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

1.A型不良反应

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2.B型不良反应

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3.C型不良反应

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

药品的不良反应

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等。

2、毒性反应。如引起失眠、耳鸣、贫血、肝功能损害等。

3、过敏反应。

4、三致作用。致畸形、致突变、致癌等。

5、后遗效应。

6、继发性反应。

如何判断用药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合格药品也很难避免。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如能做到及时、有效地自我判断,就有机会防患于未然,将可能产生的危害降至最小。掌握并判断药品不良反应的简单知识,最为关键。总的来说,药品不良反应与患者原有疾病症状并不相同。比如,乙酰水杨酸或吲哚美辛等引发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引致耳聋,青霉素或碘制剂等导致过敏性休克……当然,也有部分药品不良反应与原有疾病的症状近似或相同。

身为患者,如有能力事先甄别药物不良反应,便可极大地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以下几招或许有益。

1、从症状表现来判断。如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与疾病表现完全不同,在排除心理、精神因素的干扰后,则要高度怀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除了有特别医嘱的,此时应考虑及时停药观察。如停药后症状缓解,则基本可判断为药品不良反应,但短期内不要再用这类药物。

2、用药后,如原有疾病症状出现明显加重迹象,或起初缓解,随后不适症状加重,这可能是药物剂量偏大,或体内药物浓度较高所致的毒性反应,如苯妥英钠、地高辛等。患者切勿把“中毒”看作病情未控制好、继续增加药量。

3、从用药和出现不适症状之间的时间关系、剂量关系等进行判断。有的不良反应在用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比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固定性药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口服药常在用后0.5至2小时发生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有的起始不良反应轻微,能较好忍受,但增加药量后,不适反应加重,甚至难以忍受。

皮肤过敏慎用息斯敏和特非那丁

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抗过敏药,上市20多年来,因其无嗜睡作用的抗过敏药而迅速占领了国内大部分抗过敏药市场,临床上多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皮肤过敏、花粉症、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但2000年以前,随着息斯敏和特非那丁的广泛使用,由这些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也时有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不良反应协作中心统计,全世界因服用息斯敏和特非那丁而导致心源性死亡或猝死的患者已有100多例。2002年12月3日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了包括息斯敏在内的9种药品存有不良反应的安全隐患,虽然目前这些药品在我国尚未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危害,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负责人指出,医务人员应该慎重使用此类药品,使用中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进行报告,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息斯敏和特非那丁等药物的监测以保障用药安全。

息斯敏和特非那丁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心血管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如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此外,息斯敏还可引起体重增加、呼吸困难、严重低血钾、血尿、月经不调、婴幼儿腹泻、转氨酶升高等副作用。更须注意的是,息斯敏、特非那丁与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抗真菌药(如酮康唑)等药物合用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此外,息斯敏与葡萄、柚汁同服时也易发生副作用。临床上还发现儿童口服息斯敏后更容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不少人买药时,往往只注意药物的功效而忽略对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的人用药时不遵照医嘱,这也是导致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通报中公布的是息斯敏的化学名称――阿司咪唑,而大多数人对该名称根本不熟悉,故没能引起媒体和市民甚至医生的注意。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药店或医院门诊每天都能遇到随便买此药服用的患者,这对防止息斯敏不良反应的发生非常不利。春天快来了,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如因过敏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物时,切记不要擅自服用息斯敏,最好遵照医嘱采用其他抗过敏药物替代;没有替代药物的情况下,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怎么判断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介绍,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法用量使用药品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患者如果用药后出现不适,怀疑发生了不良反应,首先应对照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信息,看看上面是否注明了与自己类似的症状。

专家介绍,一般而言,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可引起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可导致耳聋,青霉素、碘制剂等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但也有些不良反应与原有疾病症状类似,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降血压药,若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会造成血压骤升、心率加速,甚至出现颅内出血。

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有快有慢,有的在用药后几秒钟即可发生,有的则可延续到停药后的较长时间才发生。用药后即刻发生的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的是过敏性休克,用药后几秒钟内便可发生,如注射青霉素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服药后半小时到两小时内是药物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易发生的时间,一般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多形性红斑等不良反应常在用药后一到两周发生;有些不良反应在停药后较长时间才发生,如保泰松、氯霉素等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药物的致畸胎和致癌作用,发生的时间更迟。

炎琥宁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多见皮肤过敏反应和小儿泄泻,偶见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害等报道。炎琥宁注射剂的严 重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为主。主要症状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其中,53%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38%的死亡患者因为药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对于炎琥宁的不合理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主要是超剂量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和过敏体质用药三方面表现。

何首乌有毒吗

何首乌有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在2014年7月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医务人员在使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前,应充分了解其用药风险;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发生可疑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老年人吃药不可一把吞

老年人吃药除了避免“一把吞”,还要注意用药数量、用药剂量和时间。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专家指出,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一般使用成人药量的3/4。另外,老年人服药更要讲究择时原则,就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例如心绞痛患者,变异型心绞痛多在 0点~ 6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6点~12点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老年人用药期间,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暂停用药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注射维生素K1儿童风险最高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43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关注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

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有关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146例。

维生素K1注射液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临床较常见,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在国家中心数据库中,严重过敏反应是维生素K1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8146例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有1715例儿童用药病例(占21.05%),情况严重的病例295 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医生曲彩红说,在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这几种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更高。省中医院儿科医生也表示,维生素K1注射液静脉注射特别需要注意,通常给孩子进行肌肉注射该药相对安全些。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分析显示,一些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建议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维生素K1注射液的适应症,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维生素K1及注射液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感冒抗病毒小心用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公众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阿昔洛韦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

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专家介绍,很多人服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往往是为了治疗简单的感冒,但这两种药只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和严重感冒,不适用于普通感冒。由于抗病毒感冒药往往是一种药物针对一种病毒,如果没有针对具体病毒而滥用抗病毒感冒药,不仅用药后不会起到作用,相反还可能产生药品不良反应。市民如果发生病毒性感冒,最好上医院,让医生根据病情对症开方下药,以防药品不良反应。

专家还指出,像老人、孕妇、儿童等高危特殊人群,应慎用或在监测下使用阿昔洛韦,用药时注意给药浓度、速度、分次给药等问题。

乳酸钙咀嚼片的禁忌有什么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办法》中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那么,儿童维D钙咀嚼片的禁忌有什么?

儿童维D钙咀嚼片的禁忌事项: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使用本品应注意:

1.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3.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尿钙或者血钙浓度过高者禁用。

5.洋地黄化的病人禁用。

炎琥宁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多见皮肤过敏反应和小儿泄泻,偶见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害等报道。炎琥宁注射剂的严 重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为主。主要症状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其中,53%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38%的死亡患者因为药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对于炎琥宁的不合理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主要是超剂量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和过敏体质用药三方面表现。

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发热、气短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2。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本品需输注前新鲜配制,药物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4。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5。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6。请放置于儿童不接触的地方。

孕哺用药

本品对胎盘绒毛滋养叶细胞有细胞毒(杀灭作用),动物实验提示有抗早孕、中孕作用,故孕妇禁用。【儿童用药】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相互作用

1. 本品忌与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的药物配伍。2. 本品不宜与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药物配伍。

何首乌的副作用有哪些

肝损伤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在2014年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有提示说: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有可能引起肝损伤的风险,在超剂量和长期服用何首乌时还会增加这个风险。

相关推荐

孕妇功能指标 孕妇用药

孕妇用药要特别注意,如果盲目使用药物不仅孕妇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依照孕妇病情不得不服用药物时,一定要充分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谨防陷入肝病的8大治疗误区

误区之一:没有症状就没事,不用治疗 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中尤其“小三阳”患者,很多人认为小三阳不用治疗,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观点,实际上,许多肝硬化、肝癌都是因为“小三阳”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的。 误区之二:不全面检查就盲目使用治肝药品 目前治疗肝病的药品很多,如果医生单凭肝病“两对半”的检测结果诊断是肝病,就盲目使用治疗肝病的药品,这样会造成个体差异,使用药品不对症。而引起治疗失败。 误区之三:保肝药多多益善 保肝药多多益善,慢性乙肝病人经常会超出医生建议范围吃很多“保肝药”、保肝保健品,其实对肝脏并不一定有利

降糖药物分类都有什么

1.口服降糖药 根据作用效果可以分为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和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及a-糖苷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及DDP-4抑制剂。各类特点如下: 磺脲类: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用药,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2%,其常见不良反应有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还可引起体重增加。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是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它通过刺激胰岛素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DDP-4抑制剂:是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的三线用药,需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减少药量。

细数儿童适用的抗过敏药

一代抗组胺药 代表药:扑尔敏、非那根 、苯海拉明 组胺是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这类药能阻断组胺Ⅰ型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以及过敏性咳嗽等。它们的不良反应是嗜睡、精神不振、口干,偶见粒细胞减少。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06年发表药物安全警告,要求医生和父母不要给2岁以下儿童服用非那根以及其他含有盐酸异丙嗪的抗过敏药物。美药管局称,他们已收到多例2岁以下儿童服用含盐酸异丙嗪抗过敏药物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致死的报告。 二代抗组胺药 代表药: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氯

药品分类原则

按照四分开原则就可以了 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存放。危险品不应陈列。如因需要必须陈列时,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危险品的储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存放 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药品应根据其温湿度要求,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存 一、药品与非药品分开;二、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开;三、内

合理用药的十大原则

一、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三、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四、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五、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

老年人服药需要注意些什么

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下面专家来告诉您老年人用药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

冬季感冒用药适用十大信息

眼下正值深冬,感冒患者增多。专家表示,在使用日常药品(如感冒药)时,一定要遵循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绝对不能忽视其潜在威胁。 能少用药就不多用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因不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使用药物造成的肝损害已占所有药品不良反应的近10%。专家提醒,例如在用感冒药时,要当心混合服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治疗感冒要尽量只吃一种药。 据专家介绍,感冒药品种繁多,但成分大同小异。如果将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就等于加大了药物剂量,进而加倍了不良反应的风险,严重者会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治感冒要尽量只吃一种药,如

鱼腥草的药用偏方

鱼腥草的药用偏方 1、睾丸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放入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每日1剂。 2、湿疹:鲜鱼腥草、松树内层皮各半切碎共捣烂,纱布包紧,将药包加热后揉擦患处,药包愈热,效果愈显,但不可烫伤皮肤。每日2次。 3、外阴瘙痒:鱼腥草100克,硫磺50克,雄黄40克,杏仁、百部各30克,共加水煮沸,患者趁热蹲下,将药液对着阴部熏蒸,然后用药液温洗外阴,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许,连续2周,痒止后继续使用1周以巩固

老年人用药切记五原则

1.保证用药的受益和风险比大于1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证,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和风险比大于1。即便符合用药适应证,但如果用药的受益和风险比小于1,也不应给予药物治疗。2.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老年人同时使用5种以下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同时使用6~10种药品,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同时使用11~15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因此,凡是疗效不确切、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种类。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老年人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3.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