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血压为什么高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药量
冬天血压为什么高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药量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药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其他伴随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综合调整降压药物,因此必须遵守医嘱,不得自以为是,擅自调整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肾病综合症用药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用药的时候不能随意混用,一定要按照医嘱准时准量服药才行。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很多患者听说一些中药能治疗肾病综合症后,又自行服用中成药肾炎舒、肾炎康复片,同时还服用一些中草药,这样容易造成药物之间相互冲突,产生不良反应,使毒性增加、药效下降、副作用增加,这样就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严重性,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因为在服用强的松的同时服用中药,很可能进一步损伤肾脏,因为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这种成分会严重损害肾脏。
2、不管是使用什么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千万不能随意停药,如果停药了就会有危险。有些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感觉没有多大的作用,或感觉已经治好了等等的一些原因,就会把药给停用。这样会造成内在分泌的激素就会下降,突然停用,身体需要的激素就不够用,就会造成肾上腺危象,危及生命,所以不能乱服用,也不能乱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或停。由于肾脏病的治疗较为棘手,无论何种药物,均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且需根据病情调节药量与疗程,否则病情会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对肾脏的损害,终至一发不可收拾。故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连贯的系统的治疗,直至实现临床的康复。
高血压用药误区介绍
误区一:病轻者不用吃药
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对于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轻度的血压偏高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如果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物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
误区二:血压高吃药 血压不高不用吃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作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有研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没有任何办法和任何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需要终生用药物控制。
目标血压达到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切忌自觉症状良好后便突然停药。
误区三:超量服用见效快
老年人降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较高的血压已经适应,突然降得过低反而会引起不适,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老年人用药一般主张用长效药,单一用药。如果单一用药血压控制不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伍,联合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低剂量降压药物,使之优势互补,增加降压效果。但切忌自作主张过量用药或把几种降压药一起使用,这样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过快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而可能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
高血糖一直降不下来怎么办
脱水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在血糖升高的时候,喝水可以很好的帮助冲淡血糖,而且也可以帮助避免食物过多的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想要很好的帮助控制血糖就是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药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加用另一种降糖药,与运动和调整饮食的方法相比,药物的确可以更快地、更有效地治疗高血糖。
通过运动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控制血糖,即使是一些简单的运动也可以,比如说每天步行20分钟,可以很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
夏季血压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常遇到的一种疾病,在夏季常常会遇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正如海有潮涨潮落、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体的血压也会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发生一定规律的波动。首先,血压也会有四季变化。人体的血管如同物体一样,也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因此与季节的关系密切。冬季天寒,冷锋过境,血管遇冷收缩,但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血压会稍有升高。而夏季炎热,血管扩张,加之出汗较多,血压自然偏低一点。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时,也应根据四季的变化,留心血压的波动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或减少药量。
其次,一天24小时内,血压的波动也存在一定的节律性。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人从睡梦中醒来,新的一天开始,人的交感神经也开始兴奋起来,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起床走动后血压进一步上升,在上午6~10点钟及下午4~8点钟各有一个高峰,继之缓慢下降,在夜间1点至3点钟降至最低,并保持一定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一天量几次血压,每次的数值都不相同,有时甚至差异很大。但是一般说来,一天内人体血压的正常波动20~30毫米汞柱,且收缩压的波动大于舒张压的波动,只要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就完全没有必要为之恐慌。此外,血压的波动还会受到人的情绪、运动、饮食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认识到血压的波动性,我们就不能单凭一次的检查结果而下结论,给人戴上高血压的帽子,应尽量在安静状态下,避免影响血压的因素,把握好检查的时机。平日亦要注重坚持自测,别等有状况才想起测量,提前预防!
夏天血压忽高忽低该怎么办?
夏日里,天气炎热,人们活动多,易出汗,血压也会跟着波动起伏,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他们一到夏天就会显得格外难受,不仅经常头昏脑胀,而且还会出现胸闷、心悸等问题。临床显示,夏天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峰季节”,在高血压患者死亡人群中,竟有6成人死于夏季!
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不平稳,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决定是否需要停药或者减药。很多患者往往特别担心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普遍认为多吃药不如少吃药,吃药不如不吃药。不少人看到血压降下来了,就把药停了,过几天血压上来了再吃,这种做法有一定危险,会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加大,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心、脑、肾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的会导致脑中风和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血管意外事件。
高血压患者夏天血压变化的机制不太清楚,可能与出汗多、饮水不足,夏天食欲下降,血容量相对偏低,并与患者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相关。季节引起血压变化的时间点不仅仅是炎热的三伏天,更多是在春夏交际、温度急骤升高时候。目前季节与血压变化的关系研究是不足的,被季节变化影响的人群以老年70岁以上多见,因为老年人血压自我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也是因为老年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功能下降所致。
孩子食欲不好和厌食怎么办
孩子食欲不好和厌食需要正视。 (1)对于食欲不振和厌食的孩子需要适当增加海砺子、干果、鱼、肉、肝、血、大枣等含锌、铁量高的食物。 (2)严重者需要到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饮食适当补充锌、铁制剂。
血糖高要怎么办 合理用药
糖尿病的治疗要找专科内分泌的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开药,也要找专业营养师治疗,在糖尿病新发后可在医生和营养师的共同指导下用饮食、运动法控血糖,如果饮食运动还是降不了血糖,药物的确可以更快地、更有效地治疗高血糖。尽量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调整用药(增加药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加用另一种降糖药)。
高血压患者应走出七大误区
误区一:老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
许多人认为年纪大了,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大量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特别是收缩压,也就是平时说的“高压”,其增高的危害性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当然,舒张压最好是控制在90以内。
由于各种原因,血压都会有所波动,比如在冬天,由于天气寒冷,血压会高一点,夏天血压就比较平稳,那么在冬天,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降压药量,而夏天则相应减少药量。
误区二: 凭症状服药
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用药,不要随便停药”。但是有许多患者,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时候,才临时吃些降压药,没有症状时,就不在意或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就不吃药。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因此,服药的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值,而不是自我感受。
误区三: 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是药三分毒”这一观念对高血压人群的影响太深,患者总是认为,能不服药就最好不服药。所以,病人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一旦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停药后血压又升高,便再次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的大幅度波动,会更容易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等。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将血压稳定地控制在合适的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
误区四: 中药比西药安全
有很多人比较信中医,看中医吃中药,主要就是认为中药副作用少,西药副作用大,从而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实际上药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因中药的毒副作用而造成致残、致死的情况也有报道。拒绝吃西药这个观点需要纠正,我们提倡服用科学验证有效和安全的药物。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六大类降压药,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误区五: 盲信偏方自行服药
不少患者喜欢搞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帽、鞋垫和其他保健品之类,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因为这个“保健减压”而延误了去医院治疗的时机。医师提醒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用一些伪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误区六: 目标是140/90毫米汞柱
事实上各个病人的年龄、脏器功能情况有所不同,降压目标值是有所不同的,越是有并发症的人群,血压的达标值也越严格。比如,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则要求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由此可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血压达标值不同,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因人而宜,应听从医生建议。
误区七: 只吃降压药就没问题
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如肥胖、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选择服用适当的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低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