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宝宝发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不规则热指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
寇热(Q fever)是由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柯克斯体病。牛、羊、狗、马、骡和猪等家畜为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但无皮疹,有时伴间质性肺炎,少数患者出现慢性肝炎或致命性的心内膜炎。
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持续性弛张热可见于恶性肉芽肿。
发热很少是单一病理过程,肿瘤与结缔组织病在发热过程中可夹杂感染因素,致使临床表现复杂,但绝大多数根据临床特点与全面检查后仍可明确诊断。了解原因不明发热病因分布的频率,有助于提供临床诊断的逻辑思维。根据热程、热型与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发热(热程小于2周)、长期发热(热程超过2周,且多次体温在38℃以上)、和反复发热(周期热)。一般认为急性发热病因中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肿瘤、血管-结缔组织病。这三类病因概括了90%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在原因不明发热中占多数,以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局限性脓肿、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为多见,结核病居第二位,其中肺外结核远多于肺结核。恶性肿瘤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依次为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和各种实质性肿瘤,在原因不明发热中所占比例较既往增高。
宝宝睡觉摇头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夜间摇头
这一症状经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睡梦中宝宝的头部呈现非正常的晃动,在个别情况下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位乃至全身也会一起摇动。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还未查明,也许是一种心理疾病,社会环境也有影响。此外智力障碍、癫痫、多发性抽搐也会导致身体晃动的现象。二至三个月时首先出现的是摇头,再过四至七个月,全身都开始晃动。
2.缺钙
宝宝缺钙时一般精神状况上会有所体现,例如逆反心理严重,脾气差。而在睡眠时,睡眠质量会下降、容易有下床气;排汗量会增多,哪怕气温适宜、衣服厚度也适中,也会出汗,汗液会使宝宝的头部瘙痒,宝宝会用头部和枕头的摩擦来止痒。长此以往,宝宝与枕头接触部分的头发就会变秃。宝宝单一出现某一种现象,是不能判断为缺钙的,妈妈要综合多种症状做出判断。
3.拉扯耳朵
如果孩子不仅仅是摇头,还经常会碰耳朵,妈妈要注意宝宝耳朵是否有异常,如果出现红肿,也许是耳朵发炎了。
恐水症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某些病例由于咬伤史不明确,早期常被误诊为神经症。发病后症状不典型者,有时易误诊为精神病、破伤风、病毒性脑膜炎及脑型钩端螺旋体病。安静型肢体瘫痪病例可误诊为脊髓灰质炎或吉兰-巴雷综合征。破伤风患者潜伏期较短,多为6~14天,常见症状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性肌肉痉挛持续较久,常伴有角弓反张。而狂犬病肌肉痉挛呈间歇性发作,主要发生在咽肌。破伤风患者无高度兴奋及恐水现象,积极治疗多可治愈。
严重的神志改变(昏迷等)、脑膜刺激症、脑脊液改变及临床转归等有助于本病与病毒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免疫学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可作出肯定诊断。
狂犬病尚应与类狂犬病性癔症(假性狂犬病)相鉴别。这类患者有被犬且多确定为狂犬咬伤史或与患病动物接触的历史,经数小时或数天即发生类似狂犬病的症状,如咽喉部有紧缩感、能饮水、精神兴奋等症状,但不发热,不流涎,不怕风,或示以饮水,可不引起咽喉肌肉痉挛。这类患者经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可很快恢复健康。
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舌苔发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诊断
舌苔发黑又称黑苔,在临床中虽然比较少见,但其主病却颇为复杂,既可见于外感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内伤杂病的黑苔未必主凶,即使是外感病所见的黑苔也不能一概而论。
黑苔的临床诊断可通过症状来判断,具体的诊断依据如下
舌苔发黑、黏腻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比如服用某些药物后,即可出现黑苔,而且大便亦发黑服用抗生素,有时亦可出现黑苔。以上情况不属病态,不必紧张。
但通常胃重的患者观察到的黑苔应警惕,如果舌尖的边缘和深红色,和蓝色,加重病情,应及时到医院。
黑苔应与黄苔相鉴别,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头发分叉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竹节状发 在毛于发生套叠,使毛干呈 结节球状和凹陷变形,如竹节状。
2.结节状脆发病 多发生于精神病患者。及病痒性皮肤病。常见于头皮,多为部搬累,腋毛干上有一个或数个灰色梭形结节。
3.结毛症 患者毛稀疏,无光泽毛于中部及末梢部,往往自然打结成结节状,或扭曲成环。
4.管状发 发干上有l-4rum长的白色角质套,数目l-4个不等,可沿发干活动,距头皮互~3 cm。
可以进行头发外观观察和头发韧性测试等方法来进行诊断和判断。
外阴灼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阴道粘膜高度水肿,外阴灼热有白色片块状薄膜粘附,易剥离,其下为受损粘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异常,还可有尿频、尿痛、同房痛。严重者可遗留瘀斑是本病的典型症状。
霉菌性阴道炎:本病的突出症状是白带增多及外阴、阴道奇痒。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异常,还可有尿频、尿痛、同房痛。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且呈黄白色,偶带黄绿色脓性,常带泡沫,有腥臭,病变严重时会混有血液;其次为腰酸、尿频、尿痛、外阴瘙痒、下腹隐痛。阴道粘膜红肿,有散在的出血点或草莓状突起,偶尔会引起同房疼痛。
阴道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性交后出血及绝经后出血;白带增多,甚至阴道有水样、血性分泌物伴有恶臭;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腰、腹痛,大小便障碍(包括尿频、尿血、尿痛及便血、便秘等)。
非感染性发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109/L。
不明原因发热: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 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 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 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 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 37.3℃或肛温高于 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 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弛张热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皮肤发黄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皮肤发黄的鉴别诊断:
皮肤发黄但巩膜没有黄染:皮肤染黄征、橘黄病或柑皮症。血中胡萝卜素过多。
生理性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无瘙痒,无肝胆疾病的皮肤黄染:无瘙痒,无肝胆疾病的皮肤黄染又称“假性黄疸”。“假性黄疸”并非是血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真性黄疸”,而是一种由于血清胡萝卜素增高所致,以皮肤黄染明显,但无瘙痒,无肝胆疾病,血清胆红素正常而血清β-胡萝卜素增高为特征的一类病理表现。
发黄是怎样一种黄,如果是黄胆性肝炎,又称甲肝,辨别的主要特征是看他/她的眼白部分是否呈黄色。如果到了一定程序,身上的皮肤呈现的黄色应该是金黄色的。除了发现手心和手背发黄,还应关注自己 身体还有哪方面不适。因而,应经诊断后根据自身病因对症下药,调理内分泌,这才是改善皮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