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低血糖的6大误区所误导
别被低血糖的6大误区所误导
1、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
不仅如此,发生于老年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小心。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
2、饥饿感≠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低血糖反应”,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引起的,尽管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3、低血糖未必有症状
事实上,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有症状,有些患者则没有症状。没有症状的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4、同是低血糖,症状可以不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恶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
而发生于老年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5、纠正低血糖,干粮并非首选
当由于没有正点进餐、活动量过大或注射胰岛素后进餐不及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一些患者常选择吃馒头等粮食来缓解。但奇怪的是,有时连吃两个馒头都不能缓解心慌、出汗,大汗淋漓、饥饿等症状。这是因为没吃对!正确的做法是,进食糖块、果汁、蜂蜜、甜点等,也就是什么甜吃什么。
这些食物都是单糖,吃进去后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故能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方可被人体吸收,故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6、有些低血糖与糖尿病无关
虽然低血糖大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但却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其他疾病如胰岛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可导致低血糖。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低血糖认识的误区
误解之一:饥饿感明显就是低血糖
一旦饥饿感明显,很多糖尿病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发生了低血糖,然后立即食用糖果。其实,饥饿感明显不一定就是发生了低血糖,不监测血糖就盲目吃糖对病情控制很不利。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误解之二:低血糖一定会有症状
事实上,当血糖值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症状较明显,有些患者较轻微,有的则完全没有症状,后一种情况多见于老年糖尿病人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又叫做“无症状性低血糖”。导致低血糖不出现症状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
误解之三:高血糖危害性大过低血糖
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其应加以小心: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
误解之四:低血糖时吃干粮缓解症状
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一些患者会选择吃馒头等干粮来缓解,但奇怪的是,有时连吃两个馒头都不能缓解低血糖症状,这是因为食物没选对。正确的办法是吃糖块、果汁、蜂蜜、甜点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大量单糖,吃进去后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能够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才能转变成单糖被人体吸收,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而言要慢得多。另外,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补充葡萄糖(单糖),因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糖果饼干等复杂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之不能迅速升高血糖。
误解之五:低血糖都与糖尿病有关
尽管低血糖大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但并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有些其他疾病如胰岛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也可能引起低血糖。
误解之六:低血糖症状都一样
低血糖会出现什么症状,往往与患者年龄有着很大关系。比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尿床等;成年人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等;而老年人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
孕妇孕期饮食的五大注意
误区一:主食没营养尽量少吃。
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维持血糖。准妈妈和宝宝脑细胞的代谢和胎盘也都要靠消耗血糖来得到能量。主食吃得过少,易发生低血糖,产生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的酮体。
误区二:体重增加没关系,产后再减肥。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孕妇的体重是孕期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孕妇吃得过多,热量超标,营养失衡,导致妈妈肥胖,胎儿过大,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儿过大,妊娠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合并症和并发症。
误区三:营养多总比少强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只想着如何补充更多的营养,殊不知营养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肥胖,不仅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危险,还可能导致巨大儿出生,增加难产,容易出现产伤;而且巨大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等,同时也是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潜在因素。
误区四:孕期补钙,多多益善。
准妈妈都知道钙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孕妇孕期都补钙,但是有些准妈妈体内并不缺钙也盲目进补,这样就适得其反了。超量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还可能对其他因素诱发的癌症有促进作用。故正常孕妇应尽量从膳食中获取钙,缺钙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制剂。
误区五:维生素补充要早,多点没关系。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最为活跃的阶锻,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危害非常大,维生素A在早期摄入过量有致畸作用,维生素C超大量可导致流产。所以,应从孕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制剂,提倡优先选择食物补充。
糖尿病的7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饭吃得越少对控制病情越有利。
“这时最常见的认识上的误区。不吃饭并不会使血糖更低,主食应占人体总热量的60%左右。”王爱萍说,主食吃得少,机体热能不足,或会患上“饥饿性酮症”。她曾接诊过一位27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达180斤。为了控制血糖,他每天三餐减少为两餐,而且每天早晨跑步,一个月下来瘦了近30斤。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因“饥饿性酮症”摔倒,差点要了命。
误区二:不吃甜食血糖就不高。
王爱萍说这也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其实甜食有五大类:水果、甜点和饮料、烹调糖、谷类、薯类。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不吃任何甜食,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仅控制了甜食,而没有控制其他食物的摄入,米、面、薯类到人体后最终还是转为葡萄糖。
误区三: 米饭比馒头含糖高。
在门诊时王爱萍常遇上这样的患者:他们认为细粮比粗粮的糖分高,因此只吃馒头或粗粮。其实,米饭和馒头的含糖量一样,粗粮和细粮的含糖量也差别不大,只吃粗粮并不能降低血糖,相反还会因饮食不合理而造成消化不良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粗细搭配,营养均衡。
误区四:咸味或糖尿病食品不需控制。
不少人觉得“无糖”食品多吃无妨,咸的食品也多吃无妨。其实,很多咸味食品是粮食做的,应计算进总热量,而“无糖”食品也并非完全无糖,有的是不含蔗糖,但却含有其他单糖和乳糖。糖尿病患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食用,具体可以请教医生。
误区五:植物油比动物油好。
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相比,植物油和动物油一样,都含有比较高的热量,都可以导致血糖升高、使人肥胖。因此,植物和动物油都应当控制摄入量。
误区六:饮食已控制,吃点零食没关系。
许多人虽然主食吃得不多,但平时花生、瓜子等不离嘴,其实这些休闲食品大多热量较高,也容易导致血糖不易控制和肥胖,因此,零食也不要多吃。
误区七:少吃一顿饭就不用再吃药了。
王爱萍说,患者不按时吃饭,易导致餐前低血糖、而且还会使下一餐摄入超量。另外,吃药不仅降低饮食糖, 还降低体内代谢和激素升高的糖。因此,作为糖尿病人,应当规律进食、规律服药,切不可吃吃停停,更不应该多吃饭就加大服药剂量。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
大家都知道运动减肥是一种健康的瘦身方法,但有些人对运动存在错误的认识,下面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中你认知哪些?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习惯和动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减肥问题也越来越让人们关注,大家都知道运动减肥是一种健康的瘦身方法,但有些人对运动存在错误的认识,下面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中你认知哪些?如果运动减肥误区你不去了解,那么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习惯和动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在减肥可就是减不了,减肥十大误区误区就可以为你解答,避开减肥误区,为健康运动减掉脂肪。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一:每天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
研究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元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因此,对于减肥者来说,在保证锻炼时间内适当变化动作,还可防止肌体局部疲劳,增加热量消耗,并达到好的效果。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二:运动疲劳期饮酒可解乏
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水平的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严重。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三: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后肌肉就不会松弛
运动停止后几周,体内组织开始变化,肌肉逐渐松弛,由于热量消耗减少脂肪开始增长。所以,运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被迫停止运动,间隔时间也不宜过长。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四:只要多运动,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多”是一个相对数字,什么样的运动量才算“多”?“多”到什么程度才会合适,这其中有许多科学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论,急于求成的减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一个合乎自身情况的、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每周锻炼5-6次,每次45-60分钟,加上合理的膳食,每月则可减掉1-2公斤体重,坚持下去,你才会轻松地达到减肥目的。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五: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锻炼,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是出汗。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六:只要是锻炼,什么形式都行
选择锻炼项目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及生理阶段,膝关节有骨性关节会引发炎症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七:带病坚持锻炼
这是一种最危险的错误概念。身体近日不适,就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否则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期。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必要时呼叫急救车,切忌硬撑着或等待,尤其是中老年人,以防运动诱发病。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八: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
运动减肥误区
十大误区九:只要多运动 不用控制饮食
这种做法只能做到热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实常喝甜饮料、吃糕点、干果,尤其能榨出油的干果和热量高的食品,就能将你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十大误区十:不管选择什么运动项目 都习惯穿一种鞋
根据不同标准挑选运动鞋。要注重功能性,不同项目的运动要穿不同的鞋,要合脚舒适,运动鞋的气垫能防止震动,减轻关节压力,给运动以安全的保障。
医学上的健康减肥方法
医学健康减肥
术前精确测量受术者脂肪类型、脂肪含量和脂肪分布状况,借助高清晰可视科技,逐层均匀吸取多余脂肪,不仅导出多余脂肪,而且精确控制吸脂的方位和数量,避免因吸脂不匀而引起皮肤坑洼不平的现象。还让皮下组织粘连更紧致,有效束缚脂肪细胞增大,达到快速、安全、不反弹的瘦身目的。 同时,吸出的自体脂肪还可进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瘦身丰胸一举两得,塑造完美曲线!
别让养胃误区误导你
1、认为长期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 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但 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
临床实践证明,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如胃溃 疡等)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或加重对胃黏 膜的损害。
2、认为经常喝粥对胃有好处
很多人都认为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粥与油炸食品 、不发酵的饼、面条、煮的玉米、蒸的窝头等食物相比是很软烂的,对胃的刺激性较 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发病的急性期经常喝粥。但人们若长期喝粥则对胃没有好处。
因为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的蠕动变得缓慢,从而 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再说,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是一种能促进消化的重要物质。人 们在进食的时候若不进行咀嚼,口腔内的唾液腺就不会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 会有足够的淀粉酶出现。经常喝粥会抑制淀粉酶的分泌,这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另外,经常喝热粥更不可取。因为过热的粥会刺激和损害胃黏膜。
3、认为生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很多人都认为喝生姜水可以暖胃,在出现胃部不适时只要喝一碗用生姜熬的水就 可以缓解症状了。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这是因 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 从而可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因此,胃病患者若想用生姜治疗胃病,应请中医 师依据自身的病情采用合适的含有生姜的方剂进行治疗。
常见的孕期饮食误区
误区一:营养多总比少强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只想着如何补充更多的营养,殊不知营养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肥胖,不仅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危险,还可能导致巨大儿出生,增加难产,容易出现产伤;而且巨大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等,同时也是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潜在因素。
误区二:孕期补钙,多多益善。
准妈妈都知道钙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孕妇孕期都补钙,但是有些准妈妈体内并不缺钙也盲目进补,这样就适得其反了。超量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还可能对其他因素诱发的癌症有促进作用。故正常孕妇应尽量从膳食中获取钙,缺钙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制剂。
误区三:维生素补充要早,多点没关系。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最为活跃的阶锻,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危害非常大,维生素A在早期摄入过量有致畸作用,维生素C超大量可导致流产。所以,应从孕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制剂,提倡优先选择食物补充。
误区四:主食没营养尽量少吃。
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维持血糖。准妈妈和宝宝脑细胞的代谢和胎盘也都要靠消耗血糖来得到能量。主食吃得过少,易发生低血糖,产生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的酮体。
误区五:体重增加没关系,产后再减肥。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孕妇的体重是孕期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孕妇吃得过多,热量超标,营养失衡,导致妈妈肥胖,胎儿过大,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儿过大,妊娠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合并症和并发症。
关于低血糖的几大误区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的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两大类症状,一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患者出现出汗、颤抖、心悸、紧张、焦虑、饥饿、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表现,二是脑功能障碍的症状,患者初期出现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言语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有幻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症状,后期会昏迷并死亡。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50mg/dl)作为低血糖的标准。
关于低血糖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发生低血糖时症状都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常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噩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冷汗、四肢无力等。
老年人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误区二:所有低血糖皆与糖尿病有关
虽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但并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如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也可导致低血糖。
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误区三:饥饿感=低血糖
饥饿感通常被视为低血糖最可靠的报警信号。在许多患者看来,只要是出现饥饿,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未必一定发生了低血糖,有些患者尽管血糖值很高,但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转运进入细胞内为机体所用,也会出现饥饿感。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应该教育患者注意,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物。
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的“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尽管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会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误区四:低血糖皆因过量使用降糖药物所致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除见于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以及用药后未及时进餐以外,还见于运动量过大、空腹饮酒等情况。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早期可表现为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低血糖,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原因在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与餐后血糖变化不同步,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致。这也提醒医生,对那些出现进餐后期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警惕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
误区五:高血糖比低血糖危害大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大家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相反,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
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谨慎。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导致老年性痴呆。
献血十大误区
误区1
献血可能传染疾病,比如乙肝或艾滋病
左正荣:“一人一针”很安全
长沙血液中心是长沙地区唯一的采供血机构,采血所用的针头及血袋是经过国家严格检测合格的一次性医疗耗材,血液的采集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要求。献血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血液从人体血管内向外流出,在严格“一人一针”的规范管理和操作下,参加无偿献血是不可能感染疾病的,更不会发生感染肝炎与艾滋病等现象。
误区2
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
左正荣:医院收取的费用是血液采集、检验、加工、储存、运输等成本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价格。
公民临床用血所交的费用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格,献血者的爱心是无价的。但在血液的采集、检验、加工、储存、运输多环节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的成本。这些成本费需要用血者缴纳,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物价等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全国统一。这就好比从江河水转变为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一样。
误区3
献血会引起贫血
只要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
每次的献血量只占人体血液的极少部分,暂时少量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补充。按规定定期献血绝对不会引起贫血,相反,适量献血还能促进血液的再生。
误区4
人献血后会失去很多白细胞,免疫力会下降
降血糖勿入误区才能控好血糖
误区一 打完胰岛素后去抽血化验
有些患者为了不耽误治疗,在家打完胰岛素后就去医院抽血化验。要提醒的是,由于去医院抽血这个过程在时间上很难控制,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势必要推迟进餐的时间,这样可能诱发低血糖。
误区二 为了化验而停用降糖药
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的控制情况,因此,化验血糖前千万不要擅自停药,也不要刻意节食,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反而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 只检查空腹血糖就行了
糖尿病的诊断不仅要看空腹血糖,更要看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事实上,一天之中的血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指进餐4-6小时以内),且研究证实,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误区四 没吃早餐就是空腹血糖
没吃早餐并不代表空腹,严格来讲,只有至少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才能算空腹。但是,这个禁食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下,也可能因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而影响结果。
误区五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吃完饭后2小时的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指患者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后的2小时,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的。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2小时血糖应回落至餐前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降低血糖是非常重要的,稳定血糖,切忌让血糖摇摆不定能很好延常长患者生命和提供生活质量。医生提示,在糖尿病人降糖方面,除了可以用药物控制之外,有些糖尿病饮食是非常营养的,更有降低血糖的好功效。
关于低血糖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发生低血糖时症状都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常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噩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冷汗、四肢无力等。
老年人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误区二:所有低血糖皆与糖尿病有关
虽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但并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如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也可导致低血糖。
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误区三:饥饿感=低血糖
饥饿感通常被视为低血糖最可靠的报警信号。在许多患者看来,只要是出现饥饿,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未必一定发生了低血糖,有些患者尽管血糖值很高,但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转运进入细胞内为机体所用,也会出现饥饿感。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应该教育患者注意,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物。
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的“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尽管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会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血糖高的四大误区
误区1 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者血糖高
“糖尿病不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种渐进性、隐匿性、全身性疾病,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防治。”郭姣解释说,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形成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项代谢紊乱。它可引起人体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糖尿病患者还常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据郭姣介绍,她带领的团队在2009年对316例高脂血症患者调查发现,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占84.2%。2012年中国糖尿病学会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目前患者多几种代谢病并存,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血压、血脂异常中一种或两种的占72%。而一项对全国10家医院近10年、针对346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统计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51.5%,高血压41.8%,肾脏并发症39.7%,视网膜并发症31.5%,冠心病25.1%,脑血管病17.3%。病情严重或应激时,患者甚至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但遗憾的是,中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达标的患者仅有5.6%,临床只有针对上述代谢病单一病种的防治指南。
误区2 没“三多一少”症状就没糖尿病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其实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明显。”郭姣指出,糖尿病的诊断要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来定,符合以下条件即可确诊断: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或加上口服糖耐量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基于糖尿病为隐匿性、渐进性、全身性、多系统、终身性疾病,我们认为并主张,早期预防与后期治疗同样重要。”郭姣解释说,早期预防的目标,一是未病先防,对糖尿病前期或易患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等,达到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二是已病防变,对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她建议,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均需要及早筛查:
1.年龄≥40岁;
2.具有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 ≥24kg/m2)或肥胖(BMI ≥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TG ≥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误区3 糖尿病患者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郭姣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脑中风,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加剧原有的视网膜病变。新近又有研究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会增加患痴呆症风险。
造成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类药物用量过大;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运动量过大,或是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等。“总之,血糖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而是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并在降糖同时警惕低血糖的发生。”郭姣强调。血糖范围如何控制才合理?她建议一般以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为宜。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误区4不能吃含糖、胆固醇食品
“糖供应了人体活动70%的能量,是脑唯一能量来源。”郭姣分析说,糖主要有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在水果中含量丰富,甜度大,吸收快,食后能迅速进入血液,尽量少吃。双糖(蔗糖、麦芽糖等)食后也很快进入血液,也要少吃。多糖大多以淀粉、食物纤维形式存在于食物中,消化吸收缓,有利于保持血糖平稳,可适量吃。
糖尿病患者该选择吃哪些蔬果?她一一列举并点评如下:
① 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等。
② 每百克糖含量在5克以下:西红柿、黄瓜、菜瓜等。又富含维生素,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予推广。
③ 每百克含糖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橙、葡萄、桃、枇杷、菠萝、草莓等,糖尿病人可以选用。
④ 每百克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等,得小心选用;
⑤ 每百克含糖量超过20克的有枣,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应尽量少用。
“有的患者觉得胆固醇也不能吃。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合成性激素、皮质激素等的原料。”郭姣说,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仅占20%,吸收率只有30%。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才可满足身体需要,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或3~4个鸡蛋的胆固醇吸收量。她认为糖尿病早期的患者一天吃一个鸡蛋是没有问题的,到了中期隔天吃一个鸡蛋也问题不大。当然胆固醇不仅在鸡蛋里有,很多肉食中都有,要把这些因素也考虑进去综合控制。总之,长期低能量、低胆固醇摄入,会出现营养缺乏症或低血糖现象。此时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脂肪分解来提供,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甚至会危及生命。
空腹血糖误区提示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一、参考值
参考值编辑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二、正常值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4、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 mg/dl(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低减;如空腹血糖110~126 mg/dl(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三、误区
有患者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得时间越长指标越准;有的患者害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有意拖延等到10点以后才去抽血。但是人的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指标都会发生变化,这样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从数字上看结果可能“正常”,但背后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极其敏感,饥饿时间一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导致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这两种假象都会误导医生做出不正确的诊断而误诊误治,有的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更值得注意的是饿得时间太长,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甚至昏厥而危及生命。
四、注意事项
化验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餐后8-12个小时之间,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10点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点,这样的血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检测血糖的误区
误区一:无症状就不测血糖、不上医院
很多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测了血糖后才发现血糖控制不好。当医生问起有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时,很多“糖友”都表示去医院看病时才会测血糖,如果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就不会测,算下来有时一年才测两次。专家认,如果患者偶尔去医院测血糖然后开药,会对医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医生很可能会根据一次血糖指而增加药量,而一次的血糖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平时的血糖状况。
误区二:光测“手指血糖”
“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误区三: 只测空腹或早餐后血糖
如果患者次日去医院做检查、开药,部分“糖友”会在检查一天刻意少吃饭,且加强运动,第二天只测一下餐后血糖,血糖指数还可以,但却不是平常的状态。专家认为,如果一个月测一次血糖就等于没有测。还有一部分患者血糖高,本应在早餐前打胰岛素,可是如果第二天要测血糖,就不打胰岛素了,病人说想知道自己不打针不吃药时的血糖情况,其实这对医生的诊断很不利。
五大对低血糖症的认识误区
饭后肯定不会低血糖
餐后早期(2-3小时)和后期(3-5小时)均可以出现低血糖,也称食饵性低血糖。前者除见于胃切除后的患者外,部分患者并无手术史,为功能性食饵性低血糖,表现为疲乏、焦虑、易激动、易饥饿、颤抖等。
服用中药副作用较小
确实,在西药降血糖药物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但中药中所谓的降糖药同样会造成低血糖,如中成药消渴丸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西药中的优降糖,不正规服药造成的低血糖持续时间长且易被患者忽略。
不过量服药就不会低血糖
其实,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除见于过量服用口服降糖药、过多使用胰岛素或使用降糖药后未正规进食外,还见于比平时运动量大、饮酒、应激,另外还需警惕一种情况是,部分2型糖尿病在早期会表现为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的低血糖,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原因和患者在餐后早期用于分解血糖的胰岛素释放降低而后期又分泌过多有关。这种情况也反过来告诉我们,当出现进餐后期反复低血糖表现的人,应警惕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
血糖高于标准就不会低血糖
既然低血糖症以2.8mmol/L为标准,那血糖高于2.8mmol/L肯定不会有低血糖症状,这是对低血糖症状和诊断认识的误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快速下降,即使血糖高于2.8mmol/L,也可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状,称为“低血糖反应”。而部分患者虽然血糖低于2.8mmol/L但无明显的症状,往往不被察觉,极易进展成严重的低血糖,陷入昏迷或惊厥。医学上认为,血糖值低于4mmol/L就有低血糖的危险。
低血糖者进食后能缓解
这是对低血糖治疗认识的误区。轻度的低血糖确实在进食后能缓解,其中糖果和含糖饮料升血糖相对快。但重症低血糖患者则需到医院就诊并静脉用药,而是否留观取决于患者会不会反复出现低血糖,一般认为降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最好留观24小时,对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可能需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