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病因
假性动脉瘤病因
假性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因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约在伤后1个月后,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瘤。它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它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
动脉瘤容易和什么病症混淆
一、动脉瘤的形态学类型
1.囊状动脉瘤 被累血管段管壁呈球状扩张,其大者直径可达15~20cm。由于血液流过时形成旋涡,因此,这种动脉瘤常并发血栓形成。
2.梭形动脉瘤 血管壁呈均匀扩张,而又朝一端逐渐均匀缩小,直至达到原来的血管直径,故呈梭形。这种动脉较少发生附壁血栓。
3.圆柱状动脉瘤 开始血管突然呈滚筒状扩张,同样又突然过渡于正常血管。可发生附壁血栓。
4.舟状动脉瘤 血管壁呈一侧性扩张,而对侧血管壁则无变化;常见于夹层动脉瘤时。
5.蜿蜒状动脉瘤 相近的血管段相继呈不对称性扩张,因此,被累血管呈蜿蜒状膨隆。大多见于血流方向一再改变的血管(如骨盆的动脉)。
二、根据动脉瘤壁的结构分类
1.真性动脉瘤 其壁由所有三层血管壁组织构成,大多数动脉瘤属于此种类型。
2.假性动脉瘤 大多由于血管外伤,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内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乃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3.夹层动脉瘤 多见于老年人(但marfan综合征患者例外),男性多于女性。多从血管树的血流剪应力量强处及血压变动最明显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出发,血流从内膜破裂处钻入病理性疏松的中膜(少数乃来自滋养血管的出血),并顺血流方向将中膜纵行劈开,形成一个假血管腔。这种假血管腔可再次破入真血管腔内,血流如同一个迂回旁道。这种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颇为复杂,可见于先天性血管畸形、代谢性结缔组织疾病(如marfan综合征。
颈动脉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
病理颈动脉瘤分为三类:①真性动脉瘤:多由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瘤扩张膨大,多呈梭形,病变多累及动脉壁全周,长度不一。瘤壁后薄不均匀,常可发生自行性破裂引起大出血;②假性动脉瘤:多由创伤引起,瘤壁为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内容物为血凝块及机化物,瘤体呈囊状况,与动脉相通,颈部较狭。③夹层动脉瘤:多由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致,动脉壁中层发生坏死病变者,当内膜破裂时,在动脉压的作用下,血流在中层形成血肿,并向远端延伸形成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瘤病因
(一)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的原因,粥样斑块侵蚀主动脉壁,破坏中层成分,弹力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管壁因粥样硬化而增厚,使滋养血管受压,发生营养障碍,或滋养血管破裂而在中层积血,多见于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0∶1左右,部位主要在腹主动脉,尤其在肾动脉起源至髂部分叉之间。
(二)感染以梅毒为显著,常侵蚀胸主动脉,败血症,心内膜炎时的菌血症使病菌经血流到达主动脉,主动脉邻近的脓肿直接蔓延,或在粥样硬化性溃疡的基础上继发感染,都可形成细菌性动脉瘤,致病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属为主,较少见。
(三)囊性中层坏死为一种比较少见的病因未明的病变,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断裂,代之以异染性酸性粘多糖,主要见于升主动脉瘤,男性较多见,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特纳(Turner)综合征,埃-当(Ehlers-Danlos)综合征等均可有囊性中层坏死,易致夹层动脉瘤。
(四)外伤贯通伤直接作用于受损处主动脉引起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间接损伤时暴力常作用于不易移动的部位,如左锁骨下动脉起源处的远端或升主动脉根部,而不是易移动的部位,受力较多处易形成动脉瘤。
(五)先天性以主动脉窦瘤为主。
(六)其他包括巨细胞性主动脉炎,白塞氏病,多发生大动脉炎等。
心脏血管瘤的类型有哪些
1、按形态,心脏动脉血管瘤可分为:(1)囊性动脉瘤;(2)梭形动脉瘤:瘤体涉及整个动脉周界。外伤性动脉瘤常呈囊状,粥样硬化常呈梭状。
2、按结构,心脏动脉血管瘤可分为:(1)夹层动脉瘤;(2)假性主动脉血管瘤;(3)真性主动脉血管瘤:动脉瘤的囊由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构成。
3、按发生部位,心脏动脉血管瘤可分为:(1)升主动脉血管瘤,常涉及主动脉血管瘤;(2)主动脉弓动脉瘤;(3)降主动脉血管瘤或胸主动脉血管瘤,起点在左锁骨下动脉的远端;(4)腹主动脉血管瘤,常在肾动脉的远端。
4、随病程发展,心脏动脉血管瘤可以分为:(1)破裂:动脉瘤薄弱的瘤壁受血流不断冲击而逐渐膨大,最后穿破而引起出血;(2)附壁血栓形成;(3)继发感染。
动脉瘤的预后和治疗
预后和治疗
胸主动脉选择性修复的死亡率为10%~15%,在复杂的动脉瘤如累及主动脉弓或胸腹主动脉者其危险性明显增加.胸主动脉瘤如≥6cm,一般应切除.但马方综合征病人的动脉瘤易于破裂,故动脉瘤5~6cm时就建议选择性手术.手术修复包括切除动脉瘤和以合成的管道置换.bentall修复术包括切除扩张的升主动脉直至主动脉环,沿主动脉壁切除冠状动脉,然后将带有主动脉瓣的合成材料,远端与切断的主动脉缝合,近端与主动脉瓣环缝合.再将冠状动脉缝在移植物上.有些外科医生用同种近端主动脉和主动脉瓣代替合成材料.
梅毒性动脉瘤病人应手术修复动脉瘤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给予苯青霉素每周240万u,共3周,如病人对青霉素过敏,最有效的药物为四环素或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共用30天.
创伤性动脉瘤易于破裂,应予手术修复.
髂和股动脉瘤
最常见的周围动脉动脉瘤在腘动脉.腘动脉动脉瘤50%为双侧性的,且常伴以aaa.虽然腘动脉瘤罕见破裂,但受累的腘动脉可突发血栓性栓塞,影响患侧的足部血流.动脉瘤内的血栓还可造成远端栓塞.
动脉瘤通常在体检时可检出,超声检查和ct可证实之.动脉造影亦可肯定诊断并估计动脉瘤远端的循环.
动脉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并用移植替代.髂动脉和股动脉的动脉瘤在二倍于正常大小或有症状时亦应手术.
上肢动脉瘤
上肢动脉瘤罕见.锁骨下动脉动脉瘤病人有时伴有颈肋.在去除颈肋后,切除动脉瘤并用移植物置换.
内脏动脉动脉瘤
内脏动脉动脉瘤不常见.它最常影响脾动脉,其次是肝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内脏动脉动脉瘤通常到破裂才能作出诊断.但是如果钙化,则偶可在x线发现,亦可由ct或在作肠系膜动脉造影时发现.有症状的动脉瘤应予修复,而无症状的动脉瘤是否需修复决定于病人的年龄,手术危险性,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的先天性囊状动脉瘤,特别在willis环,可单独发生,或伴其他先天性异常(如主动脉缩窄或多囊肾).它们是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
颅内动脉真菌性动脉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别险恶的并发症,常导致颅内出血.通过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可以清除,但通常仍需切除.
动脉瘤的相关治疗
治疗
1.手术应在侧支循环充分建立(一般在动脉瘤出现3~6个月)后进行。如有动脉移植的条件,手术时间可适当提前。
[动脉瘤]
动脉瘤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或尽早施行手术:①动脉瘤破裂或迅速增大有破裂倾向者;②瘤体远端的肢体或脑组织出现严重的缺血而影响肢体的存活或因脑部损害危及生命时;③动脉瘤感染;④严重压迫邻近组织器官时;⑤有夹层动脉瘤形成时。
3.手术方法 ①动脉瘤切除、动脉对端吻合或血管移植术。颈动脉瘤术前行Matas试验,手术采用低温麻醉,尽量缩短阻断血流时间,或用暂时性内、外转流,以维持脑组织的血液灌注。 ②动脉瘤腔内修补术。适于假性动脉瘤或动脉瘤与邻近神经、血管紧密粘连者。 ③动脉瘤切线切除、动脉修补术。适于囊状膨出的动脉瘤。 ④动脉瘤包囊术。适于动脉瘤无法切除或患者不能耐受切除者。 ⑤动脉瘤近、远端动脉结扎、自体静脉解剖位旁路移植、瘤腔引流术。适于感染性动脉瘤。
股动脉瘤如何发病的
股动脉瘤的发生率占周围动脉瘤的半数以上居首位有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2种类型前者多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常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瘤。后者常见于创伤和感染之后。临床上可因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或血栓脱落栓塞远端动脉造成远端肢体的急性缺血,常可致截肢,因此积极手术治疗十分重要。
发病机制
股动脉瘤主要发生于股三角、股总动脉之上,由髂外动脉瘤向下累及股总动脉很罕见。单发于股浅和股深动脉瘤有时报道,但罕见。也有股动脉分支旋股外侧动脉瘤的报道。真性动脉瘤多为菱形,而损伤所致的假性动脉瘤,多呈球形根据动脉瘤侵及部位Cutler等将股动脉瘤分为2型。瘤体局限在股总动脉上者称Ⅰ型瘤体延及股深动脉开口者称Ⅱ型。2型的发病率约相等。
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患者中,男性多见,年龄常在50岁以上,常伴有高血压和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性疾病存在,因此这种动脉瘤常非孤立存在,95%有第2个动脉瘤,92%有髂动脉瘤59%为双侧。外伤性股动脉瘤患者年龄较轻,为20~40岁,多为假性动脉瘤。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诱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概率约为l%。
临床上常做的主-股动脉和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都需要以股动脉做流入流出道,吻合口一旦渗漏即可在局部形成假性动脉瘤。这两种旁路手术引起股动脉吻合口动脉瘤的发生概率为1.5%~3%。且主-股动脉旁路较股-腘动脉旁路更易引起吻合口动脉瘤。股动脉瘤和腘动脉瘤都可因为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或脱落栓塞远端动脉可造成远端肢体的急性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