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听觉发育
宝宝的听觉发育
听觉系统在出生时已基本发育完全并具备功能。听功能是声波进入耳道,经过鼓膜及听鼓链入卵圆窗传入内耳,还可以通过颅骨传入内耳。声波进入内耳淋巴液,传到螺旋器,兴奋毛细胞后将声音转换成生物电能——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纤维及各种神经元逐级向上传递,直到大脑听皮层中枢,起着分析、结合、加工、处理声音信息的高级过程。
1、 0-3月:当突然听到60dB以上的声音,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头,眨眼睛等,有时还可以看到吮奶动作。
2、 4-6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宝宝说话时,他可以用眼睛注视你,或听到妈妈的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表现出有意识听熟悉声音的能力,说明大脑皮层已参与听觉活动。这个时期称为听性反应期,出现的行为可称为听性反应。
3、 7-9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听到妈妈哄逗的声音,可发出笑声,有的宝宝让他站站,可出现相应的行为,这时期称为定向反应期。
4、 10-11月:叫他名字能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听到悦耳的音乐时,上下肢随着音乐可做有节奏的活动。有的宝宝听到把什么东西拿过来时,能做出相应的拿取动作。这时期称为语言发育期。
5、 1岁-1岁半:按听到的语言能做出反应,当问到“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小手指出来,通过环境中的其它各种声音,也可以观察出听觉反应,这时期开始了语言学习期,婴幼儿的听觉发育是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声定位能力逐渐发育成熟,6个月时声定位能力已发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运动,8个月时开始有垂直向定位能力,先下方,后向上方,声定位能力的测试对6个月——2岁小儿听敏度的评估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妈妈要关心宝宝的听力。宝宝在3个月以内,如发现睡眠时不能大声惊醒,或宝宝刚入睡时对突然的大声击掌无任何反应,首先应考虑有没有听力问题;宝宝在1岁以内如果对突然或奇特的声音不能引起注意力,也应要怀疑听力或智力方面的问题;2-3岁的宝宝仍不会说话或只会简单发音,也应首先考虑到听力问题。一旦发现宝宝听力有问题,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耳科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采取医疗康复措施。
五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听觉发育
5个月的婴儿,能区别亲人的声音,如果你叫他的名字,他会看着你笑;会积极地倾听音乐,并会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晃身体,虽然还不能与旋律完全吻合,但已经有节律感了。
噪音对胎儿听力的影响
1、怀孕16周,胎宝宝听力开始形成
怀孕16-19周,胎宝听力开始形成。此时宝宝能听到妈妈心脏跳动、血液流动、胃肠蠕动的声音,也能听到妈妈温柔的说话声和歌声了。这些声音都在30分贝左右,就像耳边的窃窃私语,对胎儿听力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至25孕周左右,胎宝宝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等;至28周时,则对音响刺激已有充分的反应能力。
2、胎宝宝听到的声音,比外面降低20分贝
胎宝宝接受的噪音是通过母亲腹壁传播的,腹壁有反射作用,会将外面的声音降低大约20分贝,外面的大吼大叫传到胎宝宝那时,如同在说悄悄话。
但如果孕妈咪长期处于强噪声中,妈妈腹壁的保护就很有限了。尤其对于低频的声音,几乎没有减弱功能,这时,就相当于胎宝宝的听觉系统直接同强噪声接触。
3、长期高强噪声刺激,影响胎宝大脑发育
宝宝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反感噪声的干扰。强烈的噪音对胎宝宝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可能对胎儿的听觉发育产生不良后果。
此外,长期受噪音影响会使孕妈妈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而胎儿内耳如果长期受到高强噪声刺激,会使脑的部分区域受损,严重时可能影响大脑的发育。
有研究表明,长期处在噪音的环境下,宝宝将来的性格可能会比较烦躁。
六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听觉发育
6个月的宝宝听力比以前更灵敏了,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并学着发声。
孕妇看电影会影响到宝宝的听力吗
有人说,电影院的立体声,常人有时候都会受不住,孕妈妈腹中的胎儿肯定受不住了,胎宝宝的听力肯定会受影响吧?孕妇看电影宝宝会耳聋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有相关人员表示,看电影本身是不会影响宝宝的,孕妈妈们只要尽量避免去观看一些刺激的、会引起情绪波动的影片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担心在影院观看电影会影响到到胎儿的听觉发育,那么不妨准备一只隔音枕,放置在肚子上,这样宝宝听到的影片音量就会很小很小了。
如果孕妈妈们是在家里看电影,只要音量不要放得太过大声,对宝宝的听力也是不会有影响的,所以孕妈妈们大可放心。
三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听觉
他能在稍响的声音中捕捉到妈妈的声音 3-4个月的宝宝在听觉上,发展较快。他能在稍响的声音中捕捉到妈妈的声音,并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头也会顺着响声转动180度寻找妈妈的身影。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技能”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等积极反应。
宝宝听力障碍的6大因素
1、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母体如果被风疹病毒感染,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风疹病毒侵犯耳蜗会导致先天性聋。
2、性病:孕妇患了性病,如梅毒或淋病,梅毒螺旋体和淋病双球菌都会通过胎盘使胎儿的耳蜗受到损害,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
3、遗传因素:如果男女双方或亲属中有遗传性聋家族史,婚后生育聋儿的发生率就高。
4、流行性感冒:中毒型流感对全身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可产生损害。可以使胎儿出现缺氧及微循环障碍,从而影响到听觉器官的发育。
5、孕期保健不好:母亲在怀孕期间病毒感染,接触了苯、甲醛、放射线等有害物质,使用了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都可以影响胎儿的听觉发育。
尤其值得一提是准妈妈的孕期保健。母亲孕期感染是与新生儿听力损伤密切相关的重要高危因素。最易发生在怀孕初期的3个月内,常导致孩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6、宝宝患了易引起听力损伤的疾病:如出生时的窒息、产伤,出生后严重的黄疸、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腮腺炎等。
此外,母亲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也可致宝宝感音神经性耳聋。
所以宝宝听力保健要在妈妈妊娠期就开始,要在宝宝出生前阻断危险因素,避免孕期宫内感染,减少宝宝听力损伤,妈妈孕期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
四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听觉发育
4个月的孩子,能分辨声音;宝宝已经能够区分男声和女声,可以分辨出是妈妈在说话,还是爸爸在说话,会听儿歌;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兴趣,可以让宝宝多到户外,听小鸟叫,听流水声,听风刮树叶声,并不断告诉宝宝这是哪里发出的声音。
6~7个月宝宝听觉发育的标准
宝宝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叫宝贝的名字时,他会转向呼叫人,并做出友好的表情,以示回答;对宝贝说话、唱歌时,他能静静地看着你,注视你的口型,有时还发出声音来“回答”;当电视、广播开启时,宝贝能灵敏地转向声源。该阶段宝贝听觉发育促进方案:
1.倾听落地声。听到的声音越丰富,宝贝的听觉辨识能力越敏锐。比如找一些摔不碎的东西,球、塑料盒、书本、笔、罐头、木盒、纸盒等,把它们一一扔在地上,给宝贝听各种物体落地的声音,宝贝可以从中感知不同质地与不同声音间的关系。
2.自制“听觉瓶”。在空瓶里装上不同的东西,诸如水、豆类等,然后轻轻摇动瓶子,让宝贝倾听这些不同的声音。
3.拍拍手。可以先示范拍拍手给宝贝看,让他听一听,然后模仿你;熟悉后,可以变换拍手的节奏,时快时慢,看宝贝能否感受出它们的不同;或者一直连续拍手后忽然停止,看宝贝的反应。
胎教有用吗 刺激宝宝听觉发育
在胎儿的感觉器官中,听觉系统最为发达,听觉系统是胎儿与宫外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音乐胎教的基础,在怀孕第4周,胎儿的听觉系统开始发育,第8周时耳廓已经形成,妊娠第25周,胎儿听觉系统基本发育完成,第28周时,胎儿听觉系统完成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进行音乐胎教和语言胎教,可以刺激宝宝听觉发育,并在子宫内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并形成最初的记忆。
噪音对胎儿的影响
1.破坏宝宝听觉
宝宝喜欢听人说话唱歌,讨厌噪音。孕妇若是长期处于噪音强烈的环境下,会影响胎儿的听觉发育,导致宝宝出生后听力就不太好,而且会产生一些关于听力的不良后果,比如容易耳鸣等等。
2.流产、早产
孕妇长期受到噪音影响会造成孕妇体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使孕妇脑垂体分泌过多的催产激素,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容易导致孕妇流产、早产。
3.影响胎儿大脑发育
胎儿的内耳长期受到高强噪声的刺激,会损害胎儿的脑部区域,情况严重的话很容易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受到影响。
4.影响胎儿性格
研究表明,如果孕妇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下,胎儿出生后,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大部分的宝宝都容易遇事急躁,性格暴躁,没有耐心,容易心情烦躁。
5.畸形
强烈的噪声刺激,会改变母体的神经细胞,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还会影响直接作用于胎儿的遗传基因,导致基因突变,胎儿畸形。
三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听觉发育
3个月的宝宝,在听觉上,也发展较快,已经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听到声音后,能够用眼神寻找声源,头能顺着响声转动180°。
儿童听力的发育规律
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听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已形成,而发育的关键期则在婴幼儿阶段。换言之,要想孩子终生听力良好,务必抓好出生后至3岁的听觉保健。宝宝听力需在保护中发展。
保健保健,以保为先。医学专家强调,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还远远没有发育成熟,任何外来的不良因素都可能使这种发展受到干扰甚至破坏,所以宝宝听力的发展必须在保护中进行。
首要是积极防病诸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耳炎等,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婴儿的听觉器官,进而造成听觉障碍。针对此类疾病,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打好防疫针。
二是慎重用药不少药物具有耳毒性,特别是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
三是尽量避开噪声婴儿的听觉器官发育不完善,外耳道短而窄,加之耳膜薄,不能耐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尖锐噪声尤其会损伤婴儿柔嫩的听觉器官而削弱听觉,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
最后,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掏挖宝宝的耳朵耳屎是有一定生理作用的,如阻止尘埃、小虫的入侵,缓冲噪声,保护鼓膜等。另外,耳屎的油腻性还可阻止外界水分的侵入。但不少父母将其误认做废物,常常掏挖小宝宝的耳朵,殊不知婴儿耳道发育不成熟,多呈扁平缝隙状,皮肤娇嫩,稍有不慎,轻者掏伤皮肤导致感染,甚至疖肿;重者掏破鼓膜,造成听力损失。当然,耳屎多了也不好,但随着咀嚼、张口或打哈欠,一般可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实在因“油耳”或耳屎过大阻塞耳道影响听力时,应请医生处理。
促进听觉发育有妙招
当然,孩子听觉要好,仅靠保护是不够的,还要设法促进其发育。研究发现,良好的听觉发育离不开声响环境。一般说来,宝宝喜欢母亲的心跳声(因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熟悉这种声音)、咕噜咕噜的节奏声(因胎儿就是在羊水咕噜咕噜声中发育长大的)、沉静舒缓的声音以及婴儿自身发出的声音。因此,你不妨多利用这些声音来刺激孩子的听觉,提高其听力。具体做法有:
◎母亲多抱孩子,最好采用左手抱的姿势,让孩子尽量靠近自己的心脏,便于听到心跳声。
◎在婴儿面前放半盆清水,父母用一支玻璃管向水里吹气,人工创造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父母多向孩子轻声说话、哼唱,或者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不过,时间要适度,不宜过长。
◎将婴儿自己发出的声音,如咿咿啊啊的声音、忽高忽低或重复的学语声、呼叫爸爸妈妈的声音等录下来,经常播放给宝宝听。
宝宝听力的发育规律
出生后
已有听力,但较弱,对于高达50-60分贝的声音刺激才有反应。
3个月内
对于突然发出的大声刺激,如大声喊叫或击掌声,可出现眨眼反射及手足伸曲运动,有的还可能出现哭叫反应。
3、4个月以后
能听清稍响的声音或妈妈的呼叫声,并用眼睛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
7、8个月以后
对他爱听的声音可有喜悦的表现,有的还会发出声音模仿。
9、10个月以后
大多能伴随音乐节拍摆动自己的身体,甚至手舞足蹈。
1岁左右
能模仿学语,如看见汽车会叫“笛笛”。
2岁左右
能说出由2、3个字组成的有意义的词条,如“上幼儿园”、“妈妈好”等。
3、4岁
会讲短小的童话故事,会背短句及诗词。
如果宝宝生下来后对声音反应很迟钝,在睡眠中不易被叫醒,或者从未被大声惊扰过,与同龄儿童相比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此时家长应疑及听力有问题,及时就医检查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