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的老人留神心肌梗死
胃疼的老人留神心肌梗死
69岁的马老汉突感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此外还有心悸、胸闷、憋气等症状。医生发现,他唇甲发绀,舌暗红,有淤斑。一问病史,既往有慢性胃炎、高血压,平时常服心痛定、复方罗布麻片等降压药物。一测血压是160/90毫米汞柱。
家属催促医生赶紧给老人做胃镜,可医生考虑不排除急性心梗的可能,于是建议先做个心电图。对此,病人及家属很不理解,胃痛做心电图干啥?这不是加重病人负担吗?在医生的坚持下,老人很不情愿地做了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疑虑,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大力抢救才化险为夷。
事实上,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多数病人都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史,近期加重或频繁发作。起病快速,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肢,持续时间长,并且大汗淋漓。但有时心脏症状很不典型,可以表现为胃痛、牙痛、下颌痛、脖子痛、眼眶痛,甚至还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若不仔细辨别,极易造成误诊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心肌梗死的伤害到底有哪些
人们对心肌梗死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但是对具体造成的伤害,却是知道的模棱两可。要想很好的预防这种疾病,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们让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心肌梗死的伤害到底有哪些,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
1、心功能不全: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丧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心肌梗死的60%。
2、心律失常:此心肌梗死并发症,约占心肌梗死的75%~95%。心肌梗死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传导紊乱有些可导致心脏急停、猝死。
3、急性心包炎:心肌梗死的危害还包括急性心包炎。即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后发生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约占心肌梗死的15%常发生在MI后2~4天。
4、心源性休克:此心肌梗死并发症约占心肌梗死的10%~20%。心肌梗死面积>40%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
上面就是介绍的心肌梗死的危害,大家一定要足够重视起来,不要粗心大意了。这种病对身体的摧残是巨大的,我们尽量能在早期将其扼杀在摇篮中。预防疾病并不是只是从口头上喊就有用的,我们应该付出实际行动来证明。
巧识胃肠型心肌梗死
不久前,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因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右上腹疼痛而被送医院急诊。由于他过去有慢性胃肠炎,家属就将其送到肠道门诊就诊。医生发现病人右上腹疼痛,大便化验及血常规无异常,但有心率快、血压低等循环衰竭的表现,这些症状难以用胃肠炎来解释,进一步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幸抢救及时,病人才转危为安。
目前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向读者介绍特殊类型心肌梗死的确有必要。
许多人都知道心肌梗死的特征是心前区剧烈绞痛,持续时间长,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缓解,病人大汗淋漓并有死亡恐惧感,但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却知者不多。这种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称为“胃肠型急性心肌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的5.23%,上面所述的病例就是典型的胃肠型急性心肌梗死。
为什么急性心肌梗死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心前区绞痛呢?因为胃肠型急性心肌梗死多是心脏下壁的心肌梗死,由于心脏下壁贴近膈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使膈神经受刺激而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还可以引起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腹痛等,刺激迷走神经时还会使病人产生上腹疼痛,掩盖了心前区疼痛。这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不典型病人很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或胃肠炎而延误抢救时机。
因此在临床上如遇到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消化道症状,又难以用肠胃或胆道疼痛解释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或过去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的病人,应特别警惕胃肠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做心电图检查,若发现异常的Q波及ST段抬高等异常表现,就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迅速进行抢救。
急性心梗有什么急救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显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治疗存在时间延误。其原因有病人就诊延误,以及院前转运、入院后诊断和治疗准备所需的时间过长,其中以病人就诊延误所延误时间最长。
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以便尽早开始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重点是缩短病人就诊延误的时间和院前各种延误时间。帮助已患有心脏病或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提高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以便自己一旦发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若无禁忌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则应拔达999或120急救电话,由急救中心派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设备的救护车,将其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及时服药急救药物十分重要。所以,当你身边出现急性心梗患者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让他们服药。老人体质比较差,身体容易有各种疾病,因此老人是急性心梗的高发人群,家人在照顾老人生活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急性心梗问题。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发生机制及个体反应有关。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心肌梗死的魔鬼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这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后,如同河流淤积了泥沙,使河道水流不畅,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将造成断流,心肌好比河流所灌溉的农作物,就会因无水而枯死。
专家指出,清晨日出东方,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血小板活性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的压力和应切力也随之增加,极易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每天6时-11时是全天最危险的时段,专家们将其称为“魔鬼时间”。
专家们还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在一年之中,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一周之中,以周日、周一发病率最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痛、憋气、呼吸困难、心慌,严重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衰、休克、意识障碍,甚至发生猝死。
专家提醒说,除了警惕“魔鬼时间”外,人们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要懂得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强冷刺激、过度疲劳和暴饮暴食等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情况。专家还特别建议患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避免用力大便。
情绪激动是猝死的前兆
1.情绪激动
从医学角度来说,不少猝死的现象中都是因为当事人情绪太激动引发心梗,特别是有这类病史的人,千万别激动啊。
2.头晕
久坐久站、排便用力等行为导致头晕是最危险的,因为脑溢血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多发生于老人身上,所以要多提醒家里的老人。
3.胸闷、心绞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心绞痛,可要当心了!这说明你有心肌梗死的隐患。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情绪激动和劳累过度,另外经常吃得太多太油腻,也有心梗的危险!
4.急性腹痛
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宫外孕破裂等,上腹痛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宫外孕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均可迅速危及生命。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和严重的肺梗死等,这类腹痛的患者可发生心跳骤停。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说到心肌梗死,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这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的病发率也在提高,而且发病的人群也在扩大,甚至是青年人也在心肌梗死的病发行列。所以大家不能心存侥幸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心肌梗死的危害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所以很多人都会对此病都会直接忽视掉。心肌梗死的治疗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了解它的发病原理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心肌梗死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神志上面出现了障碍并且有出现了全身难以形容的不适和出现发热,心肌梗死还会引起肠胃也出现不好的症状呢。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心肌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我们还了解了心肌梗死的病因,其实导致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因为过劳或者便秘导致的心肌梗死,也有因为吸烟和大量饮酒或者暴饮暴食导致的心肌梗死。
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寒冷刺激
突然的温度变化也是会造成心肌梗死的。因为在气候转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及时的进入寒冷天气的角色,所以就会在突如其来的寒冷中患病。冠心病患者对于寒冷的天气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患性病很有可能会转化为心肌梗死。在秋冬季节,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以防疾病的发生。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症状
因为人一上了年龄,身体就会出现很多的小疾病,这时候老人的体抗力也是比较差的,所以一些疾病不能自己愈合,就会产生其他的疾病。心肌梗死也是老年人病发率比较高的疾病。很多老人因为一些常识不太了解,所以当心肌梗死发生的时候,并不能及时的知道,这样就会导致疾病严重起来。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疾病,心肌梗死是某支冠状动脉缺血导致了心脏的坏死。心肌梗死比较常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一般原因都会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诱因大都是因为精神太紧张或者是太过于疲劳和受到了冷刺激以及吃太饱和高脂肪等。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很多种,我们将在下文介绍给大家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症状,一般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症状分为几种,有典型的和非典型的以及毫无症状。
(1)典型症状
①疼痛典型者为胸骨后压榨性、窒息性、濒死感,持续时间可长达1~2h,甚至10余小时,硝酸甘油无缓解。
②全身症状发热多于起病2~3天开始,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③胃肠道症状剧痛时常有频繁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缓解后1周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个别发生呃逆。
④严重者可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大家总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光顾”着年轻人!在我国,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
心梗:老人PK青年,谁更危险?
在某医院心脏中心的一间病房里,住着一位71岁的李大伯和一位35岁的小王,他们是因为同一个病住院的,那就是“心肌梗死”。
据了解,入院前4小时,李大伯突然发生左胸疼痛,胸闷,伴大汗淋漓,因为老人曾有过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后没有效果,于是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后老人病情很快缓解。
而同样是心肌梗死,35岁的小王却差点没送命!得病时,小王在开会,由于讨论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会议开了很长时间。突然,小王出现烦躁不安、微汗、头晕、胸闷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于是喝了一杯咖啡,谁知过后胸闷得更加厉害,全身大汗淋漓,恶心……不一会儿,他就倒在了办公桌上,人事不省。大家马上拨打了120,经过医护人员一番紧张的抢救后,小张的一条命终于被挽救回来了!医生说,如果再晚点儿送医院,病人就没命了!事后,小王心有余悸地说,自己的命是被同事和医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为什么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危重
为什么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送到医院时,病情往往会比老年人更危重?甚至发生猝死的几率也比老年人更高?这是因为,年轻人往往无心绞痛等心肌缺血预适应,而且年轻人心肌需氧量较大,一旦发生心梗,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多无先兆不适、早期猝死率较高。
中青年该如何防范心肌梗死的“突袭”?
与老年人发病不同,年轻人在发作心肌梗死前通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嗜烟酗酒等,因此科学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中青年心肌梗死是可以避免的:
1、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2、规律运动,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3、膳食方面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5、此外,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则有助于早期干预心肌梗死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防范中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塞死亡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前死亡。尽管采用各种抢救方法,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仍在10%左右。但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对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仍十分重要。
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先兆症状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的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发作较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等典型症状。但仍有40%的急性心肌梗死
病人的症状并不典型。
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时,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有些病人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有些病人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部酸痛等,这些症状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感冒、牙周炎、胃炎、关节炎等而贻误抢救时机。
急性心肌梗死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因此,有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