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怎么找
中脘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仰卧,在上腹部,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中脘的作用与好处 中脘穴取穴方法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即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取穴时可让患者仰卧,取胸骨下缘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按压痛是什么原因 中脘的作用
中脘胃的募穴,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痛,胃胀,反酸,嗳气,胃腹泻,呕吐,黄疸等消化系统的疾病。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下垂,急慢性肠炎等。
中脘穴还有平肝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可以用于癫狂,失眠等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常与神门,三阴交等穴配伍。
针刺中脘可治什么病 针刺中脘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背侧面直刺,与腹前壁成90°。
深度:针0.8-1.5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5-3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深部(腹后壁)。
功能:和胃,健脾,温中化湿。
配穴:配上脘,下脘,建里治疗胃病;配肝郁,胆俞治疗黄疸。
临床应用:用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膈肌痉挛,胆囊炎,慢性肝炎,便秘,支气管哮喘,心脏病,中暑,晕厥,惊风,癫痫症。
中脘怎么找 中脘按压痛怎么回事
中脘按压痛说明肠胃有问题,这个穴位是胃的募穴,还是胃经,三焦经,小肠经,任脉四条经脉的会聚腧穴,所以它是脏腑的会穴,当肠胃出现疾病的时候,按压中脘就有可能出现疼痛现象。
中脘是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有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对促进胃部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吞酸等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也有治疗作用。
中脘痛是什么原因 中脘痛的原因
中脘痛就是腹痛,这个部位疼痛一般多是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肝胆疾病或胰腺疾病的症状。所以中脘部位出现疼痛现象时,建议到消化内科进行详细检查治疗。
针刺中脘时体位宜选 中脘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壁膜。浅层主要布有第8胸神经浅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布有第8胸神经的前支分支。
中脘的作用与好处 中脘的作用
中脘穴是4条经脉的会聚穴位,人体脏腑的正中间,是人体正气与疾病的必争之地,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该穴具有健脾化湿,补中益气,通络止痛,和胃降逆之功,主要作用于治疗各种胃腑疾患,包括胃痛,腹痛,腹胀,呃逆,反胃,肠鸣,泄泻,胃炎,胃溃疡,胃扩张等症。具体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儿推拿中脘的作用 小儿中脘临床应用
1.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缺乏等症,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等合用。
2.推胃脘自上而下主治胃气上逆,嗳气呕恶;自下向上直推有使小儿吐的记载,临床少用。
艾灸中脘的神奇功效 艾灸中脘的功效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任脉之上,它是胃之募穴,也就是胃之精气反应至胸腹的特殊穴位,艾灸该穴位具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之功效。艾灸该穴位能够治疗胃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缺乏, 泄泻等症。具体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艾灸中脘的最佳时间 艾灸中脘的作用
中脘穴位于胸腹正中,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
艾灸中脘,可以通过深部经络的传感,调整肠胃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促进营养吸收,强化新陈代谢,协调脏腑及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刺激中脘不但能调理肠胃,还能提高人体功能的免疫功能,增加肺部的通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