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鱼生一定要小心肝吸虫病

吃鱼生一定要小心肝吸虫病

感染科主任郭文介绍说,广东省肝吸虫的感染率5.36%,约有500万肝吸虫病人。近年来人们对肝吸虫病的危害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如何及时正确的治疗肝吸虫病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仅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接诊的肝吸虫病人来看约有46%没得到正确的治疗,不少因此耽误了病情。

医院自从上月底开展全省首个肝吸虫专科门诊后,来看肝吸虫病的人增加了许多。不少人都是单位体检抽血发现肝吸虫抗体阳性,但是偏偏验大便却找不到肝吸虫卵。郭文主任说,这些人大多有吃“鱼生”的经历,而且都会以为新鲜的鱼肉用酱料和醋拌过,肝吸虫就能被杀死。

他说,许多人喜欢吃“鱼生”,珠江三角洲的许多食肆也以“鱼生”鲜美招徕食客,更有人以讹传讹认为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不会感染肝吸虫病。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因此,吃“鱼生”,吃用酱料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的。

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肝脏肿大,部分出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少数人会发展到肝硬化。

郭主任说,曾经吃过“鱼生”的人应该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则应留大便反复寻找肝吸虫卵。由于虫卵不容易找,所以患者和检验师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只有找到肝吸虫卵才可以确诊肝吸虫病。患上肝吸虫病不要自己买药治疗,应该到医院去找感染科医生,在医生的监控下用药。

为了预防肝吸虫病,我们一定要注意:

1、不吃“鱼生”,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2、家庭主妇处理过鱼虾后,要及时洗净手、刀、砧板。

3、厨房里的生、熟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

4、不要用生的鱼、虾去喂狗、猫。

吃鱼4种禁忌

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民间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1、想要远离肝吸虫,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生食淡水产品,淡水鱼最好加工煮熟。

2、在制作深海水产品时应该保证一把刀、一块案板、一个人单独制作某一种水产品,但现在很多餐馆在加工深海鱼和淡水水产品使用同一套器具,这样深海鱼生也可能交叉感染上肝吸虫,所以即使吃深海鱼生,也尽量不要去一些卫生环境不达标的餐馆。

3、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都是预防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此外,结合生产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鱼塘,对杀灭螺类有一定效果。

孕妈坚决不吃的四种鱼

1、汞含量高的鱼类。

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鲨鱼、鲭鱼王、旗鱼以及方头鱼,这四类鱼类汞含量非常高,汞对于人体的伤害力非常强,很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大脑生长发育,这样很容易导致畸形儿。要保护未出世的宝宝的健康,孕妇要尽量避免再吃这四种鱼类。

2、化工厂附近水域的鱼类。

化工厂里的工业废气、废水以及废渣不断地排放在水域中,然后毒性潜入鱼类体内,使得鱼肉中的镉、铅、汞等重金属含量增,同时胎儿的敏感性非常强,非常容易出现中毒的现象。

3、稻田或紧靠稻田的池塘以及堰养殖的鱼。

农民在种植的时候必然会施用一定量的农药或者杀虫剂,这些化学物质会污染田水,慢慢地潜入鱼体,蓄积起来。而且有研究表明,鱼类对农药和杀虫剂的蓄积力非常强,耐受性也是非常高的,这样孕妈吃了之后,毒性很容易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中毒。

4、有腐败迹象的鱼类。

鱼类出现腐败现象后,就会分解形成大量的组织胺,从而诱发强烈的变态反应,不利于孕妇的健康。

四、孕妈吃鱼生与寿司要谨慎

在孕妈群中,不乏一部分孕妈喜欢吃鱼生、寿司等生鲜的菜肴,当然,这些食材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就不算什么,但对免疫力下降的孕妈来说,就需要慎重对待,以免感染肝吸虫病。

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为了预防感染肝吸虫病,小编建议孕妈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尽量不吃或者少吃鱼生、寿司,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嘴馋只是一时的,但因贪嘴造成对宝宝的伤害就得不偿失了。

2、厨房里的生、熟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家庭主妇处理过鱼虾后,要及时洗净手、刀、砧板。

3、做鱼的时候,千万要把鱼的内脏及内腔清除干净,彻底消除健康隐患。

四种错误的吃鱼方法会致命

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部疾病。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生鱼片中的寄生虫

许多人喜欢吃“鱼生”,珠江三角洲的许多食肆也以“鱼生”鲜美招徕食客,更有人以讹传讹认为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不会感染肝吸虫病。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因此,吃“鱼生”,吃用酱料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的。

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肝脏肿大,部分出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少数人会发展到肝硬化。

肝吸虫危害及预防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西横县的零先生吃了20多年鱼生,现在查出得了肿瘤,零先生患病肝脏上手术切除的部分,通过肉眼就可看到上百条如同瓜子仁状的肝吸虫,而它们是零先生吃鱼生进入到肝脏内的。消息一出,立即让很多爱吃生鱼片的食客们大惊失色,但也有部分食客表示只吃过一两次鱼生,在得知肝吸虫的危害后,就一直犹豫自己该不该到医院检查,“我只吃了一两次,应该不会那么倒霉被感染吧。”像这样抱侥幸心理的食客并不少,而实际上只吃一片鱼生都有可能感染肝吸虫,区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所曾经做过实验,将指甲盖大小的生鱼片用消化液进行分解后,发现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的肝吸虫囊蚴。

近年来,在武鸣、横县、宾阳等地的肝吸虫病监测结果显示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06-2010年,武鸣县的监测显示:肝吸虫感染率近50%。相对上世纪90年代的31.80%增加了1.5倍。横县从1992年的14.4%上升至2002年的28.78%,2011年基线调查为53.54%,平均10年近2倍递增。2012年,疾控部门在横县8个乡镇进行局部调查,男性的感染率达到了71.33%,女性的感染率达到了34.06%,也就是说,在这8个乡镇里,10名男性中就有7名感染了肝吸虫。

广西区内肝吸虫病的高发与广西的地域与饮食习惯有关。春末夏初,广西邕江流域沿江两岸和以南宁为中心周边的居民均有吃鱼生的习惯,其中横县鱼生名气最大,广西旅游部门把横县鱼生列为广西“十大名菜”之一。除了横县鱼生名气大之外,扶绥县、玉林等地还曾举办鱼生节,吃鱼生在广西很是时髦,一些原来不吃鱼生的地方桂林、柳州也出现鱼生馆。然而鱼生馆的扩张也方便了肝吸虫病的传播。而感染率的快速上升,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吃鱼生的人越来越多。10多年前,当地人只在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才能吃到鱼生,现在是想什么时候吃都能吃到。

人会感染肝吸虫,是因为吃了带虫的鱼。鱼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有调查显示,在邕江里的鱼,肝吸虫带虫率约为10%。因此,从水系分布来看,邕江流域居民的肝吸虫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左江流域。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野生淡水鱼比养殖的鱼更安全,但事实却恰好相反。据了解,从监测结果看,河里的鱼肝吸虫感染率要高于养殖的鱼。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与水体的清洁有关,比起养殖场所,河流、水库等大环境的水体难以彻底清洁,更容易滋生寄生虫。

肝吸虫“囊蚴”进入人体后,成虫会从囊壁中破壳而出,在肝胆管“安家”,在人体里存活的时间可达到20-30年。其实,用90℃的热水,几秒钟就能杀死肝吸虫的幼虫,可是吃货们偏偏就爱那一口生鲜。因此,老食客们总结出一套“杀虫吃法”:吃鱼生时要喝高度白酒,蘸芥末,嚼大蒜,实在不行喝点醋。疾控人员为此专门做过实验,用52度的白酒、大蒜、酱油、芥末、醋等,把肝吸虫幼虫泡在里面,两小时后依然存活着。这是因为囊蚴的外面有一层囊壁,把幼虫给保护起来了,酒、醋、辣椒等很难渗入虫体,所以起不到杀虫的作用。

肝吸虫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粘膜下血管,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由于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轻度感染时不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以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多在左叶,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肿大较少见。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支睾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以至出现侏儒症。

因此曾经吃过鱼生的人应该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则应留大便反复寻找肝吸虫卵。由于大便检验的局限性,虫卵不容易找,所以患者和检验师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只有找到肝吸虫卵才可以确诊肝吸虫病,也可通过B超、CT等辅助检查确诊。患上肝吸虫病不要自己买药治疗,应该到医院去找专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肝吸虫病我们就一定要注意:1、不吃“鱼生”,即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2、家庭主妇处理过鱼虾后,要及时洗净手、刀、砧板;3、厨房里的生、熟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

肝吸虫病会传染吗

一般感染肝吸虫病与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及饮食嗜好有着密切关系,广东部分地区如顺德、南海、三水等地居民有吃鱼生和鱼生粥的习惯,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此外,生熟砧板无分开,盛生鱼的器皿盛食,食生葱、生芫茜,饮生水等也可受感染。

肝吸虫病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肝吸虫病不会进行人与人之间传染,人只是中间宿主。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然后再侵入淡水鱼或者小虾的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 肝吸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它不是37种法定传染病之内的。

冬季如何避免寄生虫

在寒冷的冬季,涮羊肉、鱼生粥等食品成为市民“冬令进补”的热门选择。长沙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提醒,冬季进补要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彻底熟透的肉、鱼虾和水生植物,提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涮肉、鱼生、酒醉虾蟹等新鲜吃法,提升了口感,但也加大了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风险。比如,很多市民喜欢吃半熟甚至还带血丝的涮羊肉,但羊肉如果感染了旋毛虫,这样的吃法就可能将旋毛虫幼虫包囊带入消化道,导致人体感染旋毛虫病;常吃鱼生也要注意,如果所吃的鱼、虾、蟹所在水域受到肝吸虫污染,生吃鱼片或酒醉虾蟹就可能感染肝吸虫病。

专家表示,坚持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是预防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关键。羊肉至少应该在沸腾的锅内烫--分钟左右,肉的颜色由鲜红变成灰白才可以吃。不要用盛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处理生、熟食品的刀具和砧板必须分开,加工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彻底清洗后方可再次使用。

谁应该阅读《冬季进补要避免寄生虫》?答案是:几乎所有人都应该阅读。《冬季进补要避免寄生虫》是当代的热点话题,天天养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养生指南,通过阅读《冬季进补要避免寄生虫》不仅能够了解健康的秘密,进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健康美丽的人生。

醉虾易引发食源性传染病

由于肝吸虫的虫卵在较低的温度下仍能存活,因此无论是什么季节,都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醉虾、醉蟹。尽管这些食物在制作中要放入酒、盐等多种作料,但仍不能将虫卵杀灭。有人认为酒可以杀菌,也可以杀灭肝吸虫卵,吃醉虾、醉蟹时多喝点酒就没事了,这是非常错误的。

所谓食源性疾病,就是吃出来的疾病。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历来有“吃生”的习俗,把活虾、活蟹等放在酒里蘸一下“醉吃”,这样虽然保留了鲜美的味道,却也让其中的肝吸虫有机会进入体内。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的肝吸虫病感染者已经达到了1249万,其发病率甚至赶上了病毒性肝炎。肝吸虫对人体的危害除了损害肝脏和胆囊外,还会导致全身多种循环系统出现各种复杂的并发症,甚至会发展成胆结石、胆管癌、肝硬化和肝癌。

由于肝吸虫的虫卵在较低的温度下仍能存活,因此无论是什么季节,都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醉虾、醉蟹。尽管这些食物在制作中要放入酒、盐等多种作料,但仍不能将虫卵杀灭。有人认为酒可以杀菌,也可以杀灭肝吸虫卵,吃醉虾、醉蟹时多喝点酒就没事了,这是非常错误的。

既然如此,南方人吃了多年的醉虾、醉蟹,真的不能再吃了吗?也不尽然。肝吸虫主要存在于淡水生物中,如果实在想吃,最好用海产的虾、蟹制作。海水中是没有肝吸虫的,相对来说更加安全。吃淡水鱼、虾、蟹时,一定要加工熟透,不要用生鱼、生虾喂小动物,以免传播疾病。

常吃淡水生鱼片或可感染肝吸虫

时不时吃点生鱼肉做成的鱼生是孙先生的一大爱好,可近日孙先生却出现了恶心、肝区隐痛等症状,辗转多家医院才发现原是吃生鱼片染上肝吸虫惹的祸。专家提醒,生的或没煮熟的淡水鱼虾可能会感染肝吸虫,严重者还可诱发肝硬化和癌症。

遭遇“怪病”

肝里的虫子原来是鱼“传染”上的

“大夫,最近我总是恶心,肚子还觉得胀得慌,肝这块儿还有点疼。”近日,孙先生在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了位于济宁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经过研究所临床科主任于振华诊断发现,孙先生肝里有很多细小的虫子,肝里怎么会有虫子?这是啥“怪病”?孙先生很是害怕。于振华解释,这是因食用鱼生而感染的肝吸虫,“病情还不是很严重,在门诊上开点吡喹酮等药就行,不需要住院治疗。”

在听了大夫的解释后,孙先生心情轻松了许多。“按疗程服用药物后,患者一般都能完全恢复。”于振华说,现在病例虽然很少,但有不少像孙先生一样,在就诊时走了一些弯路,“不少患者是在看了很多医院之后,最后才想起来可能是寄生虫。”于振华介绍,肝吸虫大都是因食用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的,“在南方一些地方该病发病率比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喜欢吃鱼生的多,我省发病率很低,但对于喜欢鱼生的朋友,对此不能忽视。”

专家分析

此虫不难治,时间长了就可怕啦

据悉,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往往是人进食含有虫卵的“鱼生”或未煮熟的鱼虾造成的。

于振华介绍,肝吸虫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及时治疗也不会对人体有大碍,但如果长期在人体内,就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肝吸虫排泄物会刺激胆囊黏膜,阻塞胆管,从而形成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等。如果长期不治疗,最终还可能诱发肝硬化甚至是胆癌和肝癌。

患者在染上肝吸虫病之后,有的会在一个月左右出现急性发作。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和腹泻、黄疸等。但在肝吸虫感染者中,只有约30%的患者会有急性期症状,有70%的没有明显症状。然而,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感染肝吸虫,因为它可能正躲在胆道内暗中破坏胆囊、肝脏。有的患者可能在数年后才会慢慢出现不适,常见症状像胃口差,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肝区隐痛,腹泻或便秘,莫名消瘦并常感到疲倦等。“有些甚至患了肝硬化,倒过来追查原因,才发现是肝吸虫引起的。”

特别提醒

靠醋和芥末消毒鱼生这招不靠谱

那如何预防肝吸虫病呢?于振华提醒,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是最有效的措施。“而像做饭生熟不分有时也会感染。”于振华提醒,居民要改进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注意生、熟食的厨具要分开使用,经常对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餐具进行高温消毒也会起到预防作用。

完全不吃“鱼生”,对那些吃货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不是说蘸芥末、醋等调料可以杀死肝吸虫吗?”孙先生以前就很相信这种说法。但专家提醒,这一说法并不科学,蘸着芥末,甚至饮用酒、醋、酱油都不能很快杀死肝吸虫囊蚴。肝吸虫囊蚴在醋中可活2个小时,在酱油中可活5个小时。

“肝吸虫最怕的是热。”于振华说,肝吸虫囊蚴怕热,90℃以上的热水几秒即可杀死生鱼片中肝吸虫及其囊蚴。因此,要杀灭囊蚴一定要充分煮熟煮透。对于那些实在无法抵御“鱼生”诱惑的吃货,专家提醒,经常吃淡水鱼生的人一定要进行检查。“现在可以通过查血和查大便及时发现。”于振华提醒,经常吃淡水鱼生的市民最好尽早做肝吸虫的排查,因为肝吸虫未引起胆囊、肝脏严重损害时,很好治疗,一般只需口服药物即可。

冬季进补要当心避免寄生虫来伤害

冬天大家在滋补养生的时候,是一定会吃一些肉类的食材的,特别是在火锅这种饮食中,一定会用到一些肉类的,比如羊肉和鱼肉,需要提醒大家,在我们冬季进补时一定要避免食用生鲜或者没彻底熟透的肉类食材,以免寄生虫会伤害我们的健康。

小寒过后,天气愈发寒冷,狗肉火锅、涮羊肉、鱼生粥等食物,成为市民冬令进补的热门选择。清远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冬季进补要避免进食生鲜或未彻底熟透的肉、鱼虾和水生植物,提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涮肉、鱼生、酒醉虾蟹等吃法,易加大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风险。”专家指出,很多市民喜欢吃半熟甚至还带血丝的涮羊肉,但羊肉如果感染了羊肉绦虫,这样的吃法就可能将绦虫虫卵带入消化道,导致人体感染绦虫病;如果所吃的鱼、虾、蟹所在的水域或在运输过程中,水受到肝吸虫污染,生吃鱼片或酒醉虾蟹就可能感染肝吸虫病。

专家提醒,冬令进补要避免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肉、鱼、虾、蟹和水生植物。加工肉类及水产品时,不要用盛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处理生、熟食品的刀具和砧板必须分开,加工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彻底清洗后方可再次使用;不用生鲜肉类、水产品喂饲家中猫、犬等宠物,以免宠物感染寄生虫后传染给家人。

石斑鱼的食用禁忌

1、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但是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且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2、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爱吃鱼的男性,一定要注意不要犯以上四种错误,以免滋补不成反惹疾病。

结语:通过上文小编给大家分析的一些疾病患者的人吃鱼的危害,相信大家对待怎样吃鱼,哪些人能吃鱼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是吃鱼爱好者的话,那么一定要避免上诉的情况发生哦,以免引起其他的疾病哦。

相关推荐

应注意什么

1、空腹——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菜不饭,空腹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

类的几种常见错误

活杀现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认为这样才能保证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类或野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活杀现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身上的寄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活杀现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建议: 购买活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再杀,已经杀死的则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左右,以尽量挥发身上的剩余毒素,降低有毒物质对身体

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空腹——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菜不饭,空腹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

肝吸虫病症状

肝吸虫病就是有可能因为上述原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好多人现在都喜欢一些外国菜,例如日本的片,还有美国的牛排,但是往往这些食物里面就含有大量肝吸虫病的致病病菌。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肝吸虫病肝吸虫病即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虫病。人类常因食用未经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或虾而被感染。轻感染者可无症状,重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证。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于人体肝内胆

出来的蹊跷肝病

一位年轻的北京小伙子,为了和别人打赌,将缸里养的活着下去了。三个月后,他出现乏力,肝区不适,面色发黄等症状。他到医院做了化验检查,发现转氨酶增高,怀疑是肝炎。后来,医让他做了血常规检查,发现他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又被怀疑为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但随后的骨髓穿刺排除了血液病。他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才被确诊为肝吸虫病。一位到广东出差的北京人,仅仅了一次广东有名的粥,一个多月后就出现了肝区疼痛,化验肝功能不正常。原来他患的也是肝吸虫病。还有一位北京的男士,品尝了给自己养的热带买的,结果

空腹可以

活杀现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认为这样才能保证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类或野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身上的寄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建议: 购买活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再杀,已经杀死的则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左右,以尽量挥发身上的剩余毒素,降低有毒物质对

也会出关节炎

右膝莫名红肿热痛,祸首竟是 今年30多岁的阿怡,一个月前突然感觉右膝红肿热痛。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也一直没找到原因。日前,她来到广医荔湾医院风湿科就诊,该 院副院长、风湿科主任医师吴炜戎询问病史时发现,阿怡一向喜食,经过检查,原来是肝吸虫病。在服了一周“抗虫药”之后,她的关节炎神奇地消失了。 专家解读: 寄虫也可能导致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吴炜戎介绍,广东省有近三百多万肝吸虫病患者,多数肝吸虫病引起肝脏、胆道等方面的问题,约三分之一的病例并无症状,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肝吸虫等寄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肝吸虫病既然是一种在体内的寄虫病,是不是会很难治疗?会不会没有治疗的可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它的治疗方法,下面来了解下关于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肝吸虫病是由于血吸虫寄于人体门静脉系统所造成肝,肠道损害,是具有严重危害的地方性传染病.从出土西汉尸体研究表明,早在2100年前我国已有本病的发.因为西药对胃肠及肝功能损害较大,有必要寻找中药治疗的有效方法。 肝吸虫病:感染污水,肝吸虫进入人体是外因,脾胃虚弱是内因.病在血分.治疗宜健脾和胃,凉血杀虫在具体治疗肝吸虫病过程中,以复方调治

的禁忌你知道吗?

1、空腹——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菜不饭,空腹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

警惕四大禁忌

1、空腹——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菜不饭,空腹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而绝大多数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