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压痛点多在什么部位 坐骨神经痛能自愈吗
坐骨神经痛压痛点多在什么部位 坐骨神经痛能自愈吗
在临床中,有时候能碰到坐骨神经自愈的病人,但是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坐骨神经痛的不严重的基础上。 一般来说,是由一般性的劳损或者轻度的神经卡压,腰间盘轻度突出,然后引起了坐骨神经痛,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不良的习惯改变了,然加强腰背肌的训练,维持稳定的力量有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加重进一步损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坐骨神经痛是可以自愈的。
但是如果坐骨神经痛的比较更深,受神经受卡压比较严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让愈合,反而加重了进一步损伤,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失去这种愈合的能力和愈合的机会。
所以说,坐骨神经痛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且还要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才有这种自愈的可能,否则的话自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老年人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呢
坐骨神经痛应注意与腰肌劳损、臀部纤维组织炎进行鉴别诊断。坐骨神经痛不可盲目锻炼,以免加重病情。那么,老年人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呢?
老年人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可以用刺络拔罐。取穴是阿是穴、次髎、委中、委阳、悬钟。操作是在腧穴附近找到瘀血络脉,常规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令络脉约一毫米深,令血自动流出,待血止后再加拔火罐,吸出瘀血,10~15分钟后起罐,并清洁局部皮肤,消毒针口。急性期可隔日放血一次。非急性期可一周放血一次,配合针刺法。
腰骶神经根炎会引发的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并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此外跟腱反射、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腰椎管狭窄引发的坐骨神经痛比较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时间后下肢疼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也可引发的坐骨神经痛。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是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还会伴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等,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
以上就是关于坐骨神经痛相关信息的介绍,同时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正确认识坐骨神经痛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患了坐骨神经痛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别让这些疾病夺走自己的健康。
腿痛的7个常见症状
1、自发性腿痛:患者于扭伤时突然感到腰背疼痛,剧烈锐痛,限局性明显,可明显指出疼痛部位,便于诊断。也有时扭伤后感到一种干脆的响声或撕裂感,随即疼痛减轻,或扭伤时疼痛并不明显。待休息后或次日起床时才感腰疼加重,腰部发板、行动困难、腰背肌痉挛、甚而向大腿后部放射引起腿疼。
2、局部压痛:扭伤早期多数病人有局限压痛点。可协助诊断,也有时由于梨状肌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干,压痛点在坐骨大切迹坐骨神经出口处。
3、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的部位,多为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股后皮神经与坐骨神经分布区,该神经发生疼痛的原因有三:
4、反射性神经痛:腰骶和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其前股则组成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因此常发生反射性神经痛。
5、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该部韧带因扭伤而出血水肿时则直接刺激该神经,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如梨状肌发生痉挛,也压迫坐骨神经干,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并于坐骨切迹处有局限性压痛。
6、如扭伤后椎间孔周围的软组织发生肿胀:则坐骨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直接被挤压,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经痛。
7、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许多患者扭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患者直立或弯腰时尤为显著,俯卧后可以缓解,检查压痛点时肌痉挛立即恢复,此点有助于诊断。
为何都说孕妇容易得坐骨神经痛
孕妇发生坐骨神经痛和孕期的身体变化是有很大关系的。怀孕后,孕妇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会释放一种耻骨松弛激素,从而使骨盆和相关的关节、韧带放松,为宝宝顺利娩出做好准备。关节和韧带的放松会降低腰部的稳定性。而怀孕中后期宝宝发育很快,体重增加也比较快,给准妈妈腰部的压力比较大,压迫到坐骨神经,就会产生坐骨神经痛。
对于孕妇来说,出现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后,很多坐骨神经痛的检查和治疗方式都是不适合的,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健康。可用超声波检查代替X光,最好在胎儿发育接近成熟的时候检查,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此外,如果准妈妈患上坐骨神经痛, 应首选硬板床休息和做牵引治疗;常规的配戴腰围容易限制胎儿活动,不利于其发育,故不宜选用;由于活血化淤的中药会影响胎儿发育,也应禁止使用。某些药物虽然效果好,但也不主张在这个时候使用。中期症状若严重者,可考虑终止妊娠。临产时则建议采用剖腹产的分娩方式,以免加重病情。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准妈妈在分娩后,其坐骨神经痛能自愈,只有少数需要分娩后再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孕期劳逸结合,避免做剧烈的体力活动,尤其是在临产前3个月。平时最好采用侧卧位睡觉,平卧时要在膝关节下面垫上枕头或软垫,此外不要穿高跟鞋。
腰椎痛与坐骨神经痛的区别
坐骨神经是由第4、5腰神经和第1、2、3骶神经前支组成。从椎间孔出椎管后,走行于盆腔后侧,在梨状肌下部出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背外侧分布。坐骨神经痛通常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导致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的放射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屈膝屈髋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痛只是一个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为坐骨神经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单侧者居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继发性为坐骨神经走行的邻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刺激、压迫或粘连所引起的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脊椎滑脱、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脊椎裂、腰椎结核、马尾神经瘤、梨状肌综合征、臀部注射药物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根据坐骨神经受刺激或压迫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性及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根管或椎管内,患者常感腰骶部及腿部窜痛,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走行向下肢放射,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使疼痛加剧,可产生相应的感觉障碍和反射改变。脑脊液检查有异常变化。干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椎间孔以外,以盆腔出口处最为多见。患者常感患肢沿坐骨神经的某一段呈放射性疼痛,多在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有压痛点,棘突旁无明显压痛,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不明显,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变化。
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而坐骨神经痛则只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主要症状,二者互为因果。所以,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坐骨神经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也有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将二者混淆起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坐骨神经疼的表现是什么
一、 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二、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坐骨神经解剖示意图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病因: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
根性坐骨神经痛(40%):
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
干性坐骨神经痛(25%):
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坐骨神经痛症状 受损部位分类
干性坐骨神经疼痛是指坐骨神经干部受到各种疾病病变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疼痛,多为慢性或者亚急性起病。疼痛常沿坐骨神经通路下行,腰部一般没有明显不适,在坐骨神经通路上的各个压痛点都有明显的压痛。小腿外侧及足背部可出现麻木或感觉障碍,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组织松弛,并可见轻度肌肉萎缩,踝反射减弱或者消失。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时疼痛不明显。
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腰骶神经根在椎管内部或者外部遭受到各种病变刺激或者压迫而导致疼痛,多起病较急。疼痛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并向患侧臀部、大腿后部、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疼痛。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主,呈放射性烧灼样疼痛或刀割样痛。一般根性坐骨神经疼痛的压痛点在腰椎的棘突和横突最为明显。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时疼痛加重,与体力劳动或者弯腰活动有明显关系,弯腰动作明显受限。
腰腿痛的7个常见症状
腰腿痛的症状
1、自发性腰腿痛:患者于扭伤时突然感到腰背疼痛,剧烈锐痛,限局性明显,可明显指出疼痛部位,便于诊断。也有时扭伤后感到一种干脆的响声或撕裂感,随即疼痛减轻,或扭伤时疼痛并不明显。待休息后或次日起床时才感腰疼加重,腰部发板、行动困难、腰背肌痉挛、甚而向大腿后部放射引起腿疼。
2、局部压痛:扭伤早期多数病人有局限压痛点。可协助诊断,也有时由于梨状肌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干,压痛点在坐骨大切迹坐骨神经出口处。
3、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的部位,多为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股后皮神经与坐骨神经分布区,该神经发生疼痛的原因有三:
4、反射性神经痛:腰骶和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其前股则组成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因此常发生反射性神经痛。
5、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该部韧带因扭伤而出血水肿时则直接刺激该神经,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如梨状肌发生痉挛,也压迫坐骨神经干,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并于坐骨切迹处有局限性压痛。
6、如扭伤后椎间孔周围的软组织发生肿胀:则坐骨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直接被挤压,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经痛。
7、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许多患者扭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患者直立或弯腰时尤为显著,俯卧后可以缓解,检查压痛点时肌痉挛立即恢复,此点有助于诊断。
如何自我判断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也就是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是腰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肿瘤、结核、妊娠子宫压迫、蛛网膜炎等。
判断坐骨神经痛,可以根据疼痛的部位和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标准进行判断。
1、腰椎管狭窄引发的坐骨神经痛
腰椎管狭窄引发的坐骨神经痛,比较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
2、腰骶神经根炎引发的坐骨神经痛
腰骶神经根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并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3、腰间盘突出引发的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是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
以上是一些自我诊断的小常识,但我们还是要提醒广大患者,一旦发生腰部疼痛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