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心意的锻炼
太极拳是心意的锻炼
“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
这是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师在八十年代中,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王师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作为内家拳种之一的太极拳锻炼时的大要与精髓。
太极拳论云:“凡此皆是意”,十三势歌讲“势势存心揆用意”。也就是说意识问题是太极拳的首要问题,各式太极拳也无不强调心意为先,以及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太极拳体用之四要:意专、气敛、神聚、劲整。“意专”乃四要之首,太极拳的行功要领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具体讲就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因此“以心行气”绝不是故意努气,而是心意一动“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也就是脑子一想,意为响导气随行。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此乃太极拳内练要义的根本所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带动外形,外形合于内动,由内及外,内外一致。这就是太极拳运动规律的一大特点。内,指的是意气;外,指的是骨肉(形体),也就是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四肢动作的屈伸。在封建社会,君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臣子是听命于君王的。“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以君王和臣子的主从关系打比喻,强调后者要听命于前者,而且内里的意气与外在身体各部既要有主从先后之别,又必须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的。呈现出的结果,则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具体到练拳,就是要求头脑中摈除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以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开始以后,随着意动而考虑下一动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样,周期性的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这里充分说明太极拳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动形随,身心合一,如秋风之扫落叶。八十年代中,王培生老师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作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他说:“外形动作好比是年轻人,心意内气好比是老年人,年轻人是照应老年人的,不能自顾自,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时时刻刻听命于老年人的支配和调遣,一点也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东,他就得往东;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点,他就得慢点;老年人要快点,他就得快点;动作的大小亦复如是。也正因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由静而动,由内及外,全凭心意用功夫,一切动作纯以心意为主、不妄用力为最重要之原则。”所以,也有人诙谐地把太极拳运动说成是“意识体操”。
太极拳适合年轻人吗
从表面看舒缓的太极拳运动量很小,然而事实上慢练的运动量并不小,甚至慢练对腰腿的要求更高、对虚实的转换更难,因此运动量更大。另外,太极拳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关节和筋腱的拉伸,而是一动无处不动,一静无处不静,对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训练身心的良好方法,动作到位的话,习练一遍套路甚至可以让你出汗。
所以,太极拳是适合任何年龄段练习的传统的健身运动。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在正确习练太极拳,受益于太极拳的基础上好好宣传推广太极拳运动。神意太极拳是由笑雨师傅和傅光胜师傅经过多年来对生命的研究悟出的一套调理身心养生修身的太极功法。
跑步对肾虚有好处吗 肾虚最佳运动
1、盆腔肌肉训练,盆腔肌肉训练加强后,有助于减轻泌尿系统的负担,训练盆腔肌肉可以做提肛运动、仰卧起坐等。
2、腰部肌群训练,肾虚患者经常会有腰痛症状,太极拳是以腰部为枢纽的运动,太极拳足够轻缓,不仅不会是腰部肌肉劳损,还有助于加强腰部肌肉,
3、深蹲,深蹲运动可以锻炼下肢力量,促进雄性激素的分泌,对于改善肾虚有一定作用。
学太极拳的好处 防身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练习好了,掌握了动作、要领之精髓是可以将其以柔制刚的本领发挥出来的。当然,若是只是以健身为练习目的,可不能异想天开地去制敌,毕竟,习武之太极拳与健身之太极拳还是不一样的。
八段锦是太极拳吗
不是。
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八段锦具有调心、调气、调身的作用;太极拳是一种竞技运动,属于武术的一种,打太极拳的时候,需要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过,现在八段锦和太极拳都成为了锻炼身体、养护健康的方式之一了,尤其是适合新陈代谢较慢、体质较差的人群进行锻炼养生,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作用,有利于健康。
练习太极拳所要注意的地方
太极拳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现在打太极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要知道打太极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人体的各项系统。但是,太极拳虽然看着简单,练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开始最好有专人指导,并且,打太极要长期坚持,才能逐渐看到效果。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静、自然,神舒体松,有益于身体康健。太极拳的特点和其他运动的区别就是身体放松、心静,身心完全沉浸在运动中,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静,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习练武术不仅强身健体,更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习武者必须武德修养、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练习太极的同进也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黄帝内经》道家学说。
自然太极拳:
以京城吴式太极拳松柔大师杨禹廷的八十三式为基础,吸收了大江南北各派吴式太极拳之精华编著而成,根,仍然植在吴式太极拳上。早年吴式太极拳是八十一式,被杨禹廷大师增加了二式,成为八十三式。八十三式第一段有两个提手上势,两个白鹤亮翅。传统太极拳的拳理源于老庄哲学。老子《道德经》云:虚极,守静;复归于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极拳要虚极守静,太极拳修炼到神明境界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自然是修太极拳大道。吴图南大师说,太极拳要顺先天自然。杨禹廷大师说,练太极拳不要拿劲,要自然,越自然越好。
心意太极拳: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涵深奥,拳种众多,心意太极拳是其中上乘的攀法之一。心意太极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心意太极攀的理论源于道家、儒家、医家、兵家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陈令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太极之理者……古之神圣发明太极之理者,莫如包羲氏。”所以,心意太极拳文化中包含有阴阳太极、四象八卦等的“天人合一”的内容。
陈式太极拳:
原有五路拳、五路捶、一路一百单八势长拳、一路小四套以及散手、短打、亦是短打,共十五个套路(具体参见《杨禄禅太极拳谱》)。杨禄禅重视师承,但不拘泥于师承。他回到故里永年,在教拳实践过程中与当地习惯相结合,根据拳的特点,将陈式太极拳原有的套路改为太极拳大架、太极拳中架、太极拳小架、太极拳提腿架、太极拳快架、太极四路炮捶、太极四隅捶、极十三路炮捶、太极撩挎八卦掌、太极散手、太极一时短打。其中太极拳中架有四个套路,太极拳提腿架有两个套路,共计十五个套路。杨禄禅经过多年的演练,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使具有独特风格的杨式太极拳得以形成。杨式太极拳十五个套路的拳谱如下。
1、学习太极拳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拳谚云:“理明拳法精”。在练习太极拳之前首先要学习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起源、特点、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对太极拳的全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前热后冷,虎头蛇尾,自动放弃的结果。
2、掌握太极拳的手型、步型、步法、身法、眼神练习。
常言说:“练拳不懂手眼身法步,由如划船行路眼上蒙着布”,举手投足,前进后退不知所云,没有方向。
3、熟练掌握太极拳的入门功法、基本套路、攻防含义。
拳谚云:“拳无功一场空”。不练习太极拳基本功,直接去练套路,必定是时倍功半,始终不能掌握太极的精髓,永远入不了太极拳之门;如果不懂得太极拳招式的攻防含义,太极拳就失去了其灵魂,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内含、健身价值和乐趣。
4、跟明师学拳(有相当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师)。
拳谚云:“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如今练习太极拳者多如牛毛,会练者少如麟角。因此,大家在初练太极拳时一定要找一个名门正派的,具有相当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明师,这样会较快的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运动规律,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5、要做到心平气和,松静自然,不急不躁。
能静则气能通达;能静则能集中精力,全心贯注;能静则能做到放松舒展。练习太极拳不可不和,不可不静。
虽然现在很多打太极的都是些老年人,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太极拳就是一种健身方式,其实,太极拳本质还是一种武术,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简化过了的,从而适应大多数人练习,但就算是简化过的太极拳,如果没有专人指导,练习错了的话,不仅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
八段锦晚上练了尿多吗 八段锦是太极拳的一种吗
不是。
八段锦是一种养生气功,其主要功效是养生和保健,没有攻击性,太极拳是一种武术,属于竞技项目之一,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练习太极拳有防身、击敌的作用,八段锦不属于太极拳,若是体力比较好的话,可以同时练习这两种项目,养生又防身,有利于健康,也可以提升个人安全性。
八段锦和太极拳都是比较柔和的运动,一般人群皆可进行锻炼,可以在自己时间方便的时候进行练习。
青少年儿童最适合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在最近几年才进入中、小学课堂,由于青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思维等方面正处于模糊发展阶段,早期运动兴趣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体育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儿童是练习太极拳的最佳时机,男孩与女孩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女孩子发育较早一些,练习太极拳的年龄更可以提早到4至5岁。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其套路中包含着旋转、屈伸、回环、跳跃、翻腾、静止、平衡及起伏等动作,需要人体各个部位都要参与运动,从而使人体得到全面发展。太极拳套路中都有许多动作,对青少年儿童身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以及柔韧性都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太极拳还讲究气息运作和攻防意念活动,这些锻炼方法对调节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调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健脏腑都十分有益,从而达到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地。
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练习太极拳后,平时反应灵敏了,注意力集中了,理解能力提高了,记忆力增强了,视力改善了,食量增加了,晚上入睡也快了,孩子身体素质提高了。这与太极拳讲究意识与呼吸活动密不可分。
练习太极拳对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练习太极拳基本功时,要通过肌肉酸痛关、枯燥乏味关,树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树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意识。练习套路时,要通过体力透支关,养成吃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参加比赛时,要通过心理胆怯关、消极逃避关,磨炼勇敢无畏、自尊自信、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这样经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青少年儿童就会养成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耐心细致、虚心好学和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青少年不一定非要学习什么动作强度大的运动,想什么拳击、散打、跆拳道等,其实太极拳是个不错的选择。
练太极拳能治肝病吗
太极拳不能治愈肝病,特别是乙肝,医学上也暂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太极拳虽然不能治愈肝病,但是可以帮助控制病情。打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通过练太极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是历来被人们提倡的一种肝病的康复性锻炼方式之一。
太极拳和俯卧撑冲突吗
不冲突,太极拳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升全身韧性和弹性,并能够调理内息,使气血通畅。而俯卧撑是锻炼肌肉力量和增强肌肉维度的,两者锻炼作用不同,并不冲突。但是练习太极拳需要静下心,心平气顺方可练习,所以不要在做完俯卧撑这类剧烈运动后马上练习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