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的基本症状都有哪些
磨牙的基本症状都有哪些
磨牙的原因
夜磨牙的病因较多。有的源于工作学习过分紧张、疲劳,情绪发生混乱;有的人身体缺钙,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导致磨牙;牙齿畸形错位也是一个因素,另外人们熟知的肚子里有寄生虫,也是孩子磨牙的原因。由于夜间口腔内既无食物存在,唾液分泌也少,牙齿之间得不到必要的润滑,就会形成“干磨”,时间久了,牙齿就会导致严重的磨损。
磨牙的症状
有夜磨牙问题的人,第二天清晨常会感到吃东西时面部肌肉疲劳无力,口不易张开,牙齿很不舒服,这是因为他的口腔一夜都在运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有的人年纪不大,但是牙齿的咬合面早已经磨成平板。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过分地磨损,使得下面的牙本质暴露出来,轻者对冷、热、酸、甜等化学刺激或物理刺激过敏,常引起酸痛;严重的可造成牙髓炎、咬合创伤、牙周组织损害、颞颌关节损害、咀嚼肌肉损害等。在儿童中,夜磨牙常常引起牙齿变薄、对冷热刺激敏感、牙髓坏死、牙龈萎缩、面部肌肉疼等症状,而且出现这些症状的可占磨牙者的1/3,可见危害挺大。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磨动牙齿,而是夜里紧咬牙关,时间长了会感到两颊肌肉酸痛。这种毛病不但对牙齿的咬合面有损害,更严重的是损伤承担咀嚼功能的颞颌关节。附着在颞颌关节上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肌肉纤维结构发生松弛,引起咬合力的下降。
宝宝长牙的顺序
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宝宝口臭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口臭亦称口腔异味。成人口臭因其影响正常社交能引起人们注意,而宝宝口臭,很多妈妈往往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火”而容易忽略。其实口臭不但是一种症状,也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宝宝口臭有其自身特点,要小心对待才是。
1、硫性口臭多为局部性口臭,为口腔内微生物分解蛋白质、肽和氨基酸后,产生的含硫气体导致。其中挥发性硫化物是导致口臭的重要成分。
2、氨性口臭属于病理性,来源于全身性疾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但主要是胃源性的。氨味主要是因为胃幽门螺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胃的酸性环境不利于氨的吸收,当胃内气体聚积到一定浓度时,便通过食管经口腔呼出。且氨味口臭不论有无胃病,只要胃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到一定数量就可以产生口臭。
乳腺癌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1、乳头溢液。通常情况下,在患上了乳腺癌以后,患者朋友有可能会在乳房上出现不自觉的溢液现象。乳腺癌溢液的性质多为血性,桨液性或水样,同样是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稀薄的血性溢液多数为癌。乳头溢液中乳腺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2、乳房肿块。在患了乳腺癌以后,女性患者通常都会产生乳房肿块的现象,并且只要用手摸就会比较明显,以乳腺肿块为首发乳腺癌的症状,占90%以上,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表现。大多数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房无痛性,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的肿块,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常被患者误认为是炎症或经前期生理性的乳房变化,而丧失警惕,延误诊治。
蛀牙基本常识攻略
龋齿应该做哪些检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腔检查,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食物嵌塞 处,其龋坏深度分三种:浅龋,中龋,深龋。
浅龋即牙釉质龋,牙齿上未形成龋洞,病变仅限于牙釉质内,牙齿病变部位多由半透明的乳黄色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此时不会产生什么主观症状,但牙颈部浅龋多已破坏到牙本质,应注意。
中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浅层,牙齿已有龋洞形成,牙齿对酸甜食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冷刺激尤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
深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探的龋洞形成,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肘均引起疼痛,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自发性疼痛。
龋齿的危害:龋齿对人类口腔健康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牙髓病变,产生剧烈疼痛,坐卧不宁。它通过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从而降低咀嚼功能,妨碍消化,危害人类的健康。龋齿危害这种疾病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在其往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因此得不到早期治疗。龋齿危害另外,龋病及其继发的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危及人们的生命,通常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样就加重了龋病危害的严重性。尤其在青少年和儿童中,龋齿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得了龋齿会给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龋齿病变类型:分类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龋坏的程度分类
浅龋(牙釉质龋或牙骨质龋):龋坏部位只限于釉质或牙骨质而尚未达到牙本质时。
中龋(牙本质浅层龋):龋坏已由牙釉质或牙骨质进展至牙本质浅层阶段时。
深龋(牙本质深层龋):龋病的病变已发展至牙本质深层,形成很深的龋洞,接近牙髓,但尚未引起不可逆牙髓炎时。
2)按病变发生部位分类
根据龋坏在牙面发生的部位,分为窝沟龋、平滑面龋、颈部龋、根面龋和邻面龋等。
(3)按病变进展情况分类
根据龋病进展的速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龋、急性龋、静止龋和继发龋。
慢性龋:为临床的最常见龋齿类型。龋病过程进展缓慢,病变区着色较深,质地干硬,故又称为干性龋。
急性龋:多见于体质衰弱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龋病过程进展较快,龋洞内腐质较多,质地松软,又称为湿性龋。
静止龋:龋病在进展过程中由于发病因素的变化,龋损停止于某个阶段不再继续发展的状态。
继发龋:是指在补牙充填材料的边缘或下方再发生新的龋坏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充填时未去净腐质或充填材料边缘密合较差的缘故。
盘点黄褐斑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一、皮损为淡褐色或黄褐色斑,边界较清,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眼眶附近、额部、眉弓、鼻部、两颊、唇及口周等处,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
二、长了黄褐斑的面部不痛不痒,但并不代表它仅仅是皮肤黑色素沉着,它反应出身体内部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是内部疾病反射在面部的一种信息,因此,治疗黄褐斑需要外治内养,同步全面调理内分泌,纠正紊乱的内分泌功能,方能达到标本兼治,不复发的功效。
三、黄褐斑皮损限局于皮肤的暴露部位,偶尔也可伴有乳晕及外生殖器的色素沉着。
四、黄褐斑皮损通常为淡棕色、灰色、棕灰色、棕黑色甚至深蓝灰色的斑疹融合而成的片状色素斑。其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可形成弓形或多环状皮损,成线状或彗星发散式分布,对称发生并可呈蝶翼样外观。
五、黄褐斑表面无鳞屑,无浸润,一般不伴红斑、丘疹等其他止损。
宝宝一岁不长牙是什么原因 宝宝一岁正常有几颗牙
一岁的宝宝,通常已经长出了6-10颗牙齿了。
一般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6-8个月时,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8-12个月时,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12-16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16-20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20-30个月时,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一岁一个月还没长牙怎么回事 宝宝一岁一个月正常有几颗牙
一岁一个月的宝宝,通常已经长出了6-8颗牙齿了。
一般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6-8个月时,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8-12个月时,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12-16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16-20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20-30个月时,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蛀牙的几个基本症状是什么
龋病是牙齿的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被破坏的疾病。龋病是人类常见病,患龋病的牙齿亦称虫牙、蛀牙。龋病不仅使牙齿缺损,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倾骨的炎症。
龋病容易发生于牙画的隐蔽部位,龋损导致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发生变化,牙齿硬组织的损害不能自身修复,临床上根据牙齿的龋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浅龋即牙釉质龋,牙齿上未形成龋洞,病变仅限于牙釉质内,牙齿病变部位多由半透明的乳黄色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此时不会产生什么主观症状,但牙颈部浅龋多已破坏到牙本质,应注意。
中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浅层,牙齿已有龋洞形成,牙齿对酸甜食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冷刺激尤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
深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探的龋洞形成,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肘均引起疼痛,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自发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