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怎么回事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怎么回事
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人体其总量仅次于水分。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所组成,其中一部分可以由人体自己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另外约有八种氨基酸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1、常会伴有蛋白尿的出现
早期,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症状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患者开始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症状,肾小球的滤过率逐渐下降,肾脏病变严重程度也将进一步加重。
2、一般会出现轻度水肿
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则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呈持续进展状态。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越长,引起水肿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出现越多,其中2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肾病综合症出现。
3、大多都会出现高血压
初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仅在运动后血压增高;当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血压多持续增高。高血压的出现将加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进展速度,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4、后期严重的会出现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为了适应机体排糖的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正常。一旦体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将增高,从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此时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在数年之内发展为尿毒症。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不同的,这两种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如果都开始出现了微量蛋白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检查清楚,避免这样的现象是尿毒症,如果是尿毒症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无法治疗好,从而伤害到身体的健康,也会伤害到生命,还要在治疗的时候改善这个尿蛋白的现象。
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患上糖尿病
1、科学合理膳食,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脂肪要选植物油。这是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2、所有糖尿病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3、有条件者应做尿微量蛋白的测定,和β2微球蛋白的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尿微球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确定为微量蛋白的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该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应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4、有效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标准应低于130/80mmHg(或者低于125/75mmHg),少盐饮食,适当锻炼,积极补钙均对控制血压有益。
长病程糖尿病人警惕肾病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为五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化验检查多无异常,仅少数病人血压偏高;第三期病人在化验检查时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血压也开始增高,如果尿微量蛋白定量检测大于20微克/毫升,临床上称该期肾病为早期肾病;第四期又称临床肾病,病人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血压持续升高,尿中蛋白超过200微克/毫升,此期病人可有乏力、浮肿等症状;第五期为终末肾病期,即肾功能衰竭期。
专家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常被病人及家属忽视,而一旦发展到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或晚期糖尿病肾病,则很难阻止其发展。
专家提出,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肾病,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尿微量蛋白测定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一般来说,对于青春期以后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史在5年以上,应定期进行微量蛋白尿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测定应被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避免肾脏并发症发生。如果病人已经发展到早期肾病,应动员病人选择胰岛素治疗。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使糖尿病肾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饮食方面严格控制食盐摄入,并坚持使用降压药物。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增高。当发展至肾功能衰竭阶段时,要及时透析治疗,如有可能,进行肾移植。
每年查一次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达40%,因早期没有明显的自我感觉,往往被忽视,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糖尿病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对糖尿病友来说,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微量蛋白。
徐主任指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是发现糖尿病肾病最敏感、准确的指标,只要确诊糖尿病,应常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未发现异常者要每年监测一次。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一旦发生,要合理选择抗生素,防止引起逆行感染引起肾脏病变。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很重要。饮食中的蛋白质应首选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等,植物蛋白中优质蛋白的含量则比较少,糖尿病患者最好做好饮食换算,适当吃肉。
尿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尿蛋白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尿白蛋白解释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就造成大家都不认识的局面。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临床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免疫功能障碍评估,炎症状态监测,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链球菌感染等各个方面。[1]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尿微量白蛋白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2] ,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
有哪些措施预防糖尿病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1、科学合理膳食,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脂肪要选植物油。这是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所有糖尿病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者应做尿微量蛋白的测定,和β2微球蛋白的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尿微球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确定为微量蛋白的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该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应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有哪些措施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1、科学合理膳食,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脂肪要选植物油。这是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所有糖尿病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者应做尿微量蛋白的测定,和β2微球蛋白的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尿微球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确定为微量蛋白的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该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应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