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静脉输液的技巧有什么

静脉输液的技巧有什么

脉输液的技巧:

1 配液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发应的发生。

2 排气技巧

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选择血管技巧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向,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面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

在对静脉输液的技巧认识后,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静脉输液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而且使用的器具都是比较安全的,这点也是要注意的。

肝癌晚期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肝癌晚期患者,免疫力极为低下、体质很差、长期卧床,易发生四肢水肿,压疮等情况。所以我们要给肝癌患者营造出整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做好褥疮的预防,防止褥疮的发生,减少感染机会。

在静脉输液的时候,对静脉的选择要做到先远后近、先细后粗、先难后易的原则。以防后期因病人机体消耗导致无法静脉输液的情况。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3)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管内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完后及时拔针。

(4)注意观察输液情况。针头有无滑脱,局部有无肿胀,有无输液反应。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G钠(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输液中需同时加入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入维生素C。

(6)注意保护血管,对长期输液者可采取:

①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

②穿刺时掌握三个环节;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

③输液中加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应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宜充分稀释,输完药应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以保护静脉。

需严格控制滴速的病人,用输液泵是安全输液的一个重大进展,可分为两大类型;①可携式或半携式。适用于家庭、小儿及化疗病人等,带泵注射器即属此类型。②固定式输液泵。目前多采用第三代计算机控制导管挤压定容量输液泵。有多功能监护及监测系统,体积较大,适用于医院,输液容量范围为1-499ml/小时,还有自动报警装置。

输液泵的使用适应症;静脉高营养,输入化疗药品、抗生素及对心血管有特殊作用的药物等,用于重症监护病人,尤其是小儿监护病人。若无上述设备时,则可在滴管内插入一无菌针头调节滴速。

小儿静脉输液技巧都有什么

一 用物准备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除备一般静脉穿刺用物外,还应准备如下物品。

①一次性头皮针:选择的原则是根据静脉的大小及深浅、穿刺部位、病人的年龄而定,一般选择4.5~5.5号头皮针。

②剃毛刀:用于剃除穿刺部位毛发。

③小枕:垫于头颈部。

④小号及中号弹力网状绷带:用于穿刺后固定针头。

⑤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头皮针进行穿刺):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⑥小毛巾:因小儿血管较细小,可准备用于热敷穿刺处的小毛巾。

二 病儿准备技巧

(1)穿刺前,应检查病儿衣着情况,不能穿过厚的衣物,因新生儿、小婴儿头颈部相对较短,当病儿穿刺处于仰卧位时,衣着过多,病儿的头部会悬空,穿刺时病儿头部左右摆动时,头部将会失去支撑点,而变得不稳定,不仅病儿感觉不舒适,而且穿刺时血管容易被刺破。

(2)准备1块干燥、柔软的小毛巾衬垫在病儿背部的皮肤与衣服之间,因穿刺过程中,病儿哭闹,大量出汗,背部垫小毛巾可保护病儿的衣服不被汗湿,防止更换衣服带来的麻烦。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尽量给病儿穿上胸前开扣的衣服,以避免给病儿更换衣服时,从头顶脱除衣服时可能将头皮针拔出的危险。

(3)穿刺前,病儿不能进食过饱,以免穿刺过程中病儿啼哭、呕吐,胃内容物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可给病儿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橘子汁,以防止病儿在穿刺过程中哭吵而导致声音嘶哑。

(4)穿刺前病儿往往啼哭,穿刺的最佳时机是小儿刚啼哭时。此时头皮静脉充盈,容易穿刺。对于长期头皮静脉穿刺,血管不易选择的病儿,可选择在病儿轻微啼哭的状态下进行。但若啼哭时间较长,皮肤潮红掩盖了血管走向,增加穿刺难度,应让家长哄一会儿,待病儿不哭时,隔3~5分钟再穿刺。

(5)穿刺部位皮肤准备 用剃毛J[J剃除穿刺部位周围约5cm2:范围的毛发,为穿刺后固定做准备,毛发剃除时注意防止剃破头皮,造成感染。

为了避免剃破病儿头皮,还应掌握以下技巧:首先用温水或75%乙醇将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浸湿,让助手扶好病儿的头部勿左右晃动,操作者左手固定头部,右手小拇指及手掌尺侧紧贴病儿头部做支撑点,大拇指、示指、中指持剃毛刀,与皮肤平行的方向轻轻地剃除穿刺部位的毛发,对皮肤表面不平整的病儿,更要把握力度和角度,避免刺破皮肤。

三 选择血管技巧

1.头皮静脉穿刺时,首先要鉴别动、静脉 动脉触之有搏动感、较粗,外观呈紫红色,较充盈,管壁较厚,不易被压瘪,易滑动,穿刺后回血快,血色鲜红,液体注入时周围组织呈树枝状立即变白,甚至出现局部搏动;而静脉触之无搏动,啼哭时充盈明显,外观呈浅蓝色,管壁较薄,易被压瘪,较易固定,不易滑动,液体滴入顺畅。

2.促进静脉显露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充盈好、弹性较好、不易滑动且较粗直的静脉,对于皮肤黝黑、长期静脉输液显露不清的静脉,可采用拇指推压的方法。穿刺者以左手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右手拇指置于静脉走行方向自左向右横向推压该处皮肤(推压时稍用力)反复数次,直至局部出现一段长约1.5 cm的充盈血管时迅速穿刺。

3.肥胖儿童 常常在头皮边缘才有细小静脉显露,因此,选择血管时应沿着发际耐心寻找,仔细辨别毛细静脉的走行,必要时可用75%乙醇棉签反复擦拭数次头皮静脉部位皮肤,刺激血管充盈扩张。

4.脱水的小儿 按解剖位置用示指触摸静脉,绷紧头皮,局部皮肤上出现一条浅形的凹沟即血管,该部位血管进针感觉好,回血率高,易于穿刺成功。

5.头皮静脉选择技巧 护士在穿刺前必须保持冷静、沉着,要熟悉病儿的病情及头皮静脉的解剖位置。小儿常选用的头皮静脉有额正中静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及其属支等。其中颞浅静脉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其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是头皮静脉输液的最佳部位。耳后静脉位于耳郭后方,较为固定,且较粗直,显露清楚,也是穿刺时优先选择的血管。

四 穿刺技巧

1.选择合适的光源 头皮静脉穿刺时,光线应充足,但应以不刺眼为度,以免过于耀眼的光线导致反光,造成血管选择困难,一般夜晚以60w日光灯为宜,白天尽量选择在自然光线下穿刺。光源应从穿刺部位前方或左侧方向射入,避免直接照射穿刺点,造成反光,影响穿刺效果。

2.摆放合适的体位 让病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将枕头垫于肩背部,使头稍往后仰,充分显露穿刺部位,助手或家长位于穿刺者左侧,协助固定小儿躯干、四肢、头部,以避免病儿头部左右摇摆,身体上下扭动。操作者立于病儿头顶,为保证穿刺时手部力量的稳定,穿刺者可坐于高矮合适的凳子上进行穿刺。

3.选择好皮肤消毒剂 静脉输液穿刺消毒时,常选择聚维酮碘消毒、75%乙醇脱碘的方法。但头皮静脉穿刺时,只单纯选择乙醇消毒2遍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显示穿刺部位,因聚维酮碘消毒后遗留在皮肤上的色素影响血管的显露,而且75%乙醇有一定的刺激血管扩张的作用。

4.选择良好的进针点 选择易于固定、针柄可架空的进针点,在血管最清晰处向后移0.2~0.3 cm,让针尖在血管最清晰处刺入血管,同时要注意保护血管,为下次穿刺做好准备。

5.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因小儿头皮静脉细小,对有一定穿刺难度的头皮静脉,可以采用“一压、二温、三穿刺、四回抽”的方法穿刺。

(1)一压 即用左手示指或中指在穿刺静脉的向心方向,离穿刺点3—4 cm处压住穿刺部位,拇指、示指相对推压数次,以充分显露血管,但松紧要适宜,过松时血管易随皮肤滑动,过紧时易压瘪血管,降低穿刺成功率。

(2)二温 即以50℃左右的热毛巾对选定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热敷3-5分钟,使血管充盈扩张。

(3)三穿刺 右手拇指、示指前后夹住针柄或拇指、示指上下夹住针柄,使针尖和皮肤呈60°角,迅速刺人皮肤,针尖刺入皮下后,将针梗放平,用几乎与皮肤平行的角度在皮下移行0.2-0.3cm后刺入血管。

(4)四回抽 将头皮针与抽吸0.9%氯化钠注射液的注射器相连接,在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由助手将注射器活塞轻轻回抽,使在进针过程中处于负压状态,有利于回血的观察。若为一人操作,则在进针前将针管反折后夹于持头皮针之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再快速松开反折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在进针过程中处于负压状态。此进针手法适用于儿童,可缩短穿刺时间,减少不适。

6.不同病人静脉穿刺技巧 (1)对血管粗而明显固定者,应以20°角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活动者,要左手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经皮刺人血管,此法易成功。

(2)脱水病人 由于组织间液量和血容量减少,病人皮肤弹性差,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充盈不良,可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充。穿刺时针尖从正面以25。角快速刺人皮肤,然后减少角度轻轻挑起皮肤,当针梗进入约1/4时。针梗稍向下倾斜,以降低角度,将针尖稍抬起,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

(3)肥胖儿童 穿刺时进针角度稍大一点,穿刺时应选择针头斜面短的头皮静脉针,针尖方向与血管平行,持针要稳,避免碰伤血管壁,这类病人血管管腔细、回血慢,为了使穿刺后易回血,可将调节器置于莫菲滴管下端,以距针头60 cm效果更佳。未见回血时,不要急于退针,可试着向后挤压头皮针管,使头皮针管内形成负压,若仍无回血,却感觉针尖在血管内,可松开调节器试滴,观察局部无肿胀,液体滴入顺畅即可固定。

(4)水肿病人 皮下组织积水及静脉压增高,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或减少。表浅静脉不易看到或触及,因此应选择粗血管,沿着血管的走行,用手按压肿胀的组织,将水分暂时挤压到周围组织中,使血管暴露后,消毒皮肤25。角快速进针。

(5)新生儿病人 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皮肤柔嫩,所以新生儿的血管比婴幼儿的血管暴露得更清晰,而且弹性差,管腔小,分支多,交错成网状,血管易滑动而不易固定,因此对于一些暴露清晰的血管,以10°角进入皮肤,再挑起皮肤,沿血管方向以5°角进血管,有突破感或阻力消失感时再平行潜行2~3 mm,操作时不可用力过猛,防止穿透血管。对于交错成网状的头皮静脉,以3°—5°角进皮肤,随后挑起皮肤,沿血管方向缓慢以1°-2°角进人血管,这种血管由于充盈度差、管腔小、压力低,所以回血不好,穿刺时针头阻力突然消失后,反折头皮针管回吸即可见回血或用0.9%氯化钠注射液试推少许不见局部肿胀即可判定穿刺成功。

五 固定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相对其他部位虽较易固定,但往往由于病儿不配合,头部晃动较大,或哭闹导致汗多,造成胶布松动引起渗液,因此固定的好坏也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1.头皮固定法

行头皮静脉穿刺前应剃净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固定。固定时必须使针头顺血管方向,针柄位置略高于针尖。第1条胶布横贴于针柄处,避免松手后针柄转动方向而使针尖滑落或刺破血管。第2条胶布从针尾处向上交叉固定,不能让针柄架空。第3条胶布在针头前方加固固定,同时将头皮针管以小弧形盘在一侧,弧度要小,以不打死折为宜,弧度过大,易使小儿手指套入抓脱针头。第4条胶布将硅胶管固定在针头的旁侧、耳郭或颈后,防止其在针尾处摆动,摩擦挤压针头,致使针尖刺破血管发生渗液,同时可以避免因不小心碰触或被小儿拽出针头。如果小儿哭闹,满头大汗,应把汗液擦干,再贴胶布,以免胶布不黏。也可选用胶布将针头环形固定头部1周。

2.耳郭固定法

耳郭因汗腺极小,出汗极少,即使炎热酷暑、病儿哭闹不安时,也难见出汗,且耳后无毛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能达到耳郭皮肤表面。因此,皮肤表面无皮脂以及由皮脂汗液共同形成的薄膜,胶布易固定。另外,头皮针塑料管弯曲固定于近侧耳郭,此种固定法根据力学原理,可使针头免受外力牵拉,不易脱出,并且此固定法可以使输液管置于病儿脑后或一侧,避免输液管在病儿面前晃动,减少病儿对输液的恐惧感。

3.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法

头皮针穿刺好后,将弹力网状绷带撑开,从病儿前囟区中心套人,网状绷带上端撑头顶及前额,下端撑下颌,两侧露耳郭,使头皮针穿刺部位于网状绷带固定范围内,调整位置至病儿舒适。对头颅较大病儿,也可将弹力网状绷带下端沿枕后固定,以减少病儿不舒适。

在对小儿静脉输液技巧认识后,进行小儿静脉输液的时候,都是要根据以上方式进行,而且输液过程中,如果孩子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说明,避免对孩子身体有太多影响,这点家长也是要注意的。

静脉输液的危害影响是什么

1.静脉炎:常与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液导管长期留置,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护理:(1)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2)超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4)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空气栓塞:常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立即为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则向上飘逸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检查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5)预防: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绝对排净,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拔出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不难发现,静脉输液的危害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我们日常出现了疾病,尽量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实在不能达到治愈效果再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输液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静脉输液能解决怎样的问题 经典病例

例1:9个月的孩子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高热,体温高达39.6℃。经检查确诊孩子患了疱疹性咽炎。发烧头两天,服用退热药后仅3-4小时体温又再度上升。从第三天开始,孩子开始拒绝服用退烧药,以及食物和水。检查发现孩子咽喉部的疱疹破溃,形成了很多小溃疡。孩子已经将近8小时无尿了。当然,孩子的高烧就更难控制了。面对高热不退的现象,家长希望使用静脉输液治疗。医生同意采用静脉输液治疗,希望孩子能够留院至少12小时,接受持续的静脉液体输注;但家长只希望静脉输注抗生素,因为他们认为抗生素可以退烧。

例2:12月孩子在过生日的第二天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虽然出现高热,孩子的一般情况还好,吃喝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只要服用退热药后,体温能够降到38℃以下。但3-4小时后体温还会再度上升。家长认为多次服用退热药有可能出现副作用,所以希望医生能够给予静脉输液,特别希望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经过检查,诊断为省呼吸道病毒感冒。医生认为没有必要静脉输液,更不需静脉抗生素治疗。为此,家长认为医生没有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例3:10个月的孩子出现呕吐、发热。一天后,开始出现腹泻。每天排水样大便10余次。孩子尿量明显减少,而且口干、精神差。明显的腹泻脱水,必须接受持续静脉输液。家长认为可以实施静脉输液,但是否有必要住院接受“持续”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的缺点

1、处理不当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2、药物过量或滴注过快,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电解质失衡。

4、医源性疾病的增多。

静脉输液进针角度是什么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在此期间有那些重大的发明呢?我们可以输液、导管与敷料的历史回顾,了解到这些发明是如何改善病患的生存空间与照护品质。

首先进针的位置要选在血管的旁边,不要在血管上面,不然很容易扎穿,第二进针角度可稍大一些,大约45度左右,进入皮肤的瞬间速度要快(可减轻疼痛),然后慢慢地沿着血管壁走一点再迅速的进入血管。至于拿针柄的位置是依自己喜好,顺手就好。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确定进针角度

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也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

静脉输液进针角度问题对于新医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实习学习才能够掌握其中的技巧,静脉输液进针角度对于患者的治疗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角度过高过低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异常疼痛,所以,医务人员要注意这个问题。

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

4)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液完应及时拔针,以预防空气栓塞。

5)进针后,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如需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宜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输完应再输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保护静脉。

6)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注意有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以便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及输液反应。

7)保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状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8)防止交叉感染,应做到“一人一巾一带”,即每人一块治疗巾(或小垫)和一条止血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9)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相关推荐

打针的解释

1.to give or have an injection 2.inject 3.injection. 注射(英语:Injection),即打针,方式皮内注射(intradermal injection)、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以及骨内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等。是一种利用

手上血管发青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考虑是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注射液和针头长时间刺激血管引起的炎症、淤血。 指导意见:建议换一个静脉输液的位置,此处可局部热敷治疗,会逐渐好转的。 病情分析:考虑是针头穿刺点还没完全愈合,用力时局部血管血压过大,导致了渗血引起的血管发青现象 指导意见:建议可用热敷的方法或用生土豆切片敷,可以减轻症状。 这是典型的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严重时也会出现抚摸疼痛现象。 指导意见:我建议你从今天开始每天用热毛巾捂捂血管,或者用温开水泡泡手,胳膊,慢慢颜色就能恢复正常。 以上就是手上血管发青,所作出的一些详细

急性鼻咽炎可以自己好

要卧床休息,供给足量新鲜果汁及温热饮料。并要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剂的应用。病情严重者,需静脉输液,同时静滴或静推足量广谱抗生素加适量激素,以控制病情发展,即很快得以治愈。局部用1%麻黄素加抗生素滴鼻收敛鼻腔粘膜,滴鼻剂流向鼻咽部,可达局部治疗的目的。 供给足量新鲜果汁及温热饮料.并要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剂的应用.病情严重者,需静脉输液,同时静滴或静推足量广谱抗生素加适量激素,以控制病情发展,即很快得以治愈.

脓毒性休克是感染性休克吗

脓毒性休克,也就是感染性休克,是指因为严重脓毒症所致的低血压,即使给予静脉输液治疗也难以逆转病情。

宝宝发烧输液莫如多饮水

宝宝一发烧,爸爸妈妈们首先最像做的当然就是尽快给宝宝退烧,而输液则被很多人认为是退烧的良策。可是专家指出:宝宝发烧输液莫如多饮水。 儿科专家表示,目前退烧药中,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很少,临床上时候用赖氨匹林。 专家还指出,其实,静脉输液退烧不是其中输入的抗生素所致,而是输注的液体所致。退烧过程是需要体内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才能获得。由于发烧的孩子水的摄入量相对不足,静脉输液增加了体内水量。其实多饮水也是同样效果。 专家同时强调,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高危儿生后能进食者要提前喂养,先给10%的葡萄糖液,每小时1次,3-4次后可喂奶。生后静注葡萄糖者,浓度不要过高,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不超过12%,以防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且需避免输液骤停引起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可通过进食、静脉输注葡萄糖,速率为6-8mg/(kgmin),每4-6小时测血糖调整静脉输注速度,24小时稳定正常后可停止。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1)输血时护士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不宜置久,200-300ml血液要求在3-4小时内输完,避免溶血。 (3)冷藏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其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反应。 (5)掌握输血速度,开始宜慢,每分钟15滴,观察15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一般成

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给药的方法也已成为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并准确、迅速地完成此操作。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到静脉输液过程中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6月~2009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500例患者,男310例 ,女190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8岁。 1.2方法 首先进行输液前的患者评估和准备,设定预期目标,并制定适合患者病情的输液计划和措施,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及时针对患者病情对输液计划和措施的

智齿冠周炎一定要输液吗

根据局部炎症及全身反应程度的不同而定,静脉输液属于全身支持疗法。一般头孢类和替硝唑配合使用即可。

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为什么会用到质子泵抑制剂

是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从而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而这种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的静脉输液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