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如何预防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预防
高血压病的预防不仅要降低高血压病患病率,更重要的是减少或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高血压病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即针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也针对普通人群,是在存在危险因素而尚未发生高血压时采取预防措施,二级预防是针对已诊断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全面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实质上就是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等的一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高血压病危重患者的抢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同时也包括抢救成功后的康复治疗,显然,高血压病预防重点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1.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
(1)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子,按中国最近制定的标准,体重指数>23时称为超重,减重的主要措施是限制过量进食,增加运动量。
(2)合理膳食:包括减少钠摄入,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减少膳食中的脂肪。
(3)限制饮酒:有研究认为,饮酒与血压呈u型曲线关系,并存在阈值反应(40g酒精为阈值),为预防高血压,最好不饮酒;有饮酒习惯者,应戒酒或尽量少饮酒(<50m1/d=。
(4)增加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体力活动多者的1.52倍,因此,提倡坚持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5)心理平衡: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常使患者采取不良生活方式,后者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升高有关,因此应正确对待及设法缓解各种心理压力。
2.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措施 高血压的合理治疗包括:
(1)应用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2)保护靶器官。
(3)兼顾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
(4)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以达最佳疗效。
3.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根本途径
(1)医院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施行医疗保健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实现三级预防。
(2)社区综合防治:建立防治网络,并进行人员培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基线调查及前瞻性心,脑血管病调查,人群分组和实施干预措施,对参加防治的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干预组实施三级预防措施。
4.心血管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干预 几项人群研究表明,虽然随机临床试验已证实降低血压的益处,但是,经过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及总病死率仍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观察表明,经过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病患者相比,前者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LVN更明显,因此提出,在产生高血压病并发症过程中,有多种危险因素参与,在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进行心血管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干预。
(1)戒烟:戒烟能降低多种疾病包括卒中的危险性,对中青年尤为明显,35岁之前戒烟者与不吸烟者预期寿命无差异。
(2)降低胆固醇:冠心病危险性下降幅度与胆固醇下降幅度成比例,采用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使胆固醇下降1~1.5mmol/L(40~60mg/d)时,可使主要冠心病危险性下降l/5~1/3,此外,降低胆固醇也使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
(3)治疗糖尿病:UKPDS试验随访10年的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磺酰脲类降糖药可使糖尿病微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下降l/4,虽然冠心病有明显下降之趋势,但对大血管事件的影响尚不清楚。
(4)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能降低脑卒中病死率,对无心血管病史者,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冠心病危险性,但是否降低卒中或总心血管病死亡危险尚不清楚,HOT研究证实,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mg,冠心病事件下降1/3,但缺血性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病死率均无明显下降。
(5)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有证据显示,减轻体重,运动,降低纤维蛋白原可改善心血管病危险性,但尚未被大型临床试验所证实,补充抗氧化类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降低半胱氨酸的维生素如叶酸,维生素B12,降低尿酸水平可能有好处,但尚需大型临床试验证实。
如何有效预防原发性高血压
1、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
(1)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子,按中国最近制定的标准,体重指数>23时称为超重。减重的主要措施是限制过量进食、增加运动量。
(2)合理膳食:包括减少钠摄入,适当增加钾、钙、镁摄入,减少膳食中的脂肪。
(3)限制饮酒:有研究认为,饮酒与血压呈u型曲线关系,并存在阈值反应(40g酒精为阈值),为预防高血压,最好不饮酒;有饮酒习惯者,应戒酒或尽量少饮酒(<50m1/d=。
(4)增加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体力活动多者的1.52倍,因此,提倡坚持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5)心理平衡: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常使患者采取不良生活方式,后者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升高有关,因此应正确对待及设法缓解各种心理压力。
2、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措施
(1)应用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正常。
(2)保护靶器官。
(3)兼顾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
(4)提高生活质量。
3、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根本途径
(1)医院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施行医疗保健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实现三级预防。
(2)社区综合防治:建立防治网络,并进行人员培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基线调查及前瞻性心、脑血管病调查。人群分组和实施干预措施,对参加防治的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干预组实施三级预防措施。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有非常确定的疾病,或者是病因,比如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 而原发性高血压一般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一般比较年轻,血压一般为中到重度, 加药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差,或者是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有明显升高。 部分患者有急进性或者是恶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而原发性高血压只能延缓进展。
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区、种族及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不同。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同一国家不同种族之间也有差异,例如美国黑人的高血压约为白人的两倍。
血压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较为常见。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的三次普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 7.73qb.1991年为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一亿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平均15%~20%),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较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还显示,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肾性高血压病的分类
高血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总的来看,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肾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在无明显水肿或未做尿液检查时,患者容易以为自己得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由于二者在治疗及预防方面有很大不同,故有必要对它们作认真鉴别。那么如何区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呢?这就需要医生详细的询问病史,认真的进行体检,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明确因果关系,弄清发病的先后次序。
1、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发病年龄较大,或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家族史。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脏损害,出现尿液和肾功能不正常等。
2、肾性高血压可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多有肾脏病史,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盂肾炎等。实验室检查多可发现异常,当诊断有困难时,需借助肾穿刺明确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多见于30岁以下或55岁以上,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或以往有高血压史,突然转为恶性高血压者。同时要注意病史中是否有腰部外伤,腰背部或胁腹部剧痛,腹痛等。体检时,颈部、腹部和胁腹部可有血管杂音。但上述征象均无特异性,确诊要靠肾血管造影等手段。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1、改善生活行为。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降压药物治疗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血压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一般将无法确定发病原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将能发现确切病因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在平时的疾病诊断中,我们常见的高血压有90~95%是为原发性高血压,但要想确诊,仍需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本文则主要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血压升高,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明确的高血压。由于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而且有些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高血压便可以随之消失,因此正确区别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非常重要。只有积极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后方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他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脑卒中、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往往更高,而病因又常被忽略以致延误诊断,因此要提高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及时明确病因并积极针对病因治疗,会大大降低因高血压及并发症造成的高致死及致残率。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病因、治疗等方面各不相同,严格区分两者才能得到更好的诊治。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 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 血流灌注不足。
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需首先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掌握了肾性高血压好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之上,其实是可以减小其病的治疗难度的。而也只有知晓了这两种高血压的具体差异,我们才能够及时区分开它们,以免造成误诊,以免造成治疗的错误。最后,希望所有患上高血压的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高血压类型,之后再来对症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检查
1.尿常规及肾功试验:可为阴性或有少量蛋白和红细胞,急进型高血压患者尿中常有大量蛋白,红细胞和管型,肾功能减退时常有大量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2.肾功能减退时尿比重低而固定,酚红排泄率减低,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尿素或内生肌酐廓清率低于正常。
3.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两者可正常,增高或降低,亦可测血浆心钠素浓度,常降低。
4.X线检查:左室肥厚扩大,主动脉增宽,延长和扭曲,心影可呈主动脉型改变,左心功能不全时可见肺淤血征象。
5.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劳损,此外,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并发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则可出现相应心电图改变。
6.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显示早期左室壁搏动增强,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时,多见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及左心房轻度扩大,超声多普勒于二尖瓣上可测出舒张的早期血流速度减慢,舒张末期速度增快。
7.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和(或)硬化,严重时出血及渗出,视盘水肿。
8.动脉血压监测:近10多年来获得迅速发展的诊断新技术,有助于诊断高血压及判定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