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努力走出养老困境
日本:努力走出养老困境
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养老就是让老人安享晚年。但在日本,老人绝不会养尊处优。
日本养老有多种形式,老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因为,无论是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还是到老人家中服务的看护人员(日本人统称为“介护士”),都参加过1~2年培训,并通过专业医护人员考试。她们会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为老人合理安排饮食起居,不会把老人当成“老小孩”一样去溺爱。
在养老院,老人们除了要遵守规定的作息时间,还会被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房间、适当锻炼或学习使用电脑等。而在家中看护老人的介护士,会安排老人与自己一起做家务。比如,有的老人会被要求帮忙做饭,有的介护士还会带着老人去超市买东西。有时,介护士会邀请老人的亲戚朋友来做客,要求老人和自己一起招呼客人。一些因各种疾病导致手脚功能减弱的老人,介护士会鼓励其努力把掉落的餐具捡起来。出现记忆力衰退的老人,介护士就让其在看电视时自己找遥控器,并要求其记住上次遥控器摆放的位置和自己喜欢的节目播出的时间等。而腿脚不灵活的老人,介护士则会鼓励老人,自己一个人外出散步,给自家的小菜园施肥除虫等。
介护士的这种做法,广受欢迎。因为,很多日本老人因衰老变得懒惰,不爱运动,诱发各种疾病。在介护士的培训中,就有“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积极带他们融入社会”等内容。老人既有机会锻炼身体,又能通过介护士的鼓励与赞扬,重拾自信,保持身心健康。
长寿老人必备的六种心态
1、宽以待人
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
2、乐观豁达
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3、兴趣广泛
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4、热爱生活
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5、知足常乐
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
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
6、节哀制怒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长寿老人主要的心理特征
(1)乐观豁达。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2)兴趣广泛。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3)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4)知足常乐。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
(5)节哀制怒。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6)宽以待人。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1)乐观豁达。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2)兴趣广泛。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3)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4)知足常乐。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5)节哀制怒。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6)宽以待人。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家没有老人呢?父母经过岁月的洗礼,辛辛苦苦了一辈子,难免会伴随着一些疾病,老年性痴呆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年性痴呆应该如何护理!
家人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生活能力的照顾和支持,尽可能安排老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若必须住院者则应准备类似家庭生活的条件。
功能训练
由于中、重度病人大多存在着生活自理困难,除耐心护理照顾外,要反复多次示范和手把手带教,并反复训练以养成习惯。努力培养病人的认知功能,反复地训练定向力、记忆力、辨认力及日常简单事务的操作能力。
对早期病人,可辅助心理治疗。尽量安排平静安稳的环境,以避免产生紧张不安的体验,也要注意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以增加其安全感。尽可能安排恰如其分的作业训练内容和项目,一般以不费体力、不费目力、不计效率、没有危险性和较易接受的简单操作为妥。
由于病人多半有注意力障碍,应开展一些新奇多样化的活动,目的在于投其所乐,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和消除其忧愁与孤独感。努力使这类老年病人能安度余生,安排好他们的休闲活动更具有深刻的康复意义。
在可能范围内也要鼓励病人做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同时关心病人的饮食和营养状况,注意确保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以支持躯体功能。
长寿老人具有的心理特点
(1)兴趣广泛
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2)乐观豁达
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3)节哀制怒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4)宽以待人
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
(5)热爱生活
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6)知足常乐
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
胸闷心慌该做哪些保健工作
01
压力大,睡觉不好,导致头晕心悸,烦躁易怒,肝郁气滞就会胸闷。多是由于心思作用1.欲望少点,2.攀比的心态少点,3.知足常乐的心思多点4.心态平衡点,5.依据自个的才能去日子吧,不要让他人的日子状况摆布了你的心境。6.改动能改动的,承受不能改动的。
02
有无血压高,糖尿病等病症,最佳扫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能够,心脏病就是不能平卧在床上,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肌缺血等的体现,假如没有冠心病的症状,可以服用冷静药物辅佐睡觉的。
03
这是老年人常有的临床症状,就是缺乏运动,失眠导致的,所以需要每天加强身体练习,坚持锻炼,增强本身体质,这对防止此病也是至关重要的,也要努力消除各种可致使患病的要素,包括戒烟戒酒、多培养花草、使自己身心保持一种愉悦的状态。
老年人在生活中应如何保持一颗好心情
1、学会自信
老年人容易因为退休后没事做产生一种人老了,由于没用被社会所淘汰的自卑感,因为这份自卑感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生活也变得更加的苦闷起来。
老年人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惟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自信的人生活中可以找寻到更多的快乐。
2、不要钻牛角尖
看任何事物都不能认准死理,否则就容易钻牛角尖。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摆脱由看问题僵化而带来的苦闷。
3、广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平时不忘老年朋友,也要广交新朋友,交中青年朋友,与儿孙交朋友,与老伴不仅仅是夫妻,更要努力成为知心朋友。善于聊天、谈心,与人交谈能缓解压抑心情、减少孤独、开阔视野,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4、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年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有重心,人的心情也会好起来。老年人到了退休阶段更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适当的兴趣爱好可以陶冶情操,比如画画,写毛笔字,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等,只要自己喜欢的都可以学一学。
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只要觉得有情趣,能使心境、视野开阔,能陶冶自己的活动,就去积极参与,不畏流言、不惧蜚语。这样不仅可以打发空闲时间,还可以愉悦心情。
5、保持心理上的年轻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是无可避免的,因此老年人更应该保持心理上的年轻。谁都明白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未必都能做到从心理上更好地保持年轻。
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完全可以不同步,要防止人未老心先老,应当树立一种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几岁的心态。老人这样生活起来会快乐很多。
觉得自己有心理疾病正常吗
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感觉和同学关系疏远,感到孤独寂寞,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就会奋起努力学习,可是很快就泄气。就会感到很失落,反复这样就会认为自己有心理上的缺陷,这都是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你没找到自己所喜欢做的事,培养自己的爱好,分散自己压抑的精神状态,在学习上要从短期目标开始培养,刚开始目标不可以太大,要常常在心理上默默鼓励自己,试着融入同学中,在和同学相处时一点要融入团体活动中,走出孤立的状态。要努力走出自己的世界,学着走出自己的世界。
其实换一个角度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比如现在你的朋友还是以前的那些朋友吗,如果只是露水情缘的人,就不必计较太多啦。人生幸福之事,知己两三,爱人一个,就够了。社交是必要的,你要好好适应这个社会才行,学会好好练习和陌生人交往啊。现在的症状还算不上抑郁症,可以找心理医生辅导一下,也许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改变自己,让生活更美好。
对于觉得自己有心理疾病正常吗本文就先介绍到这里,建议各位心理压力过大的朋友,要注意适当的放松自己的心情,给自己的压力找到一个宣泄口,让自己不要长时间的处于高压环境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自己患上心理疾病了。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主要为哪些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起病比较隐匿,容易被家人忽视。其早期症状主要是: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忘记重要的约会及许诺的事,记不住新来同事的姓名;学习新事物困难,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常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记不清具体的年月日。
计算能力减退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如100减7、再减7的连续运算。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对新的事物表现出茫然难解。早期患者对自己记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例如经常作记录,避免因记忆缺陷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妥善的管理钱财和为家人准备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务或常务。患者的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病人变得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
阿尔茨海默病是现在很多老年人都患有的一种病症,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主要为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无法集中,以及丧失一些基本的算数能力。还有严重的可能是迷路走失,丧失自理生活能力。大家要密切关注孤独老人,多一些陪伴,防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出现。
4个原则释放压力 走出抑郁
第一原则:释放压力
城市里的癌症患者,首先需要的是学会释放压力。人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面,不可能没有压力。没有压力你就没法生活下去。但是有压力,你要会释放,要及时释放,才能有利于身心健康。
对现代人来说,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生活的人来说,学会释放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癌症患者。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第一,要学会区分一、二、三。
学会分清哪些事情是一类的,非常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二类的,不太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三类的,很不重要的。一二三区分好以后,你就会有很多东西都能放下来了。比如,癌症康复过程中有人定期查血,其实,某些血指标本就不是特别重要,升高降低无所谓。有些是很重要的,像癌胚、肝功能对人影响是比较大的。有些小的指标上下浮动无所谓。区分以后,你自然就会放松许多。所以首先要学会区分。
第二,要想好退路。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退路想好了。这件事情我没做好,结果会怎么样?最坏的结果会怎么样?你把最坏的结果想明白了,就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三,如果某段时间你觉得很紧张、很有压力,可以在办公室做些轻巧的放松锻炼。
比如说,用头、背部撞撞墙,做几个腹式深呼吸,或做一段操,甚至闭目养神,都可以缓解紧张、释放压力。
第二原则:走出抑郁
抑郁的人,往往是追求完美的人,讲究细节、感情细腻的人,往往是很喜欢思考,且常常把大事小事都扛起来的人。所以,他们的心理负担就很重。而生活肯定有不称心之处,太在意这些不称心之处,就抑郁了。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不认认真真做事,肯定会被社会淘汰、被边缘化的。但是,过分认真、事事都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伤害又特别大。首先就容易抑郁,抑郁又可以滋生出多种疾病。这种情况在女性身上比较多见。
亲情伴抑郁学生走出困境
孤独:青春期抑郁突出表现
“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容易烦恼的阶段,而女孩比男孩更容易陷入抑郁。”广东省人民医院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许明智教授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内分泌和心理社会学等综合因素。研究显示,抑郁症主要与患者大脑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神经递质的功能低下,或对其不敏感有关。二是与早期母爱剥夺有关。有研究显示,如果婴儿缺少母亲的照顾,长大后更易患抑郁症。三是青春期少年在寻找自我、形成个性的过程中,因价值观冲突而陷入负面情绪,如突然遭遇应激事件打击,例如学习挫折、失恋等,也容易发展为抑郁症。
从症状上看,青少年患者和成人有所不同。“青少年抑郁,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孤独。”他说,孩子的人际适应、同伴交往明显退缩,表现为不愿出门上学、不愿和朋友来往,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急剧恶化。广州一名17岁高中男生患抑郁症后,拒绝出家门,跟父母也可以几天不说话。
此外,孩子的消极情绪更为明显,例如觉得自己无能、“活着没用”,以往的爱好突然放弃,对异性丧失兴趣、显得无精打采、很难快乐起来等,相当多的学生还会有学习成绩下滑、食欲下降等表现,少数人甚至身体发育滞后。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
父母应主动问孩子烦心事
有些青少年患抑郁症后,家长担心孩子处于发育期,服用抗抑郁药物会对身体有害。许明智说,抑郁症治疗一定要遵医嘱坚持服药,以免病人病情恶化后走上不归路。
实际上,对于有抑郁倾向的孩子来说,最好的“解药”是家庭的关爱。“青春期孩子面临诸多烦恼,要让他们有释放压力的渠道。倾诉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师长,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倾听他的烦恼。” 许明智说,孩子跟成人不同,可能不会直接说自己“不快乐”,父母应察言观色,多主动询问孩子“最近有什么烦心事”。
专家建议,应鼓励抑郁症患者和有抑郁倾向的青少年多运动,多晒太阳,多吃对情绪有正面作用的黄色食品,如有“开心果”之称的香蕉和橙子,凡事多往乐观方面想,多看看喜剧片和笑话集释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