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中药加糖得慎重
宝宝吃中药加糖得慎重
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偏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卢秉久表示,小孩可以服食中药。不过针对小儿稚阴稚阳的体制特征,孩子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切莫粗心大意而导致引发其他疾病。
在给小儿用药的期间,最重要的是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中医师的治疗,这才有健康科学的保证,千万不能轻信偏方、街边门诊,耽误病情不说,甚至还会危害到孩子生命。
提醒:用药量与孩子体重相关
孩子服用中药时,一定要避免和成人量一致。毕竟孩子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全,药量要酌情减少。卢秉久解释,药量的多少和孩子的体重有关系,服药时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衡量,专业的药师会制定相应的服药量的计划,“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体重,以便准确给孩子用药。”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有的孩子先天虚弱、有的孩子则阳气盛,所以当在服药治病的同时,要兼顾孩子的体质。卢秉久说:“喝药时,最好选择在饭后,一般补益身体的药可以在餐前喝,吸收的好;治病的药应在餐后喝,餐前服用的话,吸收快易伤胃。”
提示:加糖一定要慎重
当家长们看见孩子哭闹不喝“苦药”时,就想到了加糖。其实,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
卢秉久提醒,如果是“快病”,偶尔少量加些糖没有关系,如果是胖、痰湿体质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长期服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建议:适当吃“苦”是好事
卢秉久说:“其实,吃药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的过程,首先能让孩子适合、感受到不同的味道,渐渐适应食物不同感觉,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另外,也是一个心志的磨砺,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最后,所谓‘苦尽甘来’不无道理,只有感受‘苦’的味道,才会珍惜‘甜’的感觉,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努力得到甘甜的心境。”
多吃冰糖反而加重宝宝咳嗽
宝宝长期咳嗽切勿掉以轻心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在临床中,还经常会遇见一些长期咳嗽(一个月以上)的孩子,家长们总以为孩子是感冒后嗓子发炎引起的咳嗽,于是断断续续给孩子不断地吃不同的抗生素,甚至不停地给孩子输液,可是总感觉不能去“根”,不久,孩子就又咳嗽了。
刘海燕说,其实,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涉及呼吸系统,有些还与耳鼻咽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通常将咳嗽时间持续一个月,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称为慢性咳嗽。由于慢性咳嗽患儿很少有其他伴随症状,X线检查无异常,因此误诊误治率相当高。胃食管反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异物、百日咳、支气管异物等都可以引起慢性咳嗽。
当孩子长期咳嗽不容易控制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些全面的、必要的检查。
咳嗽时应减少运动
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护理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咳嗽,家长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鼓励宝宝多休息,兴奋或者运动都可以加重咳嗽和痰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宝宝咳嗽期间,应减少剧烈的户外活动,家长不要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家长应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冷暖,做到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保暖对于孩子咳嗽很重要。咳嗽时急速气流从呼吸道中带走水分,造成黏膜缺水,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此外,对于有过敏性咳嗽的孩子,家中的尘螨、粉尘、猫狗毛、霉菌孢子或蟑螂的分泌物,都可以导致孩子过敏咳嗽。需要把枕头、床垫、棉被拿到阳光下曝晒及经常清洗,将枕头、床垫、棉被套上防螨被套,避免绒毛玩偶,更要避免养猫狗等宠物。
偏方治咳嗽要谨慎
秋冬季宝宝咳嗽时,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煮冰糖梨水,用以润肺止咳。许鹏飞表示,煮冰糖梨水一定要控制冰糖的量,如果冰糖放得过多,不但不能起到止咳作用,反而会因过甜使咳嗽加重。咳嗽时,家长要少给孩子吃辛辣甘甜食品,辛辣甘甜食品会加重宝宝咳嗽症状。
此外,最近还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狂赞盐蒸橙子治疗宝宝咳嗽”,并称效果可“放倒一切止咳消炎药”。对此,专家表示,咳嗽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橙子本身对治疗咳嗽作用不大,盐蒸橙子能治疗宝宝咳嗽并无根据可言。另外专家提醒,尤其对婴幼儿的病症治疗要慎重,不能盲目地用不正规的方法,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等情况。
中药加糖会影响到药效吗
中医指出,食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凡是舌苔厚腻者,或腹胀中满、湿热内阻的人不宜吃蔗糖。如果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疾病雪上加霜。还有一些寒性中药也不适合加糖,糖属温性,会降低中药的疗效。
其实,想要中药不苦,有另外的方法。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就可以轻松地减轻中药的苦味。研究表明,汤药温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会减轻。所以,我们在服用汤药的时候,最好将熬好的中药放在一边静置几分钟,等到药液温度降至温热、不烫嘴的时候饮用,因为这个时候苦味最轻,也更容易下口。
另外,中医认为,煎中药要用专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锅、砂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忌用铝、铁、铜等器皿。
加糖一定要慎重
当家长们看见孩子哭闹不喝“苦药”时,就想到了加糖。其实,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例如,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胃痛的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
老中医提醒,如果是“快病”,偶尔少量加些糖没有关系,如果是胖、痰湿体质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长期服用会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给宝宝喝咳嗽药请慎重
饮食不节制,易患内伤咳嗽
由于学龄前儿童各脏腑稚嫩,如果饮食不节制,影响了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失调,最终伤及肺脏,就会引起内伤咳嗽。而内伤咳嗽主要分为痰湿咳嗽和肺热咳嗽。
痰湿咳嗽一般表现为咳嗽伴有喘、胸闷、痰多清稀。舌质淡红,舌苔白腻。治疗应该宣肃肺气,燥湿化痰。可服用杏苏饮等中成药。
肺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发作频繁、痰黄黏稠难咳、发热口渴、面红耳赤、烦躁不安。舌质发红,舌苔黄腻。治疗宜采用宣肃肺气,清肺化痰。可选用橘红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
止咳祛痰要同步
感冒初期通常我们会给孩子选择一些止咳药,但使用后我们发现,孩子的咳嗽不仅没有好,而且痰的颜色由白转为了黄,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主要是因为,止咳药仅仅缓解了症状,却没有使孩子肺内积聚的热宣泄,这时就需要选择既能止咳、又能祛痰的药物。以临床常用的止咳祛痰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为例,其中的苦杏仁有很好的镇咳作用,在抑制呼吸中枢的同时,使呼吸运动安静而发挥止咳作用。这时甘草在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咳出。在止咳、祛痰的同时,知母、麦冬发挥作用,使孩子娇嫩的肺脏,得到濡养与保护。所以在给孩子选择止咳、祛痰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药物。
多吃冰糖反而加重宝宝咳嗽
宝宝长期咳嗽切勿掉以轻心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在临床中,还经常会遇见一些长期咳嗽(一个月以上)的孩子,家长们总以为孩子是感冒后嗓子发炎引起的咳嗽,于是断断续续给孩子不断地吃不同的抗生素,甚至不停地给孩子输液,可是总感觉不能去“根”,不久,孩子就又咳嗽了。
其实,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涉及呼吸系统,有些还与耳鼻咽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通常将咳嗽时间持续一个月,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称为慢性咳嗽。由于慢性咳嗽患儿很少有其他伴随症状,X线检查无异常,因此误诊误治率相当高。胃食管反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异物、百日咳、支气管异物等都可以引起慢性咳嗽。
提醒,当孩子长期咳嗽不容易控制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些全面的、必要的检查。
萝卜可以和中药一起吃吗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
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因此经常有吃中药习惯的人要注意,对萝卜必须要敬而远之。
喝中药宜“温服”
中药的服用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病症的人,服药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因此,服用中药,应咨询正规医院的中医大夫。
一般情况下,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所以多数情况下,此时服用中药最佳。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
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而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左右时再喝。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喝中药不宜加糖
中药汤剂效果很好,但是比较苦,有的人为掩盖难以下咽的苦味而在汤药里加糖,这种做法不提倡。否则轻者降低疗效,重者还会产生副作用。
因为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药味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糖能润肺和中、补脾缓肝,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等病症。
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不宜随便使用。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有痰者也不宜加糖。
另外,在吃中药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药物的发挥,还有禁忌吃辛辣、生冷是食物。只要了解吃中药不能吃哪些食物,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
喝了啤酒可以喝中药吗 喝了啤酒能吃中药吗
不能马上吃中药。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药物的时候,都是不可以饮酒的,这不仅会伤身,还会影响病情,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慎重的告诉患者,在喝了啤酒千万不要马上吃中药。
喝中药汤剂是否可以加糖
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药味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糖能润肺和中、补脾缓肝,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等病证,因此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不宜随便使用。此外,它在临床使用中也有所禁忌。
首先,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其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再次,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很多人在吃中药的时候,觉得太苦了,就会在中药里加上适当的糖,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中药加糖就失去了它的药性,这就说明这要吃了就没什么作用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再中药里加糖,这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好吃。
宝宝喝中药四点很重要
一、“浓煎”很重要
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例如,小儿感冒用的中药多为解表类药,药味芳香易挥发,久煎易失去解表疗效。浓煎方法为: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如果有经验的家长能直接煎出合适用量好)。
二、注意煎药量
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一般来讲,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三、加糖分热证寒证
给宝宝喂药常常让许多年轻妈妈手忙脚乱。其实,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四、生姜可止吐
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另外,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造成吐药。重要也是常见的一点,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
宝宝皮肤怎么变白 给宝宝用药需慎重
妈妈在护理宝宝皮肤时,也要注意一些因素会导致宝宝皮肤变黑,除避免紫外线伤害外,还要注意药物对宝宝肤色造成的影响,如常见的奎宁、氯丙嗪、含汞软膏等,都会改变宝宝正常的肤色,所以妈妈在给宝宝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宝宝补身体须慎重
1、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
春季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不少宝宝都是在这个季节蹿个的。而宝宝生长加速,对钙质的需求自然相应增加,因此家长要及时给宝宝补充钙质。具体来说,1岁以下的婴儿每日所需的钙质为300~400毫克,1~4岁的宝宝每日所需的钙质为600毫克,而4~7岁的幼儿每日所需的钙质为800毫克,7岁以上的孩子每日所需的钙质应达到1000毫克。而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豆腐、鲫鱼、海带、鸡肉、牛肉、鸡蛋、蘑菇、木耳、苹果、莲子、山楂等等。
2、补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由于春季宝宝生长加速,脑发育处于高峰期,所以需要及时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因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大脑和脑神经的重要营养成分,一旦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家长要及时给宝宝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花生米、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等等。
3、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在春季,宝宝容易出现齿龈出血、皮肤变得粗糙等症状,这大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所引起的,因此家长要给宝宝多补充维生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鱼肝油、瘦肉、牛奶、豆制品、胡萝卜、鱼肉、绿色蔬菜和水果等等。
4、补充“药食同源”的食物
春季是各种传染疾病的高发时期,宝宝抵抗力较弱,稍有不慎,就容易被疾病侵袭,因此家长要给宝宝补充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以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红枣、蘑菇、黑木耳、枸杞子、山药、乌梅、南瓜子、蜂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