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接触了手足口怎么消毒 第2步:密切观察病情

接触了手足口怎么消毒 第2步:密切观察病情

虽然洗手有很好的预防消毒作用,但也不能保证完全不被感染,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之后还需密切观察,看自己是否可能被感染手足口病。

警惕: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出现手、足、臀部长疱疹或丘疹,口里长有疱疹,有发热现象的,可能已经感染手足口病了。一般会先有发热症状需留意。

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多少天 密切接触是红码吗

不一定。

红码表示处于高风险状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健康码一般都为红色:

1.来源于健康码的红码人员。

2.被诊断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3.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后,在14天健康管理服务期内。

4.被判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若后期排除恢复绿码)、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

5.推送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若后期排除恢复绿码)、无症状感染者时空伴随人员。

6.入境隔离期未满14天或21天(涉德尔塔等变异毒株)人员(符合规定的特殊人员除外)。

7.根据疫情防控文件要求,需要纳入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管理的人员。

手足口病大人需要隔离吗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需要隔离吗

同样需要隔离。

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属于密切接触手足口病的人群,在日常的护理中,很可能自身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即使没有发病现象,其身上也可能携带手足口病病毒,会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其他健康人群,造成感染发病,因此护理手足口病的大人也需要做好以下相关的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大人需要隔离吗 轻微手足口病隔离措施怎么做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患者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若是幼儿的话,还需做好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的工作。

另外患者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患者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阳光照射消毒。减少人员进出患者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如患者被诊断出患有手足口病的,要禁止外出,不要着急上学,等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

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感染的,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尤其是孩子,更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才能很好的预防手足口病。

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中医辨别手足口病一摸二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传染性较强,4-8月份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的症状是发烧和长皮疹,但不少家长表示,对这些症状应该如何辨别?下面专家教你怎样辨别手足口病。

一摸

手足口病最开始的起病特征是发热。对于大多数的轻症病例来说,以中等热度为主,通常体温在39°C以下。如果是重症病例,有可能烧到39°C以上。因此,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热症状。

二看

手足口病患儿发热1-2天后就会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体等处,很快会变成小溃疡。同时手掌、脚掌和臀部上也会长出红色的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重症病例早识别很重要。具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患者,可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手足口病重症7表现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对手足口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做出的规定,如果出现下列特征,特别是3岁以下的患者,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低血糖的早期临床表现,定时监测外周血糖,有利于早期发现低血糖。定时监测体温、心率、脉搏和呼吸。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哭声、肤色、肌张力、吃奶、大小便和睡眠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微量血糖测定,确诊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接触了手足口病小孩怎么办

第1步:洗手消毒

当没有感染手足口病的小宝宝或大人接触了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小孩时,要及时用流动清水加洗手液或皂液按正确方法洗手,不能选用单剂酒精涂抹手部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或者选择含氯手消毒剂。

备注: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用酒精消毒不管用的。

附:正确洗手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

1、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家长给患病孩子换尿布,清理排泄物、分泌物,整理玩具后等情景下都要洗手;

2、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3、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4、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第2步:密切观察病情

虽然洗手有很好的预防消毒作用,但也不能保证完全不被感染,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之后还需密切观察,看自己是否可能被感染手足口病。

警惕: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出现手、足、臀部长疱疹或丘疹,口里长有疱疹,有发热现象的,可能已经感染手足口病了。一般会先有发热症状需留意。

成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成人也会得手足口病。成人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也有可能会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但所有年龄段的人均可能会感染上。每年都会有几例家长感染上手足口病。成人感染后症状相对比较轻,一般口服药物即可治愈。

小孩手足口病症状早期怎么治疗 第5步:观察病情变化

如手足口病的小孩出现下列病情变化的,家长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烧不退;

2、频繁呕吐;

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7、其他家长觉得需要就医的情况。

备注: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一定会传染吗 接触手足口病人如何避免传染

接触了手足口病人,你需要立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洗手消毒,因为通过手部的接触,如果没有洗手消毒的话,会随着手上的病毒接触进食的食物,引起病从口入的现象,所以及时用肥皂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用普通的肥皂清洗消毒即可,用酒精擦拭手部反而没有用。

然后你还要立即更换当时接触手足口病患者时身上所穿的衣物,并且把这些衣物用84消毒液或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并单独清洗干净,之后放到太阳低下暴晒消毒,以免衣服上沾有病毒引起传染。

做好这些还是很不放心的话,那么你还可以及时就医,去医生那里开一些抗病毒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这种在第一时间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在手足口病早期使用疗效比较好。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传染病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

手足口病嘴巴疼怎么办 第1步:观察病情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因为口里长疱疹或口腔溃疡而引起口痛、嘴巴疼,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宝宝张开口,用手电筒或手机照明工具来观察宝宝口里疱疹的位置,要注意宝宝口腔溃疡或疱疹处,有没有长在尖锐不光滑的牙齿附近,有无引发疱疹或口腔溃疡破溃的现象。

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如何划分 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多少天

密切接触者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集中隔离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接触后14天。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做好体温、症状等监测,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儿童手足口病怎么得的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是感染了病毒,最常见的是肠道萨科齐病毒A组、B组及新型肠道病毒71型,它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如果是小孩子接触的有隐性感染者或者是手足口患者,有密切接触的病史,有可能就会得手足口。一般如果是玩具没有消毒,或者是和手足口病的患儿一同吃东西,或者是密切接触,对着讲话或者咳嗽,这种都有可能会传播。

手足口病病因

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先发现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3天后,于手、足及口部出现红疹,疹子的直径约3毫米左右,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 生长于手足的红疹较不易影响宝宝的情绪,但口中水疱破裂则会使宝宝因剧痛而不肯进食。宝宝会经常流口水,并有发烧及不安等症状。 此病病情较为温和,可以自行痊愈,不过为防止脱水现象,应多喂宝宝开水、果汁等饮料。 如果患儿持续发烧、呕吐、烦躁不安,应去医院请医生密切观察、治疗。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戏

手足口病患儿应休至症状消失后两周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传染,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湖北省卫生厅日前公布的《湖北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议对手足口病患儿及与其密切接触过的儿童采取休假的方式,进行必要隔离。 方案规定,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建议休假直至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后两周。7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建议休假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一周。 据介绍,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天-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这种疾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从咽部排出病毒。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 勤洗手能有效防止肠病毒传播。

手足口病的常识

1.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2.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3.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

手足口病小孩一直哭闹 第1步:观察病情

大部分的手足口病虽然一开始只有疹子和低烧的现象,但若是宝宝一直哭闹不止,多半是因宝宝病情比较严重,引发宝宝疼痛或其他不适感导致的,此时家长要密切留意宝宝的病情,看是否有以下手足口病病重症状,如: 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 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不必惊慌,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治疗,只能找医生了,医生会尽量让孩子减少难受程度的,不要太担心,这个

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多少天

14天。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相关规定,密切接触者将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此期间的第1、4、7、14天需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的日常健康监测,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