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功能主治
人参的功能主治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香附的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医学启源》:"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薏米的功能主治
1.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稍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2.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3.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4.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
5.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苡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6.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7.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8.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藿香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人参鹿茸怎么泡酒
人参功能主治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
鹿茸功能主治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人参鹿茸酒配方
原料:人参30g,鹿茸10g,上等白酒1500ml,冰糖50g。
制作过程:将人参、鹿茸、冰糖放入瓶中,加盖密封,60天后服用。
服用方法:每晚睡前饮20~50ml
功能主治:本药酒渐补下元,生精益血,壮阳健骨,最适合于肾阳虚衰型女子性欲低下的患者服用。
除了泡酒,鹿茸还可以和食物炖着服用或直接吃。如果想使鹿茸达到补肾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让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将余渣嚼碎吞下。这样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而中医讲究的“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用鹿茸也是如此。
人参和鹿茸泡酒的功效非常的好,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适当的尝试一番,但是对于一些内热人群还是尽量不要做,因为两者都是属于热性药材,服用后很容易出现大便干结、咽喉肿痛等一些上火的现象。所以还需要注意。
羊骨功能主治
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粒
①《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②《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
③《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
④《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⑤《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⑥《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粒""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皯蹭,治误吞铜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宜 忌】
《千金·食治》:"宿有热者不可食。"
沙姜的功能主治
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①《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
②《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
③《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④《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芍药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山楂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行结气,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⑨《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⑾《本草撮要》:"冻疮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