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是很危险吗
缩宫素是很危险吗
缩宫素是一种效果强烈的激素,它可以有效地造成子宫收缩。缩宫素最早合成于1953年,而其危险来自于十几年来的药物滥用。比如,在不到30年前,这种药物曾以口香糖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的形式出现。最开始,使用缩宫素时的监控仅仅是肉眼观察药物注射速度。这时药物剂量都是大概的,而对某些患者来说,只要稍微过量就会导致子宫强直收缩。这也就是说子宫变得长时间僵直,并且停止对胎盘输送氧气。
而当能够准确控制静脉注射药物剂量的泵出现后,缩宫素的安全性就大大提升了。此外,这种泵还增加了其他药物(比如抗凝血用的肝素以及心血管药物多巴胺)的安全性。
剖腹产后经阴道分娩的那些事
如果接受剖腹产后的经阴道分娩的话,就不能进行硬膜外麻醉了是吗?
不是的。其实我们更推荐你接受硬膜外麻醉。以前人们认为硬膜外麻醉可能会阻断子宫破裂所产生的疼痛,而这种疼痛可能是一种临床预警。不过后来人们发现如果真的发生罕见而灾难性的子宫破裂的话,通常会伴随血压下降、脉搏升高、胎儿窘迫症状以及宫缩的突然停止。换言之,也就是有足够多的临床指征可以预示子宫破裂。而且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如果事先接受了硬膜外麻醉,和匆忙进行的全身麻醉相比,要更加快捷而安全。
我现在怀孕41周,并且打算进行剖腹产后的经阴道分娩。但是医生不肯为我引产。难道缩宫素在这种情况下很危险吗?
无论是使用缩宫素引产还是催产都在剖腹产后经阴道分娩中有过报道。一项基于多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在剖腹产后经阴道分娩时,使用缩宫素并不会导致子宫破裂。但另一项对照研究却认为,缩宫素可以增加子宫伤疤破裂的风险。
在打算进行剖腹产后经阴道分娩时,可以使用前列腺素软膏来促进宫颈成熟吗?
在多次剖腹产后,我还能进行阴道分娩吗?
目前医生们认为,在打算阴道分娩之前,最好不要有超过两次的剖腹产经历。而且第二次剖腹产不能是因为阴道分娩失败而采取的紧急措施,而应该是那种择期剖腹产。在2006年,只有很少的医生会同意在两次成功的剖腹产后,再进行经阴道分娩。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流产
怀孕期间,禁用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麦角、益母草、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前列腺素、天花粉和奎宁等,因这些药物有导致流产或早产的危险。
引产时如必须用缩宫素,也应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及胎心跳动频率来调整滴入速度,以免胎儿在子宫内窒息。泻药及强烈刺激性药物如硫酸镁、蓖香油等,由于对肠管产生的刺激作用,可反射性引起盆腔器官充血和增强子宫的收缩,导致流产,故一般忌用。
妊娠血小板减少术后护理是什么
1、产前准备:在产前提前准备新鲜冰冻血浆,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输注血小板,一般手术前输注2u,手术中输注1~2u。血小板低于50×109/L,体质极度虚弱患者,还可输注白蛋白。
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出现寒战,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颜色、神志变化,可预防性给予防腰麻后呕吐药物,减轻胃肠症状;
3、药物止血:待胎儿剖出后应给患者输注维生素K1、止血芳酸、止血敏,以促进凝血。静脉推注缩宫素20U,子宫内注射缩宫素20U,胎儿剖出后立即使用缩宫剂,确保子宫收缩良好,减少子宫出血。
缩宫素引产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啊
小剂量静脉滴注缩宫素为安全常用的引产方法,但在宫颈不成熟时,引产效果不好。其特点是:可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保持生理水平的有效宫缩,一旦发生一场可随时停药,缩宫素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约为5~12min。
1. 引产方法:静脉滴注缩宫素推荐使用低剂量,最好使用输液泵。起始剂量为2.5mu/min开始,根据宫缩调整滴速,一般每隔30min调整一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有效宫缩的判定标准为10min内出现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60s。最大滴速一般不得超过10mu/min,如达到最大滴速,仍不出现有效宫缩可增加缩宫素浓度。增加浓度的方法是以5%葡萄糖500ml中加5u缩宫素即1%缩宫素浓度,相当于每毫升液体含10mu缩宫素,先将滴速减半,再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调整,增加浓度后,最大增至20mu/min,原则上不再增加滴速和浓度。
2.注意事项:
⑴要专人观察宫缩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及胎心率变化并及时记录,调好宫缩后行胎心监护。破膜后要观察羊水量及有无胎粪污染及其程度。
⑵警惕过敏反应。
⑶禁止肌肉注射、皮下穴位注射及鼻粘膜用药。
⑷用量不宜过大,以防止发生水中毒。
⑸宫缩过强及时停药缩宫素,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
妊高症适时终止妊娠的方式有哪些
妊高症适时终止妊娠的方式有:
(1) 引产:适用于宫颈条件较成熟,即宫颈柔软且宫颈管已消失时,行人工破膜后加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或单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静滴缩宫素时或临产后,应对产妇及胎儿进行严密监护。分娩时,第一产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保持产妇安静;适当缩短第二产程,会阴侧切和(或)胎头吸引、低位产钳助娩;第三产程注意胎盘和胎膜及时完整娩出,防止产后出血。
(2) 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指征者: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在短期经阴道分娩者;引产失败者;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已有胎儿窘迫征象者。产后24h直至5日以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尽管随时间推移,发生子痫的可能性减少,但仍不应放松观察及防治。
产后没奶水怎么办 让宝宝多吸吮
刚分娩后,没奶水很正常,这是乳腺管还未通畅所致,要尽早让宝宝多吸吮。因为吸吮动作能反射性地引起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增加乳腺管内压,喷出乳汁。所以,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可以不定时就给宝宝吸,一般2-3天就会出奶。
打催产素疼不疼呢
1、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作用:准妈妈在使用催产素之后,催产素可选择性的刺激子宫平滑肌上的缩宫素受体,让子宫的收缩能力、收缩频率得到增强。该作用主要表现特点有:
(1)剂量大小可影响作用性质和强度:2~5U的小剂量对子宫的节律性收缩有加强作用,可加大子宫的收缩频率同时让收缩张力略微增强,以达到类似正常分娩的状态。使用5~10U大剂量催产素会让子宫出现持续性增强收缩,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主要表现在引起胎儿在子宫内窒息死亡甚至造成子宫破裂情况。
(2)子宫不同部位产生的作用有差异:2~5U的小剂量可使子宫体和宫底平滑肌节律性收缩,以此在宫颈松弛情况下让胎儿正常分娩;但剂量没有得到严格保证,使用过大的话不利于胎儿从母体分娩。
(3)产妇体内性激素水平影响药物作用: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和蜕膜中缩宫素起提高作用,但受体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孕激素则相反。
2、其他作用:催产素的缩宫作用可增强能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的收缩能力,促进母体的排乳能力。同时催产素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压降低;具备轻度抗利尿功能。
羊水栓塞的预防
1)人工破膜时需要在宫缩间隙进行,且破膜不要剥破;
2)宫缩过强或强直性宫缩时,应用镇静剂和子宫肌肉松弛药抑制宫缩;
3)不能过多的干扰产程的自然进展(如人工破膜、滥用缩宫素、剥膜等操作);
4)缩宫素引产时,要严密监护宫缩和胎心;
5)缩宫素催产时要有科学的指证,尤其要慎用前列腺素和杜绝肌肉注射缩宫素;
6)高领、多产妇女分娩,应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
7)过敏性体质妇女,尽量等待自然分娩。宫缩乏力、过期妊娠时,应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宫缩,如刺激乳头、适当运动、按摩腹壁等,在胎儿娩出前应用地塞米松。
产程延长怎么处理
产程延长时要观察是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还是活跃期,还是在第二产程出现时间过长,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方案。现代医学对于产程延长都能及时处理,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因此产妇也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延长,一般采用人工破膜(在HIV/AIDS常见的国家,不采用人工破膜加速产程,因为它增加了病毒母婴传播的机会)、注射缩宫素加速产程(除外头盆不称)。
如果是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延长,观察是否为异常先露、头盆不称(胎头下降失败变形增加)、胎儿窘迫等情况,如果有这些因素存在,应立刻进行剖腹产。
对于其它阶段可能出现的产程延长,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坚持顺产还是立即转剖腹产。对经产妇要更加小心,盲目使用缩宫素,可能会造成子宫破裂。
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好产程图监测分娩进展。一旦出现产程延长,应积极分析、处理其原因,综合判断分娩难易度。通过检查,对分娩三要素中可变的异常因素产力、胎头位置进行分析,做出相应处理。
分娩的动因
分娩发动原因复杂、至今不明,不少学说试图解释,但均难以完整阐明,公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机械性理论
随妊娠进展,子宫发生相应变化。妊娠早、中期子宫处于静息状态,对机械和化学性刺激不敏感,加之宫颈解剖结构稳定,保证子宫能够耐受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负荷。妊娠末期子宫腔内压力升高,子宫肌壁和蜕膜受压,刺激肌壁的机械感受器,同时胎儿先露部压迫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发生机械性扩张作用,通关神经传至下丘脑,使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
内分泌控制理论
妊娠晚期孕妇体内的前列腺素、缩宫素、缩宫素受体、雌激素、孕激素、内皮素的变化,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分娩发动。但没有明确的实验指明哪种激素是分娩发动的始发原因。
神经介质理论
子宫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子宫肌层α肾上腺素能受体,促使子宫收缩。乙酰胆碱通过增加子宫肌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加强子宫收缩。
综上所述,妊娠末期的机械性刺激、内分泌变化、神经介质释放等多因素均能促使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逐渐软化成熟,子宫下段及成熟宫颈受宫腔内压力而被动扩张,继发前列腺素及缩宫素释放,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和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子宫由妊娠期的稳定状态转变为分娩时的兴奋状态,子宫肌出现规律收缩,形成分娩发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