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1、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挖空心思,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或欣赏鸟语或观赏风景,使人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药物治疗:积极参加体育,: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不够用,血虚老人更是如此。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中医养生之道的养生睡眠之五不宜

第一、过饥过饱

吃的太多睡觉不利于我们的脾胃消化,化湿成痰,大伤阳气。饥饿状态入睡总是睡不着难以入眠因为肠道空虑。有的人都躺在床上了还吃点零食,这更是不利于健康的。

第二、大量饮水

睡觉不要喝太多的水,特别是凉水,水湿内停,夜尿增多,凉水太多还有可能伤肾。

第三、不宜掩面

蒙头睡觉既容易导致呼吸不畅,又会吸入大量二氧化碳,对身体健康有害。所以睡觉时要保持呼吸畅通,唐代孙思邈的“冬夜勿覆头,得长寿”,可见睡觉不能蒙头。

第四、不宜当风

人进入睡眠后,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风邪侵袭。所以睡觉前最好是关上窗口即使是炎热的季节,也不要贪图凉意,卧处当风,要避风而睡。

第五、心平气和

睡觉前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情志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所以睡觉前的情绪过于波动会导致失眠,甚至疾病。

提肛运动中医养生之道

关于“提肛运动”

人们提到“提肛运动”时,常常与治疗痔疮、脱肛等肛肠疾病联系起来,总是在肛肠术后才主动或被要求的去做提肛运动。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提肛运动不仅仅能治疗痔疮等肛肠疾病。

提肛运动辅助治疗内痔的原理是通过使肛门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和肛门、直肠部位的抗病能力。此外,还有关于按摩会阴穴加提肛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子宫脱垂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痔、脱肛患者都适用提肛法治疗,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内痔急性发炎或脱出嵌顿、肛周脓肿等患者不宜使用提肛运动疗法。同时,提肛运动只做为辅助疗法,并不能取代医学上的治疗,因此,得了肛肠相关疾病,还应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

“提肛运动”的本质:

株洲强生肛肠医院肛肠专家提醒:提肛运动不仅能治疗痔疮脱肛、帮助术后康复,还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子宫脱垂,但是它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这些,其养生作用、健身效果更是超乎想象。

“提肛”顾其名是在于对肛门的提落,而窥其真正含义,并不在于提肛,而是在于对“会阴穴”的提松和升降,此功法的真正奥秘就在于此——会阴穴是任脉、督脉、冲脉所起之处,任脉主阴,督脉主阳,会阴穴通过任、督二脉可以总领人体诸阴脉和诸阳脉,所以会阴穴是养生最关键的部位。随着会阴穴的升降与跳动,引元精自尾闾关沿脊椎督脉上升入脑,然后再循任脉下降入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周天循环。小周天一开,诸经诸脉则能畅通无阻,经脉通畅则百病难侵。所以“提肛术”看似简单,但它却是使任督二脉周行全身的强身大法。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人的“天门要常开,地户要常闭”。所谓“天门”即百会穴,“地户”即会阴穴,往上提会阴穴就等于把地户关闭,而百会穴由于督脉的冲击而打开。会阴穴松降则开,开使周身散乱之气得以归元。一提一降之间,使人降低消耗、激活心脉、培植真气,增进健康。所以有人将“提肛术”称之为“回春术”、“保龄功”。常练此功可以会使肾脏和生殖系统转弱为强,进而增强人的精神和活力,延缓人的心理、生理、身体包括面部的衰老。

中医养生提肛运动的方法

提肛的具体做法很简单,主要有三步:

①在吸气的时候将意念集中于会阴;

②然后用力上提肛门,连同会阴一起向上提;

③这时,肛门会紧缩。持续一会,随呼气放松肛门。

经常提提肛门,对防治脱肛、痔疮等疾病非常有效,而且,这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也不过是一两分钟。每天做十余次即可。

养生之道——提肛

当然,提肛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它对治疗女性阴道松弛、男性早泄、阳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也很有效果。以前,我治疗过这种朋友,40多岁的中年女性,半年来,尿失禁让她痛不欲生,经常以泪洗面。她见到我的时候,说:“我不敢哭,不敢笑,甚至连咳嗽都会引起尿失禁。唉,要不是孩子正在上大学,我真想死了算了。”

于是,我把提肛养生法教给她,让她在家里坚持做,并且鼓励她要对自己有信心。两个月后,她的尿失禁已经完全好了,她感叹说:“我总算又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了!”

养生之道——提肛

前面提到的提肛养生法侧重讲它的治病功效,其实,它保健的作用要比治病大多了。

督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人体上的阳经。人身上的六条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都归督脉管。因此,它有“阳脉之海”的美誉。我一直认为,督脉就像是一个专门生产煤、石油等能源的基地,有了它,就有不断的能量产生,人才可以生生不息。

督脉运行的线路图是怎样的呢?《素问·骨空论》中记载:督脉始于小腹内,然后经过会阴往后走,经过肛门,沿着脊柱一直往上走,由风府穴进入脑内。另外,它也可以一直走到头顶,然后往下走,沿着额正中直至鼻子的下方,也就是上牙龈的正中间。

养生之道——提肛

提肛配合按摩穴位

提肛配上按摩几个穴位,效果会更好。

督脉与任脉、冲脉相通,又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连着心、肾、脑等器官。经常做提肛运动,不但可以温补肾阳,还可以醒脑提神。在这里,我简要地提一下督脉上的几个重要穴位。大家在做完提肛运动后,再按摩一下这几个穴位,效果会更好。

命门: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是养生保健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

经常按摩命门穴,能起到壮阳益肾、强腰壮膝、固精止带、疏经调气的作用。对四五十岁的朋友来说,这可是一个能解决难言之隐的最佳穴位。

灵台:灵台穴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穴具有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老年朋友经常照顾它,就不怎么需要家人来照顾了。

大椎: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我们把脖子向下弯,最高处下的凹陷就是大椎穴的所在了。这个穴位有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的作用。如果你有多汗、怕冷、头痛、咳喘等症状,可以多按一按这些穴位,不适感很快就缓解了。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一、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中医养生之道二、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中医养生之道三、养脾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中医养生之道四、养肾

春季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中医养生之道五、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疗法。

中医养生之道六、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中医养生之道七、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中医养生之道八、防病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强,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柑橘、柠檬等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如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中医养生之道九、解“困”

如能在饮食上注意调理,也能解除“春困”。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的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常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和果汁也有助于解除“春困”,因钾有助于维持细胞水分,钾缺乏时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苹果都富含钾。

春夏秋冬中医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

从立春开始,阴气逐渐下降,阳气逐渐上升,到了夏至,阳气达到鼎盛时期。而从立秋开始,阳气逐渐下降,阴气逐渐上升,到了冬至,阴气达到鼎盛。冬至以后,阴气就逐渐下降了,阳气逐渐上升。周而复始,这就是自然界的阴阳循环。

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人体内的阳气也应该顺应自然向上向外抒发,养生者应该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旺盛起来,不要做损害体内阳气的事。比如,要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的阴气不足、阳气充盛。让自己的意志生发、精神愉快。

而在冬秋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比如,秋季要早卧早起(比春夏起得要晚些)以适应阴长。冬季要早卧晚起,以适应自然界之闭藏,也是养阴之意,意志精神都要敛藏。

《黄帝内经》中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意思是: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根本。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两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两季保养阴精。违背了养生之道,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毁坏人的身体。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背它,就会产生灾祸;而适应它,就不会患上重病。懂得了这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圣人遵行它,愚蠢的人违背它。

相信通过上面文字内容的学习,广大朋友们对在春夏秋冬中医养生的方法更加了解,但还是需要大家去实践,不能光看不做,那就完全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的作用。因此我想提醒下朋友们,中医养生的过程是缓慢的,需要我们长期去实施,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荒废了这项工作。

养生保健重要性是什么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健康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最大的本钱;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 传统养生是中国5000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养生的宝库中汲取知识,有助于科学地保持健康体魄。实际上,传统养生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饮食起居无处不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在养生保健当中,饮食保健是重中之重,为了保健身体饮食调理一定要注意,比如生活中,具有消暑益气生精功能的食物吃大买或者是黄花菜,如果说经常处于高温环境工作的朋友,不妨多吃些蔬菜。还有的人身体容易干燥,内分泌不好,这些人可以多吃丝瓜或者是胡萝卜。

中医养生之道:顺四时,把握好“度”

中医养生之道通过调养的方式来调动全身的能量,使肌体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畅通,从而健康百岁。脾胃、心、肝、肺、肾这五脏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相生相克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此外,根据《皇帝内经》记载,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与五行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养生就是要吃好的,穿好的,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来说就是,中医养生之道很注重“度”的把握,就是“起居有节、饮食规律、心情愉悦、适当运动。”

中医养生之道也要注重四季的天气变化,不同的时节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所谓“顺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这个道理。

春天万物生发,应早睡早起。晨练时的最佳选择是走路、打太极拳等。穿衣宜“下厚上薄”。但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尤其背部不可受寒。春天要忌怒,否则伤肝,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脏病发。饮食上,建议清淡为主,忌食热。山药、大枣、韭菜等对春天的生发很有好处;橘皮、金橘、萝卜或梨可泡茶或煮汤喝;胡椒、辣椒、肥肉等食物应少吃。

夏季强调午睡,忌贪凉。建议多吃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补心。西瓜、绿豆汤、酸梅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适当吃点苦的东西,如苦瓜、野菜,能够解暑、护心、健脾胃。情绪上,忌大喜大悲。

秋天重润肺,特别是北方地区要防秋燥。多吃一些护脾胃和润肺的食物,如白萝卜、糯米、银耳、梨、蜂蜜、甘蔗等;适当食用葡萄、苹果、柠檬、山楂等。早晨宜吃粥,忌油炸食品。有条件的人可以选择用西洋参、麦门冬、天门冬、枸杞、冬虫夏草、山药、茯苓、川贝母、柿霜、玉竹、石斛等炖汤润肺。

冬天万物收藏,适合早睡晚起。建议日出以后再活动,且不宜运动量过大。避寒就温,以不过热、不觉寒、不出汗为宜。冬天进补可以吃鱼类、肉类及木耳。枸杞子、黄精、人参也是不错的补品,但一定要注意防止因补上火。一旦出现口舌干燥、口咽疼痛、鼻出血,要及时调整饮食。

夏季中医养生之道

一、健脾除湿

夏季湿邪是一大邪气。加之夏天脾胃功能低下,此时很多人会觉得胃口不佳,易拉肚子,并会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因此我们就要经常的用台湾陈氏熏蒸药包泡脚,因为这种泡脚药包能够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头晕,易中暑等,并且能够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二、清热清暑

夏季天气酷热,机体心火也会较旺,此时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进行祛暑。

三、补养肺肾

按传统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应要补养肺肾之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晚上九点的时候泡脚,因为夏季肾水虚弱,而九点的时候正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候,此时我们用台湾陈氏熏蒸药包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相关推荐

蔬菜养生之道

食菠菜最养肝 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不能上注于目而视物不清,或肝气郁结化热,上扰头目则头晕目眩。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肌体

中医有哪些特色

中医养生理论博大精深,养生方法丰富多彩,植根于我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 1.理论体系独特 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机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广起居有常”,

中医养生贵在保养元气

天人合一调于四时 中医认为,人要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中医学叫“天人合一”,也叫“天人相应”。人的健康长寿,是不能违背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要注意适应四季寒、热、温、凉外,还要注意避其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更要注意防范反常之气,这种季节气候大气反常所致之病叫做时令病。 如何避免反常之气致病,首先应“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等,同时更要心理舒畅,无杂念妄想,勿劳心神,保持机体元气抗病功能。这些预防措施对于老年或体弱多病之人,更为重要。这也叫调于四时,和于

中医养生之经络

提示:中医认为,血是运送营养物质的基础,气是营养物质产生的动力,而经络行使的是运送气血的职能,只有贯通全身,才能濡养所有器官和组织。如果气血分配不均,就要纠正局部偏盛或偏衰;一旦脏腑染病,所属的经络穴位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在人体体表上有所反应。 7法保持经络的畅通 5字调息通五脏: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 提示: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

中医养生之道

生于1915年2月的来春茂,是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来老年近九旬,患原发性高血压已20余年,经练气功、服中药已控制正常,至今身体尚健。《家庭中医药》2003年第2期刊发了他养生经验的文章。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我的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坚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眠6至7小时,从不午睡。每早5时起床即解大便,洗漱毕,练气功、打太极拳约1小时。每晚9至 10时入睡,很少失眠,偶尔失眠也不紧张,想些愉快的往事,自然就睡着了。我的食量很好,以吃饱为止,没有特殊嗜好,也不挑食,喜吃蔬菜。经常吃苦荞面粉(生粉做成饼

中医养生之冬季养肾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跟人的骨骼血液、皮肤乃至牙齿、耳朵都有莫大的关系。 肾藏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营养,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经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

为什么中医中长寿者多?

综合中医长寿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预防 古代人要和自然灾害、猛兽做斗争,加上科学不发达,传染病无法控制,一般疾病医疗效果也差,因而人的死亡率极高,平均寿命短。若不注重预防,长寿是不可能的,《内经》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有病早治 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主张早识病、早治病。《甲乙经·序》说:“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不懂医学又不听忠告,终于四十而夭折”。 讲究养生之道 许多中医享有长寿的关键在于养生。《冷庐医话

中医养生之智慧养生

中医养生中的智慧养生是怎么样的呢?如何才能算是智慧养生呢?下面来看看吧。 每天吃油盐,多少最合适: 有一个公式可以算一下:用5乘以体重得到的数字。比如说体重50公斤,用5乘以50就是250(克),这就是一天的主食参考量。但是这个主食只是不加油的白米饭和馒头片。如果你是吃的蛋炒饭、酱油炒饭之类的,就另当别论了。加了油的主食热量会上涨2.5倍。 每天用油多大约是小酸奶杯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这还是没有动脉硬化、没有高血脂情况下的量。 还有吃盐,每天应控制在5~6克左右,一啤酒瓶盖大约装4克,可以此做参考。而且

中医养生之智慧养生

每天吃油盐,多少最合适: 有一个公式可以算一下:用5乘以体重得到的数字。比如说体重50公斤,用5乘以50就是250(克),这就是一天的主食参考量。但是这个主食只是不加油的白米饭和馒头片。如果你是吃的蛋炒饭、酱油炒饭之类的,就另当别论了。加了油的主食热量会上涨2.5倍。 每天用油多大约是小酸奶杯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这还是没有动脉硬化、没有高血脂情况下的量。 还有吃盐,每天应控制在5~6克左右,一啤酒瓶盖大约装4克,可以此做参考。而且这些盐还包括大酱、味精、咸菜中的盐。一小块儿腐乳含盐量一般在5克,一段最细

中医长寿养生之道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