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诊断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诊断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诊断:
CRF的鉴别诊断,主要需将CRF与急性肾衰竭,肾前性氮质血症进行鉴别,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仔细分析其异同点,以作出正确诊断,防止误诊或漏诊。
1.与肾前性氮质血症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与CRF的鉴别并不困难,肾前性氮质血症在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h后肾功能即可恢复正常,而后者则肾功能难以恢复。
2.与急性肾衰的鉴别:CRF与急性肾衰的鉴别,多数情况下并不困难,有时根据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鉴别诊断,在根据患者的病史对急,慢性肾衰竭鉴别困难时,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作出鉴别:根据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结果进行分析,如双肾明显缩小,则支持CRF的诊断;根据肾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患者诉说的肾衰竭病史少于1个月,而无明显贫血,则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如贫血明显,而近期无急性出血病史,则支持CRF的诊断;根据指甲肌酐的水平进行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参考意义,据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报道,指甲肌酐水平可反映患者3~4个月前的血肌酐水平,如指甲肌酐的水平高于正常,则支持CRF的诊断;如指甲肌酐的水平不高于正常,则支持急性肾衰竭.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
1.限制蛋白质:未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肾衰竭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2.限制钠的摄取:因盐分含有较高的钠含量,在肾衰竭患者体内若有过多的钠,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滞留,进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及加重肾衰竭的情况。但切勿使用低钠盐,因低钠盐含高量钾离子。
3.限制钾的摄取:体内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严重者更会引起心率不整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产生。
4.限制磷的摄取:因体内过高的磷会造成钙质的流失,因此医生会利用药物来协助控制血液中的磷含量,防止骨质疏松的产生。
5.水分的摄取:若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无法将其排除时,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医生会视个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时排除的水量,来决定水分摄取量的多寡一般会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哪些饮食因素会导致肾衰竭
很多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了肾衰竭,肾衰竭容易发生于中老年人。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慢性肾衰竭病因:
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常见的诱发慢性肾衰竭疾病的病因有:
1、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
2、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是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之一。
3、糖尿病性肾病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急性肾衰竭病因: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按传统分发可分三类:
1、肾前性:主要为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肾缺血。
2、肾后性:肾后性因素多为可逆性,及时解除病因常可使肾功能得以恢复,常见因素有尿路结石、双侧肾盂积液、前列腺肥大和肿瘤等引起的尿路梗阻。
3、肾实质性:(1)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肾衰竭类型,约占75%-80%,大都可逆。(2)急性肾间质病变常见的病因有过敏性,主要由药物引起(如二甲氧苯青霉素、利福平、磺胺类等)、感染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病毒等)、代谢性(如尿酸肾病、高钙血症等)、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等)。(3)肾小球和肾小血管病变如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多发性小血管炎、肾皮质坏死等。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怎样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原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本身虽然难于逆转,仍应尽力寻找和纠正某些使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根据我们的临床工作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发病是治疗措施上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即使已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因此,重视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疗效远比对症和替代治疗显著。对于危重病人,可用透析疗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来纠正可逆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
(1)饮食治疗: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宜根据GFR作适当调整,GFR为10~20ml/min者,每天用0.6g/kg;大于20ml/min者,可加5g;小于5ml/min者,仅能每天用约20g。一般认为,GFR已降至50ml/min以下时,便必须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但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30kcal/kg),消瘦或肥胖者宜酌情予以加减。为了能摄入足够的热量,可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如觉饥饿,可食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淮山药粉、莲藕粉等。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亦可给予片剂口服补充。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原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本身虽然难于逆转,仍应尽力寻找和纠正某些使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根据我们的临床工作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发病是治疗措施上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即使已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因此,重视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疗效远比对症和替代治疗显著。对于危重病人,可用透析疗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来纠正可逆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
(1)饮食治疗:
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宜根据GFR作适当调整,GFR为10~20ml/min者,每天用0.6g/kg;大于20ml/min者,可加5g;小于5ml/min者,仅能每天用约20g。一般认为,GFR已降至50ml/min以下时,便必须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但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30kcal/kg),消瘦或肥胖者宜酌情予以加减。为了能摄入足够的热量,可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如觉饥饿,可食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淮山药粉、莲藕粉等。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亦可给予片剂口服补充。
③其他:
A.钠的摄入:除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外,一般不宜加以严格限制。因为在GFR<10ml/min前,患者通常能排出多余的钠,但在钠缺乏时,却不能相应地减少钠的排泄。
B.钾的摄入:只要尿量每天超过1L,一般无需限制饮食中的钾。
C.给予低磷饮食,每天不超过600mg。
D.饮水:有尿少、水肿、心力衰竭者,应严格控制进水量。但对尿量>1000ml而又无水肿者,则不宜限制水的摄入。
使用上述饮食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尿毒症症状可获得改善。对已开始透析的患者,应改为透析时的饮食疗法。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如果GFR≤5ml/min,则要将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减至约20g,这虽可进一步降低血中含氮的代谢产物,惟由于摄入蛋白质太少,如超过3周,则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症,必须加用必需氨基酸(EAA)或必需氨基酸及其α酮酸混合制剂,才可使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口服或静点必需氨基酸,成人每天9~23g,凡用本法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丰富的氨基酸,并进食低量优质蛋白[0.3g/(kg?d)]。以促进机体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继而与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从而达到降低尿素氮的目的。α酮酸在体内与氨结合成相应的EAA,EAA在合成蛋白过程中,可以利用一部分尿素,故可减少血中的尿素氮水平,改善尿毒症症状。α酮酸本身不含氮,不会引起体内代谢废物增多,但价格昂贵。EAA的适应证仅为肾衰竭患者。一般用量为每天0.1~0.2g/kg,分3次口服。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
全身性高血压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必须控制,首选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肾小球内高压力亦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虽无全身性高血压,亦宜使用上述药,以延缓肾功能减退。如可选用依那普利,在无全身性高血压患者,可每天仅服5~10mg。然而,在血肌酐>350µmol/L者,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慎用。
(4)其他:
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但用不用调节血脂药仍未有定论。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但如发生痛风,则予以别嘌醇0.1g,每天口服1次。
(5)结肠透析:
包醛氧淀粉、碳片、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克浊散、大黄水等口服,促进含氮毒素排出。并随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剂量调节,务使每天排软便2次为度,研究表明,大黄还能减缓尿毒症的发生。大黄10g,牡蛎30g,蒲公英20g,水煎至300ml,高位保留灌肠,1~2次/d,腹泻量3~4次/d为宜,促进粪氮排出。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失调:
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低盐就可以了。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如水肿较重,应利尿治疗。
A.钠扩容后利尿疗法:即先服碳酸氢钠3g/d,如患者已有水钠潴留,不必先服碳酸氢钠。然后给予呋塞米(速尿)。用量开始为100mg/d静注。使每天尿量达2000ml左右。否则速尿量每天加倍。但每天速尿总量不宜超过1000mg,如呋塞米(速尿)每次超过200mg,应加入葡萄糖内静滴。
B.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ml/min,1次/d,共7次,可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尿素氮排出。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每天宜为前一天的尿量再加水500ml。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有的病例尽管GFR在5ml/min以下,仍能适当地排泄水和盐,这多见于慢性梗阻性尿路病,及脊髓损伤伴有持续性膀胱功能不全(结石、感染、梗阻)的病人,严格限制盐和水摄入可导致容量不足。
②高钾、低钾:高钾血症时应首先判断该高钾血症是否由于某些加重因素所致,如酸中毒、药物(如螺内酯、含钾药物、ACE抑制剂等)和(或)钾摄入过多。如血钾仅中度升高,应首先治疗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和限制从饮食摄入钾。少尿病人须限制钾摄入,长效噻嗪类药物或联用1种袢利尿剂能有效地防止高血钾。如果高钾血症>6.5mmol/L,出现心电图高钾表现,甚至肌无力,必须紧急处理。首先用10%葡萄糖酸钙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继之用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推注,5min注射完;然后用50%葡萄糖50~100ml加胰岛素(普通胰岛素)6~12U静脉注射。经上述处理后,应即作透析。尿毒症病人血钾一般处于正常低值,但使用利尿剂后,则极易发生低钾血症。这时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椽酸钾。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静脉补钾。
③代谢性酸中毒:如酸中毒不严重,可口服碳酸氢钠1~2g,3次/d。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时,应静脉补碱,一般先将二氧化碳结合力提高到17.1mmol/L。每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需要5%碳酸氢钠0.5ml/kg。如因纠正酸中毒而引起低血钙,发生手足搐搦,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④钙磷平衡失调:应于慢肾衰的早期便防治高磷血症,积极使用肠道磷结合药,如进餐时口服碳酸钙2g,3次/d,既可降低血磷,又可供给钙,同时还可纠正酸中毒。氢氧化铝凝胶也可用作磷结合剂,但长期服用可发生铝中毒,引起痴呆、贫血、骨病等。在血磷不高时,血钙过低可口服葡萄糖酸钙1g,3次/d。宜经常监测血清磷、钙水平。保持血清磷、钙于正常水平,可防止继发性甲旁亢和某些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如血磷正常、血钙低、继发性甲旁亢明显者(血FTH高、碱性磷酸酶活力高、有骨质破坏),应给予骨化三醇。如磷钙乘积升高≥70,则易发生转移性钙化,不仅会引起内脏、皮下、关节和血管钙化,而且是肾功能恶化的诱因之一。
(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
①慢肾衰患者的高血压多数是容量依赖性,清除钠水潴留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或变得容易治疗。患者宜减少水盐的摄入。如果利尿效果不理想可用透析疗法脱水。因在钠水潴留的情况下,降压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高血压下降(假性抗药性)。降压药的使用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相同。用ACE抑制剂时,应慎防引起高钾血症。少数患者发生恶性高血压,其治疗方法与一般恶性高血压相同,但特别要注意同时清除钠水潴留。
②尿毒症心包炎应积极透析,1次/d,透析约1周后,可望改善。如出现心包压塞征象时,应急做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
③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但疗效常不佳。特别应注意的是要强调清除钠、水潴留,使用较大剂量呋塞米,必要时作透析超滤。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宜选用洋地黄毒苷,但疗效常不佳。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但注意时间不宜超过1周,以免氰化物中毒。
④尿毒症肺炎可用透析疗法,能迅速获得疗效。
(3)血液系统并发症:
维持性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肾衰的贫血。在没有条件使用EPO者,如果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应予小量多次输血。输血有感染肝炎等的危险,且能抑制骨髓生成红细胞等不良反应。证实有缺铁者应补充铁剂,血液透析者较常有缺铁。应维持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0.20,血清铁蛋白≥100mg/d,否则即使用足量的EPO也不能使贫血纠正达标。补铁的途径有3种,即口服、静脉、肌注。口服剂量为每天至少200mg元素铁,但胃肠道副作用大。目前西方国家普遍推荐静脉补铁,既不引起胃肠道反应,又直接入血,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如TSAT<0.20或血清铁蛋白<100mg/L,成人应先1月1次25mg的右旋糖酐铁或葡萄糖酸铁静脉滴注作为试验,如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100mg,共10次,1个疗程结束停药2周后复查HCT、Hb、TSAT、血清铁蛋白。如仍低,再静脉补铁50~100mg,每周1次,共10周。如TSAT<0.50,血清铁蛋白<800mg/L则达标,可以停用静脉补铁3个月。如分别≤50和≤800<800mg/L,可以用1/2~1/3的剂量继续静脉补铁,如HCT、TSAT、血清铁蛋白都已达标也可每周静脉补铁25~100mg维持。静脉补铁可能引起副作用,过敏样反应(气短、喘鸣、低血压)发生率约为0.65%。多在用葡萄糖酸铁静滴后数分钟内发生。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即刻生效。迟发反应为关节痛、肌肉痛,呈剂量依赖性,剂量≤100mg时很少发生。
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简称EPO)治疗肾衰竭贫血,其疗效显著。可用于已做透析和还未做透析的患者。贫血改善后,心血管功能、精神状态和精力等均会改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使红细胞生成素(EPO)充分发挥作用,应补足造血原料,如铁和叶酸。开始时,红细胞生成素(EPO)每次用量为50U/kg,每周用3次,除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注射较方便外,其他患者均应皮下注射。每月查1次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如每月Hb增加少于10g/L或HCT少于0.03,则须增加EPO的每次剂量25U/kg,直至Hb上升至120g/L或HCT上升至0.35。此时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可逐渐减少,在维持上述水平的前提下,每个月调整1次,每次减少红细胞生成素(EPO)量约25U/kg。该水平一般足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素质。但如不用维持量红细胞生成素(EPO),停药后不久,患者又会再发生贫血。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副作用主要是高血压、头痛和偶有癫痫发作。其原因可能因红细胞增加,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严格控制Hb或HCT上升速度和水平,可减少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副作用。我们观察国产促红素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疗效较好,且价格适宜,开始3000U/次,每周3次,Hb上升至110g/L可减量维持。
(4)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在慢肾衰早期时就注意纠正钙磷平衡失调,便可防止大部分患者发生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症。骨化三醇[1,25(OH)2O3]的使用指征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多见于长期作透析的患者。本药可使小肠吸收钙增加,并调节骨质的软化。对骨软化症疗效颇佳,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所伴发的肌病性肌无力以及纤维性骨炎也有一定疗效。本药口服每日0.25µg,在2~4周内按需要可增加至0.5~1µg,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防止钙磷乘积>70,以免发生异位钙化。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对转移性钙化和纤维性骨炎有效。如血钙升高而病情无好转,应探查甲状旁腺,如有腺瘤应切除。
(5)感染:
尿毒症患者较之常人更易发生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经由肾排泄的,可给予1次负荷剂量后,按GFR下降的情况调整其剂量。一些抗生素有较强的肾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慢性肾衰时肾毒性会增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6)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
充分地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和加强补充营养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的症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对肌病亦有效。
(7)其他:
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应逐渐减少。
②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对部分患者有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
4.透析疗法
透析疗法可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但不能代替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疗效相近,但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可互为补充。透析时机的选择,对这个问题还无一致看法。慢性肾衰到终末期,保守疗法不能使病人无症状时,即应考虑透析疗法。有人认为GFR略低于10ml/min即开始透析能使病人获最大益处,GFR在这个水平时BUN一般在35.7mmol/L(100m/dl)以上,血清肌酐在884µmol/L(10mg/dL),在蛋白摄入不足的老年人BUN可不超过35.7mmol/L。当GFR低于10ml/min,全身状态仍很好,特别当病人尿量不少并能充分排钠时。个别病例在GFR小于5ml/min时仍能维持。有些病例尽管GFR大于10ml/min,也有透析的必要,这多见于潴钠严重和(或)顽固性心衰病人。除GFR、BUN和肌酐水平外,尿毒症所致的心包炎、脑病、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全身衰竭,或威胁生命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1项以上时即需透析疗法,最好是在这些表现出来之前即开始透析。我们主张应早期透析,在GFR10ml,分即开始透析,这样有利于保护其他脏器功能。
随着透析技术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证。据1983年欧洲透析及移植协会的登记,接受透析(HD))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已达8.7%,平均年龄72.6岁。在美国,开始接受透析疗法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1987年已达13.5%。65岁以上血透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61%,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2年生存率达56%以上;已有报道75岁老年患者经血透存活达10年以上。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前数周,应预先作动静脉内瘘,位置一般在前臂,在长期间歇作血液透析时,易于用针头穿刺做成血流通道。一般每周作血液透析3次,每次4~6h。每次透析时间长短,视透析膜性能及临床病情综合决定。在开始血液透析6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然而,血肌酐和尿素氮不会下降到正常水平。贫血虽有好转,但依然存在。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可能在透析后仍会有所发展。由于血液透析的推广,有更多老年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病人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大多数病人可获较好效果。老年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时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并决定着老年病人能否生存。老年病人有明显的或潜在的心脏病,血液透析时病死率明显增加。尿毒症加速心脏血管退行性变的发展,尿毒症经常伴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症、耐糖能力差和高脂血症,尤其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病人同时有广泛的动脉钙化,可能与血清磷酸盐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必须尽早确定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高血压在老年尿毒症病人几乎普遍存在,常用降压药来控制,并谨慎地进行透析治疗。高脂血症需控制饮食并用降脂药。高磷血症给低磷饮食,口服氢氧化铝等胶体药物以拮抗食物中的磷质。
老年病人透析时注意防止并发症,如硬化的血管出现血管短路的问题。透析时手术作成的动静脉短路,由于大瘘管的形成而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素剂量必须小心地调整,以防止对老年人后果不好的大出血。
(2)腹膜透析: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以家中自行操作,故近10年来,采用者与年俱增。用一医用硅胶透析管永久地插植入腹腔内,透析液通过它输入腹腔,每次约2L,6h交换1次,1天换4次透析液,每次花费时间约半小时,可在休息时作,不会影响工作。CAPD是持续地进行透析,对中分子物质及磷清除更佳,且尿毒症毒素持续地被清除,不似血液透析那么波动。因而,患者也感觉比较舒服。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同。CAPD的装置和操作近年已有很大的改进,腹膜炎等并发症已大为减少。
很多作CAPD的患者到现在已存活超过10年,疗效相当满意。CAPD医疗费用较血液透析低。CAPD特别适用于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
5.肾移植
如患者适合手术(符合适应证)及有合适的供体可行肾移植手术。在发达国家,75岁以下老年CRF病人仍可做肾移植。
6.康复治疗
(1)慢性肾衰的病人应少食豆制品,菜谱以素为主。饮食宜淡不宜咸。对合并感染的病人,应禁服辛辣鱼虾,老母鸡等助热发物。
(2)慢性肾衰的病人,病情重,病程长,致使病人常有悲观失望情绪,这时应多接触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房间要通风,冷暖要适宜,要有充分阳光。应注意皮肤护理,常洗澡,或用温水擦浴,水温以摄氏40℃为宜。饭前饭后应漱口,睡前醒后应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有很多,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患者一定要注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还没有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如果摄入蛋白质,就会让肾衰竭的状况更加严重,所有应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如果患有在洗肾的时候,应该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因为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有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的补充蛋白质,以维持身体所需。
老年人还应该注意要限制钠的摄取,因为盐分含有较高的钠含量,如果肾衰竭患者体内,含有过多的钠,就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滞留,从而使患者心肺功能衰竭,并且还会加重肾衰竭,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食用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含有非常高量的钾离子。
患者还要注意每天水分的摄取,如果每天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没有办法把它排出去的话,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的现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别情况,给出相应的摄入水量的建议。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大家也比较清楚了,患者一定要谨记以上几点,同时还应该注意尽量少摄入钾和磷,因为体内如果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磷过高的话,会造成钙质的流失,所以老年人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以免病情严重。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吃什么
主食及豆类主要包括
燕麦、高梁米、赤小豆、玉米面、麦淀粉、大米、小米等。
肉蛋奶主要包括
鸡肉、白鸭肉、野鸭肉、青色、草鱼、鲤鱼、鲫鱼、黑色、青蛙、牛奶、鸡蛋等。
蔬菜主要包括
芥菜、生菜、青椒、苦瓜、白菜、冬瓜、黄瓜、茄子、寓笋、黄花菜、紫菜、金针菇等。
水果主要包括
山揸档、苹果、柑稿、草莓、西瓜、猕猴桃、葡萄、菠萝、荸荠、桃子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
肾衰竭的病因
慢性肾衰竭病因:
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常见的诱发慢性肾衰竭疾病的病因有:
1、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
2、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是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之一。
3、糖尿病性肾病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急性肾衰竭病因: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按传统分发可分三类:
1、肾前性:主要为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肾缺血。
2、肾后性:肾后性因素多为可逆性,及时解除病因常可使肾功能得以恢复,常见因素有尿路结石、双侧肾盂积液、前列腺肥大和肿瘤等引起的尿路梗阻。
3、肾实质性:(1)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肾衰竭类型,约占75%-80%,大都可逆。(2)急性肾间质病变常见的病因有过敏性,主要由药物引起(如二甲氧苯青霉素、利福平、磺胺类等)、感染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病毒等)、代谢性(如尿酸肾病、高钙血症等)、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等)。(3)肾小球和肾小血管病变如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多发性小血管炎、肾皮质坏死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假象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肾脏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或局部病变最终都能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主要的表现就是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肾脏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比较复杂,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慢性肾功能衰竭总发病率的半数以上(约50--70),慢性肾盂肾炎约占四分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动脉硬化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痛风性肾病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按照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四期,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临床中以血清肌酐在133--177为诊断要点,这一期可能患者没有症状);第二期,是氮质血症期也称肾功能不全期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此期的血肌酐一般在186--442;第三期为肾功能衰竭期,Cr在451--707之间;第四期,尿毒症期,Cr超过707。
应该引起朋友们注意的是不要被慢性肾衰的假象所迷惑,由于CRF的早期表现不典型,而且可出现任何一个系统的症状,因而,容易误诊为某一个系统的疾病,特别的那些没有明显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如出现无力、疲乏、体力下降、腹痛、腹泻、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朋友;以及全身衰弱、面色苍白、贫血、皮肤瘙痒的症状去看病,往往会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末梢神经炎等疾病,耽误了治疗,错过治疗最佳时期而悔恨终生。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尽快到大医院找专科专家咨询,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检查,是不难诊断的。确诊以后应尽快治疗。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鉴别诊断
尿酸肾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原发性肾小球病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1)尿酸肾病血清尿酸上升较尿素氮和肌酐显著,血尿酸/血肌酐>2.5(以mg/dl为单位)
(2)痛风肾病关节炎明显发作频繁原发性肾小球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也很少发生关节炎,可能是其对尿酸反应小
(3)尿酸肾病病史长,通常只有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而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轻,肾功能减退缓慢
(4)痛风石仅在原发性痛风者出现
(5)肾活检组织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双折光尿酸结晶可确立尿酸肾病诊断。但由于尿酸盐沉积以肾组织深部为主穿刺肾组织往往深度不够不易取得病变组织
2.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发生尿酸结晶沉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时不复存在皮质-髓质梯度髓质内钠浓度下降。
3.其他引起肾功能衰竭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以下病变如横纹肌裂解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严重失水致肾前性氮质血症铅中毒、多囊肾止痛剂肾病、梗阻性肾病引起双侧肾盂积水以及家族性肾病和髓质囊肿病等均可致肾功能衰竭及尿酸明显升高,这些病变是以肾小管间质为主的肾损害,应注意和尿酸肾病鉴别
做好这几点让你远离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避免各位受到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折磨,生活中做好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工作很关键,如合理饮食、慎重用药等等,都是可以有效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
1、积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对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2、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控制全身高血压,而且能纠正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有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作用。临床常用药物为卡托普利、洛丁新和利压定等。
3、合理的饮食方案:低蛋白、低磷和低脂饮食,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已被得到实验室及临床的证实。目前强调为了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血肌醉在159.1微摩尔/升时就应该限制蛋白摄入量。
4、防止药物肾损害:有关资料表明,20%~5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加重是由药物引起,还有部分因接触有害物质所致。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害的药物。若属意外服用应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5、防治及时:一旦有诱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发病发生,应及早治疗,注意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恢复循环功能,控制血压等。
6、顺应四时,调养五脏:平素起居、饮食有节,讲究卫生,避免外邪侵袭,尤其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和地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更应加强预防措施。不过食辛辣厚味,以免滋生湿热。调畅情志,保持精神愉快,使气血畅达而避免产生气滞血瘀。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减少感染及感冒发生。
以上就是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具体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不幸患上慢性肾功能衰竭,只要各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够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坚持治疗,那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老年人高发肾衰竭是为什么
一、【伴随疾病增多】
如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患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肾动脉狭窄(》50%以上)发生率高达16%~42%,缺血性肾脏病是引起或加重老年急、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亦是引起老年肾功能减退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约占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8%一38%,高于普通人群的3.5%~8%,这主要由于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结石和膀胱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他导致老年人慢性肾脏损害的常见因素还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心功能衰竭等。
二、【易患因素增加】
老年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保钠能力均降低,渴阈升高,对水、盐缺失的代偿能力较差,引起摄入不足、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功能不全和休克等液体丢失的机会增加。因肾小球滤过率渐低,肾脏排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能力下降,而老年人长期用药的机会大增,用药不当易致肾脏损伤。老年人手术或介入治疗增多,也是引起老年人ARF的常见。
三、【肾小球问题】
随年龄增长,生理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扩张逐渐加重。肾脏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以每年0.75ml/min的速度下降,小管浓缩功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③其他:
A.钠的摄入:除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外,一般不宜加以严格限制。因为在GFR<10ml/min前,患者通常能排出多余的钠,但在钠缺乏时,却不能相应地减少钠的排泄。
B.钾的摄入:只要尿量每天超过1L,一般无需限制饮食中的钾。
C.给予低磷饮食,每天不超过600mg。
上面讲述的就是老年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果按照上面讲述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食,那么就能够改善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另外,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要少饮水,不然会加重水肿或者心力衰竭。
肾衰竭经常被误诊有什么原因
慢性肾衰容易被误诊为某一个系统的疾病,特别的那些没有明显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如出现无力、疲乏、体力下降、腹痛、腹泻、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朋友;以及全身衰弱、面色苍白、贫血、皮肤瘙痒的症状去看病,往往会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末梢神经炎等疾病,耽误了治疗,错过治疗最佳时期而悔恨终生。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尽快到大医院找专科专家咨询,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检查,是不难诊断的。确诊以后应尽快治疗。
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比较复杂,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慢性肾功能衰竭总发病率的半数以上(约50--70),慢性肾盂肾炎约占四分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动脉硬化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肾病、性肾病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按照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四期,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临床中以血清肌酐在133--177为诊断要点,这一期可能患者没有症状);第二期,是氮质血症期也称肾功能不全期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此期的血肌酐一般在186--442;第三期为肾功能衰竭期,Cr在451--707之间;第四期,期,Cr超过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