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动脉栓塞
慢性肺动脉栓塞
大多数患者在发生肺栓塞后立即自动激活自体纤溶系统以迅速溶解肺血栓,实验研究发现栓塞后21天灌注缺损区完全恢复,说明血栓被纤溶系统完全溶解。临床应用肺扫描和肺动脉造影研究肺栓塞,在栓塞后8~14天开始溶解。有些患者表现出溶解的时间较晚。少数患者出现反复肺栓塞,或纤溶不适当,栓子未能被完全溶解,渐渐蓄积在肺动脉内,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右心功能衰竭。 这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86%的患者有用力后呼吸困难,平均症状出现的时间2年;79%的患者有血栓性静脉炎,时间1~48年,平均9年;64%的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平均出现的时间14年;50%有咯血,26%有胸痛;21%感觉乏力。 胸片中有主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增大,肺野透亮和胸腔渗出。血气的特点是动脉低氧血症和过度通气。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显示慢性肺动脉高压。 当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高于30mmHg,5年存活率是30%,肺动脉压高于50mmHg,5年存活率仅用10%。 肺栓塞未能被溶解的原因是由于机体的纤溶系统不完全,缺乏凝固抑制因子,不能调节血管内血栓形成。抗凝血酶III(AT-III)是一种基本的凝血系统的蛋白。当患者AT-III缺乏时,临床表现出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高凝状态。激活蛋白C是抑制因子IV,V和蛋白S的蛋白这些共同作用于激活蛋白C,当激活蛋白C缺乏时,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不适当的纤溶,机化血栓引起的栓塞,不能被纤溶系统溶解。对肺血管内膜的研究发现正常血管内膜的蜕变,造成促凝环境,可在或大或小的肺血管上产生原位血栓形成。有的患者在最初肺栓塞的基础上产生近侧血栓形成,最终造成肺动脉高压。 在这种患者内科治疗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因此,对于怀疑慢性肺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行肺动脉造影,肺扫描的灌注异常提供诊断的根据,解剖部位,肺动脉压力,选择适当的患者行血栓内膜切除术,能取得很好的结果。 这种手术的适应证包括严重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在肺血管的近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有适当的栓塞远端的侧支循环,没有右心衰竭的患者。相反,患者是远侧肺动脉小分支的栓塞,严重右心功能衰竭和高度肥胖是手术禁忌证。当肺栓塞是在一侧,选择前外侧开胸,阻断肺动脉后,行血栓内膜切除术。当肺栓塞是在两侧或累及主肺动脉应采用正中开胸,体外循环。这种血栓是紧密地与血管壁粘连,行内膜剥脱术时应特别小心。所有的栓子均应取出,有时须在肺动脉的远侧再作切口,直到看到逆向血流。肺动脉切口的闭合最好用一条心包片,以防止狭窄。 术后并发症包括右心衰竭、肺出血。但手术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这样的患者无论是否手术均应抗凝治疗,防止进一步的血栓栓塞。血管扩张剂在某些患者可能是有效的。
肺动脉高压见于哪些疾病
肺动脉高压可见于多种疾病:
第一大类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有特发性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家族性的肺动脉高压。 以及相关疾病所导致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如胶原血管病、门静脉高压、HIV感染、药物或毒素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骨髓增生异常、脾切除术、血红蛋白病也可以导致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静脉性肺动脉高压,多于左心系统疾病伴发的肺动脉高压,如左房,左室性心脏病,左心瓣膜性心脏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这一类与低压血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另一类是慢性血栓或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 比如肺动脉近端或远端血栓栓塞,部分如肿瘤、寄生虫、异物等也可导致肺栓塞,从而造成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是怎么回事
1、支气管、肺疾病
支气管、肺疾病是造成慢性肺心病的重要原因,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支气管、肺疾病是造成慢性肺心病的重要原因
2、肺血管疾病
专家表示,慢性肺心病的原因还包括肺血管疾病,甚为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进而发展成肺心病。
3、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专家指出,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是肺心病的一种原因,比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可能造成肺心病。
肺纹理稀疏是什么情况 其它原因
检查时出现肺纹理减少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见于一侧阻塞性肺气肿、巨大肺大泡、单侧肺动脉栓塞、单侧肺动脉发育不全等引起的肺纹理减少。
诱发肺气肿的原因有哪些
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3、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伴有或不伴有肺气肿,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放射病等。
诱发肺气肿的病因症状有哪些
4、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严重的脊柱畸形、脊柱结核、广泛胸膜粘连、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和脊髓灰质炎等。这些疾病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脏受压,支气管扭曲,排痰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不张、肺气肿,使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进而发展成为肺心病。
5、肺血管疾病。如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结节性肺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以及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肺动脉炎症,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进而发展成肺心病。
6、肺肉芽肿和广泛的纤维化,如结节病、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恶性肿瘤等。
肺气肿病因是什么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等)、过度肥胖伴肺泡通气障碍等,可引起胸廊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缺氧、肺血管收缩、狭窄,使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
3、肺血管疾病:甚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发展成肺心病。
认识肺动脉栓塞症
近日,深圳一男子在办理出院手续的过程中,病人突然死亡。医院诊断死亡原因是“急性肺动脉栓塞”。为何已经痊愈即将出院的病人会突然死亡? 原因是一种叫肺动脉栓塞的疾病。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指全身静脉系统内有栓子形成、脱落,随血流进入并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可形成血栓;长骨、骨盆等处骨折可造成脂肪栓子;输液等操作不当可造成气栓;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形成菌栓;此外,还有羊水、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栓子。肺栓塞的发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直接相关,后者发生隐匿,手术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极易有血栓形成。肺栓塞是一种凶险的疾病,如果是深静脉大血栓形成后脱落流到肺部,会把肺动脉全部堵住,引起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可突然死亡。
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心率加快,晕厥,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者猝死。前述患者很有可能是外伤手术后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而造成肺动脉栓塞导致猝死。 肺栓塞的预防:50岁以上,更年期妇女是危险因素,应多饮水,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时间上网、电脑操作员、乘火车、乘飞机等应适当走动,活动下肢。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作四肢的被动运动
慢性肺心病有何原因
专家表示,慢性肺心病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专家指出,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是肺心病的一种原因,比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可能造成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有何原因?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胸廊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从而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缺氧、肺血管收缩、狭窄,使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
(2)支气管、肺疾病
慢性肺心病有何原因?支气管、肺疾病是造成慢性肺心病的重要原因,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3)肺血管疾病
慢性肺心病有何原因?专家表示,慢性肺心病的原因还包括肺血管疾病,甚为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加重,进而发展成肺心病。
肺栓塞的诊断办法通常有哪些
1.血气分析肺栓塞时因V/Q比例失调及过度通气,常伴有低氧血症和低二氧化碳血症,但在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情况下,亦可表现为正常的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此时并不能排除进行进一步的肺栓塞检查,当存在低氧血症时,动脉氧分压与栓塞的范围及肺动脉高压成正比。
2.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为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仅在纤维蛋白原形成与分解处于稳定状态才出现,若以血浆D-二聚体浓度>500μg/L作为诊断血管栓塞的阳性界限值,对判断肺栓塞有很好的敏感性(98%),且3天和7天后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和93%),但其特异性不高,因许多疾病可与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有关,如心肌梗死,肿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其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还受年龄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0~39岁人群中,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为72%,而对大于70岁的人则仅为14.3%。
3.磁共振对肺栓塞的诊断有多方面的价值,可鉴别肺动脉内缓慢的血流和不流动的栓子;可区别出血性和感染性肺浸润,前者常与肺栓塞有关,MRI虽可直接显示栓子,但对≤3mm小血管,假阳性率较高,据报道,MRI检测中央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70%~90%,特异性为77%~100%,MRI的优点还在于它能在一次检查中,同时检测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的栓塞,目前倾向于将MRI作为肺栓塞检查二线方法,新近发展的MRI超快速成像和血管造影剂技术,能够迅速完成MRI的肺动脉三维血管造影,可望成为肺栓塞诊断的新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
本病的基础疾病有:
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三、肺血管疾病。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肺心病症状起因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3.肺血管疾病罕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发展成肺心病。
肺栓塞的检查项目常见的有哪些
1.血气分析:肺栓塞时因V/Q比例失调及过度通气,常伴有低氧血症和低二氧化碳血症,但在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情况下,亦可表现为正常的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此时并不能排除进行进一步的肺栓塞检查,当存在低氧血症时,动脉氧分压与栓塞的范围及肺动脉高压成正比。
2.血浆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为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仅在纤维蛋白原形成与分解处于稳定状态才出现,若以血浆D-二聚体浓度>500μg/L作为诊断血管栓塞的阳性界限值,对判断肺栓塞有很好的敏感性(98%),且3天和7天后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和93%),但其特异性不高,因许多疾病可与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有关,如心肌梗死,肿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其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还受年龄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0~39岁人群中,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为72%,而对大于70岁的人则仅为14.3%。
对D-二聚体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尚有待确定,多数研究认为血浆D-二聚体≤500μg/L,基本上可排除肺栓塞的诊断,但≥500μg/L,仅高度提示有血管栓塞的可能,还不足以确诊肺栓塞。
3.心电图:肺栓塞的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但缺乏特异性,97%的大块肺栓塞和77%的次大块肺栓塞可发现心电图异常,多在发病后数小时出现,常于数周内消失,因此需对肺栓塞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最常见的改变是V1~V2导联的T波倒置和ST段压低(68%),比较有意义的改变是I导联S波变深,Ⅲ导联出现深的Q波和倒置的T波,即所谓类似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SI QⅢTⅢ型,其他改变还包括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肺型P波和低电压,也可发生心律失常(20%~25%),据报道T波倒置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经治疗后该改变的逆转表明预后良好。
4.胸部X线检查
胸片:肺栓塞诊断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is,PIPED)发现12%的肺栓塞可表现为胸片正常,因此胸片正常并不能除外肺栓塞的诊断,肺栓塞的X线异常多在12~36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常见的征象包括肺浸润或肺梗死阴影(47%),典型的表现为基底靠近胸膜,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也可呈带状,球形和不规则形;患者膈肌抬高 (40%);胸腔积液征(30%);上腔静脉增宽;肺血管阴影改变(39%):近端肺动脉段扩张,当肺血管床阻塞达50%以上时可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扩张的肺动脉段急剧变细,称为Kunckle征,部分或一侧肺野透亮度过度增强,肺纹理明显减少或消失,当临床怀疑肺栓塞和(或)合并肺梗死时,应首先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它无创伤,方便,经济,可作为最初的诊断和筛选手段,但由于其敏感性较低,因而即使胸部平片正常,仍不能排除肺栓塞的可能,而且由于该检查的特异性不高,故误诊率较高。
(1)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当较大的肺叶,段肺动脉栓塞时,显示阻塞区域纹理减少及局限性肺野透亮度增高,多发小的肺动脉栓塞,显示肺纹理普遍性减少和肺野透亮度的增高,黄晓英等的研究中有此表现者占70%,且呈肺叶,段分布,而动脉未被栓塞的肺叶,段可出现代偿性的肺血增多,这主要是由于动脉栓塞造成对侧或同侧局部动脉未被栓塞的肺叶,段的供血过多,此与局限性肺气肿不一样,在治疗后对比X线中肺血管纹理的稀疏,纤细及缺血,少血区明显改善和恢复。
(2)肺动脉高压:肺门动脉增大是肺栓塞的一个主要征象,当较大肺动脉或较多肺动脉分支发生栓塞时,由于栓塞(栓子)而造成血管近端扩张,右下肺动脉逐渐增粗,横径大于15mm,而外周肺纹理突然变纤细,呈“残根”样,有时扩张的肺动脉可呈动脉瘤“球”样改变。
(3)肺内继发改变:这些表现无特异性,由于肺出血,水肿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因动脉栓塞少血或缺血而减少,造成肺泡塌陷,肺内可出现圆形或密度不均的片状浸润灶,纤维索条影以及盘状肺不张,多分布两肺下叶,以右侧多见,一般数天内消失。
(4)肺梗死征象:一般于栓塞后12小时~l周出现楔状或截断的圆锥形阴影,位于肺的外周,底部与胸膜相连,顶部指向肺门,以下肺肋膈角区多见,常见呈团块状或片状,大小不一,多发,可不同时发生,少数可形成空洞,病灶消退缓慢,并残留纤维索条影,肺梗死主要是由于肺组织坏死,出血,水肿造成,与肺内炎性病变鉴别的关键在于梗死的实变影内无支气管气像。
(5)其他:心脏改变一般少见,广泛肺小动脉栓塞时,才见心影扩大伴上腔静脉及奇静脉增宽,可能与原有疾病有关,胸膜病变通常与栓塞的严重程度有关,经治疗复查,胸腔积液吸收较迅速,胸膜肥厚亦能恢复。
5.胸部螺旋CT检查:普通CT扫描采样时间长,影像易受呼吸影响,对肺栓塞诊断帮助不大,螺旋CT可使病人在一次屏气的短时间内完成CT扫描,可清晰地显示主肺动脉和叶肺动脉中的栓子,对一部分段或亚段肺动脉也可较好地显示。
急性肺动脉栓塞最可靠的征象是血管中心充盈缺损,周围有对比剂环绕,中心充盈缺损与血管壁呈锐角,急性肺栓塞偶可表现为血管突然完全截断,并伴血管扩张,慢性肺栓塞常常表现为充盈缺损,边缘光滑且与血管壁呈钝角,慢性小血管的肺栓塞可表现为管腔的闭塞,Rathbun等对自1986年至1999年发表的有关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为53%~100%,特异性为81%~100%,均高于放射性核素通气-灌注扫描(分别为49%和74%),Rathbun的研究尚表明根据螺旋CT阴性检查结果而停用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尚不确定。
螺旋CT除了可直接显示栓塞血管方面优于放射性核素扫描外,尚可显示肺内对诊断肺栓塞有辅助价值的征象,如楔状,条带状和线状密度增高阴影或肺实变征,目前许多研究认为对临床怀疑为肺栓塞患者应该选择螺旋CT,而不是以传统的核素通气-灌注扫描作为过筛性诊断检查,一些研究尚表明螺旋CT与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并无差异,尽管螺旋CT诊断段以上肺动脉栓塞是相当准确的,然而CT用于肺小动脉栓塞的诊断尚处于未成熟阶断,目前还无法取代肺动脉造影。
6.磁共振:对肺栓塞的诊断有多方面的价值,可鉴别肺动脉内缓慢的血流和不流动的栓子;可区别出血性和感染性肺浸润,前者常与肺栓塞有关,MRI虽可直接显示栓子,但对≤3mm小血管,假阳性率较高,据报道,MRI检测中央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70%~90%,特异性为77%~100%,MRI的优点还在于它能在一次检查中,同时检测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的栓塞,目前倾向于将MRI作为肺栓塞检查二线方法,新近发展的MRI超快速成像和血管造影剂技术,能够迅速完成MRI的肺动脉三维血管造影,可望成为肺栓塞诊断的新方法。
7.放射性核素显像:灌注扫描对确定肺灌注异常有高度敏感性,灌注扫描正常可排除肺栓塞,但灌注异常却无特异性,局部缺损可见于肺实变或萎陷,肺血管阻塞和由于局部肺泡缺氧引起的血管收缩等,扫描的作用是提高灌注扫描对肺栓塞诊断的特异性,灌注缺损但通气正常是肺栓塞的特征表现,理想的通气扫描应与灌注扫描同时进行多体位显像,才能排除,V/Q不一致可能是对由于病人体位不同所造成,近年多采用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放射性气溶胶进行通气扫描。
我们都知道慢性肺栓塞疾病对慢性肺栓塞患者带来的伤痕是很多的,为此,慢性肺栓塞对待慢性肺栓塞这种疾病的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彻底的治疗慢性肺栓塞,慢性肺栓塞的治疗也要注意很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