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痛吃什么药 轻微疼痛
宝宝耳朵痛吃什么药 轻微疼痛
当宝宝耳朵疼时,为了快速缓解宝宝疼痛,可以先让宝宝服下解热镇痛剂溶液,比如乙酰氨基酚或儿童用的布洛芬,然后采取热敷的方法。
让宝宝患部靠在包裹着毛巾的温水袋上,使头部疼痛一侧朝下,以便让耳朵的渗出液排出来。或是直接用热湿毛巾敷盖于宝宝的耳廓,等热气散失时取下,每天热敷几次。
一般来说,宝宝在玩耍和站立的时候通常很好,没有耳朵疼的不适症状,但一到晚上宝宝平躺时就会增加中耳压力,就会疼痛难忍,因此尽量让宝宝睡直,疼痛会减轻些。
宝宝发育期3种痛妈妈别忽略
1.肠绞痛
这种疼痛没有病因,多发生在出生2周以后或是6周宝宝身上。等到4个月之后大部分的宝宝就能痊愈了。
症状:
如果宝宝每周出现三次以上这种情况且持续三周,那么宝宝就患上了肠绞痛。当宝宝在患上肠绞痛之后,他会在傍晚或是半夜哭闹,每次持续1-3小时;不愿吃奶或是边哭边吃。睡觉不踏实,会突然尖叫、身体蜷缩,伴有胀气情况。
缓解方法:
家长可以给宝宝换奶粉;洗热水澡(水温不要太高);轻轻摇晃宝宝;给宝宝换个姿势;使用安抚奶嘴;热敷小肚子;换个环境等。
2.耳朵痛
宝宝耳朵疼痛一般多数是因为耳朵受到感染引发中耳炎。
症状:
轻微或是剧烈耳朵疼痛;耳朵流黄水,恶心没有食欲,腹泻、无缘由的发高烧、时不时用手抓挠耳朵、睡不安稳、听力下降。
缓解方法: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耳朵感染都会不治而愈,如果两天之后还没有好转,就要带宝宝就医了。尤其是两岁一下的宝宝更要及早就医;家长可以在宝宝耳朵边上放上热水袋以缓解疼痛;不要让宝宝用手抓挠耳朵,以免加重症状;服用止疼药物或是抗生素(遵循医嘱)。
预防方法:
家长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不要随便给宝宝挖耳朵;洗澡洗头时不要让水进入宝宝耳朵里面;多带宝宝去户外运动,增强体质;积极治疗预防吸道感染类疾病。
3.生长痛
这里的生长痛不是指骨骼而是指软组织,这种痛发生在3-12岁儿童身上,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动消失。
原因:
宝宝骨骼生长发育速度过快,韧带与肌肉生长发育速度过慢,快慢不统一引发疼痛;宝宝运动过于激烈、发育期间身体组织代谢产物过多,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发肌肉酸痛。
症状:
疼痛一般多出现在大腿、小腿或是膝关节处,偶尔出现在腹部。疼痛时间多在傍晚和晚上,时间有几秒的,也有几小时的。
缓解:
热敷按摩宝宝疼痛部位,减少运动量,多休息;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身体维生素,让肌肉、韧带与骨骼的生长速度一致;疼痛剧烈、局部红肿、发热、寒战等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
如何防止宝宝耳朵进水
家长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如不小心洗澡水会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新生儿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宝宝耳朵进水时,可以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平时父母要保护好小孩的耳朵,防止宝宝耳朵进水。比如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将耳朵由后到前按住贴近脸部,这样就不容易进水。也可以用棉花、耳贴等塞住耳朵防止进水。另外,游泳的时候可以配带相应的防止耳朵进水的设备。
婴幼儿中耳炎症状是什么
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 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由于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而成为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如果有中耳炎婴幼儿一般只会烦躁哭闹,父母常常不知所措。但此时若用手指轻轻按压耳朵,如果孩子哭闹加重,或用手来自卫,则说明是耳内的毛病。另外,因重力的关系,将小儿抱立时,由于耳内的充血情况得到改善,疼痛常常有所减缓,这也提示中耳炎症的存在。
孩子得中耳炎的症状表现
一、出现没有感冒症状的发烧?
二、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
三、反应迟钝四、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
激素类药物易造成依赖性和皮肤炎症,尤其对幼儿危害较大纯中药保宁堂冰窍散所选药材均为纯天然优质药材配伍而成,冰窍散采用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无激素,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患者可放心使用。
婴幼儿中耳炎的护理
1、给宝宝洗澡、洗头时,因宝宝不合作导致污水流入耳朵内发生感染;?
2、给宝宝喂奶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使流入口内奶太快或太多,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引起呛咳,使乳汁容易进入中耳发生感染;
3、家长给宝宝挖耳朵,不小心刺伤了耳内的皮肤粘膜而引起感染
宝宝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1、挠耳朵:孩子在2岁以前是说不清自己什么地方疼的,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你。如果他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2、发烧: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出现的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3、左右摇头: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因为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所以,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就要注意了。
6、听力障碍: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因此中耳炎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 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咳嗽有痰不吃药会好吗
3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有轻微症状的咳嗽有痰,不吃药可以自愈。
90%的宝宝感冒咳嗽有痰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而病毒性感冒,有一个自然病程,目前医学上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治愈,主要还是靠宝宝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去抵抗,一般而言,要是宝宝只是患了轻微症状的咳嗽有痰,很多情况下家长只需做好相关护理、小儿推拿、食疗、排痰等工作即可让宝宝不吃药就好起来。
符合以下轻微症状的普通感冒咳嗽有痰的情况下,宝宝通常不吃药经过以下的食疗、推拿等方式会好。
1、宝宝咳嗽有痰病症很轻微,只是有点鼻塞、流清涕、轻微咳嗽。
2、宝宝活动能力、精神状态还不错、较少出现呕吐、腹泻,可以不用吃药。
附:有以下咳嗽有痰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1、3个月大的孩子一出现感冒的症状,家长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2、较大的孩子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家长要立即带他去医院:
(1)感冒持续5天以上;
(2)孩子出现耳朵疼痛、头痛、寒战;
(3)体温超过39度;
(4)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呼吸困难;
(5)持续咳嗽有痰不见好转或剧烈咳嗽;
(6)拒绝进食或喝奶;
(7)老流黄绿色、黏稠的鼻涕;
(8)超过正常病程仍然没有好转。
两岁小孩耳朵进水怎么办才好
1、耳朵进水不弄干,宝宝容易诱发中耳炎
液体如果常时间积聚在中耳,就很容易诱发中耳炎。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一些吃母乳的宝宝,假如妈妈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宝宝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各型中耳炎总爱侵袭宝宝,由于宝宝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临床上常易漏诊和误诊,父母也容易忽视,容易转为比较难治的慢性中耳炎。所以,如果宝宝经常出现一些甩头、用手抓耳朵等奇怪行为,宝宝有可能是中耳炎初期;如果比较重了就会有高烧,耳朵里流黄水。父母平日还需注意宝宝听力表现,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2、宝宝耳朵进水,妈妈该如何处理?
假如宝宝耳朵进水,妈妈要及时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具体步骤:
(1)滚动一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或柔软、结实的棉纸,卷成一个灯芯绳(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头的棉棍或薄纸,这东西可能会脱落在耳道里。不要使用任何种类的小棍棍)。
(2)将灯芯绳放进小儿的耳朵里。灯芯绳潮湿时将它撤出。
(3)再用一清洁的灯芯绳来做替换。每天至少3次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耳朵不再弄湿并且没有脓液从耳中流出为止(通常需7-10天)。
宝宝感冒发烧当心中耳炎的存在
1.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的感染称之为中耳炎。对于儿童,中耳炎经常继发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在感冒时,会引起鼻咽粘膜肿胀,鼻咽部的免疫防御和清除细菌的能力降低, 故而鼻腔大量细菌生长,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咽鼓管功能的降低。咽鼓管功能损害,就会出现中耳压力改变,(就像在飞机起飞时你耳朵的感受)。中耳部分就会产生液体(或者称为渗出),从而滋生细菌或者病毒,导致中耳炎。鼓膜压力增高引起鼓膜膨隆。
2.中耳炎都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孩子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热,耳痛,烦躁,耳朵里存在分泌物。
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表现为:在语言功能还没完善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发热,拉扯耳朵,或者表现为用头蹭东西,比平时烦躁或者精神差,活动少,食欲变差,吃的少了,呕吐或腹泻等表现。如果宝宝会说话了,他会告诉你说耳朵疼,有些孩子会出现耳朵“流水流脓”(也就是医生说的中耳渗出),即使疼痛和感染都消失之后,渗出的液体会在耳朵里存在几周到几个月,这些渗出液可能会引起暂时或轻度的听力下降。如果听力下降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说话能力,尤其是在语言和认知发育阶段的孩子更加明显。
3.中耳炎怎么诊断?
如果宝宝发热伴有挠耳朵,耳朵疼,耳朵有液体流出等情况,这些都是中耳炎的迹象。尽快看医生,医生会问到一些有关宝宝的症状,而且会用耳镜检查宝宝的耳朵,来确定是否有中耳炎的存在。耳镜检查是诊断中耳炎的重要方法,一般医生需要看清楚鼓膜,才能判断中耳炎的诊断。有些可能存在耳垢,需要清理才能看清楚鼓膜的情况。耳镜检查时没有疼痛的。
4.中耳炎怎么治疗?
中耳炎的最佳治疗医生会根据宝宝年龄,以前是否有反复的中耳炎感染史,中耳炎的程度,其他潜在的临床问题来综合决定。主要治疗选择包括:抗生素治疗,临床观察和对症治疗。
这些临床选择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决定是否用使用抗生素,还会用到的一些对症的治疗包括:退热治疗和止疼治疗。对于退热止疼的药物主要就是我们常用的布洛芬(也就是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泰洛林),按医生交代口服即可。这两种药既有止疼作用,也有退热作用。
宝宝耳朵痛吃什么药 耳湿疹
宝宝耳湿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抗生素类药物积极抗炎治疗,比如阿奇霉素分散片配合地塞米松片等。
平常应让宝宝多喝水,避免宝宝搔抓,不能用热水,肥皂及酒精等清洗,少让宝宝吃零食等容易上火的食物,更不要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
宝宝咳嗽有痰不吃药会好吗 什么情况下宝宝咳嗽有痰不吃药会好
符合以下轻微症状的普通感冒咳嗽有痰的情况下,宝宝通常不吃药经过以下的食疗、推拿等方式会好。
1、宝宝咳嗽有痰病症很轻微,只是有点鼻塞、流清涕、轻微咳嗽。
2、宝宝活动能力、精神状态还不错、较少出现呕吐、腹泻,可以不用吃药。
1、3个月大的孩子一出现感冒的症状,家长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2、较大的孩子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家长要立即带他去医院:
(1)感冒持续5天以上;
(2)孩子出现耳朵疼痛、头痛、寒战;
(3)体温超过39度;
(4)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呼吸困难;
(5)持续咳嗽有痰不见好转或剧烈咳嗽;
(6)拒绝进食或喝奶;
(7)老流黄绿色、黏稠的鼻涕;
(8)超过正常病程仍然没有好转。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
宝宝耳朵进水时,细菌容易进入在耳道内,容易引发炎症。这种疾病的最明显症状是,耳垂发红、肿胀、触摸时有痛感,耳朵内侧疼痛。而在生活中,家长在洗澡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宝宝耳朵进水。那么,宝宝耳朵进水该怎么办呢?
宝宝耳朵进水该怎么办?
儿科专家张崇晓认为,宝宝耳朵进水,应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接着固定头部,用棉签伸进耳朵约1厘米旋转,将水拭干。
什么情况下应立刻就医?
如果孩子感到耳朵疼痛,但症状又不像是耳朵进水所致,就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确诊。如果确认是内耳感染,则必须接受口服抗菌素治疗。
小孩耳朵疼吃什么药
不同疼痛程度怎么用药
1、轻微疼痛
当宝宝耳朵疼时,为了快速缓解宝宝疼痛,可以先让宝宝服下解热镇痛剂溶液,比如乙酰氨基酚或儿童用的布洛芬,然后采取热敷的方法。
让宝宝患部靠在包裹着毛巾的温水袋上,使头部疼痛一侧朝下,以便让耳朵的渗出液排出来。或是直接用热湿毛巾敷盖于宝宝的耳廓,等热气散失时取下,每天热敷几次。
一般来说,宝宝在玩耍和站立的时候通常很好,没有耳朵疼的不适症状,但一到晚上宝宝平躺时就会增加中耳压力,就会疼痛难忍,因此尽量让宝宝睡直,疼痛会减轻些。
2、疼痛严重
如果采取了以上方法,两天后没有疼痛没有缓解,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时就应该马上送医院治疗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治疗耳朵痛。
五岁以下的宝宝一般服用阿莫西林、红霉素或其他抗生素。五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对青霉素不过敏,使用青霉素v最有效。
有些医生习惯大剂量短时间使用抗生素,有些医生则习惯长时间低剂量使用,所以妈妈应记得向医生了解药物疗程的长短。绝大多数孩子在六岁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耳朵感染了。
不同病症怎么用药
1、中耳炎
如果宝宝是因为耳朵发炎而疼痛,比如患上了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这时可以直接采用消炎的药物来治疗,同时配合滴耳液来滴耳治疗。
滴耳液一般是选择氯霉素眼药水和氧氟沙星滴耳液,做法通常是先用双氧水洗干净耳朵,然后滴入1、2滴药水到耳朵,早晚各一次。
2、耳湿疹
宝宝耳湿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抗生素类药物积极抗炎治疗,比如阿奇霉素分散片配合地塞米松片等。
平常应让宝宝多喝水,避免宝宝搔抓,不能用热水,肥皂及酒精等清洗,少让宝宝吃零食等容易上火的食物,更不要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
宝宝耳朵进水了怎么处理
可以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小技巧
1、滚动一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或柔软、结实的棉纸,卷成一个灯芯绳(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头的棉棍或薄纸,这东西可能会脱落在耳道里。不要使用任何种类的小棍棍)。
2、将灯芯绳放进小儿的耳朵里。
3、灯芯绳潮湿时将它撤出。
4、再用一清洁的灯芯绳来做替换。每天至少3次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耳朵不再弄湿并且没有脓液从耳中流出为止(通常需7—10天)。
治疗方法
非处方耳部抗菌滴液可消除炎症。同时,为减轻疼痛,可对耳部患处进行干热敷,也可以给孩子服用镇痛药。
宝宝出牙时都有哪些表现
流口水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轻微的咳嗽
出牙过程会分泌出较多的唾液,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就不必担心。
啃咬
宝宝出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
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拒绝进食
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因为很想把个东西塞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而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就拒绝进食。
不眠
宝宝不只是在白天长牙,晚上也一样在长。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夜里睡不踏实甚至烦躁。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牙床出血
有时候,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吸收消失。
拉耳朵、摩擦脸颊
出牙的宝宝,常常拉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尤其是长臼齿时,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宝宝耳朵受到感染时,也会有用力拉耳朵的现象。
宝宝抓耳朵是患上中耳炎了吗
宝宝抓耳朵的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生活中引起宝宝抓耳朵的因素不止一个,因此家长们应懂得正确的辨别。
首先要检查宝宝是否耳朵有湿疹、痱子、过敏等现象。如果没有,就看看他除了抓耳朵,还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宝宝挖耳朵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宝宝在长牙,因为牙龈难受,但宝宝分不清是哪里难受,大致在一个部位,但耳朵在外面,所以就揪耳朵。还有一个可能是宝宝耳朵发炎,妈妈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有液体从宝宝耳洞里流出,然后用手指轻压耳部周围特别是耳朵前部的耳洞处和耳背处,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的表现,要尽快就医。
平时生活中,如果宝宝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发热,应首先检查一下宝宝的耳朵,看有没有触痛或牵拉痛。当宝宝入睡碰到其耳朵时突然醒来哭闹,或喂奶时耳朵朝下受挤压时,宝宝啼哭不肯吃奶,则说明耳道疼痛,爸爸妈妈应想到宝宝可能是患了中耳炎。这时需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检查。等到耳朵流脓时,鼓膜已经出现穿孔,很可能因为治疗不及时影响宝宝的听力,造成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