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四肢冰冷要怎么调理 艾灸阳池穴

四肢冰冷要怎么调理 艾灸阳池穴

位置:阳池穴为三焦经的原穴,该穴位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艾灸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每次艾灸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

功效:通过艾灸阳池穴,可以增强身体的元气,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恕不更为有力,可以有效的到达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注意:艾灸阳池穴的最佳时间实在晚上21:00-23:00之间,即亥时。这个时候气血正好流注到三焦经,此时三焦经的气血最旺,功效最强,调理的效果也就最好。

冬天脚冷怎么办 阳池穴

艾灸取穴:阳池穴位于手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艾灸好处:阳池穴是人体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艾灸,可以增强身体元气,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输送更为有力,可以有效达到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艾灸哪里可以去湿气

艾灸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艾灸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艾灸隐白穴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手脚凉灸哪里

1、手脚凉灸哪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手脚凉灸哪里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2、手脚凉灸哪里:艾灸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该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到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0到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女人一到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办

1、缓解女人手脚冰冷的运动方法

保证适量的运动,能够微微喘气的程度就足够。“但冬天不宜早起,运动也不宜过量。”杨龙说,冬季起床时间一般应为7-8点钟,运动达到微微出汗即可。

2、缓解女人手脚冰冷的饮食方法

饮食上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金橘等;也可适量食用羊肉等热量高的食物。此外,姜汤也可御寒,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含胡椒碱。可刺激食欲、增进消化,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流向体表的血液增加,故冬天吃点辣椒可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潮湿而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痛和胃虚寒症。

3、缓解女人手脚冰冷的保暖方法

即保暖。冬季必须做好头颈、耳鼻、胸腹、腰背、手足的保暖工作。每天坚持用38-40度的温水泡澡,从身体外部保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4、缓解女人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

女性手脚冰冷要按摩穴位阳池。刺激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阳池穴不仅可以治惧冷症,还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功能失调等疾病都有助益,与合谷穴一起称得上是“万能穴位”,值得大家牢记在心上。

因为患惧冷症而无法入睡的人,睡觉前应使用以上方法,然后立刻盖上棉被,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艾灸哪里可以美容

艾灸可以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将热气内注,温通经络,迅速传到全身经络,五脏六腑,调畅气血,活血温经,从而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达到美容效果。

预防皮肤老化艾灸

滑肉门:艾灸这个穴位有助于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增加血流量,同时可调理气血,疏通经气,使气血上输下达,从而预防面部肌肤老化。

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手阳明大肠经循经上于头面部,刺激合谷穴可振奋元气,益气养血,有效防治面部肌肤老化的问题。

足三里:艾灸这个穴位对机体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以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而增强免疫力,同时对水肿 ,肥胖,腹胀,乳痛,便秘,胃痛有治疗作用。

抗衰老艾灸

肺俞:艾灸这个穴位能有效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皮肤细腻。还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潮热,鼻塞,盗汗以及皮肤病等症。

脾俞: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作用,同时对腹痛,泄泻,呕吐,水肿,便血,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

肾俞:艾灸该穴位可调理因内分泌失调造成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及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三阴交:艾灸该穴位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有改善作用,是女性常用穴位。

曲池:曲池作为多气多血之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清热凉血,解毒,抗炎作用,能促进大肠气血畅通,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毒素,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治疗痤疮艾灸

曲池穴:艾灸该穴位可调节因肺热及血热引起的痤疮。

合谷穴:清热解毒,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治疗痤疮艾灸

曲池穴:艾灸该穴位可调节因肺热及血热引起的痤疮。

合谷穴:清热解毒,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感冒初期艾灸治疗效果如何

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具体取穴如下:

大椎穴大椎穴在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风池穴 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湿气重艾灸哪些部位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1.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2.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3.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5.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6.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7.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艾灸什么穴位去湿气 艾灸曲池穴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四肢冰冷要怎么调理

艾灸阳池穴

位置:阳池穴为三焦经的原穴,该穴位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艾灸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每次艾灸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

功效:通过艾灸阳池穴,可以增强身体的元气,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恕不更为有力,可以有效的到达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注意:艾灸阳池穴的最佳时间实在晚上21:00-23:00之间,即亥时。这个时候气血正好流注到三焦经,此时三焦经的气血最旺,功效最强,调理的效果也就最好。

姜水泡脚通气血

脚为人体之根,又是经脉汇聚之处,用姜水泡脚具有排寒湿、痛气血的功效。尤其是对于因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及手脚冰冷的、关节冷冻的人群来说,效果都非常明显。

泡脚的水药用姜水,每次往水中加入4-5片的生姜烧开后,兑入温水将水温调至40度-45度之间即可。泡脚的要用深桶,最好是能将小腿没入其中。

每次至少要泡15分钟,至头上微微出汗效果最佳。泡完脚后要注意脚部保暖。

饮食调理 铁质、维生素E使血液循环通畅

铁质是制造血红素的重要营养物质,维生素E可促进血液循环。但血红素充足时,身体就能将含有新鲜氧气的血液,运送到身体各部位,身体血液循环顺畅了,末梢神经就能有效接受养分,避免四肢冰冷。

富含铁质的食物:动物肝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和豆类。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小麦胚芽、豆类、菠菜、蛋、甘蓝菜里,都有丰富的维生素E。

多种营养,扩张末梢血管

存在于辣椒、姜等热性蔬菜中的辣椒素、姜油酮、姜辣素等都具有扩张末梢毛细血管的作用。血管不紧缩,血液流动性好,身体就会逐渐热起来。

富含卵磷脂食物

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可以让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容易被组织利用,进而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堵塞血管的垃圾清除后,血液的流动就不会受到阻碍,血液循环变好,四肢就会暖和起来。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蛋黄、大豆、鱼头、鳗鱼、动物肝脏、蘑菇、山药、芝麻、黑木耳、玉米油、瓜子等。

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涌泉穴

足浴后,先用手掌快速揉搓脚心,搓揉至有热感位置,每天早晚各搓揉100次,有助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按揉能改善四肢冰冷的情况。

按摩气冲穴

气冲穴在大腿根部内侧,此穴附近有一根剧烈跳动的动脉——股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

平时多运动

引动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尤其针对需要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而言,若能够保证每日适量的运动可以是身体的血液循环正常,改善手脚因为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四肢冰冷症状。

艾灸美容灸哪里 抗衰老艾灸哪里

肺俞:艾灸这个穴位能有效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皮肤细腻。还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潮热,鼻塞,盗汗以及皮肤病等症。

脾俞: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作用,同时对腹痛,泄泻,呕吐,水肿,便血,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

肾俞:艾灸该穴位可调理因内分泌失调造成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及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三阴交:艾灸该穴位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有改善作用,是女性常用穴位。

曲池:曲池作为多气多血之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清热凉血,解毒,抗炎作用,能促进大肠气血畅通,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毒素,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冬天艾灸腿的好处

秋冬天气干燥,艾灸后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涌泉),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

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

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虽然气温还没用大幅度降低,有的同修也会手脚冰冷,可见是肾阳虚比较厉害了。阳虚即寒气重,寒凝则气血凝滞,气血传递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气、促进气血循环,解决手脚冰凉。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风湿困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粘附艾炷,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待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风池,合谷,阴陵泉,足三里。

相关推荐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艾灸美容法

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肌肤出现问题,很多是因为身体内部的机能故障而导致的。许多女性贪凉,吃冷饮、凉水果,随便节食又暴饮暴食,这会使脾胃受到一定伤害,表现在脸上就是黄褐斑。而白领女性和更年期女性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则会引起肾脏功能不好,从而可能导致眼袋、脸上长黑斑和面部水肿的情况。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

疝气艾灸哪里 癫疝艾灸方法

治则:行气利湿,消肿散结。 艾灸处方:大敦,阳池,章门。 艾灸方义:大敦理气调谑,为治疗疝气的穴;阳池疏调下焦气机;章门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三穴功用,能奏行气化湿,软坚消肿之效,如为痰热瘀结,可加阴陵泉,以清泄湿热。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治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的选取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

艾灸祛湿的穴位和方法

艾灸祛湿的方法 1、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

艾灸什么穴位祛湿

1、艾灸丰隆穴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2、艾灸足三里祛湿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艾灸关元穴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4、艾灸解溪穴祛湿 解溪穴在足背和小腿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这个穴道是

阳虚可以艾灸吗

可以。 阳虚体质可以通过艾灸来调理身体,因为艾灸具有温经通络、回阳固脱等多种作用,而阳虚体质可以通过艾灸调理来为身体补充阳气,可以大大改善阳虚所引起的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等症状,调理阳虚平常可采用关元穴,足三里,大椎,至阴穴,肾俞,命门等穴位来调理,只是在进行艾灸时需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以及施灸的时间,注意循序渐进。

艾灸5穴位能调理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艾灸属阳,配合灸火。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

艾灸能治便秘吗

艾灸对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天枢,足三里等胃经的重穴位,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

减肚子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减肚子的常用手法

艾灸原则:祛湿化痰,通经活络。 艾灸取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或灸盒灸),距皮肤25毫米左右,每穴持续灸20分钟。隔日灸1次,可长久施灸。 艾灸功效:曲池,天枢以疏导阳明经期,通调肠胃;阴陵泉,丰隆清热利湿;太冲疏肝而调理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