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神经卡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得了神经卡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直接压迫正中神经所致,造成正中神经主干受累,其症状主要为拇指对掌功能受限,桡侧3 个半手指的感觉障碍以及肘前和旋前圆肌近端部压痛,而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则无感觉障碍。
(2) 腕管综合征:腕管内部结构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其主要表现为手部桡侧3 个半手指掌侧皮肤感觉障碍;拇指对掌功能障碍,鱼际肌萎缩,腕部正中神经Tinel 征阳性,屈腕征阳性,因此,较容易与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相鉴别。
(3) 颈椎病:主要为神经根型受压,可出现上肢放散疼痛,酸胀不适,肌肉萎缩,手指活动欠灵活,精细动作困难,颈椎病依神经根受累部分可出现相应的支配区感觉障碍,肌力减弱及肌肉萎缩,而且腱反射亦有改变,对怀疑有颈椎病者,X 线片平片,MRI 均有阳性发现,可以和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相鉴别。
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脊髓灰质炎:发热数日后, 体温未完全恢复正常时出现瘫痪,常累及一侧下肢,无感觉障碍和脑神经受累。病后3周可见csf细胞蛋白分离, 注意鉴别。
2.低血钾性麻痹:gbs多有病前感染史和自身免疫反应,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则有低血钾、甲亢病史。前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进展不超过4周,四肢瘫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较明显,后者起病快(数小时~1天),恢复快(2~3天,) 四肢弛缓性瘫。gbs可有呼吸肌麻痹、脑神经受损、感觉障碍(末梢型)及疼痛,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无。gbs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检查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运动ncv减慢,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正常,电生理检查emg电位幅度降低,电刺激可无反应。gbs血钾正常,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血钾低, 补钾有效。
3.功能性瘫痪:根据神经体征不固定、腱反射活跃和精神诱因等鉴别。
布卡综合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诊断鉴别: 1.急性型少见。起病急,发展迅速,短期内死于肝功能衰竭或胃肠道出血。
2.慢性型较常见。 ⑴青壮年为主:发病高峰年龄为25~35岁。
⑵发病缓慢:病程一般4~5年。
⑶ 典型病例常同时出现肝后型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即同时有肝、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胸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小腿皮肤色素沉着。重者皮肤呈苔藓样变或形成溃疡。部分患者以门静脉高压症状为主或以下腔静脉阻塞征象为主。少数患者则以进行性顽固性腹水为主要表现。
⑷B型超声检查:能检出肝段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有无梗阻,肝静脉与侧支交通情况,了解肝内有无新生物等。 ⑸腔静脉造影:经上、下肢浅静脉插管进行下腔静脉对端造影,可确定下腔静脉有无梗阻,阻塞部位,范围,程度,同时可进行腔静脉测压及肝静脉造影。腔静脉造影与二维超声检查结合,可确定下腔静脉阻塞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同时确定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有无交通及交通的程度。腔静脉造影不仅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且能为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⑹诊断时常需与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肝硬化腹水、缩窄性心包炎、下腔静脉梗阻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
吉兰-巴雷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脊髓灰质炎 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呈节段性,且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常增多。
2.急性脊髓炎 虽然急性期也呈弛缓性瘫痪,但常有锥体束征及横贯性感觉障碍,且括约肌功能障碍较明显。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有轻度增高或正常。
3.周期性瘫痪(周期性麻痹) 发病急,可呈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少数病例也可有呼吸肌麻痹,但常有血清钾含量降低及低钾心电图改变,病程短,补钾后可迅速恢复,多在数小时至3~4天自愈。
尚应注意和铅、砷所致的急性中毒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癌性多发周围神经病相鉴别。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呢
吐血量多时需与新生儿自身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必有黑便,多为柏油便。大量出血时,也可排出暗红色大便,甚至呈鲜红色大便。还可伴有呕血,多呈咖啡色或黑褐色,出血量较大时,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短,则呈暗红色血块或鲜血,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
一般来说,病变位置越低,出血量越大,出血速度越快,便血颜色越鲜红;反之,病变部位高,出血量较少,速度慢,在肠道停留时间长,大便也可呈黑色。此外,肛门直肠的病变导致的便血,多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若大便表面带血同时有大便形状变细,应警惕有直肠癌的可能性。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习惯上将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部位的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空肠、回肠和大肠出血被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一般又分为:
A仅用化验方法证实大便潜血阳性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慢性隐性出血;
B有呕血和(或)黑便而无循环障碍症状的慢性显性出血,伴有循环障碍症状的急性大量出血。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系吞入羊水过多,其中有的为含有较多母血或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而引起呕吐。临床表现为生后未进食即开始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白色黏液或黄绿色絮状物,腹部不胀,胎粪排出正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易混淆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在心脏发病的一种疾病,不过这种疾病一般是大多于40岁以上的人才会出现的症状,又叫做病窦综合征或病窦,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它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亦可包括心房、房室交接区等)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出障碍而产生的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病征。
当你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你可呈间歇发作性。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矇、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又称慢-快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可突然加速达100次/min以上,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心动过速突然中止后可有心脏暂停伴或不伴晕厥发作。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除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易混淆疾病呢?因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窦性心律失常可以会很快的就消失,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困难。又因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应与变异性快-慢综合征区分出来,一种由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导致的心动过缓与短阵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组合,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快-慢综合征。再因为神经官能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窦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
得了神经卡压综合征应该到医院做哪些检查呢
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检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如何鉴别肩周炎与其他疾病呢
1、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三维运动关节,由一个肱骨头、肱骨头的吸盘(关节盂)和围绕他周围的肌肉与肌腱、关节囊组成。随着年龄的增大,肩峰(肩胛骨的前缘,在肱骨头的上方)下骨质增生和滑囊等软组织肥厚,造成肩峰下间隙的狭窄,使肩袖组织容易在肩关节上举的过程中受到肱骨头和肩峰的积压,产生疼痛导致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在年轻的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肩袖撕裂在40岁以上的肩痛患者中更为常见。多由于急性创伤和经常性的过度运动,如工作量超负荷的油漆工、仓储上架工或建筑工,游泳运动员或棒球的投手、网球手。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疼痛,痛醒,影响睡眠: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手臂举过头困难。当出现无论怎么用力,举向斜前上方的手臂就是不听使唤,好像有人把腋窝的衣袖紧紧拽住一样,这就是该综合征的又一表现———肩袖撕裂。肩袖撕裂原因可以是急性创伤造成,也可以是由于肩峰撞击使肩袖长期磨损导致撕裂。
2、颈椎病颈椎病,为颈神经根,颈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引起。肩周炎是肩肱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退变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鉴别点为:颈椎病的病变在颈椎;肩周炎在肩肱关工内外的软组织。
颈椎病的疼痛来源于颈神经根,并和分布相一致;肩周炎的疼痛来源于颈痉挛的肌肉,与神经分布无关。
颈椎病的活动受限在颈椎;肩周炎活动受限在肩关节。肩周炎的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收缩变化;颈椎病则无此变化。肩周炎在肱二头肌增加张力的位置可引起疼痛;颈椎病则无此特点。
3、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病。肩周炎是肩肱关节囊及周围软轵退变引起的疾病。其鉴别点如下:冠心病肌肉的疼痛与压痛在左侧胸部,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常放射至肩,上肢,颈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为多见;肩周炎疼痛多在肩关节周围,向患侧的前臂或手放射。冠心病多为突然发病,常在劳动,兴奋,受寒或饱食后发生;肩周炎多缓慢发病,一般认为在肩关节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感受风寒,轻微外伤,长期固定或过度劳损等诱因而产生。
冠心病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或窒息性,每次发作时间为3-5分钟,最长15分钟,休息或给亚硝酸盐制剂疼痛消失;肩周炎疼痛多为钝痛或刀割样,疼痛常为持续性,夜间较重,影响睡眠,休息或服用上述药物疼痛不消失。冠心病发作时,主电图可见ST段压低及T波的减低;肩周炎发作心电图无此变化。
4、周围神经疾病
(1)胸廓出口综合征:常由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畸形,前斜角异常等原因引起胸廓上口区域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压迫所致,多见于30岁以上的女性,患侧颈肩背痛可由肩胛后部向尺侧放射,有的则为发麻,沉重感。常因手或上肢持续性活动而加重,严重者可出现指力减弱,精细动作不灵活,感觉减退或过敏以尺神经分布为主,晚期病人可见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锁骨下动静脉受压可引起肢体发凉怕冷,软弱乏力,手上举时苍白,水肿等症状。斜角肌试验阳性,肋锁试验,运动试验,超外展试验可能阳性。X线片常可发现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畸形等胸廓出口畸形。
肩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炎症,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多在肩肱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活动肩关节使疼痛加重,疼痛向患肢放射与神经分布不一致,晚期肩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直,无肌力减弱和感觉减退,大小鱼际及骨间肌萎缩,无锁骨下动静脉受压力的症状体征。斜角肌,运动试验等多为阴性,X线片列胸廓上口各种骨畸形改变,但可有肩峰,肱骨大结节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肱骨大结节处有密度增高阴影。
此外,脊髓肿痛,颈神经根肿瘤,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均能引起颈肩臂痛,可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脊髓造影加以鉴别。
(2)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变部位在肩胛切迹骨一韧带管内;而肩周炎则在肩肱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肩痛来自肩胛上神经受卡压,疼痛为间隙性;肩周炎疼痛来自肩部痉挛的肌肉,疼痛呈持续性。肩胛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肩部外展外旋力量减弱,患侧的冈上,下肌有明显的萎缩,局部无压痛;肩周炎肩部各个方面活动明显受限,无肌力减弱,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肩关节周围有广泛的压痛。
肩周炎X线平片可见肩峰及肱骨大结节有骨质疏松,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缩小;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肩胛骨切迹斜位片可见迹变异和畸形,关节造影无关节囊变小改变,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肌电图检查可见冈上肌改变;肩周炎肌电检查列改变。
(3)臂丛神经炎: 臂栖神经炎多发生青壮年,男性多见,有感染病史;肩周炎多发于老年,女性多于男性,无感染病史;臂栖神经炎常为急性发病,疼痛部位在锁骨上窝和肩部,疼痛为火烙样,有的为持续性,可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整个上肢,可出现不同程度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并可出现多汗,浮肿,皮肤发绀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有时病变还可以延及对侧,出现同样的症状;肩周炎为缓慢发病,疼痛部位在肩肱关节及礤周围的软组织,疼痛多为钝痛,无阵发性加剧,无肢体瘫痪及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很少双侧同时发病,臂栖神经干有压痛,有力减弱,腱反射减低:肩周炎压痛点广泛,多在肩关节周围,肌力正常,无腱反射改变。
臂丛神经炎的化验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血加快,肩周炎化验检查常无改变。
(4)肩一手综合征:肩一手综合征是上肢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综合征;肩周炎为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老年病。
肩一手综合征好发于情绪不稳定,对疼痛耐受差的青年人,心肌梗死,颈椎间盘病,肩关节疾病等可诱发此病;肩周炎多发于老年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或创伤,感受风寒等诱因均可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肩一手综合征主要症为肩,手痛,手指肿胀,僵直,皮肤亮,薄,干燥或多汗,发凉,指端发红但回血反应差,肩关节活动往往受限,但无局限性压痛;肩周炎主要症状为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疼痛,无手痛,肿胀及僵直表现,更无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各种症状,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局部有广泛的压痛点。
5、肩关节结核肩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及骨型结核,单纯滑膜型结核非常少见。右肩关节结核较左侧多见。骨型关节结核,又可分为菌型及干型两种,按病型不同,症状亦异。其病程进展较缓慢,逐渐现出症状。常以疼痛,功能障碍为初发症状。疼痛常出现在三角肌下方,当外展及外旋时痛甚。三角肌部位肿胀最为明显。窦道形成为晚期表现,常于关节囊最弱部位穿破,即易于腋窝或三角肌前缘附近穿破。
骨萎缩为初期肩关节结核X 线征像,尤其是滑膜型结核的骨萎缩可持续相当长时间。肩关节结核以全关节结核最多见。单纯骨结核很少会造成骨关节运动障碍或只有轻度受限。
肩周炎X 线表现主要是:肩关节骨质疏松,大结节或与肩峰端相对的部分发生囊性变、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钙化。早期肩关节结核与肩周炎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X 线表现上均无特征性,容易混淆。
6、肩部周围肿瘤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其与肩周炎的区别是:患部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局部逐渐肿大。良性肿瘤形状多规则,质软而活动度好;恶性肿瘤多形状不规则,质硬而固定不移。由于肿物的压迫,可出现功能受限,部分病人伴肩臂及手指的麻痛。X线片表现因肿瘤的性质、生长部位和病程长短而不尽相同。一般软组织肿瘤在X线片不显影或仅见轮廓,若肿瘤侵蚀了骨组织,X线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破坏甚至可见到病理性骨折。
僵人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与破伤风:本病安定类药物有特效,破伤风用之无效,本病脑电图一般正常,破伤风约50%,脑电图不正常。
(2)与先天性肌强直鉴别:该病特点是运动停止后横纹肌仍继续收缩,叩击有肌球反应,肌电图有典型肌强直症,用普鲁卡因酰胺有效。
(3)与Isacs-Mertens综合征(即肌强直——侏儒症——弥漫性骨病):该病表现为广泛肌强直,但受累部位多在眼和面部,患者一般身材矮小,骨畸形及特殊面容,对苯妥英钠反应良好。有报道肌电图可见肌休时持续运动神经元电位。
(4)成有机磷农药中毒鉴别:该病人存在农药接触史,早期可有或无农药中毒反应,多数病人存在肌束震颤,个别可出现肌肉呈板样强直,用安定类药无效而用阿托品及解磷定类药有特效。
(5)本病还应注意与癔病、多发性肌炎、锥体外系疾病、假性肌强直及关节炎、颈椎病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