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疸的病因是什么

黄疸的病因是什么

黄疸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机制而言可以分为五类: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2.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

这是由于肝脏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于晚期肝硬化、或暴发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内残存有功能的肝细胞量很少,不能摄取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3.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

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但其中一部分结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这时病人转氨酶多会升高。

4.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

一部分病人是肝炎时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以及毛细胆管、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还有一些病人是由于毛细胆管、小胆管本身的病变,小胆管内胆汁栓形成,或毛细胆管的结构异常,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或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也有些病人非全由胆管破裂等机械因素所致(如药物所致的胆汁郁积),还可由于胆汁的分泌减少(分泌功能障碍)、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淤滞而致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胆管内胆盐沉积与胆栓的形成。

5.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肝内、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胆汁郁积,则阻塞或郁积的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必然导致肝内小胆管或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使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发生黄疸。

体制性黄疸是什么怎样预防调理

体质性黄疸,病症名。又称为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属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非结合胆红素血症。

1. 黄疸与多种疾病有关,本病要针对不同病因予以预防。

2. 在饮食方面,要讲究卫生,避免不洁食物,注意饮食节制,匆过嗜辛热甘肥食物,应戒酒类饮料。

3. 对有传染性的病人,从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 30 - 45 天,并注意餐具消毒,防止传染他人。

4. 注射用具及手术器械宜严格消毒,避免血液制品的污染,防止血液途径传染。

5. 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变化,以免正气损伤,体质虚弱,邪气乘袭。

6. 有传染性的黄疸病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可用茵陈蒿 30 克 ,生甘草 6 克 ,或决明子 15 克 ,贯众 15 克 ,生甘草 10 克 ,或茵陈蒿 30 克 ,凤尾草 15 克 ,煎服 3 - 7 天。

新生儿黄疸病因

(一)发病原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胆红素生成多 胆红素生成较多原因有:

(1)红细胞破坏多: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2)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3)旁路胆红素来源多。

二是消化系统不成熟

1肝功能不成熟

(1)肝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2)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

(3)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2肠-肝循环特点 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且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达肝脏。

最后还有一方面,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应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在缺氧、胎粪排出延迟、喂养延迟、呕吐、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情况时会加重黄疸。

(二)发病机制

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清除,故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无黄疸。

出生后,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未结合胆红素。但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加诸概述中已提及的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生理表现,也有可能是某些病理因素的外在体现,一般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宝宝的胆红素代谢的情况跟成人不一样出现皮肤黄染,一般情况都还可以,宝宝没有其他不舒服,黄疸出现慢慢加深以后会逐渐地消退,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的。

病理性黄疸一般进展比较快,程度比较重,或者黄疸反复,持续时间比较长,然后有可能伴有其他的不舒服表现,常见的病理性黄疸高危因素有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窒息,还有感染,像严重的感染败血症或是有代谢性酸中毒,或者是有肝功能的异常,像低蛋白血症等,还有一些遗传代谢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黄疸的升高从而出现病理性黄疸,有一些黄疸病因是不明确的。

哪项不是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

病理性黄疸病因是很多的,有可能合并一种或者是多种的病因,一般病理性黄疸常见的病因有感染,细菌和病毒的感染,还有溶血,像Rh血型不合,妈妈血型是Rh阴性血,宝宝是Rh阳性血,或者是ABO血型不合的溶血,妈妈O型血,宝宝不是O型血,还有其他血型不合的溶血。还有一些像体内出血,像头颅血肿或者是颅内出血,或者是肺出血、肝脾的破裂出血等等,还有一些像是肝功能的异常,还有一些先天性的胆道发育异常,胆道梗阻和胆管扩张,还有像肝肾功能低下,G6PD酶缺乏,红细胞增多症,幽门肥大,先天性肠道闭锁,巨结肠,饥饿,喂养延迟,窒息等等都可能会引起病理性黄疸升高,病理性黄疸就是根据胆红素的水平来判断的,像一般如果只是黄疸升高,有一些病理因素都是正常的,看看溶血,还有一些肝功能的转氨酶都是正常的,这时候要干预主要就是光疗退黄,如果黄疸稳定了就没什么关系的,还有母乳性黄疸,一般如果黄疸超过正常范围,也是需要干预治疗的。

新生儿黄疸分几种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一般黄疸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根据胆红素升高的指标不一样,又分为高直接胆红素血症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一般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是需要查一些相关的病因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的,病理性黄疸要及时的干预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介绍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新生儿黄疸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脑损伤,正常情况下足月儿约有80%肉眼可观察到黄疸,新生儿出现黄疸应辨别是正常情况下的生理性黄疸,还是不正常情况下的病理性黄疸,一般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的。

如果是黄疸进展快,出现时间比较早,程度比较重,这时候就是考虑有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是很多的,像妈妈如果是怀孕期间有妊娠期糖尿病,或者是说孕后期或者生产时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者是宝宝出生以后有窒息,母子的ABO血型或Rh血型不合,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像遗传性的原因等,都可以导致红细胞破坏或者是肝功能的代谢异常,导致黄疸的升高,所以如果是黄疸有异常,黄疸进展比较快,程度比较重,宝宝有不舒服的情况,还是建议及时去就诊。

宝宝出生13天还有黄疸怎么回事

1、宝宝是病理性黄疸

足月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后的2周黄疸还没消退的话,很有可能是患有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通常需要就医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消退。

2、宝宝是母乳性黄疸

如果宝宝患有的是母乳性黄疸,那么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会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这时宝宝13天了还有黄疸是正常现象。

母乳性黄疸做什么检查 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的区别

黄疸的分类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属于特殊的一种黄疸的类型,它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类型,母乳性黄疸通常主要是见于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一般的情况都是良好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引起黄疸的一些其他的病理因素都是正常的,然后他的肝功能的转氨酶都是正常的。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可以,停母乳一般一到三天左右,黄疸下降水平可以达到30%-50%,而病理性黄疸它是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黄疸可以在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出现,黄疸进展快,每天上升速度大于五毫克每分升,然后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两周,早产儿超过四周,然后结合胆红素升高明显超过2毫克每分升, 黄疸退而复现,任何一条都可以诊断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它的病因是很多的,像有可能是感染、溶血,还有一些甲状腺功能异常,还有其他的一些酶的异常,红细胞的发育异常,还有一些基因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病理性黄疸,所以病理性黄疸,他可能包含有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的特殊类型。

新生儿黄疸抽血都检查什么 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目的是诊断是否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是确诊新生儿黄疸病因的检测方法之一,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标准及治疗方法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

怎样治疗病理性黄疸

1、病因治疗 先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 (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2)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疗 凡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进行光疗,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205.2~256.5μmol/L(12~15mg/dl)以上时使用。若已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一旦出现黄疸即可使用光疗。 使用光疗时应注意 ①光疗箱温度应保持30

如何判断新生宝宝的黄疸类型

新生宝宝的黄疸大致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及溶血性黄疸等类型。生理性黄疸大多出现在宝宝的面、劲、躯干和大腿部,个别的也有巩膜黄疸。生理性黄疸颜色较浅,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7~10天即可消失。不影响宝宝的体温、体重、食欲及大小便,如果适当地给予葡萄糖水能减轻症状,不需特殊治疗。 母乳性黄疸对新生宝宝也没有特殊影响,只持续时间较长,可延迟至两个月左右,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自然消退,这种黄疸也不需要治疗。 新生宝宝患有脐炎、脓疱疹等疾病时也会出现黄疸,即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要针对不同

新生儿黄疸无法根治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足月生的宝宝,生理性黄疸一般生后两到三天出现,四到五天达到高峰期,慢慢黄疸消退,基本上两周黄疸就可以消退了,一般黄疸退了以后不会再反复的。 如果宝宝的黄疸已经退掉了,又反弹得比较明显,这时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病理性的黄疸它的原因很多的,要根据血的检查,看黄疸升高什么胆红素升高,一般胆红素又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如果间接胆红素升高比较明显,一般考虑有血液的红细胞破坏,像感染或者溶血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导

黄疸病情分类

不同的病因导致不同的病情,究其机制而言可以分为sanl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量不超过17.2μmol/L(1mg/dl),其中未结合胆红素占4/5。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因素,都可使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2mg/dl)时,即出现巩膜、粘膜和皮肤等部位的黄染,称为黄疸(jaundice)。若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正常,但又不超过34.2μmol/L时,则肉眼难

宝宝黄疸多久退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可能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干预的,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可以,一般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生后两到三天出现,四到五天达高峰,十天左右消退,一般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如果早产儿它的持续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但一般黄疸不超过四周的。如果黄疸的进展快,程度会比较重,或者出现时间比较早,这时候可能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能由于某些病理因素导致黄疸的异常,根据它的病因不同,有没有及时干预

宝宝出生13天还有黄疸 宝宝出生13天还有黄疸怎么回事

虽然说宝宝生理性的黄疸在出生后的2周左右基本就会消失,但这多出现在足月宝宝身上,如果宝宝早产儿的话,那么即使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持续13天,甚至20天,一个月宝宝黄疸都不消退。 足月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后的2周黄疸还没消退的话,很有可能患有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通常需要就医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消退。 如果宝宝患有的母乳性黄疸,那么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会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这时宝宝13天了还有黄疸正常现象。 另外宝宝出生13天了还有黄疸也有可能宝宝被病毒或细菌感染

宝宝出生14天还有黄疸 宝宝出生14天还有黄疸怎么回事

虽然说宝宝生理性的黄疸在出生后的2周左右基本就会消失,但这多出现在足月宝宝身上,如果宝宝早产儿的话,那么即使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持续14天,甚至20天,一个月宝宝黄疸都不消退。 足月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后的2周黄疸还没消退的话,很有可能患有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通常需要就医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消退。 如果宝宝患有的母乳性黄疸,那么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会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这时宝宝14天了还有黄疸正常现象。 另外宝宝出生14天了还有黄疸也有可能宝宝被病毒或细菌感染

感染性黄疸怎么治疗

一、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同时应注意与夹杂的病理性黄疸鉴别。 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案 1、病因治疗 先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 (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2)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疗 凡各种原因引起的间

母乳性黄疸妈妈吃什么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类,一类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第二类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见于生后一周以内的早期新生儿,由于母乳量的喂养不够,导致胎便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而使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的生理范围,这时候妈妈就要保证母乳分泌的量足够,建议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适当地可以多吃一点高蛋白的食物,帮助泌乳,另外可以适当地增加哺乳的频次,让宝宝的体重增长还可以,大小便排出增多,有助于黄疸减轻。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生后一周以后出现,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黄疸可持续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