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慎防皮肤病
早春慎防皮肤病
早春,有些皮肤病会加剧,最常见的是一类过敏性皮肤病,可以因饮食不当复发和加重。另一类是疥疮、水痘等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那么,早春预防皮肤病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患有湿疹、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的朋友,最好不要吃鱼腥海鲜,特别是虾油浸渍食品,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组织胺等致敏物质,进入体内后可直接刺激皮肤,使患者疾病复发或加重,更不能饮酒,酒能使毛细血管扩张,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瘙痒加剧,皮肤症状加重。
疥疮和水痘是两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疥疮的症状表现为腰腹部、腕部、手指缝等身体内侧面散发绿豆大丘疹,夜间瘙痒加重。疥疮是由于传染疥虫而得病,该病是通过接触传染。
水痘也是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皮肤病,好发于2-10岁儿童,症状表现为头面部、胸背部散发椭圆形丘疹、水疱,轻度瘙痒,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水痘的传染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衣、被、玩具和呼气、喷嚏的飞沫传播,水痘的潜伏期为14-17天。水痘流行期间,最好不带小孩去公共场所。对患儿的衣被玩具进行暴晒,加强房间的通风,可以杀灭水痘病毒。
皮肤病怎么预防 皮肤肿瘤
要避免日光长期、过度暴露和接触有害致癌物质,定期进行皮肤专科检查。
气温骤变慎防皮肤瘙痒
瘙痒症在突然之间受热或者是受凉的时候都是有可能发作的,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保健工作,在洗澡的时候水温要适中不要过冷或者是过热,皮肤瘙痒症是常见皮肤病之一,以老年人多见。有些顽固的皮肤瘙痒症除了瘙痒外还影响睡眠,使人痛苦不堪。瘙痒症本身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致病因素包括内因与外因,或二者兼有。老年人的皮肤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萎缩和退化,体内的性激素水平降低更容易发生瘙痒症。
注意温度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感.温度变化常常引起皮肤瘙痒,突然受热或遇冷,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对此避免过冷过热能减少皮肤瘙痒的发生。对老年人予以比较舒适而恒定的室温较为关键,并应注意被褥不宜太热。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不少内脏疾病、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肝病等等均可引起皮肤瘙痒,对此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过敏体质者慎用护肤品.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过敏体质人身上,故应慎用护肤品。对多数人来说更应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因为冬季皮脂减少,劣质护肤品中的不纯香料,会使人过敏,甚至使色素增加。
调节饮食.瘙痒症患者应忌酒,少吃辣椒、蒜、葱等有剌激性食物;少吃鱼、虾、蟹等海鲜食品;饮食宜清淡少油。多吃一些富含维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常吃些芝麻、黄豆、花生等食物。
尽量不用手搔痒.瘙痒时,不少人往往以手或痒痒挠搔抓来缓解痒感,可实际上且适得其反,不但越搔越痒,搔抓的结果增强了对皮肤的剌激,以疼痛替代了痒感,久而久之表皮粗糙发生增殖性变化。
选择好内衣内裤很重要.内衣内裤直接与皮肤接触,一些化纤物制成的衣服与皮肤接触后会产生静电,剌激皮肤诱发过敏,对此应选择纯棉或真丝内衣、内裤。
孕妇如何预防皮肤病
一、孕妇如何预防皮肤病
有些女性在妊娠期间,因机体内分泌的改变及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产生病变,瘙痒难耐,严重者还导致胎儿流产或畸胎。
妊娠痒疹好发于妊娠3—4个月的孕妇。为全散在多数小结或丘疹,伴剧痒,夜间尤甚。搔抓后常有表皮剥脱及血痂等继发性改变,一般在产生3周内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下镒妊娠仍会再发,皮疹严重者可致死胎。
妊娠疱疹通常发生于妊娠3—6个月时,开始有全身不适、发热、皮肤发痒等症状,数天后可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等损害,往往聚集成群,呈环状排列。疱破后结痂,愈后留下色素沉着。妊娠期间病情可能反复减轻或加重,有的要伴有蛋白尿和血尿。一般在分娩前后皮疹开始消退,但也有直到月经再来时才痊愈。此病对母亲一般无危险,但死胎、婴儿先天性异常和新生儿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疱疹样脓包病常发生于妊娠期及产褥期孕妇,是一种少见的急性危重皮肤病,常突然发生。开始时,成群的小脓包发生于成片的红斑上,以后脓包陆续出现,排列成环形,脓包干涸后结痂,但其边缘可有新脓包发生,严重者可波及全身。病人有寒颤、发热、谵妄等全身症状,也有呕吐、腹泻及蛋白尿等,血钙含量往往降低。此病易致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数日后死亡。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表现为躯干背部密集的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和丘疹,伴有发热、轻度上呼吸道炎和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孕妇三个月内感染风次会导致胎儿患各种疾病或畸形。
为防止妊娠期皮肤病的发生,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洗澡时最好不用盆浴;合理营养,均衡饮食,不吃辛辣食物;保持良好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患了皮肤病,要及时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怎样来预防皮肤病那
1、痱子: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
防止痱子的发生应该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衣着应宽大,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干后扑痱子粉。治疗可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若发生脓痱要到医院就诊做综合治疗。
2、晒伤: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
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
3、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如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
因为此病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也可请教医生选择适合的口服类药物。
4、丘疹性荨麻疹: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预防此病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但需注意,最好不用红花油等涂抹,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过敏,反而加重病情。
5、过敏性皮肤病: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使过敏体质者呼吸道、眼部和皮肤过敏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清鼻涕和鼻塞、头痛、流泪,状如感冒;皮肤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瘙痒等症状。
防止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时要穿长袖衣裤、鞋袜,并带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口服脱敏药,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病毒性皮肤病:有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至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
防止病毒性皮肤病,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果孩子患了水痘,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并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就要考虑人工流产。
7、足癣和股癣:足癣和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在夏季加重。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裤。
8、湿疹:夏季,有些人的手和脚会因为汗腺发达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别是脚,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一起来,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防治湿疹,局部要保持干燥,用皮炎平涂抹患处,一天两至三次。要穿透气的鞋子,如布底的布鞋。因为湿疹的症状和脚癣相同,所以,治疗前要做一个真菌试验,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
如何清洁皮肤以防皮肤病
皮肤每天不显性出汗有500--700ml,每周分泌皮脂有100—300g,再加上死亡脱落的角质细胞,附着的微生物,灰尘等堆积成垢,容易引起感染和皮肤病。洗浴是清洁皮肤去除污垢最好的方法,应用不当也会引起皮肤病。正确地洗浴要根据个人的皮肤类型,工作环境,季节,部位等有所区别。
油型皮肤,工作环境脏,夏季天热出汗多,及颈,腋窝,股内,会阴部等部位宜勤洗,每日或隔日洗浴一次,水温宜偏高38—40C,使用碱性较大的浴皂,能较好清除皮脂污垢。
干燥型皮肤,老年人及工作环境灰尘少,在干燥,寒冷季节,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在35—38C,次数应减少,每周1—2次即可,选用中性或低碱性浴皂,避免脱脂太多,引起皮肤干燥,发生皮肤瘙痒。习惯于每天洗浴者,应少用或不用浴皂,洗后皮肤擦些润肤霜。中性型皮肤,即不油腻,也不干燥,对一般洗涤有一定耐受性,水温和浴液,根据皮肤的清洁情况,个人习惯和皮肤反应情况随时作调整,防止着凉感冒。
警惕气温骤变慎防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常见皮肤病之一,以老年人多见。有些顽固的皮肤瘙痒症除了瘙痒外还影响睡眠,使人痛苦不堪。瘙痒症本身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致病因素包括内因与外因,或二者兼有。老年人的皮肤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萎缩和退化,体内的性激素水平降低更容易发生瘙痒症。
注意温度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感:温度变化常常引起皮肤瘙痒,突然受热或遇冷,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对此避免过冷过热能减少皮肤瘙痒的发生。对老年人予以比较舒适而恒定的室温较为关键,并应注意被褥不宜太热;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不少内脏疾病、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肝病等等均可引起皮肤瘙痒,对此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过敏体质者要慎用护肤品: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过敏体质人身上,故应慎用护肤品。对多数人来说更应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因为冬季皮脂减少,劣质护肤品中的不纯香料,会使人过敏,甚至使色素增加:调节饮食:瘙痒症患者应忌酒,少吃辣椒、蒜、葱等有剌激性食物;少吃鱼、虾、蟹等海鲜食品;饮食宜清淡少油。多吃一些富含维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常吃些芝麻、黄豆、花生等食物,这样才能较好地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患者要尽量不用手搔痒:瘙痒时,不少人往往以手或痒痒挠搔抓来缓解痒感,可实际上且适得其反,不但越搔越痒,搔抓的结果增强了对皮肤的剌激,以疼痛替代了痒感,久而久之表皮粗糙发生增殖性变化;选择好内衣内裤很重要:内衣内裤直接与皮肤接触,一些化纤物制成的衣服与皮肤接触后会产生静电,剌激皮肤诱发过敏,对此应选择纯棉或真丝内衣、内裤,棉质的衣物和皮肤的磨合度最好。
皮肤瘙痒患者一定要正确洗澡:不少瘙痒症病人误以为皮肤瘙痒该多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瘙痒症病人洗澡每周1至2次即可,老年人或者环境干燥的地区还得减少洗燥次数。洗澡时选用含滋润成分的沐浴露,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保持在40℃以下,不要搓擦,以防止人为破坏皮肤角质层完整性,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真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护理效果。
中医中药预防皮肤病
从中医上讲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胡萝卜、西红柿、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如生葱、生蒜、生姜、胡椒、辣椒、韭菜、茄子、虾、蟹,狗、鹅肉等。
积极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当顺应阳消阴长的规律,锻炼者应当早起晚睡,早晨锻炼最好在清晨。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应当以刚出汗为度。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在间歇时,可饮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绿豆汤、果汁、金银花水等)。锻炼后,应用温水洗澡。浴后,进行5~6分钟自我按摩,并躺下歇息片刻,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