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腺瘤性息肉有哪些偏方疗法
胃腺瘤性息肉有哪些偏方疗法
偏方一:炒枣泡水治老胃病
将大枣洗干净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些备用。把炒好的大枣掰开,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一次放三至四个即可,可适量加糖,待水的颜色变黄后服用。
偏方二:治胃良性肿瘤秘方
最先将0。5千克蜂蜜倒入碗中,用锅将125-150克花生油烧开,以泡消散为止,然后将油倒进盛有蜂蜜的碗中,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匙,早晚各服用一次。病重者可添加一次。此方对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不舒服溃疡都有效。留心,不能 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偏方三:葡萄酒泡香菜治胃良性肿瘤
普通葡萄酒数瓶,把酒倒换在广口瓶里,再放入洗净的香菜,比例为一比一。密封泡六天即可。早、中、饭各服一小杯,连服三个月。泡过的香菜假如还保持绿色,能够一起吃下去,成效更好。
小心胃息肉的癌变和术后饮食
(一)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
(二)警惕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2:1),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WHO分型)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40%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2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日本学者Nagayo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同样,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因此,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息肉摘除后的病例,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三)胃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3、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4、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5、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肠息肉产生的病因有哪些
在日常饮食必须要选择一些比较清淡的,这样对于肠胃不好的群众比较的能够避免肠息肉疾病的出现。肠胃经常受到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容易产生肠胃炎症,肠胃黏膜的病变就是产生肠息肉的主要原因,下述详细介绍了关于肠息肉的病因。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
低食物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肠息肉的病因主要还是肠胃黏膜的病变产生的,所以肠息肉的患者在日常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常饭后可以适当的散散步,这样有助于肠胃消化食物,对于肠胃蠕动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肠息肉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的就医检查。
胃息肉不是胃癌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 ,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 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 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 )和肿瘤性息肉( 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 )两大类 ,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 ,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 再生性 )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 ,细胞分化良好 ,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 ,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 ,但很少发生肠化 ,癌变率较低 ,仅 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 腺瘤性变 ) ,也可发生恶变 ,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 7。4%~13% ,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可分为管状、乳头状( 绒毛状 ) 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达 40% 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 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国际学者 Nagayo 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 ,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 ,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同样 ,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 ,因此 ,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 ,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 ,息肉摘除后的病例 ,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 ,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 ,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 ,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 Gardner Syndrome )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 ,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警惕胃息肉的癌变与饮食注意
(一)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
(二)警惕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 ,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 ,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 WHO分型)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 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40%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日本学者Nagayo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同样,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因此,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息肉摘除后的病例,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 Gardner Syndrome )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三)胃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3、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4、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5、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肠息肉产生的病因有哪些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
低食物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肠息肉的病因主要还是肠胃黏膜的病变产生的,所以肠息肉的患者在日常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常饭后可以适当的散散步,这样有助于肠胃消化食物,对于肠胃蠕动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肠息肉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的就医检查。
胃息肉有几种呢
一、临床分类
1.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广基息肉和带蒂息肉。
2.从息肉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个和多发息肉。如果息肉数目多时,叫做息肉病。
3.日本三田分类法:分为四型。
Ⅰ型:最为常见。息肉形态一般呈无蒂半球形,息肉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大于90度,色泽与周围粘膜相似或稍红,好发于胃窦、胃体及胃底。
Ⅱ型:息肉呈半球形,无蒂,息肉隆起,与胃黏膜间夹角近90度,表面发红,中央可见凹陷,多见于胃体、胃窦及胃底交界处。
Ⅲ型:息肉多发于幽门窦部,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山脉状或棒状,无蒂,息肉与粘膜间夹角小于90度。
Ⅳ型:息肉有细蒂,蒂之长短不一,表面光滑,可有糜烂及颗粒状改变,异型性显著。Ⅳ型息肉癌变率很高,可高达25.7%。临床上以Ⅰ型多见。
二、病理分类:
按最常采用Mings分类法分为再生性胃息肉及腺瘤性胃息肉两大类。 I
(一)再生性胃息肉——即为增生性息肉。
临床比较常见。息肉分布于胃内的部位不定。多数发生于胃炎较重的部位,息肉以多发多见,直径约1cm,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息肉的成分多为指状细长的嵴和高分化类似于幽门腺上皮的扩张腺窝组成。不规则的腺窝呈分支形和囊样变。增生的上皮细胞较大,深染色、单层,核位于基底部,但分裂像少见。胞浆可分泌粘液,PAS阳性。间质为粘膜肌向粘膜表面呈放射状生出的平滑肌束及胶原纤维组成,有时息肉有大量血管瘤样的血管及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少数伴有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癌变率较低。
(二)腺瘤样息肉。
根据腺瘤的形态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状腺瘤。
1.腺瘤性息肉
即息肉状腺瘤,发生于胃粘膜的各处,幽门区约占一半,为胃腺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单发最多见,也可多发。常为广基无蒂,也有时有蒂。体积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径一般约2cm。镜下结构为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腺体扩张成囊状的偶见。腺体被复单层柱状上皮,排列较密,细胞浆少,粘液分泌活性减少,核深染呈柱状,体积大小一致,可见核分裂象。常见有肠上皮化生于腺体中,间质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纤维组织构成,而其中可见有程度不等的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乳头状腺瘤
即绒毛状腺瘤,发病在临床中极少见到。肉眼观察可呈乳头状及绒毛状,常为广基无蒂,镜下结构为柱状上皮细胞被复分支状含血管结缔组织索芯组成。事实上,以上两类腺瘤常混杂存在于同一息肉内。直径超过2cm的息肉,常有腺体异型性增生,甚至发生原位癌和浸润癌。异型性增生的腺体表现在腺上皮由高柱状变为低柱状,核分裂象增多。立方形,粘液分泌减少,嗜酸性胞浆增多,并且核增大,染色质增多,核排列不规则。在发生原位癌时,以上所述异型性变化加重并同时出现腺体生芽及表现腺体背靠背。文献报道有25%~72%的绒毛状腺瘤出现恶变,转移约12%。
(三)胃的特殊性息肉
1.错构瘤性息肉
临床中错构瘤性息肉可单独存在,也可与粘膜皮肤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病(Peutz-Jegher综合征)共同存在。没有伴随肠息肉病的胃错构瘤性息肉,局限于分泌胃酸区的胃上部,为无蒂和直径小于5cm的息肉。在P-J综合征中,息肉较大,而且可有蒂及分叶状。组织学上错构瘤性息肉具备正常成熟的粘膜成分的不规则生长,粘液细胞增生,混杂有壁细胞和主细胞。腺窝呈囊性扩张。平滑肌纤维束从粘膜肌层向上呈放射状,将正常胃腺体分成小叶。间质为轻度水肿充血。小的错构瘤性息肉于镜下活检可见完整。而较大的息肉活检仅可见到增生的表面及腺窝的上皮。
2.异位性息肉
主要由异位的胰腺或Brunner腺构成,也有包括在错构瘤性息肉范围内。沿胃大弯,尤以幽门及窦部几乎单独可见的异位胰腺,常见的表现是幽门阻塞。肉眼观察异位胰腺为一狐立的凹陷的无柄的结节。在组织学上胰组织最常见于粘膜下层,以致内镜活检时可漏诊,异位胰腺有时也可出现在粘膜层,可见腺泡、导管及Langerhans岛,可混有Brunner型腺体。如被平滑肌包围时即成为腺肌瘤。异位息肉于十二指球部最常见,也可见于幽门和窦部。其表面常形成溃疡。在组织学上粘膜和粘膜下层可见正常的或者囊状的Brunner腺与平滑肌束。
3.家族性息肉病
息肉发生于胃的所有部位。 以胃窦部数量最多而且体积最大。伴有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体积从0.2~4cm大小不等,表面平滑,由弥漫散在的被复单层柱状上皮的成熟粘液、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疏松、水肿和充血的间质构成。偶见乳头状突起的腺体。其中一些腺体成囊状,充满粘液。无粘膜肌改变。被认为这种息肉为良性且具有错构瘤的性质。
胃息肉是肿瘤吗
胃息肉是什么呢?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据分析胃息肉就是说胃粘膜表面隆起的病变,外层比较光滑,通常被称为胃癌的前兆。俗话说病从口入,注意饮食规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是有益的。那我们先仪器听听专家们的分析吧。
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胃息肉有单发也有多发者。术者遇一例60岁女性患多发性胃息肉,息肉生长于胃体及胃底部,最大息肉1。5cm,最小息肉0。5cm,都为广基型,息肉色鲜红,突出于胃腔内。经胃镜直视下导入激光切除,术后原胃部不适症状全消失,术后至今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症状,饮食良好。文献报道胃息肉比结肠息肉发病少见,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常在慢性胃炎时合并形成,单个息肉占绝大多数。
1.临床分类 按最常采用mings分类法分为再生性胃息肉及肿瘤性胃息肉两大类。
第一类为再生性胃息肉??即为增生息性肉,发病较常见,其比例约76%~90%。分布于胃内的部位不定,多数倾向于发生在胃炎的部位。多发性占多数,直径平均1cm,其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息肉由指状细长的嵴和高分化类似于幽门腺上皮被复的扩张腺窝组成。不规则的腺窝呈分支形和囊样变。增生的上皮细胞较大,深染色、单层,核位于基底部,但分裂象少见。胞浆可分泌粘液,pas阳性。间质为粘膜肌向粘膜表面呈放射状生出的平滑肌束及胶原纤维组成,有时息肉有大量血管瘤样的血管及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及肠化生不典型。主要是增生再生的结果,恶变者很少。
第二类为胃腺瘤。此病为真性肿瘤性腺瘤,包括腺瘤性息肉和乳头状及绒毛状腺瘤。与结肠腺瘤的组织学和生物学相似。胃腺瘤比胃癌远为少见,约占所有息肉的25%。发生于胃部的粘膜上皮,大都由增生的胃粘液腺构成。
(1)腺瘤性息肉 即息肉状腺瘤,发生于胃粘膜的各处,幽门区约占一半,为胃腺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单发最多见,也可多发。常为广基无蒂,也有时有蒂。体积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径一般约2cm。镜下结构为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腺体扩张成囊状的偶见。腺体被复单层柱状上皮,排列较密,细胞浆少,粘液分泌活性减少,核深染呈柱状,体积大小一致,可见核分裂象。常见有肠上皮化生于腺体中,间质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纤维组织构成,而其中可见有程度不等的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乳头状腺瘤 即绒毛状腺瘤,发病在临床中极少见到。肉眼观察可呈乳头状及绒毛状,常为广基无蒂,镜下结构为柱状上皮细胞被复分支状含血管结缔组织索芯组成。事实上,以上两类腺瘤常混杂存在于同一息肉内。直径超过2cm的息肉,常有腺体异型性增生,甚至发生原位癌和浸润癌。异型性增生的腺体表现在腺上皮由高柱状变为低柱状,核分裂象增多。立方形,粘液分泌减少,嗜酸性胞浆增多,并且核增大,染色质增多,核排列不规则。在发生原位癌时,以上所述异型性变化加重并同时出现腺体生芽及表现腺体背靠背。文献报道有25%~72%的绒毛状腺瘤出现恶变,转移约12%。
(3)胃的特殊性息肉①错构瘤性息肉;临床中错构瘤性息肉可单独存在,也可与粘膜皮肤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病(peutz- jegher综合征)共同存在。没有伴随肠息肉病的胃错构瘤性息肉,局限于分泌胃酸区的胃上部,为无蒂和直径小于5cm的息肉。在p-j综合征中,息肉较大,而且可有蒂及分叶状。组织学上错构瘤性息肉具备正常成熟的粘膜成分的不规则生长,粘液细胞增生,混杂有壁细胞和主细胞。腺窝呈囊性扩张。平滑肌纤维束从粘膜肌层向上呈放射状,将正常胃腺体分成小叶。间质为轻度水肿充血。小的错构瘤性息肉于镜下活检可见完整。而较大的息肉活检仅可见到增生的表面及腺窝的上皮。②异位性息肉;主要由异位的胰腺或brunner腺构成,也有包括在错构瘤性息肉范围内。
本文对于胃息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胃息肉大部分形成于慢性胃炎与胃炎同时存在,早期可以无明显症状,多于胃肠钡。胃息肉如果还不重视,不治疗的话,那么离胃癌就真的不远了。
老年人肠胃不好怎么调理 胃肠胃出血息肉
息肉有不同的类型,炎性息肉高发率80%,但是癌变的几率不高只有1%—2%,做胃镜的时候可以把小息肉处理掉;腺瘤息肉发病率有20%,但是癌变几率非常高,有30%—50%,一旦确诊是腺瘤息肉需要尽快手术摘除。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可能在小瘤子的某个部位悄悄地变成早期癌。这样的发生也比较复杂,比如说遗传、环境性因素等,有专家提出,腺瘤性息肉的预防和胃癌的预防是一样的。
不管是炎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系,一旦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定要服用相关的药物治疗。
胃息肉与胃癌的关系
胃息肉不是胃癌 ,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 ,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 ,定期随访 ,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 ,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 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 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 )和肿瘤性息肉( 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 )两大类 ,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 ,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
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 再生性 )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 ,细胞分化良好 ,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 ,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 ,但很少发生肠化 ,癌变率较低 ,仅 1% 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 腺瘤性变 ) ,也可发生恶变 ,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 7.4%~13% ,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可分为管状、乳头状( 绒毛状 ) 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达 40% 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 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日本学者 Nagayo 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 ,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 ,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
同样 ,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 ,因此 ,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 ,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 ,息肉摘除后的病例 ,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 ,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 ,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 ,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 Gardner Syndrome )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 ,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胃癌与胃息肉有什么区别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
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
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