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直肠息肉为什么总是反复发作

直肠息肉为什么总是反复发作

现在高发的直肠癌,很大一部分是直肠息肉发生癌变所造成的。且息肉又多发生于4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直肠息肉虽不容易根治,但手术切除配合辅助治疗,可延缓息肉生长,关键是早检查、早发现。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会反复发作。

直肠息肉反复发作因素如下:

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会反复发作,因此术后3~5年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避免发生癌变。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则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验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癌变。

直肠息肉复发的另一个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切息肉前一定要经肠镜进行“活检”,进行癌变病理分析。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

直肠息肉为什么总是反复发作

现在高发的直肠癌,很大一部分是直肠息肉发生癌变所造成的。且息肉又多发生于4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直肠息肉虽不容易根治,但手术切除配合辅助治疗,可延缓息肉生长,关键是早检查、早发现。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会反复发作。

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会反复发作,因此术后3~5年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避免发生癌变。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则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验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癌变。

直肠息肉复发的另一个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切息肉前一定要经肠镜进行“活检”,进行癌变病理分析。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

五种可能诱发直肠癌的病因介绍

1、良性肿瘤的恶变: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大肠腺瘤恶变为癌,这说明直肠癌的病因与大肠腺 瘤的关系极为密切。

2、息肉:大多数直肠癌是在息肉的基础上发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发生率为5%至10% ,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发生率为10%,直肠息肉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这也是直 肠癌的病因之一。

3、饮食习惯:直肠癌的高发区多为经济较发达国家,这与地区性差别和种族遗传因素无关 ,主要是饮食的习惯和营养方式的差别,如饮食中肉类、脂肪、精制碳水化合手含量多而又缺 乏精纤维成分。

4、炎症刺激: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可致肠粘膜渗出、水肿,反复的破坏及修复过 程可致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上皮细胞间变,形成多发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肿 。这是直肠癌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5、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同样属于直肠癌的病 因。

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大肠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疾病, 一般男性多见, 男女比例为1.17-2.31∶1, 本组男性患者约占65.02%, 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4.98%), 与单宏波等报道一致. 由于该病无临床特异性, 一般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和粘液便等, 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患或“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 有报道称, 及时发现并将息肉切除的患者大肠发病率会显著降低, 因此了解大肠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和癌变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大肠癌的发生.大肠息肉主要有腺瘤性、增生性、炎性和幼年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主要结构特点是异型性, 体积较大, 多为分叶, 一般分为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管状腺瘤. 增生性息肉常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其体积较小, 一般无分叶,临床特征不明显. 炎性息肉主要由炎症刺激导致, 多见于大肠感染性疾病, 形态表现为丘状或不规则状, 一般无蒂. 幼年性息肉一般发病年纪较小, 体积较大, 分叶较多.。

本研究中, 老年组发生大肠息肉的比例最高, 其次为中年组, 青年组大肠息肉发生率最低. 大肠息肉发生部位均以乙状结肠、直肠最为常见, 而回盲部息肉的发生几率较小. 息肉直径≤1 cm比例最高, 其中大部分为增生性息肉; 息肉直径1-2 cm中腺瘤性比例最高, 而直径>2 cm中幼年性息肉发生比例最高. 这说明息肉大小与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分析息肉形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发现, 无分叶组大肠息肉发生率为80.05%, 分叶组为19.95%, 说明大肠息肉以无分叶为主; 其中分叶组以腺瘤性发生率最高, 无分叶组以增生性为主。

虽然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现象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在生活中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折磨,相信很多人也都在在关心这个问题,但是“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呢?”相信大家看完以上的简单解释后,应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希望以上的建议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肠多发息肉癌变率高吗

要知道大肠息肉癌变率就得先了解什么是大肠息肉?大肠息肉是怎么回事?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一般来说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大概是为10%。大肠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部分大肠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但不是所有的大肠息肉都会癌变。不同种类的大肠息肉,癌变机会有大有小: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是一种癌前病变,特别是大于2cm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很高;

(2)错构瘤性息肉,最典型的病例是P-J综合征患者消化道内的息肉,一般认为癌变几率很小;

(3)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常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和肠结核等,一般认为这类息肉不会发生癌变;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比较多见,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直肠息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之一。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发现息肉要注意及时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

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直肠息肉,手术在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2、慢性刺激

慢性刺激也是直肠息肉的影响因素。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哪些情况导致直肠癌

1、良性肿瘤的恶变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大肠腺瘤恶变为癌,这说明直肠癌的病因与大肠腺瘤的关系极为密切。

2、息肉

大多数直肠癌是在息肉的基础上发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发生率为5%至10%,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发生率为10%,直肠息肉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这也是直肠癌的病因之一。

3、炎症刺激

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可致肠粘膜渗出、水肿,反复的破坏及修复过程可致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上皮细胞间变,形成多发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肿。这是直肠癌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4、饮食习惯

直肠癌的高发区多为经济较发达国家,这与地区性差别和种族遗传因素无关,主要是饮食的习惯和营养方式的差别,如饮食中肉类、脂肪、精制碳水化合手含量多而又缺乏精纤维成分。

5、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同样属于直肠癌的病因。

详谈结肠息肉常见的治疗措施

结肠息肉是一种很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结肠息肉病位在结肠,病症多属于本虚标实。治疗当以清热利湿,祛庆散结为大法。此外,便血日久气血不足又宜补益气电为要;外治有蒂者则应结扎,无蒂音注射硬化剂于基底,使其萎缩脱落,内外调治。

1、电灼疗法

适用于结肠息肉位置高,有蒂者。病人取侧卧位、在结肠镜下,找到息肉,直接将电灼套扎圈套在息肉根部而烧之。忌勿烧灼过深,造成肠壁溃疡或穿孔。术前要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结肠息肉术后禁食1天,给予输液抗炎治疗。

2、套扎疗法

近年来亦有采用套扎器在肛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下套扎住息肉基蒂部,任其自行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治愈目的。但要注意套扎蒂部脱落时有时会伴随出血,须复查以防止结肠息肉并发症出现。

3、药物坐浴

若结肠息肉发生于直肠部位而息内脱出,月糜烂渗流血水的可用蔷参15g、蛇床子20g、地肤子15g、土获冬30g1黄柏15s、苍木15g、五倍子15g,包袋后水泡外洗30分钟,然后将息肉纳入肛内。

4、注射疗法

适用于位置低,根宽无蒂的息肉,结肠息肉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依,在肛门镜下找到息肉,直肠内用碘伏溶液消毒。将2:1的消痔灵注射到息肉根部,用量1—2ml,以根部膨胀变形为度。注射后肛门内纳1枚痔疮栓。术后给予局部换药日1次,保持大使通畅给予抗炎治疗。

5、中药灌肠

若结肠息肉发生于结肠者,可用乌梅15g、二棱15g、文术15g、白及12g、石榴皮12g、马齿觅15g、败酱草12g、红藤10g、桂枝l0g,每剂浓煎200ml分钟灌肠,日2次,每次保留40分钟1L,半月1疗程。

直肠息肉术后为什么要检查

直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直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当息肉数量很多,超过100枚以上时,称为直肠息肉病,临床上主要有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两种。在直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00%。

直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直肠息肉患者的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子女等,患直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直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重度不典型增生应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随访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直肠息肉在息肉切除后也并不安全,有复发的可能,还需要定期检查。

相关推荐

大肠息肉发病率高吗

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 一、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腌制品食物有毒食品等,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

慢性结肠炎会癌变吗

慢性结肠炎会癌变:首先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结肠炎会发生癌变的可能,这主要和患者的个人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以及其他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慢性结肠是一种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的肠道疾病,因此对于结肠炎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只有这才能防止结肠炎发生癌变的情况发生。 1,首先是直肠息肉癌,直肠息肉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质地一般较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直肠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数息肉直径在1cm

直肠息肉为什么总是反复发作

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会反复发作,因此术后3~5年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避免发生癌变。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则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验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癌变。 直肠息肉复发的另一个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切息肉前一定要经肠镜进行“活检”,进行癌变病理分析。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

直肠息肉手术必须要做吗

1、看息肉的长相 若是患者息肉属于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则一般属于良性发生恶变概率很低,不需要手术;但是若其体积较大,且属于宽基广蒂,则其发生癌变的概率较高,需要及时手术切除治疗。 2、看息肉的生长速度 一般良性息肉的生长速度较慢,若是息肉短时间内快速长大,直径在2cm以上,需要警惕其发生癌变。此时要注意及时的检查,必要时及时手术切除治疗。 3、看息肉的组织属性 一般,单纯性的炎性直肠息肉其发生恶变的概率比较低,而对于一些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以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的概率最高。这类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

结肠癌都有哪几种类型

1、直肠息肉癌。直肠息肉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质地一般较软。可以单法,也可以多发,直肠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数息肉直径在1cm左右。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来自于息肉,因此直肠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2、直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是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占大肠癌的70%。发病高,在我国占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近年来有年轻的趋势。由肠炎反复发作,肠

直肠息肉复发几率是多少

直肠息肉复发,其实是指患者在治疗之后,又存在复发的问题,而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的治疗痊愈之后又复发,再治疗产生的伤害就更大,而且存在病变的可能,因此对于患者而言,直肠息肉的治疗必须是针对性,而且在生活当中,绝对是应该注重科学护理的,这样才可以避免复发。 专家表示,直肠息肉的复发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想要避免直肠息肉的复发,就要注意息肉切除后的行为。 切息肉前一定要经肠镜进行“活检”,进行癌变病理分析。如果活检病理报

直肠癌与直肠息肉的区别

直肠癌在没有发病时,很多人都无法察觉,不少直肠息肉患者容易把自己的病情和直肠癌混淆,因为直肠息肉和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都是便血,所以在没有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时,很容易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直肠癌与直肠息肉的区别: 1、直肠癌是恶性瘤,直肠息肉是良性瘤; 2、直肠癌对身体伤害较大,治疗预后较差,直肠息肉对身体伤害不大,治疗预后好; 3、直肠癌会出现转移扩散,对生命有一定的威胁,直肠息肉不会出现转移扩散,对生命不会有影响; 4、直肠癌一定要重视,需要长期治疗,直肠息肉基本可以不用管它。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直

结肠炎引起的3大癌变

慢性结肠炎引起三大癌变 (1)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多数息肉见于 40岁以上成人,尤其是成年男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质地一般较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直肠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息肉,多数息肉直径在1cm左右。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来自于息肉,因此直肠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2)直肠癌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是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占大肠癌的70%。发病高,在我国占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近年来有年

多发性结直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般直肠腺瘤性息肉常常见于中老年人,只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息肉病,才在中青年发病。儿童也可以有直肠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和致病因素不同,不同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但除了炎性息肉以外的大部分的直肠息肉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临床最为常见,癌变风险最大的结肠腺瘤,一般没有症状,往往是在结肠镜或者肠道X线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直肠息肉的病人出现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等异常,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在有症状的结肠腺瘤中,大便带血或粘液血便最多见,一般是见于比较大的直肠息肉,有时忽然大量出

确诊直肠息肉要做哪些方面的检查

一、从症状方面确诊: 经常见到直肠息肉病例,往往直肠有息肉时,结肠也有息肉,且以直肠和乙状结肠结合部居多。因此,对发现有直肠息肉者,要进一步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整个结肠作一个全面的检查,以确定息肉的范围及位置。 检查直肠息肉的良恶性,只是对手术方法及其手术范围具有相关意义,而对直肠息肉患者自身,不管自己的息肉是否为良性,则都要严肃对待,要早发现,早治疗。 二、从直肠检查方面确诊: 1、直肠指检确诊直肠息肉:它的症状为:直肠中、下段的息肉,直肠息肉用手指检测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患者有70%的直肠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