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医生微课 小儿汗证应该怎么治疗
谢医生微课 小儿汗证应该怎么治疗
如果是由原发病引起的异常出汗,当然应该先治疗原发病。比如佝偻病的孩子,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有结核感染的孩子应当抗结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药物治疗。
如果排除了基础疾病,或这些原发病经过治疗已经得到控制后,孩子仍然有异常出汗,当然要考虑选择中医内外合治。
中医认为,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血虚、阴虚为主,因此,补虚为其根本。但是,临床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多汗表现为湿热熏蒸之实汗,此时又当以泻为主要治法。辨证多分为以下几型。
1.肺卫不固:自汗出,以头颈、胸背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易感冒。治以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合牡蛎散加减。
2.营卫失调:自汗为主,汗出遍身,抚之不温,畏寒恶风,胃纳不振。治以调和营卫,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气阴亏虚:盗汗为主,形体消瘦,心烦少寐。治以益气养阴。方选生脉散加减。
4.湿热蒸迫:汗出多,以额、胸为甚,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便干。治以清热泻脾,方选泻黄散加减。
除了中药汤剂内服之外,也可以配合药物外治,比如湖南中医附一自制的止汗敷脐贴,可以辅助治疗汗证;小儿推拿,对汗证也有一定的疗效。足浴法:五倍子、乌梅、艾叶,煎水足浴,也可以试用。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1、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症状: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
中医方药: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药方分析:本方症为黄疸,属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熏蒸,症状表现为厌食油腥,脘腹不适,大便色白,皮肤发黄.故治以茵陈蒿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栀子,黄柏,滑石,苡仁清利湿热;青皮,川朴,炒三仙,砂仁调气化滞;大黄,郁金逐热散瘀行血退黄.全方组方合理,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效。
2、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中医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药方分析:本方症为黄疸性肝炎,实热型,湿热郁于肌肤,气不得运,血不得行,胆汁外溢,以致皮肤巩膜发黄.对于此类黄疸,医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热毒,活血化瘀药退黄外,还常用绿茶来降转氨酶.名老中医认为,绿茶主治肝胆湿热,有清肝,醒脑,祛湿,利水,退黄之功。
3、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症状: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中医方药: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茵陈后下,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药方分析: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于肺,发于皮,则周身发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困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故治疗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同时注意护脾胃之气,升发胃气.方以生麦芽配伍茵陈既是此理;金钱草,穿肠草,通草,黄柏均为通利之品.对于黄疸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虑湿热夹杂,内蕴与血分.血瘀不行则黄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参,血竭,广角之类,多可获效。
4、茵陈丹参汤
中医方药:茵陈15克、丹参15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取汁80~100毫升,分3~5次分服。
适应病症:新生儿黄疸,出生后4周内的新生儿,出现目黄,身黄,尿黄。
药方分析:新生儿黄疸日久不愈,多是因为肝胆湿热兼血瘀所致.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药理研究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并用降低血中胆红素及解热的功能;丹参活血化瘀,古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近代研究其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生理机能好转及缩小肝脾肿大的功能;车前子性寒降泄,能清利湿热下行而利小便,有较强的利尿作用;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四味药配伍,清热去湿利胆,治血化瘀退黄之功尤佳。
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穴位疗法:
通用取穴:推上七节骨200次;揉板门200次;补脾经200次;补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运内八卦200次;摩腹200次。
(二)中药泡澡疗法
(1)木瓜白头翁秦皮小茴香各30克
(2)熬成的中药水取适量加入到热水中泡洗身体,且浸没到肚脐以下。
(3)泡澡治疗时间为20分钟左右。
注:若患儿肛周潮湿,可用六一散擦其部位;若肛周出现糜烂,可用止疮膏擦其部位。
调护:
1、在推拿过程中,应注意护理。喂养要定时定量,不吃不洁食物,注意保护腹部,勿使受凉,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勤换尿布。
2、本病推拿治疗有效,但并不排除其他疗法,特别是有感染因素的,可同时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出现脱水和中毒症状时,更应及时静脉输液等治疗。
3、平时可服用马齿苋山楂粥
用料配方:新鲜马齿苋250克,山楂25克,粳米100克。
操作:
(1)把马齿苋洗净切碎,山楂洗净去核,备用。
(2)粳米淘净,用大火煮沸投入山楂,改为小火煮至米开花,投入马齿苋,再煮沸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食,连服数日。
儿童保健小儿自汗盗汗的治疗
中医一般把小儿汗症分为表虚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3个类型。
表虚不固型 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加剧,或伴盗汗,平时易感冒,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
营卫不和型 以自汗为主,汗出遍身,畏寒怕风,神疲,胃口不佳。舌淡红,苔薄白。
气阴两虚型 睡眠中汗多,或动则汗出,身体消瘦,手足心热,哭声无力,神萎不振。舌红少苔或苔花剥。
此外,也有因脏腑积热、湿热熏蒸而致自汗、盗汗的。
汗证治疗以补虚为基本法则。气虚者补益肺脾之气;阳虚者重在温振卫阳;阴虚者养阴清热。凡虚证皆可配合敛阴止汗,标本兼施。湿热熏蒸者治以清热泻脾。除内服药外,尚可配用外治疗法。
宝宝汗多 4个方法判断是否正常
小儿汗症(盗汗、自汗)
汗症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小儿体秉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天气炎热,或衣着过厚,或喂奶过急,或活动剧烈,都可引起出汗,如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时间,无故出汗者称“自汗”。
现代医学主要分下列三方面来考虑病因:
(1)全身性多汗,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循环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疾病、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疾病、营养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异常的疾病、食物性刺激、药物作用、中毒、神经等均可致之。
(2)半侧身多汗,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占位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损伤、脑血管病变等)在脑神经中枢;病变在脊髓,可致下半身出汗,或一个肢体多汗;局部交感神经节受损或病变。
(3)局部多汗,如手掌、腋下、会阴的多汗,多为汗腺分泌异常所致。
小儿多汗的原因及性质
小儿病理性多汗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出现的症状。所以,必须准确地诊断出小儿多汗的相关疾病,找出病根,才能有效地治疗小儿多汗症。父母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辨别小儿多汗的性质呢?
多汗出现的时间
如活动性佝偻病多数是在晚上睡后多汗,深睡以后汗液逐渐减少;结核病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则为通宵多汗,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空肚子时多汗应考虑低血糖症;蹲下突然站立起来时多汗应注意脑部暂时缺血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
谢医生微课 小儿多汗应该怎么护理
1.对于多汗的宝宝,家长们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及时在宝宝把衣裳汗湿后帮宝宝把身体擦干,避免宝宝着凉,不要让空调或者风扇对着宝宝直接吹。而且还要注意给宝宝及时补充水分。
2.如果是有佝偻病早期相关表现的宝宝,家长们就要注意了:鱼肝油要足量补充,出太阳时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如果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家长们就要带宝宝到医院,行微量元素检测、维生素D含量检测等相关检查,并遵照医嘱进行相关治疗。
如果是怀疑结核病的宝宝,则要注意至医院行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疗。如果考虑其它疾病,也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
中医分型治疗小儿盗汗
1、病理性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结核病和佝偻病。如果病儿在出盗汗的同时还会伴有其它症状,如伴有低热、咳嗽时,可能是患了肺结核;伴有睡觉不踏实、烦躁易怒、腹胀、出汗有酸味、尿味刺鼻等,很有可能是佝偻病的早期。对此,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2、生理性
生理性盗汗是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调节功能也欠完整,所以当孩子睡熟后有时出汗现象,但不伴有其它症状;孩子的精神、饮食、面色、大小便都正常,对此尚无需治疗,过段时间就会自愈。
中医分型治疗小儿盗汗
1、气阴虚弱的特点
以盗汗为主,也伴有自汗,汗出较多,病儿消瘦、口干、精神萎靡不振、哭声无力,手足心热,睡觉不实,舌质淡舌苔少。治疗时应选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药,如”生脉散”或”生脉饮”。它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所组成。其中人参补肺益气以生津止渴,麦冬能养阴生津,清虚热而除烦躁,五味子具有酸收肺阴止汗而生津,并可安神宁心,所以治疗因气阴虚弱所致盗汗的理想药。
用生脉饮时,周岁内的小儿每次服1/3瓶,口服2次,2—5岁每次服1/2瓶,日服2次。另外对于孩子出盗汗又查不出任何原因者,可用五倍子适量或五倍子加明矾共研成细粉,用温开水或醋调成糊状,敷于肚脐上,每日一次,据观察效果,此法也很好。
2、表虚不固的特点
以自汗为主,伴有盗汗,病儿神倦无力,面色少华,手、足欠温,舌质淡舌苔薄白。治疗时,应选用具有益气固表作用的药如:”玉屏风散”,它是由黄芪30克、防风30克、白术60克,共研成细粉,和匀后备用。用时周岁以内的小儿每次1克,日服2次,温开水调匀后喂服;2—4岁每次2—3克,日服2次;5岁以上每次可用5克,日服2次温开水调匀后服。
谢医生微课 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区分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呢?
如果孩子是因为天气炎热、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或进食热量高的食物之后出汗,且没有其它疾病表现,一般属于生理性出汗。
宝宝睡着了容易出汗,如果多在上半夜刚入睡时出汗,深睡后汗液便会逐渐消退,这也属于生理性出汗,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病理性出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汗证”,是指小儿在正常环境和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
①盗汗:睡觉的时候出汗,醒来后汗止;
②自汗:在安静时且未着过多衣物,室内温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出汗,不分昼夜。
①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肺炎、结核病、疟疾等。
②营养性疾病和代谢疾病,如:佝偻病活动期,这是婴儿最常见的多汗原因,一般有未足量补充鱼肝油或少见阳光史;还有Ⅱ~Ⅲ度营养不良、糖尿病、低血糖等。
③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类风湿病、全身播散性红斑狼疮等。
④循环功能不全,如: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等危急重症,可出现全身湿冷。
⑤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⑥精神因素,如:小儿紧张、兴奋、感到恐惧或受到惊吓等。
⑦药物作用,如:使用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等药物后出汗。
以上疾病中,佝偻病的出汗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汗出明显为特点,且多伴有“枕秃”;结核病的出汗以整夜均可见汗出为特点,同时伴有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