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运动猝死非简单运动过量

运动猝死非简单运动过量

11月18日,21岁的大学生参加马拉松猝死的新闻让人扼腕,一个“热爱运动、体能充沛”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命丧运动?与此同时,北大、北师大等一批高校纷纷取消长跑项目……运动本身应该是给人带来健康的,但为什么会给热爱它的人带来伤害?在冬季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如何能在锻炼的同时保证安全?

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

“广州马拉松大学生猝死这种恶性猝死个案往往发生在篮球、足球、马拉松等比赛的竞争状态中。”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曹建民教授说,“尤其易发生在那些平时缺乏长时期规范专业体育训练、贸然参加比赛的人当中;年轻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即便有潜在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性异常疾病,平时更容易被隐蔽,无典型症状,患者和其亲友并不知情,在受到持续强刺激情况下发生猝死;另外,年轻人相对心智没有那么成熟,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的状态没有良好把握和主动调整,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而过于激动、争强好胜,运动超过自身极限;另外,如果运动中没有注意经常性的补水、保温,没有注意适当休息让体能得到恢复的话,很容易造成体温升高到人体不能承受,而发生猝死,猝死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

“这是运动性猝死,它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症状,并发生非创伤性死亡。运动性猝死并非简单的运动过量,而是在运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对呼吸、心跳和神志三项生命体征的损害。运动性猝死多是因为心肺功能问题造成的,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等。”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体能训练教研室讲师、运动医学博士汪黎明说。

掉以轻“心”也可能致命

生活中,人们以“伤心”形容难过,运动其实也有可能“伤心”。

“运动时,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会使运动激素上升,刺激心跳增快,房室传导改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舒张期缩短,血流流入冠状动脉的时间变短,如果心脏有潜在或明显问题时,会造成缺血、猝死的严重后果。”曹建民说,如果没有心脏结构异常,高强度运动一般只会引起良性的心律失常如早搏,而不是恶性心律失常猝死。

对于年轻人来说,潜在的心脏病多是心脏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特发性左心室肥厚,甚至主动脉破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冠心病等。而在年龄大于35岁的较年长运动员和普通锻炼者中,冠心病是SCD(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 医生提醒

猝死多由主动脉夹层导致

●胡桃红,解放军二炮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运动中这种急性发作、突然死亡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主动脉夹层造成的。因为人在运动时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容易导致主动脉夹层的撕裂,救不回来。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的急性病,即使及时进行积极的治疗,仍然可能快速致死。如果主动脉夹层完全撕裂,将会迅速大规模失血导致循环衰竭而立刻死亡。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率为80%。有50%甚至还没来得及到达医院就已经死亡。因此如果主动脉夹层达到6厘米,患者必须采取紧急手术治疗。

在临床上,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中青年人,因为情绪激动或其它原因,来看病,表现可能仅仅是血压升高,局部撕裂性疼痛等症状,实际上通过CT检查,发现其主动脉夹层。一般来说,每年进行常规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即可。主动脉夹层的患病率较少,检查费用在1500元左右,较为昂贵,一般不作为普查项目。

■ 运动前准备

须进行体检和健康筛查

在广州马拉松的《报名须知》中,有这样的提示:“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广州马拉松组委会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在赛前去相应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同样在上海马拉松和北京马拉松的《报名须知》上有相似的文字。

“国外在参加马拉松长跑前,需要填写健康状况问卷,并有半年内体检证明,能证明自己并非心肺功能缺陷者。另外,国外马拉松等运动都有随队运动障碍防护师和队医,可以在30秒-1分钟之间到位紧急情况。”汪黎明说,健康的人很少出现猝死,如有先天性心肺功能问题,就有可能抢救不过来。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上,都发生过专业运动员和非专业选手发生猝死的悲剧。

汪黎明说,运动要合理、科学,运动前需要进行过健康筛查和相关问卷调查。不能因为跑步是一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努力冲刺一把就能行而掉以轻心。即便是专业的运动员,如我们国家网球队的队员,在冬训开始前,都会参加体检,有专门的心肺功能测试,普通人在运动前,更需要有这样的意识,而不是自诩“平时热爱运动,体能充沛”。

一般来说,白领们每年的体检中都包括对心肺功能的检查就可以,不放心的话,可以参加由专业人士监测的体检。

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不能揭示潜在危险

“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心肺功能的测试的心电图,只是证明初筛,并不能揭示可能的潜在性危害。所以,建议中青年再进行一项递增负荷试验,即在运动中不断增加运动强度刺激,来监测不同负荷下成年人的心率、血压、脉搏波传播速度等指标变化,科学地评价心血管机能指标体系。如果发现异常,则会对测试者给予运动控制在某强度以下的指导。”

曹建民说,体育锻炼本身有利于身体健康,但科学、合理的健身才能改善体质,并不是越长时间、越高强度的锻炼越好。

■ 同类损伤

瑜伽致骨折多由动作不规范造成

近年来,由于瑜伽锻炼时发生的骨折案例时有发生,不少人都认为这是由于瑜伽过于要求动作准确、到位和专业性所致。对此曹建民认为,瑜伽本身是伸展运动,如果动作不规范、合理,有可能造成韧带损伤,一味要求加运动量,也会造成损害,这并非瑜伽运动本身的问题,而是锻炼者或老师的动作不规范造成的。

汪黎明也认为,瑜伽本身是很庞大的训练体系,如果把握动作不准确,技术动作不够标准,很有可能因为技术动作的错误导致运动伤害。需要训练的标准化和动作的合理化。动作不规范如做得太快,一下子要学会所有动作等;瑜伽本身强调身体的伸展性,锻炼不恰当的话容易出现拉伤;瑜伽本身不是控制,而是控制力练习,不是去比蛮力,有许多人的损伤,是因为本身跟随非专业教练或直接从视频上去学,技术动作错误本身造成的。

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也提醒大家,不同人的运动方式应该是量体裁衣的,比如说让孩子去蹦木马显然是不合适的,会损伤孩子的膝关节和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主张用跷跷板训练。也不主张关节处于退行性改变,肌肉、韧带支点都变脆的老年人去登山和扭秧歌。人们说,生命在于运动,实际上,生命在于科学、合理的运动,运动过头了就是暴力。

■ 热点问答

心肺功能正常的人都适合长跑

Q长跑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和热身运动,运动时身体出现不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哪些人群不适合长跑?

汪黎明:心肺功能没有问题的人,都适合长跑锻炼。长跑前并没有特定的热身运动。普通人自己锻炼的话,如果是跑400米一圈的跑道,保持一圈在2、3分钟,心率保持在130-150之间,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即可,一般人运动不超过50分钟为好。平时锻炼充足的人,可以自行决定锻炼时间。

在长跑时应携带手机,手机里存上急救电话。如果觉得缺氧、缺血,胸前疼痛、眼前发黑时,就应该立即停下来休息调整。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慢跑最理想的场所是在塑胶跑道上。但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条件进行锻炼,如果是在公路或小区里的水泥地上,我们提倡用动感单车、自行车来代替跑步机,用跑步机代替水泥地,用快走代替慢跑,并且要穿专业的、后跟有气囊的跑步鞋,这样可以缓冲运动冲击膝盖的力量,避免出现膝关节损伤。

跑步对关节的刺激是走路时的2倍,快走时心率保持在130-150之间更适合。美国运动协会因为美国人中许多为体重超重者,更推荐体重超重者用快走代替慢走。

Q年轻大学生在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让很多网友慨叹议论说,“现在年轻人体质不如老年人”,您觉得是这样吗?

汪黎明:大学生、年轻人往往面临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年轻人的运动量比以前少。而老年人离退休后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他们的养生观念也比年轻人强,所以的确存在“年轻人的体质不如老年人”的现象。

下午三四点是冬季理想锻炼时间

Q冬季北京等北方城市气温很低,如何在低温情况下保证体育锻炼的安全?

曹建民:冬季早晨气温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所以我们不提倡冬季早晨进行体育锻炼,而是希望人们在天气暖和时,如下午时进行锻炼。体育锻炼时要注意保温和补水以及休息。

汪黎明:北方城市早晚气温较低,人在寒冷时血管收缩,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出现心脏问题,所以,在冬季,理想的锻炼时间为下午3、4点钟,为一天中气温较高、空气质量较好的时间。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选择户外运动。也可以参加室内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动感单车等项目,也可以在室内跳绳等。要避免阴霾、空气质量不好天气下出外运动。

Q有一些中医观念认为,人一生中心跳次数是有一定阈值的,如果平时经常运动,心跳加速,实际上是对心脏的劳损,会因此减少心脏的“可使用次数”,反而加速人的死亡,您怎么认为?

曹建民:经常运动的人,心脏骤停的风险只有经常静坐者的40%。的确人一生中心跳次数是有限的,运动是会刺激人的心跳加速,但持这种观念的人忽视了一个事实就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安静时,心率下降至比普通人低的程度,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有研究证明,经常进行运动的人,窦性心律循环每分钟20-30次。

所以,体育锻炼的确会加重心脏负荷,需要进行超强训练刺激的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是有限的,但这些人在安静时心率较低,心脏并没有因此负担过重,人也不会因为体育锻炼加速死亡。长期、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强度较低、负荷量大的耐力训练,可以改善心脏等整体内环境,预防猝死。短时间的、强度大的体育锻炼则不能产生这种影响。

运动猝死的原因 外界温度高诱发运动猝死

夏天天气热,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心脏为了跟上新陈代谢的步伐不得不加大泵血量、加快泵血速度,这种情况对心脏来说在超负荷工作,有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特别是在天气热,湿度大,没有风的天气里做运动,最容易出意外。

肥厚性心肌病导致青少年运动猝死

因肥厚性心肌病导致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案例近年来有增无减,可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在发生,为什么还是没有因为患者和患者家长足够的重视!肥厚性心肌病近几年来越来越成为青少年的杀手,许多青少年已经为此而丧命,当家属赶到时甚至会一脸的疑惑“怎么会这样,早上还好好的”。这从侧面体现出了现代人对肥厚性心肌病导致猝死的认知不够明确。

校园体育运动猝死

小强(化名),男,汉族,15岁,生前系武汉某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附中”)高中一年级206班学生。

2003年10月,小强经确诊患有肥厚性心肌病。2004年7月,小强被附中录取,入学体检时,医生发现其有心脏病,小强如实陈述其心肌病史,体检档案对此记载。

2004年12月9日,下午第二节课后,附中组织学生参加冬季越野长跑比赛。小强坚持半个小时(16:30-17:00左右)完成约3000米长跑。长跑结束后,小强继续在学校上完晚自习(18:30-20:10)。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后回到家,刚一进门对父亲说了句“下午跑得好累啊!”便倒地不醒,小强父亲随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经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抢救无效,于22:10被宣告身亡,诊断结论为猝死。

尽管运动猝死是生命的危险杀手,但只要多加注意,积极预防,是可以避免意外发生的。除了根据身体情况掌握好运动强度之外,平时还要加强体检,尤其是心、肺功能、血压和四肢、脊椎的检查。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这些在普通的体检中不易发现,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

有关专家曾经做过运动性猝死的调查研究,指出发生运动猝死的人不少是大中学校的学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他们平时身体比较健康,没有不适症状,但在参加激烈的运动时却发生运动意外。鉴于此,专家建议年轻人更要加强防范,勿要以感觉论身体。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体育锻炼,而急性病或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是参加体育活动的绝对禁忌。

运动性猝死源于心病

哪些病易引起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 不少患上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会出现感冒症状,但常以为是小病而没引起重视。而在急性期后,就有可能遗留心律失常,甚至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而引起猝死。在心肌炎的急性期和康复期皆可发生猝死。因此,罹患心肌炎的人一定要注意休息,最好休息3~6个月,得到医生认可再参加运动量较大的健身运动。

冠心病 近些年冠心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30多岁得冠心病并非个例。冠心病猝死者平时身体状况表现正常,发病前多数人处于正常生活、工作状态,但大多数猝死者的冠状动脉为中度或轻度狭窄病变,只是猝死者不知道而已。

其他心脏疾患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患者在发生猝死前可表现出晕厥或心绞痛等症状;特发性左心室肥厚、马凡氏综合征(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等病人,在运动中出现猝死的几率也非常大。

剧烈运动前先体检

针对健身运动发生猝死的情况,专家建议在强度较大的健身运动之前,最好先去做一次体检,请医生“诊断”一下是否适宜高强度的运动。这些常规体检项目有:

心电图 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但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梗等显性的、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

运动平板试验 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仪器上进行跑步运动,随着时间增加,逐渐提高跑步的速度,使心脏负荷达到较高程度,观察心脏是否存在隐患。一般测试10分钟左右,如果没有出现心脏不适,则表示心脏功能基本正常;如果出现心脏憋闷、难受,甚至疼痛的感觉,则提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动脉硬化检测 有条件的话可以接受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通过检测脉搏搏动波,同时测量手腕和脚踝部血压,可早期诊断和筛查出动脉硬化。

此外,还应注意一些预防措施。如健身前要先做准备运动,运动30分钟左右就要休息一下;尽量挑选通风的室内健身房或阴凉的地方锻炼,有利于身体散热和汗水的排出;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要逐渐减慢运动,然后充分休息,不能盲目坚持,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 久而不运动后的突然运动

在锻炼时不顾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一意孤行地运动,是导致运动猝死最重要的主观原因。运动猝死的发生虽然很突然,但并非没有任何预警信号。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如果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而不予理睬继续运动,则容易“练”出问题。另外,如果很久不运动,某天心血来潮突然大运动量锻炼,更容易发生意外。

简单的运动丰胸

1.十字姿势~画圈圈:

预备动作~双臂向左右展开,并尽量往外伸直,此时上半身呈现十字状。接着,整支手臂,以画圈的方式缓慢移动,记得一定要很慢,才会有效。这个运动,站着坐着都可以做,不但可以消除副乳、让胸型翘挺,还可以紧实蝴蝶袖。

2.祈祷姿势~向上up up:

预备动作~双手拍合,往胸前并拢(类似祈祷的姿势),后手臂与地面平行,前臂与后臂呈九十度,两手手肘记得一定要靠紧紧。接着,将拍合的双手,尽量往上抬拉,再回复至预备姿势,记得过程中双肘一定要靠紧。这项也是站着坐着都可以随时练的美胸操,能够拉提并集中胸型。

3.秘密武器~必败内衣款:

人是不可能忤逆地心引力,单靠青春的本钱不可能支撑太久的!所以除了美胸操要做,女生选对内衣也很重要。如果没有钢圈支撑,只有布料的美式内衣,下场就是胸型很容易散掉。所以一定挑有钢圈、胸前开领低、且侧身剪裁较宽的半马甲式款式。直向加上横向的包覆,才能完全让胸型固定,并摆脱副乳或折痕的困扰!而且,胸部较大的女生,常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好壮哦”的感觉,选对胸罩,就可以让上半身有立即显瘦的效果

4.六种滋补美味塑造完美胸部

丰胸锻炼过程中,结合食疗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将效果发挥至最佳!

莴笋:它是传统的丰胸蔬菜,与山药、鸡肝一起食用,能调养气血、促进rf部位的营养供应,还能改善皮肤的滋润感和色泽。

核桃和松仁:富含维生素e和锌,尤其富含亚麻酸,可以延缓rf衰老,此外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是美容美发润肤的佳品。玉米富含维生素e,也是饮食专家推崇的健胸食品。

黄豆、臂豆和黑豆:它们都是有名的丰胸食品,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等物质。鸡翅膀(尤其是翅中和翅尖)富含大量胶原蛋白,与黄豆同食,对丰胸十分有益。

酒酿和枸杞:它是非常传统的丰胸食品,其中发酵产生的酶类、活性物质和b族维生素有利于乳腺发育。鹌鹑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e等,蛋黄中的胆固醇对rf发育更有利。枸杞子则是滋补肝肾的佳品,也是美容药膳中常用的原料。

花生和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能促使卵巢发育和完善,促进乳腺管增长,使rf增大。

木瓜:这个大多数mm应该都知道啦!对于它的功效也是褒贬不一,但是它确实是丰胸食品的首选,味甘性平,与红枣这样的补血养颜食品一起食用,具有消食健胃、滋补催乳、调经益气、滋补身体的功效,对消化不良者也具有食疗作用。

运动方式过于激烈易引发心脑血管病

专家介绍说,导致运动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它如脑溢血、呼吸系统疾病、肝脏、肾脏等疾病也有导致运动猝死的病例。一些外部诱因也会引发猝死,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外伤性出血和疤痕、饱食后运动、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

专家强调,冬天人们喜欢晨炼,在寒冷的气候环境里,如果运动方式过于激烈,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导致猝死,可选择中午到下午2点之间进行锻炼,这个时间段,在一天之中气温最高,人的情绪也比较稳定,比较安全。猝死发生后,如果在4-6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救治,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当发现有人在运动中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将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救治。在抢救时首先应使患者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然后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运动猝死虽然可怕,但并不意味着冬天不能进行锻炼。高教授指出,只要做到定期检查身体,注意科学锻炼,运动猝死是可以避免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其它严重疾病的人群,在医生或运动专家指导下,也可从事适宜的体育锻炼,这对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也有益处。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

1.HCM的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就是无其他引起左心室肥大的心脏病或全身性疾病的左心室肥厚且无扩张。

这种病理性肥厚可导致心室顺应性减低和舒张充盈功能受损。左室流出道梗阻和可能存在的心肌壁内小血管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细胞的破坏、替代性纤维变性或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电节律的不稳定,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2.HCM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其主要病因。家族性病例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表现形式多样,很多病例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才发病。如果已经证实有HCM家族史的存在,则所有一级亲属皆应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但是,要非常明确地对轻症HCM和受过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的正常心脏肥厚相区分,也并非易事。

3.HCM经常以猝死为首发症状。这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都非常不利。Maron等对一组运动时发生SCD的HCM运动员的分析显示,其中仅35.7%曾对包括晕厥、家族史、心脏杂音、乏力或运动试验时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等危险因素进行过评估。Maron等的另一项研究也显示,发生SCD的HCM运动员中21%死前曾出现过心血管病症状,包括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头晕或晕厥。

4. 对于任何在心脏听诊时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的患者,都应考虑到HCM。该特征性杂音在做某些减少静脉回流的动作(如Valsalva动作)时可增强。如果临床上怀疑HCM,则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之。如果是在急诊室怀疑HCM,则患者在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接受心脏科会诊前均应避免劳累或运动。

警惕运动过量引发猝死

超负荷运动会使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

前天,一名大学生和一名老年人在北京马拉松赛中发生猝死,还有11名参赛者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急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温绍君教授说,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运动者患有潜在心血管疾病,二是参加超负荷运动导致心脏缺血。他建议,普通群众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应量力而行,最好在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比赛前做一次身体检查。另一方面,马拉松的组织方也应该对报名者进行医学监督,比如询问运动史、对心肺功能进行基本检查等,以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运动前心血管监测可防止运动猝死

据了解,心脏猝死包括安静型和运动型两种,其中81%的猝死是安静型的,即由于突发冠心病和肺栓塞而导致的。温教授说,除了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外,运动过量也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个平时只能跑三五千米的人,一口气跑几十公里,就属于超负荷运动了。这时他的心脏循环系统会不堪重负,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气量会突然增加,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跑步者的心脏会出现急性缺血,继而出现心脏骤停和脑血流中断。

美国灾难性运动伤害研究中心最新的监测结果表明,从1983-1993年,有160例死亡事故并不是由运动创伤造成的。每年在每百万运动员中,发生死亡的情况是1.16至14.50人。其中中学女生死亡率最低,而大学男生死亡率最高。心血管损伤导致的死亡占总数的74%,而其他与心脏无关的死因占22%,包括高温、横纹肌溶解和连续气喘。在田径项目和越野跑中,共有17例死亡事故,其中大部分是中学生。他们还研究了在1985-1995年间美国158名运动员猝死原因,这也包括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134例有心血管缺损,其中90%是男性,18%的死亡事故发生在田径运动员中。

温教授说,长跑运动员在跑步前都需要一系列的医学监督,如饮食起居、体重、运动量增加强度等,以保证运动中的安全性。而普通群众在参加马拉松运动时,更应该注意医学监督。对于运动者来说,如果平时不怎么运动,就别报名参加如此剧烈的运动。如果已经报名参加了,那么最好在比赛前进医院做个身体检查。另外,如果在跑步中感觉身体不适,就马上停下来,千万别硬撑着。他还强调,马拉松活动的组织者也需要在运动开始前,对参加群众进行身体检查和运动史询问,对不适合参加者应劝其不要参加。

猝死抢救按秒计算

据温教授介绍,猝死的表现是突然昏迷、意识不清、脉搏消失、停止呼吸、听不到心跳、瞳孔放大、面色死灰。在常温下,心脏停跳3—5秒钟以上,病人即有头晕感觉,10—20秒钟时会发生晕厥,40秒钟后会发生惊厥抽搐,此时患者有可能瞳孔散大,60秒钟后患者会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可能死亡。所以,抢救猝死患者的关键是速度。有人统计,在4分钟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并且在8分钟内做到了进一步的心肺脑复苏,则94%的患者可以复苏成功并长期存活。另有人以12分钟为临界点,即12分钟内未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者,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在这里要说时间就是生命一点也不夸张。

当一个人突然出现非外因的昏厥、意识丧失或惊厥抽搐,且无心跳、无呼吸时,首先要意识到可能是心脏猝死。如果发作前病人曾喊胸痛或用手抓胸部且有痛苦状者应想到是此病。如果知道病人以前有冠心病,出现此类症状就更应该想到是心脏猝死。

温教授提醒患者,猝死是可以预知的。一般在发病前,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咽东西费劲,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胸闷。然而,当这些情况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的时候,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自己体力好,即使身体过度透支也并不在意,偶尔身体不适只当是累的、歇歇就没事了,殊不知这也许就是发病的前兆。

运动猝死心率失常是主因

近年来,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时突然死亡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那么,此类校园人身伤亡事故有什么特征?造成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可否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有无现场救护的办法挽救患者生命的可能?学校在这类事故中承不承担责任?

两个典型案例

某日上午12点30分左右,某高中一身名身材高挑的17岁女生在参加班级拔河比赛中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学校立即拔打110和120,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做人工呼吸后随即送往医院。在急救室继续做人工呼吸并上呼吸机,不过据医院救护医生诊断,该生送进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身亡)。目前死因尚未查清。据家长说,死亡学生生前身体健康,没有特殊疾病,平时喜欢体育运动。之前,有次跑步后出现心跳加快,到医院做了心电图,显示心跳有点快,后经检查,心脏没有问题。

某日下午5点10分左右,某校一男生在田径场跑步锻炼时突然卧倒在场地边的草坪上,当时从附近经过的同学过来问该男生是否需要帮助,但是该男生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路过的同学以为他只是跑步累了正在休息,因此没有特别注意。谁知过了五六分钟以后,另有经过的同学发现情况不妙,迅速通知了有关人员和校医。该校师生和医务人员迅速通知120急救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学校老师和120医务人员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不仅老师给学生做人工呼吸,急救人员更是在该男生心脏停止跳动之后仍不放弃,继续救治,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抢救之后不治身亡。有同学反映该男生锻炼时候曾急速跑过。

何谓运动猝死

所谓猝死,顾名思义,即突然死亡,又称急死、非创伤性急死。国际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在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运动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即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运动猝死之所以在瞬间发生,是由于心脏骤停致死。在正常情况下0~8分钟内如果迅速妥善进行心肺复苏紧急抢救,患者成活率在43%。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心肺复苏知识,对紧急情况下心脏病患者的成活大有好处。不当的体育锻炼可引起心绞痛和心律不齐等有害心脏症状,是引起心肌梗塞的可能原因。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运动猝死虽然可怕,但只要做到定期检查身体,注意科学锻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现场监督与急救,还是可以避免的。运动猝死一般都有先兆,如果运动中出现胸痛、胸闷、头痛、晕厥、心动过速、异常的呼吸困难和疲劳等情况,很可能就是运动性猝死先兆症状,必须马上停止训练。这些征兆可能是运动性猝死唯一明显的表现。发现有人在体育课或体育锻炼活动中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将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救治。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当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学校责任如何认定

谈学校在此类事件中是否承担责任,首先要明确学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承担责任的原则。此类人身体伤害事故属于民法中的民事侵权行为责任范畴。我国现行民法确定民事侵权行为人身伤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三种: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学校对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发生人身伤害承担责任与否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具体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就要看学校是否履行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设定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也即,如果因过错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致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文的两个案例,就是看学校在学生发生运动猝死之前,是否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有关运动安全与保护方面的教育,在实施体育活动时是否考虑到活动内容的适切性与活动强度的承受性,是否掌握和了解了有无不适应本次活动的特异体质和特殊疾病的学生情况,活动的组织安排是否合理、周到,事发后学校是否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运动不等于健康

运动猝死惹祸多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这位足球名星的死亡原因,但根据症状来看,他很可能死于比赛中心血管破裂,是典型的运动猝死。

此外,非运动员运动猝死的发生率更高,因为专业运动员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较强,而且平时有严格的体检和医生指导。广州本地高校在去年也有两名大学生在体育测验中猝死;香港警察在体能测试中也发生过运动猝死的案例。 运动不当危害大

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健康,不必一味追求高强度和新鲜时尚的运动。快走、慢跑、太极拳、各种操等柔缓的有氧运动有益身心,而又不会造成运动损伤。冯炜权教授举例说,有轻度抑郁的女大学生进行跑、跳和跳舞等活动10周后,抑郁情绪明显好转。原因是有规则运动后的松弛状态能减轻心理紧张。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水平可以参照以下标准: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

人体是个精密的系统,运动猝死虽然来得很突然,但并非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不少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可大家往往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甚至认为这正表明自己的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更加坚定了继续运动、加大运动量的信念。保持恒定的运动量甚至逐渐增加运动量、风雨无阻坚持不懈锻炼等都被认为是有毅力的表现,对健康有益。这实际都是不正确的。有的人很久不运动,某天心血来潮突然“暴动”,最容易出事。

普通人片面地认为运动就对健康有益,殊不知,不顾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一意孤行地运动,正是导致运动猝死的最重要原因。

科学运动才有益

叶展红副研究员说,科学运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根据身体实际状况适当调整运动项目、运动量。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也有变化,此时应该注意减少运动量或者换轻松一点的运动项目。有时身体太累,仍然要坚持平时的运动量,使机体负担过重,对身体一样有害无益。科学运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体检,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体检

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这些在普通的体检中很难发现,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

2、掌握好运动强度

低强度运动的脉搏为100次以内,中等强度为130-150次,高强度则为150次以上。一般推荐中低强度的运动。有学者认为,老年运动时每分钟心跳超过“170-年龄”就要注意,如果这一数字再上升10%就有危险。

3、加强监测

运动前后测脉搏是简单易行的监测手段。一般来说,低强度运动后的脉搏应该在运动后5-10分钟恢复正常,中等强度为20-30分钟,高强度则为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体育锻炼。

运动性猝死只在一瞬间

大学新生入学军训的第一天,材料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19岁的李力(化名)在军训期间突然倒下,送到医院时已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该院的医生表示,李力是猝死。

“猝死”只在一瞬间把人类所有的疾病都算在一起,最危险、最紧急的疾病就是猝死。运动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一般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尽管运动猝死与其他运动性疾病相比,发生率并不高,但因直接危及生命,故给人们的印象和震动较深。

为什么会“猝死”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应激性改变。研究发现:心肌缺血若超过30分钟,有可能发生坏死。运动中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使其灌注不良,一般认为若冠状动脉痉挛持续20分钟以上,即可引起心肌的缺血坏死。运动时体内电解质、激素内分泌的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和代谢产物的堆积,均可诱发心律失常,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猝死”前的征兆有些病人以前有过心绞痛发作史,“猝死”发作前心绞痛会突然加剧,表现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出现频繁的早搏。有的是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如显着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精神状态改变等。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自己体力好,即使身体过度透支也并不在意,偶尔身体不适只当是累的,歇歇就没事了;殊不知这也许就是发病的前兆。随后,由于心跳骤停,表现神志不清,高度紫绀、痉挛,或出现几次喘息样呼吸而进入临床死亡。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可很快(约4-6分钟)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运动前要注意年龄过大者、糖尿病人、过于肥胖者、严重心律不齐的人,家族中有心脏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以及猝死病史,既往有心脏疾病史、晕厥病史,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不要长时间剧烈运动。如果运动中出现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心动过速、异常疲劳等情况,可能就是运动性猝死先兆症状,必须马上停止训练。

“猝死”的预防调查显示,患心脏病者以40岁以上的男士居多,这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工作压力、过度操劳和缺少运动都有关。“猝死”的预防,关键是积极防治冠心病,控制其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如认真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多留意自己身体状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戒烟酒。避免长时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情绪激动,培养乐观主义精神。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时认真医治。

相关推荐

运动过量将导致运动成瘾

运动一直被人们视为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运动过量则将导致运动成瘾。 负责该项研究的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罗宾·卡纳雷克表示,运动过量将产生与上瘾行为相似的症状。研究人员将84只老鼠分成2组,一组不停地沿滚轮跑步,另一组则不活动。结果发现,运动过量的实验鼠出现了类似于在麻醉药上瘾者身上常见的停药症状。 卡纳雷克说:“如同饮食等其他生命活动,适量是最重要的原则,只有适量运动才对身心健康有益。”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被发表于美国《行为神经学》杂志。

几种简单减肥运动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减肥运动方法: 1.颈部运动:分腿站立,头前曲、后仰、复位、左转、右转、向环绕、向左环绕,循环做4次。 2.绕臂:分腿站立,两臂上举,向前绕环4圈,向后绕环4圈,做2次。 3.扩胸:分腿站立,两臂胸前平曲后振、展臂后振,做4次。 4.体转运动:左右各4次,做2组。 5.体前曲:8次。 6.体回环:以腰部为轴,左右各环绕一周,做2次。 7.踢腿:前后各10次,做 2组。 8.前弓步压腿:左右各4次,做2组。 9.侧压腿:左右各4次,做2组。 10.下蹲起立:12-20次。 11.转足绕

简单瘦大腿的运动

坐姿膝盖加强锻炼 Step1 准备动作:坐着,然后膝盖出放一条卷起的瑜伽垫,另一只脚屈起膝盖。双手伸直放在臀部后方,手指向前。 Step2 伸直膝盖,脚趾向上,感觉腿部肌肉拉伸的感觉。如果你觉得当下膝盖肌肉力量已经到紧绷时停止,然后慢慢放下腿。重复数次后,换另一侧重复。 注意:不要抬起过高,最主要是锻炼膝盖的肌肉。 俯卧屈膝抬腿 Step1 准备动作:俯卧在地面,双手交叉垫着下巴。双腿向后伸直,脚尖踮地。 Step2 右脚向上折叠,使得右脚踝、膝盖、小腿和大腿维持在一个直角状态下。然后再慢慢回到Step1

运动后骨头疼痛 运动量过大

一般来说,很多人会把肌肉酸痛感觉成骨头疼,而造成肌肉酸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运动量过大产生大量乳酸导致的。

方便简单的骨盆运动

对女性来说,只有当骨盆能够胜任灵活运动时,才能轻松享受性爱。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妇科医生阿诺德·凯格尔就发明了“凯格尔运动”用来治疗性冷淡妇女,改善夫妻性关系。 日前,美国资深性治疗师及两性关系专家朱蒂教授设计了一套更方便、简单的骨盆运动。 热身运动 取舒服的姿势坐下,放松四肢。将手掌置于骨盆两侧下压,用右手触摸左臀,让身体得到最大限度舒展。左手环绕腰部,并按压背部的骨盆位置。重复做3次。 唤醒触觉 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到骨盆,并用双手从后背做轻轻的按压动作,尝试用手从后面碰触自己的敏感部位。 臀部按

运动性猝死的诊断方法

1、心电图: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但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梗等显性的、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 2、运动平板试验: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仪器上进行跑步运动,随着时间增加,逐渐提高跑步的速度,使心脏负荷达到较高程度,观察心脏是否存在隐患。一般测试10分钟左右,如果没有出现心脏不适,则表示心脏功能基本正常;如果出现心脏憋闷、难受,甚至疼痛的感觉,则提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3、动脉硬化检测:有条件的话可以接受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通过检测脉搏搏动波,同时测量手腕和脚踝部血压,可早期诊断

简单的美背运动操

初级:拉带子飞翔练习 在门把手上拴一条有弹性的带子或软管,双手各执带子的一端,坐好、拉紧,使胳膊与肩膀同高,然后轻轻弯曲肘部,慢慢地往后拉带子,直至肘部与胸同高,收紧肩胛骨。保持一会儿,回到开始的位置,重复做12至15次。 中级:单胳膊弯曲练习 把右手和右膝放在凳子上,左手抓一个中等重量的哑铃,手掌向上,肘部轻轻弯曲。左肘与肩膀同高,收紧小腹,脖子与脊背在一条直线上。放下,回到开始位置,重复10至15次,换右手做。 高级:站立飞翔练习 站立,膝盖微屈,双脚分开,与臀同宽,双手各抓一个轻度重量的哑铃,手掌相

运动量过大的后果 运动损伤

如果一个常时间不运动的人,或者平时运动量不大,突然增加运动的量和度,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轻者会引起肌肉酸痛,重则则会造成肌肉拉伤,这样不仅达不到运动的效果,反而损害了身体的健康。

简单的瘦脸推拿运动

每日3分钟排水推拿 P.S:Step1~5要各做五次才够唷。 1、挺直鼻梁,消除整脸浮肿 用双手中指放在鼻翼两侧,沿着鼻梁慢慢往上推,能强化鼻梁的立体感,消除脸部浮肿。 2、刺激头皮,带动全脸循环 双手用指腹用力压头皮两侧,这是由于头皮的血管常多,多按压能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 3、按眼周穴,明亮又消水肿 并不是只有下眼皮才会浮肿,上眼皮也是应该留意的重点部位,用双手大拇指从眉头轻轻滑到太阳穴位置。 4、轻按眼眶,散开黑眼圈鱼尾纹眼袋 用双手中指沿着眼眶四周从内眼角到太阳穴做推拿,直到眼眶有热热的感觉为止

简单有效减肥运动

对于长期坐在办公室工作,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看电视、玩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严重缺乏锻炼饿人们可要注意了,这些不良的习惯会导致你又圆又胖,皮肤松弛等不良结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简单有效减肥运动,让你摆脱水桶身材。 1、久坐不动导致下半身变胖 有很多女职员在家也是保持同一姿势看电视,似乎意识不到久坐会给下半身带来肌肉下垂、小肚子和臀部变胖的影响。这样的情况在20岁-40岁的女性中是最为常见的,大约70%的人每天坐着的时间长达7个小时以上,而由此引起的下半身肥胖现象也常严重。 2、下半身变胖是因为糖和脂肪摄取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