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认识误区主要有哪些呢
糖尿病认识误区主要有哪些呢
误区一:糖尿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
现在没有研究能够证明,糖尿病跟多吃糖有关系。不过,糖吃多了意味着能量摄入增加,可能会肥胖,而肥胖与糖尿病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得了糖尿病之后,也不是绝对不能吃糖(包括水果、奶酪以及甜品)。要吃可以,但需要看血糖控制情况。
误区二:打胰岛素意味病情严重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同样缺乏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缺陷。体内胰岛素少了,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或注射胰岛素来补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一旦血糖正常了,不但可能停用胰岛素,而且还可能停掉其他口服降糖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来保持疗效。
误区三:使用胰岛素会成瘾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往往是在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现并发症以后,作为候选的治疗手段,这些患者往往都已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而且效果很差。由此,在糖尿病患者中产生了“胰岛素会成瘾,一旦用上就停不了,而且副作用很大”的错误认识。其实,胰岛素本身是一种激素,人体内本身就有,因而,使用胰岛素不会成瘾,也不会使病情加重。
高血糖的危害
这也是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误区所在。
许多人认为,糖尿病“发病”的表现是出现了心、脑、肾、眼的损伤,或发生了慢性皮肤溃疡。其实,这已经是糖尿病的晚期了。
真正危害糖尿病病人的正是“持续的高血糖”!!!!!
持续的高血糖是导致全身血管发生损害、最终出现脏器损害的根本原因!!
病人能够感受到的各脏器损伤是损伤的最终结果!而到此时,再怎么治疗也无法挽回已经发生的损害了!只能尽可量维持已经受损的脏器的功能,延长生命
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坚持控制血糖值,尽最大可能保持血糖值接近正常值,这样才可能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所以,糖尿病患者绝不能对已经出现的高血糖“麻木不仁”!!!!
皮肤病认识误区多
误区一 洗浴次数越多越好
许多人经常光顾洗浴中心、足疗场所,即使在家里,每天洗澡的人也不在少数。然而,临床医生发,到医院诊治湿疹皮炎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洗浴不当或洗浴过度造成的。比如许多足部真菌感染患者,病情总是反复发作,医生一问才知道,他洗完脚从不擦干。有时,卫生条件不过关的足疗场所也可能成为传播足部真菌的地方。有些湿疹患者,往往以为洗的次数越多越好,在温泉或热水里泡的时间越长越好,而且喜欢使用一些去油效果强的化学洗涤剂。而事实上相当多的湿疹患者的病情加重都与洗浴过度有关。
误区二 湿疹患者要忌口
很多人因为怕过敏而忌口,其实真正由食物过敏引起的湿疹皮炎是很少的。有人过敏一次以后,就一辈子都不敢吃那一类的东西了,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从现在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人忌口是没有必要的。
一般来讲,患者自己的体会非常重要。很多医生鼓励荨麻疹或湿疹病人回忆自己近期都吃过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了,比如是否去过建材市场,是否养宠物等。因为这些都可能成为过敏的因素。现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过敏原检测,其实都只是一个参考,它永远不能代替病人的体会。为什么?比如鱼就有成百上千种,你对这个鱼过敏,并不代表你对另一种鱼也过敏。目前能检测出来的过敏原也就40多个种类。所以,患者自己的观察是相当重要的。
误区三 自行买药能治皮肤病
很多患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治疗很不规范,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大部分人都回答自己患了湿疹等皮肤病感到皮肤瘙痒时,首选到药店买药膏涂抹。很多人因用药不当,导致皮肤病由轻变重,从局部发展到全身。
关于佝偻病有哪些认识误区
预防佝偻病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对佝偻病的认识误区还存在于,很多人认为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专家表示,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能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形,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佝偻病是不是只影响小儿骨骼的生长?很多人认识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专家表示,这也是佝偻病的认识误区之一。
佝偻病对小儿后期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其主要是引起婴儿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等症状。
比较严重的佝偻病的患儿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骨骼变形,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镯和脚镯等。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危害范围之广。
佝偻病认识上有哪些误区呢?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把这种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这种疾病的恶化。以免病入膏肓,引起治疗难。
心脑血管疾病认识误区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达3000万。今冬,南方降雪频繁,北方降水少,气候干燥寒冷,使血管收缩和痉挛频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又进入了高发期。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态势,详细讲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并提出以下几点,人们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一:心脑疾病分开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血管疾病包括了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中风又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针对很多患者单一治疗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的情况,孙主任提出心脏和脑通过血管相通,同属血管性疾病。治疗要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的健康,积极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认识误区二:心脑疾病症状相同
心脑相通,但心脑血管发病时的症状并不相同,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瘫,心脏疾病则以疼痛为主,此外,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导致昏迷,而心肌梗死的病人则不会,是以疼痛、烦躁、窒息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都是以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血管和组织的衰老。孙主任在访谈中提到,含有维生素B6、维生素E等成分的药物,比如五福心脑清,可以改善高半胱氨酸血症,在抗氧化、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认识误区三:心脑疾病急救方法类似
在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要使病人保持安静状态,心脏疾病还要口服硝酸甘油,并及时拨打120或999。老年人日常要注意血压等关键指数,配合用药,日常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时,可以使用含有冰片成分的药物,具有芳香开窍作用,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和缓解上述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科学认识糖尿病走出七大误区
误区一:得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
专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很复杂,并非简单因为摄入过多的糖而引起,而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误区二: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专家:有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体检才被查出的。没有症状并不等于没有糖尿病,只要血糖没有被控制或控制得不良,高血糖就会不停地侵蚀患者机体的组织器官,严重时即可使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无论有无症状都要进行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
误区三:把饮食控制得越少越好
专家:人体每天对食物的需求是有一个基线的,若低于这个基线,即使血糖控制得好,也无法保障患者健康。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天主食摄入量应控制在350克以内,副食可以是200毫升牛奶、或50-100克鱼类(或瘦肉)、或50-100克豆制品、或450-600克蔬菜,并按照现代营养学要求的早中晚三餐热量供应的比例(3∶4∶3)进行合理调配,同时根据患者体力活动的强度进行适当增减。
误区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专家:水果中的果胶等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果糖的代谢也无需胰岛素参与,因此,适当吃水果对血糖不会有明显影响,还对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十分有益。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0克为限。②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换算两者热量)。③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柑橘、草莓、苹果、山楂、猕猴桃等。④时间以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左右为宜。这样既可避免患者进餐时吃得过量,又可防止因空腹而发生低血糖。
误区五:用胰岛素治疗会产生依赖性
专家: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制品或基因工程产物,在临床上多用作替代人体本应产生的胰岛素,参与糖代谢而控制血糖,一般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对于迟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越早越能保护患者体内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而对于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可能血糖很高而胰岛素水平很低,此时因高血糖抑制了病人自身的胰岛素分泌,若用胰岛素治疗,随着血糖下降,其胰岛细胞自身的分泌功能也会得到相应改善,为患者以后减量使用胰岛素或改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误区六: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专家:血糖升高是一点点变化的,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病症被觉察时,血糖其实已发生变化很久了。如果此时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就像拉着重物艰难行走的人突然断了绳子会摔倒一样,人体对突然降低血糖是无法马上适应的。因此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相信所谓“广告”,随意添加一些疗效不清、剂量不详的保健品,使血糖过快下降。
误区七:糖尿病是可以根治的
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来看,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细胞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而2型糖尿病患者其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是受多种基因等因素控制的。因此,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方法。那些所谓根治糖尿病的灵丹妙药,不过是骗人而已。糖尿病患者只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正规的、科学的综合性治疗,就能够长期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上,从而获得健康和长寿。
常见糖尿病认识的误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骤升,因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广大朋友已经了解很多了,但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血糖越高,越应该主动增加运动量。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一位糖友有段时间他的血糖控制的不好,餐后2小时血糖常常在16 mmol/L 以上,他想通过运动降低餐后血糖。每顿饭吃完后2小时他会测试血糖,如果血糖高,他就跳绳,半小时后血糖明显下降。半个月后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运动降糖的效果真不错。”
当血糖超过14 mmol/L,则不建议糖友运动,此时靠运动来降低血糖对身体是有害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措施,但这种治疗方法是需要适应症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位糖友都可以进行运动治疗。当您的血糖、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身体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或合并一些急性病症时,则不主张运动治疗;当您的身体过于消瘦,胰岛功能较差时,我们也不主张您运动治疗。
我们会建议身体状况好且肥胖的2型糖友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运动量进行锻炼,运动需要有医生的指导。
误区二:胖点更健康,或者认为我很胖,我不是糖尿病。
胖点更健康,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一位糖友在接受我为他制定的降糖方案后,体重有所下降,血糖控制良好,两个月后他来找我,希望为他调整药物,既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又能使他的体重有所增加。他的理由是瘦了不排场,当时他的体重是80kg,两个月前他的体重是90kg,他的身高是175cm。
体重究竟在怎样一个水平才是最佳的呢?这里有个简单的计算方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而理想的体重应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比如您的身高是175㎝,您的标准体重=175㎝-105=70㎏,那您的理想体重就应该在70㎏的±10%以内。一个理想的体重既有利于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又有利于远离于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对刚才提到的那位糖友,其实,他的体重与理想体重还有距离,因此建议他进一步减重至理想体重。我认为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远离疾病,比外表的排场更重要,希望每位朋友都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此外,还有些糖友认为得了糖尿病一定会消瘦,只要体重没变化,或者说体型仍然较胖就不会患糖尿病,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血糖只有处于较高的水平,体重才会下降;当血糖轻度增高时,体重可以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肥胖本身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肥胖的朋友们请注意减重,并定期进行血糖的测试。
误区三:患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米,面和水果了。
经常听到一些糖友抱怨:“以前生活艰苦,吃不上好东西,现在生活好了,却得了糖尿病不能吃”。一位糖友患病十年,他说:“我很喜欢吃水果,自从发现糖尿病,我十年没吃过一口水果”。
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我非常赞叹这位糖友的意志力,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它的长期控制需要良好的意志力。但我非常遗憾他十年没吃过一口水果,因为水果不仅是他饮食中的乐趣,也是他身体所必需的。由于缺乏正确的饮食指导,这位糖友放弃了他饮食中的一种享受和身体的需要。还有朋友甚至因为患糖尿病,长期只敢食用粗粮,造成营养状况下降。
确实,我们现在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症等等疾病的发生,很大原因是吃出来的。但请朋友们不要步入另一个误区——“不让吃”。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适合所有人,它是一种健康的饮食观念。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饮食和疾病有怎样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吃,请您主动接受医生的建议。
误区四:血糖稍微高一点,不治疗没关系。
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我们把糖尿病称做隐型杀手,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稍微高于正常时,身体可以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忽视了对疾病的诊治;还有一些患者虽然已经知道自己的血糖高,却不主动接受治疗,不知不觉中就是在这稍微增高了一点的血糖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危害,比如:冠心病、中风、截肢、失明、尿毒症等等。当这些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时,一切悔之晚矣。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有效控制后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当餐后血糖轻度增高还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 (医学上称糖耐量减退,即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状态),大血管(如心、脑血管等)已经开始受到损伤,容易发生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患。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有2/3以上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因此即便是您的血糖稍微比正常人高一点,也请不要忽视您的健康,一定要请医生给您做些生活方式的指导,必要时借助药物治疗。当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一些微血管(如供应视网膜和肾脏的小血管等)发生病变,导致视力下降、肾脏功能障碍等问题。请您爱惜身体,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您的年龄超过40岁,如果您有糖尿病家族史,如果您体型肥胖,如果您有性功能下降,如果您生过8斤以上的孩子,如果您皮肤瘙痒或容易起疥疮等,请不要犹豫,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空腹血糖和糖后2小时血糖的测试。如果您的空腹血糖已超过5.6mmol/L,或服75g葡萄糖后血糖超过7.8 mmol/L,请您主动就医。
误区五:某种糖尿病的药你服用有效,对我也一定有效。
糖尿病不同于感冒、发烧,抗病毒、抗生素类药物按说明吃足量即有效。每位糖友血糖水平高低不同,胰岛功能状况不同,胰岛素敏感程度不同,饮食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等等,太多的不同要求为每位糖尿病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同一种降糖药对同样患有2型糖尿病的两位患者,效果会完全不同。有位糖友听邻居说用优降糖效果不错,因此自行购买优降糖并按说明服用,结果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昏迷,这就是忽视治疗个体化的恶果。
还有一些患者喜欢听信各种各样的治疗广告,病急乱投医。有位患者在住院接受胰岛素治疗时说:“两年前医生就建议我用胰岛素,我不信。两年中我花了6万块钱听信各种治疗广告,每个广告推荐的药物用两个疗程,效果不好再换,两年后我的身体被拖垮了,还得回来打胰岛素。”这样盲目乱投医的朋友我时常会遇到,也时常会为他们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叹息。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通常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就医的话,可以痊愈并不再复发,但慢性中耳炎无法根治。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一、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若手术需在停止流脓3月到半年以上,但往往由于中耳乳突炎性病灶没有彻底根除很容易复发流脓鼓膜再次穿孔。
目前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鼓室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耳炎的治疗,不仅能彻底清除炎性和胆脂瘤病灶获得根治,并能修复鼓膜听骨重建提高听力,复发的几率也很低。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二、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现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
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以挖耳比较多见。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疖肿破溃也可引起耳道流脓,耳道检查及追问既往病史多能鉴别。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三、治疗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疗其诱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肿瘤、鼻咽重度增殖体肥大等要进行手术。
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要用滴耳剂,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脓就要用双氧水和抗生素滴剂了,加用滴鼻收敛剂可加快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