家是否进一步了解了呢?如果你在体检之前进行了剧烈运动,发生了尿蛋白之后,不要盲目担心,如果身体没有出现异样症状,可以过几天再去检查一次,避免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是不会影响到你的肾脏健康。
蛋白有什么区别 尿微量蛋白与尿
蛋白和蛋白质是不同的。蛋白是一种食品;蛋白质是一种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中含有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蛋白是常见的食品。营养优良、润肺利咽、清热解毒。蛋白中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这一项,还有其他的:脂肪,碳水化物,钙,核黄素,磷等。比如鸡蛋的蛋白:每100克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0.6克;钙19毫克,磷16毫克,铁0.3毫克,核黄素0.26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A及C缺如;硫胺素0.216微克/克,泛酸<1微克/克,对氨基苯甲酸0.055(干卵白)微克/克。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体检时尿液检查我们又应该选择哪些项目呢
1.首先是尿常规。尿常规是一项简便、快速、经济的尿液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常规检查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征象,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重要的线索。
2.其次是尿微量白蛋白。人体正常代谢的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如果体检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200μg/min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肾小球早期损害的标志物,建议:1型糖尿病在确诊5年以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及以后每年、妊娠糖尿病妇女都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3.再次是一些特殊的尿液检查项目。
既往有蛋白尿病史的应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既往有血尿病史的应检测尿沉渣、尿象等;
既往有多尿、电解质紊乱等病史的应检测尿渗量、尿酸化功能、尿电解质等等。
尿标本又应该怎么留取呢?
所有尿标本收集均应使用干净容器,尿常规检查可采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晨尿)或随机尿的中段尿,留取后立即送检。
如要留取24h尿,则应在早晨7:00起床后,将第一次尿液排尽,将此后直至次日晨7:00的所有尿液收集混匀在含有防腐剂的容器内送检。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内留取尿液标本。
总之,尿液检查是体检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一旦发现尿检异常,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转诊到肾内科进一步诊治。
长病程糖尿病人警惕肾病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为五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化验检查多无异常,仅少数病人血压偏高;第三期病人在化验检查时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血压也开始增高,如果尿微量蛋白定量检测大于20微克/毫升,临床上称该期肾病为早期肾病;第四期又称临床肾病,病人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血压持续升高,尿中蛋白超过200微克/毫升,此期病人可有乏力、浮肿等症状;第五期为终末肾病期,即肾功能衰竭期。
专家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常被病人及家属忽视,而一旦发展到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或晚期糖尿病肾病,则很难阻止其发展。
专家提出,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肾病,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尿微量蛋白测定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一般来说,对于青春期以后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史在5年以上,应定期进行微量蛋白尿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测定应被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避免肾脏并发症发生。如果病人已经发展到早期肾病,应动员病人选择胰岛素治疗。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使糖尿病肾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饮食方面严格控制食盐摄入,并坚持使用降压药物。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增高。当发展至肾功能衰竭阶段时,要及时透析治疗,如有可能,进行肾移植。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怎么回事
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人体其总量仅次于水分。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所组成,其中一部分可以由人体自己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另外约有八种氨基酸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1、常会伴有蛋白尿的出现
早期,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症状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患者开始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症状,肾小球的滤过率逐渐下降,肾脏病变严重程度也将进一步加重。
2、一般会出现轻度水肿
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则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呈持续进展状态。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越长,引起水肿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出现越多,其中2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肾病综合症出现。
3、大多都会出现高血压
初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仅在运动后血压增高;当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血压多持续增高。高血压的出现将加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进展速度,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4、后期严重的会出现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为了适应机体排糖的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正常。一旦体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将增高,从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此时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在数年之内发展为尿毒症。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不同的,这两种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如果都开始出现了微量蛋白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检查清楚,避免这样的现象是尿毒症,如果是尿毒症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无法治疗好,从而伤害到身体的健康,也会伤害到生命,还要在治疗的时候改善这个尿蛋白的现象。
微量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目前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
化验尿能查出肾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项很重要的检查,不少肾脏病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血尿或其它有形成分的异常,常给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或是泌尿系疾病的第一个征象尿常规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肾损伤。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尿常规化验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预报性作用是可以查出来的,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