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1、足三里灸

常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对感冒、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低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预防作用。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灸治方法: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2、身柱灸

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方法:取艾绒适量卷成香烟大小,用温和灸法灸5~10分钟即可,隔日1次,每月最多10次。

3、风门灸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灸风门穴有预防感冒和脑出血的功能。对肩背酸痛、颈部痉挛、头痛都有防治作用。如有感冒先兆,可用艾条在双风门穴上各温和灸10~20分钟,使脊背感到暖和,就能预防和减轻感冒。

如感冒迁延不愈,用艾条灸风门,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连灸3~7日,可痊愈。对曾有过中风病史者,每次灸10分钟,每天灸2~4次,可预防中风复发。

腱鞘炎艾灸方法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诊断要为肘痛,昼轻夜重,持物无力,伴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弱。

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手三里。

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表现症状:咳嗽,吐痰色黄戮稠,不易咳出,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

艾灸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

艾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

风寒咳嗽艾灸

风寒咳嗽表现症状:多为受凉后或天气转变时起病,喉痒,咳嗽,咳声响亮。吐痰色白稀薄,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艾灸穴位: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列缺

艾灸方法:解表散寒止咳。取手太阴经、阳明经和足太阳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

肝火犯肺型咳嗽

肝火犯肺表现症状:气逆作咳,咳嗽时脑胁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艾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穴,如下图所示。

艾灸方法:泻肝清肺。取手太阴经、足胶阴经穴为主,艾炔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肢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痰湿侵肺型咳嗽

表现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黏,胸闷,上腹部饱胀不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脉滑。

艾灸穴位:中脘穴,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穴。

艾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位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祛病除邪的目的。

产后奶水少怎么办 艾灸下乳法

通过艾灸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来达到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作用。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膻中穴、足三里等穴,每次课艾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温热为度。

腱鞘炎艾灸方法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穴位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肘部漫痛,得温痛减,遇劳加重,不能旋臂,提物困难;苔薄白脉浮缓。

常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肘髎、手三里、尺泽。

眩晕症艾灸哪些部位治疗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气燥易怒,少寐多梦,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施灸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泻兼施。

施灸穴位: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痰湿中阻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少食多寐,舌苔白泥,脉滑。

施灸方法:化湿祛痰,用平补平泻法。

施灸穴位: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

气血不足型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恍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

施灸方法:补益心脾。用补法,可灸。

施灸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气海。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期间艾灸配穴会有不同效果

艾灸穴位: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示例:受灸者仰卧,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受凉,掀开腹部衣物充分暴露穴位后,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由上至下,每穴灸3~5分钟,由上至下,依次灸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艾灸穴位: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艾灸穴位: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

人流后盆腔积液怎么治 中医治疗

中医一般认为盆腔积液一般是因为邪热余毒残留,与气血相缚,治疗一般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为主。治疗方法一般有口服中药、艾灸穴位、针灸穴位等办法。

​宫寒艾灸穴位有哪些

宫寒可艾灸关元穴

灸关元穴可以增强人体阳气,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畏寒等症比较有效,具有固本培元,补益下焦的作用。

宫寒可艾灸神阙穴

人体任脉要穴。人体气虚阴阳失调发生疾病,神厥穴在肚脐部位。通过抚慰或艾灸该穴位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宫寒可艾灸命门穴

艾灸的时候还要同时注意艾灸两侧距离背部中线3厘米的肾俞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艾灸这个穴位能强肾固本,协助女性调理因宫寒导致的不,习惯性流产等症。

宫寒可艾灸气海穴

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将其分成十份,从肚脐3/10部位开始做起,艾灸这个穴位对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 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相关推荐

呕吐艾灸哪里可以缓解

呕吐应该辩证分型来取穴进行艾灸,具体分型如下: 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 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悬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然后俯卧,

艾灸祛湿的穴位和方法

艾灸祛湿的方法 1、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

手脚冰凉艾灸哪里

命门穴 命门穴位置:取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肚脐相平的区域。 艾灸方法:用艾条灸10到15分钟,艾罐灸20到30分钟,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润为度。每天灸一次,每月20次。 好处:命门穴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宿之处,具强肾固本之功效,经常艾灸命门穴,可以温肾壮阳,治疗手脚冰凉,夜尿多等症。 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该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到3厘米,以周围皮肤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0到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月经不调可以艾灸哪个部位

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穴、血海穴、肾俞穴、涌泉穴、气海穴、归来穴、太溪穴、肝俞穴、脾俞穴 施灸方法 三阴交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 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血海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

艾条艾柱区别 使用方法的区别

1、手持艾条悬灸:艾条比较长,将它点燃后,用手拿着艾条在身体患处或者穴位上方悬灸即可; 2、借助艾灸盒施灸:将艾条插入艾灸盒后,点燃艾条,调整好高度,将艾灸盒捆绑在身体患处或者穴位上方艾灸; 3、借助艾条夹悬灸:点燃后,用艾条夹夹住,在距离身体患处或者穴位上方悬灸等等; 1、直接灸:点燃艾柱后,直接放在身体患处或者穴位上方艾灸; 2、隔物灸:就是在身体患处或者穴位上方,放上姜片、大蒜、盐等物品,将艾柱点燃后放在物品上方艾灸; 3、借助随身灸艾灸:将艾柱插入随身灸,点燃后盖上盖子,调整洞孔大小后放入绒布套中

不孕艾灸哪里 艾灸治不孕的方法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穴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穴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到15分钟。 取穴:神厥,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次髎,命门。 操作方法:施灸时,将温灸盒安放于应灸穴位的中央,点燃艾条之后放置在铁窗纱上,盖上盒盖,放置在穴位处,每次艾灸15到30分钟。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 操作方法:将银针消毒后刺入腧穴得气,并给予适当的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

腹泻艾灸哪里

腹泻属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外感风寒暑热湿等邪气,内伤饮食情志或脏腑失调皆可致泄。外邪之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虚湿盛乃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概括来说,腹泻的诱因主要是寒湿,湿热,脾虚,肾虚,食积所致,所以腹泻艾灸哪里,可以根据导致腹泻的原因选择施灸穴位。 寒湿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泄下清稀,甚如水样,肠鸣腹痛,脘闷食少,或兼恶寒,发热,头痛,小便短少,苔薄白。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厥穴施灸。 艾灸作用:温中除湿,健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

落枕的艾灸疗法

技术一 艾灸穴位 外劳宫(双)、天柱(双)、后溪(双)、悬钟(双)、阿是穴。 操作规程 ①艾条温和灸 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灸1~2次。 ②艾条雀啄灸 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 ③艾条回旋灸 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2次。 ④艾炷隔姜灸 每次选用个穴位,多选用局部病处腧穴,每穴灸5~10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灸1~2次。⑤温灸器灸:每次选用2~3个穴位,多选用病变局部腧穴,每次灸日~20分钟,每日灸1次。

头疼艾灸哪个穴位

温和灸 艾灸穴位:百会穴、太阳穴、上星穴、合谷穴。 操作方法:取合适的体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患者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隔附子灸: 艾灸穴位:涌泉穴。 操作方法:将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厘米的薄片,用针扎数孔,用大、中艾柱点燃放在附子片中心施灸。若患者灼痛感可将附子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