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路感染如何选用抗生素
孕妇尿路感染如何选用抗生素
第一类:氨基糖苷类(常用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将来的永久性耳聋,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有一些先天性聋哑者可能与用此药有关。此外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否则不应使用。第二类:喹诺酮类(常用有氟哌酸、泰利必妥,各种“某某沙星”),这类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发小鼠的骨骼发育障碍,甚至出现软骨坏死,在人类则未有研究报告。因此,不用为宜,真的要用的话,服药时间也不应太长。第三类:四环素类(常用有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和将来牙质发育不良。幸好,此类药已逐渐被淘汰而少用,但在某些边远地区,由于医务人员接受医学信息较缓慢,也仍有使用者,应予注意。第四类:氯霉素,会引起灰婴综合征,也就是出生时,全身灰紫,缺氧而死亡。第五类:磺胺类(包括多种磺胺,常用为新诺明,又称百炎净),在孕期6个月以上时服用,将来胎儿出生时易发生核黄疸(一种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总之,孕妇用药必须在脑中多增一根弦。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抗菌药是如此,其他药也是如此。不怕累赘再强调一点,盲目滥用药物是不对,但因害怕药物不良作用而不用药也是绝对错误的。
孕妇尿路感染怎么办
孕妇为什么容易尿路感染?
妊娠期妇女尿路感染十分常见,发生率约4-6%。孕妇尿路感染是孕妇常见的症状之一,需要引起准妈妈的注意。
孕妈妈由于生理原因,妊娠期泌尿系统的张力全面降低。孕妈妈受雌、孕激素的影响,肾盂及输尿管呈扩张状态,蠕动减慢。使尿液排出减慢,积得多,存得久,易于细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发病率。
由于妊娠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输尿管,正常孕妇的尿液中又会有少量的糖,故细菌易于侵入繁殖而发生尿路感染症状。
孕妇尿路感染有什么危害?
妊娠期尿路感染,轻者可引起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重者为急性肾盂肾炎,除有膀胱炎症状外,还会有明显的腰痛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孕妈妈患尿路感染,不仅会损害孕妈妈健康,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生命。而且由于高热及不恰当地使用某些药物,易损害胎儿,引起流产、早产。高热还可使胎儿神经管发育出现障碍,出现无脑儿、先天性耳聋等。
婴儿五个月拉稀怎么解决
1、从饮食调整入手 只要注意调整小儿的饮食结构、习惯和规律,停止吃不适宜的食物,多饮水及防止发生脱水,大部分患儿即可自愈。 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加重腹泻症状。
2.对于感染性腹泻 千万不可自行用药 严格讲用药前应该去医院做粪便细菌培养,明确了致病菌后再针对病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有条件者最好能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大肠杆菌感染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苄青霉素等;沙门氏菌感染选用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女性尿道炎会引起腰疼吗
女性尿道炎会引起腰疼吗?
答案是肯定的!妇科专家提示孕妇尿路感染十分常见,发病率高达11%,可以发生在妊娠的各个时期。但其中部分患者朋友仅表现有腰酸不适,并无其他症状,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尿路感染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得以治愈,不会导致过多的损害。
尿路感染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是妇科常见病。那么尿路感染会腰酸吗?据相关专家介绍,尿路感染可能会引起腰酸,但也是因人而异,病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此症状。
孕期特别注意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应当适当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尤其是怀孕后前三个月、产前三个月,应尽量避免房事,即使偶有房事,男女双方均应清洗性器管,女方还应在同房后小便一次,冲洗尿道,避免感染,坚持每日清洗外阴部,勤换洗内裤。定期去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一旦发病,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药物选择时,应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同时必须注意母婴的安全。
最后妇科专家提示尿路感染是可以引起腰酸的,另外需要检查一下泌尿系B超,确认有无肾盂肾炎或者其他的炎症,这也易导致腰酸的。及时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做药敏试验,以备治疗不佳时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换药。
尿路感染的治疗误区
夏天已经带来,各种各样的细菌也慢慢的开始活动了起来,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也高了起来,积极治疗尿路感染是很重要的,那么尿路感染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下面就请我们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尿路感染的治疗误区一、尿路感染发病初期治疗要规范治疗。
如果不规范,不坚持用药,会导致病情反复,造成免疫力下降,给治疗带来困难。尿路感染是个比较麻烦的病,容易复发,为此,有必要长期用药、预防用药,防治结合。
尿路感染的治疗误区二、尿路感染切勿盲目用药。
目前抗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西药皆可,但西药一般为抗生素,毒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最好选用三金片这类无毒副作用的中成药,如果确要用抗生素类西药,尽量遵循医嘱或不要长期使用。
孕妇为什么容易尿路感染
妊娠期妇女尿路感染十分常见,发生率约4-6%。孕妇尿路感染是孕妇常见的症状之一,需要引起准妈妈的注意。
孕妈妈由于生理原因,妊娠期泌尿系统的张力全面降低。孕妈妈受雌、孕激素的影响,肾盂及输尿管呈扩张状态,蠕动减慢。使尿液排出减慢,积得多,存得久,易于细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发病率。
由于妊娠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输尿管,正常孕妇的尿液中又会有少量的糖,故细菌易于侵入繁殖而发生尿路感染症状。
孕妇尿路感染有什么危害?
妊娠期尿路感染,轻者可引起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重者为急性肾盂肾炎,除有膀胱炎症状外,还会有明显的腰痛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孕妈妈患尿路感染,不仅会损害孕妈妈健康,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生命。而且由于高热及不恰当地使用某些药物,易损害胎儿,引起流产、早产。高热还可使胎儿神经管发育出现障碍,出现无脑儿、先天性耳聋等。
孕妇尿路感染怎么办?
1、取得医生的指导,根据疾病的程度、体质情况、孕期的长短而合理选择药物。一般来说,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对母婴无影响,整个孕期都是安全的,故一般作为首选用药。而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氨基糖苷类等对母亲或者婴儿的健康不利,一般应避免使用。
2、在治疗期间不可以随便选用那些对尿路感染很有效而对胎儿不利的药物,比如像喹诺酮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以免影响胎宝宝正常发的生长发育。
3、最好每天换一次内裤,内裤要用纯棉制品,煮沸消毒,并经日晒最好。
4、裤子要宽松,太紧的裤子会束压外阴部,使得细菌容易侵入尿道。
5、饮食多吃点清淡的,可吃冬瓜、西瓜、青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也可用莲子肉、赤豆、绿豆等煮汤喝,既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还可以保胎养胎。
孕期发生尿路感染处理要谨慎
女性尤其是孕妇由于生理原因,容易罹患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统称为尿路感染。调查表明,孕妇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达11%,可发生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其中部分孕妇仅表现为腰酸而无其他不适,因此常被忽视。其实,尿路感染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不会引起过多损害。
怀孕后输尿管增长、增粗,加上受孕激素影响,管壁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少减弱。到了孕晚期,膨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和输尿管,会造成尿流不畅和尿潴留。潴留的尿液不仅对尿道黏膜有刺激,还容易使细菌滋生。妊娠后尿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多,这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何预防尿路感染呢?主要是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同时节制房事,尤其是怀孕后前3个月、产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房事。即使偶有房事,男女双方也应清洗性器官及外阴,女方还应在同房后小便1次,利用尿液冲洗尿道,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孕妇应坚持每日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应定期去检查尿常规,即使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也应每个月检查1次,以便及时发现尿液改变。孕妇患了尿路感染要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毫升以上。治疗时既要考虑对尿路感染的有效控制,又要注意胎儿的安全,因为很多抗生素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如磺胺类药物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致畸,在妊娠最后两周使用还可引起胎儿发生黄疸。
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
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尿路感染是现在常见并且多发于女性人群中的一种疾病,尿路感染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肾盂肾炎,而若是下尿路感染指的主要是我们所熟知的尿道炎和膀胱炎。那么对于治疗尿路感染这一疾病,中药调理也是可以选择的。那么采用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
相信很多人都清楚,某些西药中含有很多抗生素,虽然这些抗生素在刚开始时对于疾病有疗效,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若是长时间服用抗生素的药物,身体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并且服用抗生素现在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可以试着采用中药去调理,因为中药的副作用要远远低于西药。
往往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中药调理往往不会给患者带来什么不良影响,而若长时间服用抗生素,这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的现象,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患有其他疾病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尿路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在症状减轻或者症状停止时就会停止用药,这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因此患者不应该把希望都放在抗生素上,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中药调理尿路感染的好处已经有所了解。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及时治疗周期要低于西药治疗,但是中药治疗的效果往往是没有副作用的,因此大家不妨考虑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尿路感染。
女性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使用抗生素治疗有它的不足和危害,危害一: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严重的可以造成人的死亡。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可以引起一些维生素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也就是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一年内都会反复发作,而且感觉药用了也不好使的最主要原因。危害二: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最主要的就是肝肾损伤,严重的会影响听力。危害三:抗生素用久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往往细菌繁殖到200代以后就可以对抗生素产生耐药作用,而在培养皿里细菌3天就可以繁殖到200代,药用的越久效果越差,使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后变的无药可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问尿路感染吃什么药的原因。危害四: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容易造成细菌的变异性耐药,使得致病菌变的越来越强大,一旦易感人群再次感染,就会成为致命的细菌,不仅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威胁到其他人的安全。
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能随意使用,需要有针对性的用。二是不能只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本身的局限性,需要和有抑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的尿路感染中成药搭配使用。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根据细菌的不同,使用前做专门的药敏试验,选择对致病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是能够抵抗大部分细菌的药物,临床上医生往往为图方便、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者加大剂量的方式为患者治疗,而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行为,容易培养出耐药菌。对广谱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就会造成更多的人去询问尿路感染该吃什么药。所以最好应该用做过药敏试验的尿路感染中成药。
抗生素的作用是杀菌,可是细菌却是边被杀边高速繁殖,这时配合有抑制细菌繁殖作用的中成药治疗,按细菌繁殖特点给药,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可以事半功倍,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所以尿路感染治疗应该用有抑菌作用的的尿路感染中成药。同时,配合抗生素使用的中成药必须是能快速起效的,否则药效赶不上细菌的繁殖速度,菌群数量会增加,使病情逆转。最好用一天服用4次的尿路感染中成药,能够保证全天有效血药浓度,跟上细菌的裂变繁殖速度。这样的药一般说明书上都带有能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等)字样。这样的中成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能够更有效的杀灭病菌,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建议使用一天服用4次的、有抑菌作用的尿路感染中成药。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主要是由于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泌尿系统免疫力下降,体质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受多种病原体的侵袭,往往更容易患尿路感染,这样的人每次治疗都是在进一步的降低机体免疫力,这类病人若不注意改善体质和免疫功能,其尿路感染往往迁延不愈,易转为亚临床表现或反复性尿路感染甚至发生癌变,增加尿路感染患者的精神压力,诱发其它严重的疾病。因此,为了病人的长久健康考虑,治疗尿路感染最好用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尿路感染中成药。
细菌在人体内分泌外毒素,被杀死时又产生内毒素,不但会会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出现发热、头痛,白细胞增多等炎症反应,也会造成不可逆的肝肾损伤,形成各种其他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所以要想治疗尿路感染,考虑到抗生素带来的肝肾损伤,只有配合抗生素选用能“清除内外毒素的尿路感染药物”一同使用,起到抗炎的效果,才能更好的治疗尿路感染。
治疗尿路感染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1、尿路感染的症状消失就停药: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最大的误区就是症状减轻或消失便停止治疗,实际上任意停药有可能导致药效不够,细菌并未被彻底消灭,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 好,进而转为慢性,如此反复,只会增加治疗尿路感染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患者,每一次再感染又使其机体抵抗力更为减弱,形成恶性循环。
2、使用过量的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在尿路感染发作时,可选用三金片等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有些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常常自行买一些消炎药来进行治疗,事实上,一般所说的消炎药多为抗生素,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给后期尿路感染的治疗增加困难,因此,选用抗生素类西药,尿路感染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3、对尿路感染的防控掉以轻心:治疗尿路感染的常见误区有哪些?一些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常常漫不经心,认为自己年轻力壮不会出什么问题,事实上,随着大众的饮食因素、性观念发生改变,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工作 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呈低龄化趋势。
在性生活中,一些尿路感染未好的女性,即使使用安全套、女用避孕套等工具,继续感染的机率仍然非常大,因此,除了要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孕、注意清洁消毒以外,还需要加强药物治疗。
下尿路感染有哪些原因
一、急性肾盂肾炎:1.起病急骤;2寒战、畏寒;3.发热;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6.尿频、尿急、尿痛;7.腰痛、肾区不适;8.上输尿管点压痛;9.肋腰点压痛;10.肾区叩击痛;11.膀胱区压痛;二、慢性肾盂肾炎: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2.水肿;3.高血压;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尿路感染
检查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8.血沉增快;尿路感染治疗1.对症支持治疗;2.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还是慢性,还要明确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是由何种致病茵引起的及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如何,对肾功能粤成多大的影响,有无泌尿系统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诱因等。
接受正规抗菌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最好先作细菌培养。当出现排尿不适,疑有尿路感染发作时,应先保留尿标本(作细菌培养用)后再服药,如先擅自服药再留尿标本,则细菌受抑不易生长,容易造成“假阴性”。二是治疗时间要足够。一般治疗尿路感染的时间为10—14天。当病情反复发作,或病情较重时,抗菌治疗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在症状消失、尿中白细胞正常、尿细菌培养阴性5—7天后停药。少数情况下,经2—4星期的治疗仍不足以缓解症状时,可采用长程抗菌疗法。三是要坚持停药后的随访。患者在停药后的第1、2、4、6星期,复查尿白细胞和尿细菌培养。如多次结果均为阴性,可以认为该病已经治愈。如果再次有尿白细胞增多和尿细菌培养阳性,则应重新给予抗菌治疗。如反复发作,可采用长程抑菌疗法。其目的不是完全杀灭细菌,而是抑制细菌生长,使尿中细菌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不会引起复发。
尿路感染少用抗生素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疾病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泌尿通路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细菌感染均可以称为尿路感染。同时本病也是非常容易被患者混淆和误解的疾病之一。到了夏天这种疾病的门诊就诊患者更加常见,这是由于高温使人们出汗增多,水分丢失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尿液浓缩,尿量减少不能经常冲刷尿道而使细菌容易繁殖所导致。尿路感染发病的主要人群是女性患者和老年男性患者居多,这是由于女性尿路的解剖结构和多数老年男性患者有前列腺肥大所导致。但是,我们要注意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容易根据个人的“经验”-只要感觉解小便不舒服就认为是尿路感染,自己不规则服用抗生素“治疗”。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对于身体健康有较大的潜在影响。首先,对于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必须具备病原学的检测为依据,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细菌耐药和二重感染。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当你真正出现尿道或者其他部位感染可能已经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二重感染本事就是抗生素带来的真菌感染,不但治疗需要大量医疗费用而且也有临床死亡病例的报道。其次,要在必要的时候正确使用抗生素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实际上,在我们临床遇到的患者当中,很多患者主要是由于感觉尿道口不适或者排尿不适前来就诊。进行小便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少量的镜下白细胞。此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首次出现病变的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患者自己就有多次服用抗生素的经历,病变反复发作,经过多次使用抗生素后有的变得疗效越来越差,甚至发现少数患者出现肾脏功能下降的表现。结合这种现状,我们建议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特别是排尿不适时,可以选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中医药对于排尿不适或者尿路感染具有比较抗生素许多其不能比拟的优点,而且应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并且克服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不足。下边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论述,让你能够在时多一种选择,多一份健康的收获。一、中医药治疗是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根据具体的患者进行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使用抗生素。多于老年男性患者而言,大多数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的病变,可能患者自己并不知情或者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前列腺肥大导致尿液潴留可能时导致排尿不适或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在清热利小便的中药药物中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对于老年女性而言,主要由于生理原因导致激素水平低下,尿路粘膜保护功能下降,出现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不易控制而且会向上尿路侵犯导致慢性肾盂肾炎,时间过久可以出现肾脏功能的损害。对于这些患者单纯使用抗生素疗效较差而且某些药物使用不当还有可能出现药物性肾损害。此时,应用治疗尿路感染的清热利尿的中药配合益气补肾的药物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中青年女性的尿路感染,特别是反复出现病变的患者大多有阴道病变,应用中药口服配合外洗中药方剂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二、中药疗效确切而且可以避免抗生素的副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且中药反复应用没有出现抗生素容易出现的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情况。因此,应用在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尿路感染不但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应用清热解毒一类中药治疗很少出现肝脏损害和肾脏损害。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泌尿道损害往往反复发作,此时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用中药代茶饮进行保健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避免反复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三、把握时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很重要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并不是完全排斥抗生素的使用,对于尿路感染这一类容易滥用抗生素的疾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对于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进行正确的中段尿培养等病原学检测并且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正规疗程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如果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配合应用中药进行辩证论治的话不但可以增强抗生素的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尿路感染复发的几率。因此,随着夏季的来临,尿路感染的患者逐日增多,此时我们要重视对那些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相关医疗常识教育,预防疾病的出现。如果出现更要进行正确的医疗指导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误用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后果。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用药误区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和和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治疗原则
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还是慢性,还要明确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是由何种致病茵引起的及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如何,对肾功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有无泌尿系统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诱因等。治疗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先按常见病原菌给予敏感抗生素。
(2)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3)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4)疗程要足够。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
(5)避免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6)必须同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
(7)加强机体免疫功能。
(8)反复发作配合中药巩固治疗,如银花泌炎灵片等。
用药误区
误区一:过量使用抗生素
在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发作时,有些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会自己购买一些消炎片类的西药进行治疗。但却不知该类西药多为抗生素,作用快但毒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给今后的治疗增加困难。
误区二:无症状就停药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最大的误区就是症状减轻或消失便停止治疗,实际细菌并未彻底被消灭,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愈,进而转为慢性。正确的做法是用药量要足、时间要长,每次用药治疗时间不可短于两周,待体温、尿检正常后,再继续用药1~2周。通常在停药1周及4周后需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如两次结果均呈阴性,说明此次感染已治愈。同时要注意防治结合,选用无毒副作用的中成药如三金片进行标本兼治。
误区三:安全套能防尿路感染
很多尿路感染未痊愈女性认为,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女用避孕套等工具,就能避免继续感染。实际上,调查资料显示,安放或取出避孕工具的过程,会把阴道内的细菌带到阴道口,因而女性患尿路感染的危险性仍然比较大。
小儿尿路感染的用药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易消化,含足够热能和蛋白质。
2.抗感染治疗
(1)药物选择:细菌性尿感根据尿感的定位诊断及病原选药:
①上尿路感染选用血和肾浓度高的药物,下尿路感染选用尿浓度高的药物。
②根据检查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③尽可能用低毒的药物。
婴幼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如伴有呕吐、神萎者,建议静脉用药。头孢类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有较好的效果,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已有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替代趋势。氨基糖苷类静脉滴注要慎用,时间不可长。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强,但7岁以下小儿慎用。磺胺甲噁唑(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适用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疗,一般用药5~7天。对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用抗真菌药。
(2)疗程:由于儿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临床上不易区分,新生儿和小婴儿尿路感染合并畸形的比例较高,短程疗法,包括单剂量疗法和3天疗法,在儿童中均不宜推广。采用短程疗法的急性尿路感染儿童,其复发率和重新感染的机会均大于2周左右的常规疗法。只有年龄大于5岁,尿路没有畸形,才考虑采用短程疗法。
急性初次上尿路感染经有效抗菌治疗,多于2~3天热渐降,尿常规迅速恢复正常,常规疗程为2周。对治疗恢复不顺利者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抗生素,疗程需4~6周。初次尿感痊愈后第1,2,3,6,12个月应随访中段尿培养及菌落计数至少1年。
(3)复发和再感染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天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儿可有复发,多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常见的原因有:
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包括未选用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和仅选用了肾组织内浓度低的药物,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杀菌目的。
②出现了耐药菌株: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很少见,如初次治疗后72h症状和菌尿未消失,应及时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③L-型细菌:占肾盂肾炎复发的20%,根据其仅能在肾髓质高渗条件下生存,可通过多饮水来降低肾髓质渗透压破坏其生存环境,同时选用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重新治疗。
④尿路结石:尿路结石的存在可为细菌提供有效的庇护所,逃脱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疗中止后,成为复发的病因。
⑤病原菌:除大肠埃希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1岁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变形杆菌为主,对这些病人应按药敏选用抗生素,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续存在或经2次6周以上治疗仍频繁复发,则要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顿服为宜,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3~1/4,药物可选用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
再感染多发生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以上,常见于女童,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有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6周,有效者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方法同上,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4)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无症状性菌尿大多不需治疗,因为抗菌治疗并不能降低再感染的发生率。不过,如果患儿合并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继往感染留下肾内陈旧性瘢痕,则应给予积极治疗。否则,菌尿、并存畸形可促进旧瘢痕的发展和新瘢痕的形成,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性高血压形成,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无症状菌尿的治疗,先采用10~14天常规疗法,菌尿转阴后,给予小剂量长期预防,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与再感染病人的预防相同。
(5)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常有肾皮质瘢痕形成,并伴有肾乳头和肾盂肾盏的变形扩张,或持续的肾功能损害和肾脏挛缩。慢性肾盂肾炎大多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少数有尿路梗阻,不伴畸形者极少见。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有尿路畸形者或尿路梗
小儿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易消化,含足够热能和蛋白质。
2.抗感染治疗
(1)药物选择:细菌性尿感根据尿感的定位诊断及病原选药: ①上尿路感染选用血和肾浓度高的药物,下尿路感染选用尿浓度高的药物。 ②根据检查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③尽可能用低毒的药物。婴幼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如伴有呕吐、神萎者,建议静脉用药。头孢类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有较好的效果,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已有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替代趋势。氨基糖苷类静脉滴注要慎用,时间不可长。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强,但7岁以下小儿慎用。磺胺甲?唑(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适用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疗,一般用药5~7天。对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用抗真菌药。
(2)疗程:由于儿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临床上不易区分,新生儿和小婴儿尿路感染合并畸形的比例较高,短程疗法,包括单剂量疗法和3天疗法,在儿童中均不宜推广。采用短程疗法的急性尿路感染儿童,其复发率和重新感染的机会均大于2周左右的常规疗法。只有年龄大于5岁,尿路没有畸形,才考虑采用短程疗法。急性初次上尿路感染经有效抗菌治疗,多于2~3天热渐降,尿常规迅速恢复正常,常规疗程为2周。对治疗恢复不顺利者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抗生素,疗程需4~6周。初次尿感痊愈后第1,2,3,6,12个月应随访中段尿培养及菌落计数至少1年。
(3)复发和再感染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天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儿可有复发,多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常见的原因有: 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包括未选用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和仅选用了肾组织内浓度低的药物,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杀菌目的。 ②出现了耐药菌株: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很少见,如初次治疗后72h症状和菌尿未消失,应及时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③L-型细菌:占肾盂肾炎复发的20%,根据其仅能在肾髓质高渗条件下生存,可通过多饮水来降低肾髓质渗透压破坏其生存环境,同时选用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重新治疗。 ④尿路结石:尿路结石的存在可为细菌提供有效的庇护所,逃脱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疗中止后,成为复发的病因。 ⑤病原菌:除大肠埃希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1岁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变形杆菌为主,对这些病人应按药敏选用抗生素,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续存在或经2次6周以上治疗仍频繁复发,则要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顿服为宜,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3~1/4,药物可选用磺胺甲?唑(SMZ)+甲氧苄啶(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再感染多发生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以上,常见于女童,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有磺胺甲?唑(SMZ)+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6周,有效者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方法同上,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4)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无症状性菌尿大多不需治疗,因为抗菌治疗并不能降低再感染的发生率。不过,如果患儿合并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继往感染留下肾内陈旧性瘢痕,则应给予积极治疗。否则,菌尿、并存畸形可促进旧瘢痕的发展和新瘢痕的形成,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性高血压形成,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无症状菌尿的治疗,先采用10~14天常规疗法,菌尿转阴后,给予小剂量长期预防,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与再感染病人的预防相同。
(5)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常有肾皮质瘢痕形成,并伴有肾乳头和肾盂肾盏的变形扩张,或持续的肾功能损害和肾脏挛缩。慢性肾盂肾炎大多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少数有尿路梗阻,不伴畸形者极少见。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有尿路畸形者或尿路梗阻者,应尽早手术。
(6)尿路畸形的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或肾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和膀胱输尿管反流Ⅲ级以上,应予手术治疗。
(二)预后对于大多数慢性尿路感染患儿,随着尿路畸形的矫正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急性发作的次数可明显降低,肾瘢痕形成的风险减少。仅少数起病年龄早,就诊时已有广泛肾瘢痕形成的慢性尿路感染的小儿,会发展成高血压、进行性肾损害,直到慢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对儿童,尤其婴幼儿的尿路感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孕妇尿路感染如何选用抗生素
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药离不了抗菌药物,目前也无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可以取代。因此,应认识各类抗菌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以便趋吉避凶,确保母子平安。这里不可能很详尽地分析每一种药物的利与弊,但提纲挈领地分析一下某些常用抗菌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应是有益的,最少不至糊里糊涂受到损害。
第一类:氨基糖苷类(常用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将来的永久性耳聋,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有一些先天性聋哑者可能与用此药有关。此外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否则不应使用。
第二类:喹诺酮类(常用有氟哌酸、泰利必妥,各种“某某沙星”),这类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发小鼠的骨骼发育障碍,甚至出现软骨坏死,在人类则未有研究报告。因此,不用为宜,真的要用的话,服药时间也不应太长。
第三类:四环素类(常用有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和将来牙质发育不良。幸好,此类药已逐渐被淘汰而少用,但在某些边远地区,由于医务人员接受医学信息较缓慢,也仍有使用者,应予注意。
第四类:氯霉素,会引起灰婴综合征,也就是出生时,全身灰紫,缺氧而死亡。
第五类:磺胺类(包括多种磺胺,常用为新诺明,又称百炎净),在孕期6个月以上时服用,将来胎儿出生时易发生核黄疸(一种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
总之,孕妇用药必须在脑中多增一根弦。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抗菌药是如此,其他药也是如此。不怕累赘再强调一点,盲目滥用药物是不对,但因害怕药物不良作用而不用药也是绝对错误的。
物极必反,必然者也。正确之道,应该是取得医生的指导,根据疾病的程度、体质情况、孕期的长短而合理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