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胃痛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寒邪犯胃型:表现特点为突然胃痛,受寒后疼痛加重,遇暖则痛缓,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
2、饮食停滞型:表现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或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暂可缓解,舌苔厚腻。
3、肝气犯胃型:表现特点为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精神情志因素而发作,苔多薄白。
4、肝胃郁热型:表现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较急迫,易怒烦躁,返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
女性乳房疼痛类型逐一数
青春期乳房胀痛:一般在9-13岁发生,这时女孩乳房开始发育,有轻微的胀痛感,随乳房的发育成熟会自行消失。
经前期乳房胀痛: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所引起。月经期过后,上述症状消失。
孕期乳房胀痛:一些妇女在怀孕40天左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产后乳房胀痛:产后3-7天常可出现双乳胀痛、硬结、疼痛。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
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人工流产后,有些妇女主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骤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肿块及乳房疼痛。
性生活后乳房胀痛:乳房充血、胀大未及时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续性充血会使乳房胀痛。
胃痛分类型治疗方法
1.乌贝散治消化性溃疡
【组成与用法】:乌贼骨(刮去外膜,轧为极细末),象贝母(轧成极细末),可用乌贼骨8.5份,象贝母1.5份。每日饭前空腹时服,每日3次,每次3~6g。
【功效与适应证】:此方出自1959年版《中医验方汇选》,一般患者服后,嗳气与反酸均不再发,胃痛顿减或于一两日内完全消失,黑色大便于二三日内逐渐变为黄色,疗期因溃疡面的大小而长短不同,半个月内大致可以痊愈。方中乌贼骨又名海螵蛸,有解酸止痛、止血、愈合溃疡面的作用,其缺点为容易引起便秘,配以象贝母,可以矫正乌贼骨的缺点,并对溃疡面的愈合、镇痛、健胃也有助益。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本方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方,而且加工简易,价格低廉,药性和平。
2.糯米粥治胃溃疡
【组成与用法】:糯米100g,红枣8枚,加水适量熬至极烂,加白糖适量服用。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糯米性味甘温,具有固表止汗、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糯米适宜煮粥,这样不仅营养丰富、有益滋补,且极易消化吸收,可补养胃气。本品与红枣同煮粥可养胃健脾,益气补血,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有辅助治疗功效。此外,还可调理贫血、营养不良,是孕妇、老人、虚弱之人的食疗佳品。
3.玫瑰花治胃溃疡
【组成与用法】:干玫瑰花片6~10g(鲜品量加倍),用开水冲泡服,每日1~2次,连服一段时间。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玫瑰花功能理气解郁,舒肝健脾,缓解胃痛。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中医带你区分头痛类型
太阳头痛:以头部连于项疼痛为特点,多属外感风寒、足太阳膀胱经气厥逆所致。《灵枢·厥病》云:“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灵枢·经脉》亦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故风寒感受于经,或厥气上逆,则有头痛,及项部脊背部疼痛。
阳明头痛:以前额、面颊及眉棱等处疼痛为特点。《灵枢·厥病》曰:“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张介宾注云:“足阳明之脉上行于面,其悍气上冲头者,循眼系入络脑,足太阴支者注心中,故以头痛而兼面肿烦心者,当取足之阳明、太阴也。”外感风寒侵犯阳明经脉,经气厥逆,上冲头面,则可见前额、面颊、眉棱等疼痛,经气郁滞则面肿,烦心,胸满,呼吸不利。
少阳头痛:以头之两侧及耳之前后疼痛为特点。《灵枢·厥病》云:“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热邪壅滞少阳经脉,经气逆乱,上冲于头,故可见头痛剧烈,可伴有下颔疼痛、目锐眦疼痛。
太阴头痛:以头痛痛无定处,按之不得,并伴有善忘为特点。《灵枢·厥病》云:“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脾主运化,脾气虚则清气不升,又脾恶湿,痰湿困清阳,故太阴头痛多有痰湿之象。《证治准绳·杂病》云:“太阴经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
少阴头痛:多属肾精气虚不能上承,膀胱经气实而上逆而头痛,其痛不移。《灵枢·厥病》曰:“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素问·五脏生成》亦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张介宾注曰:“头痛巅疾,实于上也。上实者因于下虚,其过在肾与膀胱二经。盖足太阳之脉从巅络脑,而肾与膀胱为表里,阴虚阳实,故为是病,甚则府病已而入于脏,则肾独受伤矣。”肾主藏精生髓,而脑为髓海,故少阴精气虚则亦可致髓海失养而头痛。
厥阴头痛:以头痛多痛在巅顶,或内连目系,常伴有情绪异常变化为特点。《灵枢·厥病》云:“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素问·脏气法时论》亦曰:“肝病者……气逆则头痛。”张介宾注曰:“头脉痛者,痛在皮肉血脉之间也。心悲喜泣者,气逆在肝也。故当先视头脉之动而盛者,刺去其血以泄其邪,然后取足厥阴肝经而调补之,以肝脉会于巅也。”故厥阴头痛常与气逆有关,肝经气逆,血随气行,郁于头部,可见头动脉充血而痛。
胃痛有哪些表现
一、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二、疼痛时间
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三、观察症状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腹痛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四、到医院检查
如果情况复杂,难以判定是哪个位置不舒服及发作的时间与疼痛的性质,应马上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诊断与检查,这才是最直接且准确的方法。
五:胃痛类型
1、寒邪犯胃型:表现特点为突然胃痛,受寒后疼痛加重,遇暖则痛缓,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
2、饮食停滞型:表现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或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暂可缓解,舌苔厚腻。
3、肝气犯胃型:表现特点为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精神情志因素而发作,苔多薄白。
4、肝胃郁热型:表现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较急迫,易怒烦躁,返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
痛经的类型
专家指出,在治疗上,中医将痛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症状,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气滞血淤:
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应服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气血虚弱: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
阳虚内寒: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应服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肝肾虚损:
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应服具有益肾养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或是多吃点川芎丹参煲鸡蛋。
肌肉酸痛类型
1、肌肉酸痛:急性酸痛与慢性酸痛。
2、急性酸痛:肌肉在运动中或运动刚结束後的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发生疼痛。急性酸痛与作用肌用力时形成血流的中断有关,在缺血的情况下使得代谢产物无法清除,而堆积在肌肉中,进而刺激到痛觉受纳器。在停止运动後的一分钟左右即完全恢复。
3、慢性酸痛:肌肉慢性酸痛往往发生在训练後的 24-48小时之间。肌肉慢性酸痛的程度与肌肉收缩的形态有关,离心收缩最容易形成肌肉的慢性酸痛,等张收缩最不显著。肌肉有慢性酸痛的情形出现时,肌力明显下降。
反胃的类型
浊阻胃型反胃
证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为痰涎水饮,眩晕,心悸,苔白滑,脉滑数。
瘀内结型反胃
证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有积块,坚硬且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血便血,或上腹胀满刺痛拒按,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
胃虚寒型反胃
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中积热型反胃
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酸腐稠液,面红,心烦口渴,便秘尿赤,舌干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清胃泄热,方用竹茹汤。若兼见唇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脉转细,为久吐伤津耗气,气阴两虚。
气滞胃痛颗粒饭前还是饭后吃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气滞胃痛颗粒。气滞胃痛颗粒是胃痛类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症。其含有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香附(炙)、白芍、炙甘草。辅料为蔗糖和糊精。本品为淡棕色至棕黄色颗粒;具特异香气,味甜,微苦辛。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另外,患者在服用999气滞胃痛颗粒期间,一定要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等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中,不同的药,服用的时间不一样,用于治疗增加胃动力的,帮助消化的药,对治疗有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的胃病的,需要在饭前半小时吃药。而气滞胃痛颗粒,是胃痛类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症,含有柴胡、延胡索等成份。即气滞胃痛颗粒属于此类药物,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这些药物没有特殊规定,饭前饭后都可以,一般治疗胃病用药多在饭前服用,有助于胃黏膜保护,可在溃疡面或炎症处形成一层保护膜.但助消化药物饭后服用才有好的效果
上面就是对气滞胃痛颗粒饭前还是饭后吃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气滞胃痛颗粒饭前和饭后吃都是可以的,我们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按时服药,另外出现胃病也要注意平时要规律的饮食,并且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心绞痛类型大罗列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来说,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常感到一种压榨性纯痛或闷痛,有紧缩感,部分病人出现压迫样窒息和濒死感。部位多在胸骨或左胸部的心前区,典型发作时间为3分钟-5分钟。一些特殊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却不明显,有的甚至“声东击西”。
腹痛性心绞痛:病区不在心前区而弥漫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溃疡病发作”、“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等而延误治疗。此病的发作与惊吓、劳累、情绪激动有关。
睡眠性心绞痛:患者往往在夜间突然憋醒,心前区疼痛,胸部有重压感。多为睡眠中被噩梦惊吓,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牙痛性心绞痛:据专家报告,约有18%的冠心病患者疼痛只表现在牙齿上,为隐性发作的冠心病反射引起,医学上称为“心源性牙痛”。患者应利用牙痛这一早期信号及时作心电图检查,及时诊治。
牵涉性心绞痛:心绞痛除反应在上腹部和牙齿外,还会涉及到颈、指尖、脚跟、下腹部等处,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这虽属少数,但不可忽视。
无痛性心绞痛:只有胸部不适、气短、乏力、头晕、恶心等表现,无疼痛感。当认清其真面目,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时,这些症状即消失。
贫血性心绞痛:此病伴有贫血的冠心病人更易引起心绞痛发作。这是由于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降低,引起心肌缺氧而造成的。贫血纠正后,心绞痛会随之好转或消失。
教您区分七种头痛类型
紧张性头痛:
以成年男性多见。患者常因紧张、连续工作或情绪波动、焦虑、失亦等发生头痛。其症状是头部沉重有紧箍感,可伴有头晕疲倦,也可为痉挛性痛、牵扯痛或胀痛,痛达数小时,病人坐卧不安。女患者经期加重。经过睡眠休息、热敷或按摩头部可减轻。
青春期头痛:
以女青年多见。发作前常有眼冒金星、头晕、心跳、出汗、手足发麻等征兆,发展较快,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事后无任何症状。头痛多限于一侧眼眶、额部等,为剧烈跳痛,有时弥漫全头,可伴有恶心呕吐。一般在睡眠后减轻或消失。女患者多在经期发作,可能与内分泌有关。
官能性头痛:
头痛呈胀痛或跳痛并呈波动性,日久伴有失眠、多梦、乏力、眩晕、记忆力下降等表现。神经官能性头痛往往痛苦难言,检查时找不出病理改变。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治疗主要克服不良心态,做到心胸宽广、精神乐观、多参加文体活动,适当配合镇静止痛药治疗。
三叉神经头痛:
这种头痛常发病急、阵发性、电击样短时剧痛,并沿着单测三叉神经的分支向面部放射,有时仅为十几秒种,但反复发作,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可因进食、洗脸、讲话而诱发。 宣武医院疼痛诊疗科主任倪家骧教授谈三叉神经痛
高血压头痛:
以搏动性钝痛、头部紧张感、摇头或用力时加重,伴有头晕,有时可继发脑血管意外。因此,头痛发现血压升高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运动性头痛:
常发生于运动或体力劳动时,疼痛部位一般在两侧颞部,休息后可缓解,运动后又发作,这种头痛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征兆,不及时休息和治疗,会诱发心肌梗塞和猝死。这种头痛应立即休息、治疗。
五官性头痛:
眼、鼻、耳、齿的炎症或癌肿,会引起头痛。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炎、鼻窦炎疼痛在前额及鼻根部;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引起后头痛及颈部头痛等。
脑瘤性头痛:
以头痛伴呕吐、乳头水肿为三大主症。早期头痛可为阵发性,多于清晨或夜间发作,咳嗽、俯首、转头或用力时加剧。头痛时轻时重,时隐时现,有的因脑瘤压迫而发生视力障碍或失明。有上述症状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辨别十种胃痛类型及治疗方案
一、气滞胃痛
胃脘部膨满作痛,其痛串走无定处,频发噫气,或呃逆不休,心烦易怒,屡欲太息,逢恚怒则胀痛增剧,食少口干,舌赤苔白,脉象沉弦而滑。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香陈理气汤(自拟方)。处方:香附15克,陈皮20克,柴胡15克,紫苏15克,枳壳10克,麦芽20克,木香4克,薄荷8克。加减:频发噫气者,加旋覆花、藿香、青皮;吐酸水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气实上逆者,加焦槟榔、莱菔子;呃逆不休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两胁胀满者,加青皮、郁金;兼有腹部膨满者,加川厚朴、大腹皮。
二、伤食胃痛
恣嗜炙煿,贪饮无度,致伤胃气,脘中嘈杂胀痛,泛恶善呕,嗳气,恶闻食臭,口中呼出臭气,舌苔厚腻,舌尖多红,脉滑大,或洪大。治宜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曲麦消食汤(自拟方)。处方:神曲15克,炒麦芽20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紫苏15克,藿香15克,生姜10克,厚朴15克。加减:如脘中胀满甚者,加莱菔子、焦槟榔;呕甚不能纳食者,加砂仁、清半夏、竹茹;吞酸者,合左金丸;嗳气者,加焦楂、莱菔子、薄荷;呼气腐臭者,加佩兰、白檀香;脘部痞硬,气上冲咽不止者,宜因势利导,先以烧盐作浓汤,饮后探吐之,在饮温水使吐,待病情稍稍稳定,然后频频少与汤剂;病势重者,须暂停饮食,饮以清茶、果汁之属,待胃气渐复,再与糜粥。
三、血瘀胃痛
胃脘痛有定处,状若锥刺而畏按,每因食硬物而诱发剧痛,或吐出食物,混杂血出,状若胶漆,粪便中亦或混入败血,大便滑而易出,如用辛烈或过于冷热食物,亦可导致刺痛发作,舌质多紫黯,或见瘀血斑点,口干欲嗽水,但不欲咽下,脉沉涩,或细弦。治宜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方药:丹红散瘀汤(自拟方)。
方药:丹参20克,红花15克,莪术15克,没药15克,香附20克,炙甘草7.5克,延胡索15克,紫檀香10克。加减:若吐食物夹杂黑血者,加侧柏叶、大蓟、藕节;思水不欲咽者,加生地、玄参、牡丹皮;便若胶漆者,加鲜生地黄、侧柏叶、阿胶、黄芩、甘草、炒槐花、炒地榆;大吐下鲜血者,当急凉血泻火,宜酌用《金匮要略》泻心汤与犀角地黄汤之合方,或加山栀子、犀牛角生磨汁,其效尤着。(注:紫檀香应捣碎,后入轻煎。)
四、寒凝胃痛
腹部自觉冷感,拘急掣痛,甚则隆起如拳状,得温则痛减,常欲以掌抚按之,避寒就温,肢端多清冷,溲清长,舌淡无苔,泛吐清水,脉沉微,或沉紧。治宜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药:丁香15克,砂仁10克,陈皮15克,紫苏15克,炮姜15克,肉桂15克,乌药15克,炙草10克。加减:若腹脘痛隆起如拳,加延胡索、吴茱萸;肢端清冷者,加炙附子、人参等;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白豆蔻、生姜。
五、火郁胃痛
自觉胃脘发热,甚则如烧如灼,吞酸呕苦,或消谷善饥,食饮辛辣及热物,则痛增剧,心烦口渴,喜饮冷物,大便燥涩,溲短色赤,舌质红赤,苔黄燥,或龟裂,脉沉滑或洪大有力。治宜清泻胃火,和中止痛。
方药:栀芩清胃汤(自拟方)。处方:栀子15 克,黄芩15克,大黄10克,连翘15克,竹茹10克,青皮15克,川楝子15克,炒麦芽20克。加减:若消谷善饥,加生石膏、黄连;心烦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天冬;吞酸者,加胡连、煅瓦楞子;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知母;大便干结者,加玄参、芒硝(单包分次冲服)。
六、停饮胃痛
中虚里寒之人,食饮水液,阴虚不能化,停潴于中脘,则可发为胃脘压重作痛。以手揉按之,可闻水鸣音,如囊裹水。恶水不欲饮,强饮入则复吐出,舌淡口润,体重肢倦,脉徐缓而濡。治宜温中益脾,和胃化饮。
方药:苓术化饮汤:茯苓20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人参15克,桂枝15克,生姜10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加减:如胃脘揉按有水鸣音者,加苍术、干姜、细辛;呕吐清水者,加炮姜、白豆蔻;强饮水则吐者,加砂仁、川厚朴;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头目晕眩欲仆者,加干姜、细辛;手足厥逆者,加制附子、干姜、生黄芪。
七、中虚胃痛
胃痛隐隐痛时多在空腹,得食或温罨则痛减,喜暖畏冷,食少身倦,或脘腹虚满,或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此证时轻时重,可数年不愈;每因气恼、过劳、受累、食伤等因素反复发作,而出现中土运化无力的食滞等症状。治宜补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和胃益脾汤(自拟方)。处方: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砂仁10克,麦芽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加减:若脘腹虚满者,加川朴、紫苏;大便稀溏者,加苍术、炒山药、炒薏仁;逢恚怒痛甚者,加乌药、延胡索。
八、中虚气滞胃痛
胃痛隐隐,痛时而攻胀作痛,脘痛过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食少乏味,嗳气频繁,神疲肢倦,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补中健脾,理气止痛。
方药:调气理脾汤。处方: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麦芽20克,香附15克,紫苏15克,砂仁10克。加减:若中满者,加神曲、焦山楂;中满胀甚连胁者,加枳壳,莱菔子;逢恚怒甚者,加合欢花。
九、津伤胃痛
脘痛隐隐,胃中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唇焦,大便燥涩,舌红少津,脉细小数。治宜滋燥生津,和胃止痛。
方药:滋燥养胃汤。处方:炙杷叶15克,麦门冬15克,人参15克,沙参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麦芽20克,炙甘草10克。加减:若食后涩滞难下,加苏子、黑芝麻、枳壳;心烦口渴者,加天门冬、知母;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大便燥结难下者,加生地、玄参、黑芝麻。
十、津伤气滞胃痛
胃痛隐隐,甚则胀满,胃中嘈杂,噫气频频,时善太息,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舌红而干,脉细数而弦。治宜滋燥生津,消食理气。
方药:滋燥理气汤(自拟方)。处方:炙杷叶15克,麦门冬15克,人参15克,沙参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麦芽20克,枳壳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加减:若口燥咽干甚者,加天冬、知母;频发噫气者,加苏子、旋覆花;中脘胀满甚者,加莱菔子;腹部膨满者,加川朴;大便燥结者,加黑芝麻、玄参;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