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会复发吗 鼻咽部感染链球菌会导致猩红热复发吗
猩红热会复发吗 鼻咽部感染链球菌会导致猩红热复发吗
鼻咽部感染链球菌的患儿,如果体内存在有同种类型的链球菌的抗菌免疫,可以无症状出现;若有抗毒免疫而没有抗菌免疫,者可发生急性扁桃腺炎;若无抗菌免疫,又无抗菌免疫则将患猩红热。
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
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
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
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猩红热传染吗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这种细菌,所以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类病人和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尤其是那些没有皮疹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比猩红热病人更危险,因为他们不易被发现。猩红热的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人的上呼吸道,如鼻咽部,并在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生长繁殖。人们在咳嗽、大声说话或喊叫时把带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抵抗力差的人直接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就会被感染,这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播方式。另外,易感者接触了刚刚被病人污染过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巾、衣被等,也能受到传染,但这种间接传染比较少见。病菌有时可通过外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猩红热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因吸入病人排出的飞沫,或与病人直接、密切地接触而感染,鼻腔带菌者更容易传播疾病。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场所,特别容易出现局部的流行。此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传染场所。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
猩红热会复发吗 猩红热抗菌免疫
猩红热是由不同内心的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由于病菌的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分为80型,各型均可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但是这些抗体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的能力,在一次感染猩红热后若下次遇到另外一型的链球菌则仍可能发生感染。
猩红热与相似疾病的诊断鉴别
1.猩红热咽峡炎与其他咽峡炎诊断鉴别方法:在出皮疹前咽峡炎与一般急性咽喉炎无法区别,白喉患者的咽峡炎比猩红热患者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而猩红热患者咽部脓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但须注意,猩红热与白喉有合并存在的可能,应仔细进行细菌学检查。
2.猩红热皮疹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诊断鉴别方法:
(1)麻疹: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在发热第4天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为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多于躯干部,有科氏斑,无草莓舌,杨梅舌。
(2)风疹: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脱屑,咽部无炎症,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3)药疹:有用药史,皮疹有时可呈多样化表现,既有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疹,皮疹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也不像猩红热那样由上而下,由躯干到四肢,无草莓舌和杨梅舌,除因患者咽峡炎而服药引起药疹者外,一般无咽峡炎症状,病原菌培养阴性,停药后皮疹减轻。
(4)其他细菌感染:金葡菌,C群链球菌,缓症链球菌也有能产生红斑毒素的菌株,其毒素的生物特性虽与A群链球菌的红斑毒素不相同,但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则无明显区别,鉴别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缓症链球菌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发生过暴发流行,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与中毒性猩红热类似的临床表现,已研究得知此由与A群的毒素不相同的一种外毒素引起。
小儿风湿热的护理及预防措施介绍
风湿热的护理措施:
一、 休息。
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方可逐渐起床活动,无心脏受累者可限制活动1个月。心脏受累或有心力衰竭者,则应限制活动5-6个月。
二、 控制感染。
主要治疗链球菌的感染,特别是咽部感染,每日可用青霉素80-169万单位肌肉注射,一般用4-6周。红霉素也有疗效。
三、 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选药物是水杨酸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风湿热的预防措施有:
一、 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常用青霉素可预防链球菌感染,必要时可延长治疗时间。
二、 复发多发生在首次发作后3年内,故初发3年内至12岁前预防最为重要。可在每年冬季和猩红热流行期用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月1次。
三、 扁桃体切除能否预防风湿热复发仍有争论,一般认为扁桃体的大小似乎不影响风湿热的复发率。如果扁桃体经常发炎,可能使风湿热复发机会增加,可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此外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等病灶者,亦应给予处置。
温馨提示:小儿风湿热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介绍,希望能为家长朋友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此也衷心祝愿患儿能够早日康复。
猩红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病原来看猩红热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导致,而大多数的化脓性扁桃腺炎的病原菌也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导致,二者的病原菌是基本相同的。
风湿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风湿热发病前或复发前1~4周,常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而心内膜炎、关节炎、舞蹈病等,常继发于猩红热和扁桃体炎。
2风湿热发作时,患者的鼻咽部拭子培养,可获得A组溶血性链球菌。血清中各种链球菌抗体,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S抗链球菌激酶等抗体均有增加。在风湿热静止期培养转为阴性,抗体滴定值亦下降。
3风湿热的流行季节及其分布地区,常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的流行与分布有关。链球菌感染流行后,常继以风湿热发病率的增高。两者在流行病学上甚为一致。
4青霉素防治链球菌感染后,降低了风湿热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在病因研究方面,已注意到病毒感染与风湿热的关系。临床上看到风心病患者中约有1/3病例从来没有链球菌感染的病史及证据。在儿童风湿热中,以舞蹈病作为唯一表现的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因此,有人认为不典型的风湿热,可能由于病毒常为柯萨奇B病毒所致。也可能由于病毒感染使人体易被链球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与链球菌感染一并发生致病作用。
是什么引起的草莓舌?
猩红热主要是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引起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肤产生病变,严重时肝、脾、肾、心肌、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个别病人于病期2~3周后可在全身多器官组织产生变态反应性病变。 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来传播。
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病毒不耐热、对干燥抵抗弱,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猩红热样皮疹的原因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
主要致病菌为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肤产生病变,严重时肝、脾、肾、心饥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个别病人于病期2~3周后可在全身多器官组织产生变态反应性病变。
应该如何预防小儿风湿热复发
风湿热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脓性炎症,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还可累及脑、皮肤、浆膜、血管等部分,以心脏损害最为常见,风湿热反复发作可使2/3的患儿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该病容易复发,预防方法如下:
尽早治疗链球菌感染
患者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链球菌感染,常用青霉素可预防链球菌感染,必要时可延长治疗时间。
每年冬季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
小儿风湿热复发多发生在首次发作后3年内,所以初发3年内至12岁前预防最为重要。可在每年冬季和猩红热流行期用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月1次。
扁桃体发炎患者可行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的大小不影响风湿热的复发,但是扁桃体发炎之后可能使风湿热复发机会增加,可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此外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等患者,也应该给予及时治疗。
Tips: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咽炎是小儿风湿热的诱因,所以预防小儿风湿热复发必须加以重视,以防诱发小儿风湿热,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以防感染。
常见病猩红热传染途径
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2~10岁小儿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多。那么这个病是怎样传染的呢?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这种细菌,所以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类病人和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尤其是那些没有皮疹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比猩红热病人更危险,因为他们不易被发现。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人的上呼吸道,如鼻咽部,并在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生长繁殖。人们在咳嗽、大声说话或喊叫时把带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抵抗力差的人直接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就会被感染,这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播方式。另外,易感者接触了刚刚被病人污染过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巾、衣被等,也能受到传染,但这种间接传染比较少见。病菌有时可通过外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猩红热病传染期限一般是从发病前1天到病后10天左右。病后恢复期的病人仍可能带菌排菌,也应给以隔离治疗。咽喉炎也很可能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应及时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般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传染性便迅速降低。
小儿猩红热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宝宝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
不过,宝宝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