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概述
直肠癌概述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三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一。因此关于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直肠癌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中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中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直肠癌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直肠癌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急性肠胃炎概述
疾病概述
本病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诊断要点
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至数十次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胃肠感冒的概述
所谓“感冒”,即为身体不舒适的一般用语,而“胃肠感冒”就是指胃肠的不舒服。胃肠型感冒也是感冒的一种,表现为胃肠道的不舒服,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造成胃肠不适的原因众多,包括细菌、病毒的感染,环境不适应,对饮食过敏,药物反应以及头部伤害(脑震荡)等。
胃肠性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性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涨、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胃肠感冒的大多数患者发病急,先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感冒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往往在初期就先自我诊断为肠胃炎。
外阴基底细胞癌概述
外阴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of vulva)为不常见的外阴恶性肿瘤恶性度较低。病变多呈局部浸润易复发生长缓慢很少转移,占外阴恶性肿瘤的2%~3%。
常见部位为大阴唇,也可在小阴唇、阴蒂和阴唇系带出现。病灶早期呈灰色,几乎有些半透明位于变薄的上皮下小结节直径常常<2cm患者自觉局部瘙痒或烧灼感,也可无症状。
外阴基底细胞癌病灶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若在外阴部仅见一个病灶应检查全身皮肤有无基底细胞癌此外,基底细胞癌约有20%伴发其他原发性癌瘤,如外阴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等。
直肠癌遗传概率是多少
大肠癌中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没有明确的遗传背景,这类大肠癌被称为散发性大肠癌,剩下大约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有大肠癌家族史,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称为遗传相关大肠癌,医学研究认为大肠癌属于多基因的遗传病,其发生主要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家族史是遗传因素最直接的体现,患癌的危险度同家族史密切相关。而且危险度的强度与家族史中大肠癌亲属的数量、是否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相关。具体表现为:
(1)家庭成员中有三人以上患有结直肠癌,其中两人以上为同一代;
(2)至少相近的两代人均有发病;
(3)其中至少有一人是在50岁以前诊断为结直肠癌。
直肠癌应该如何预防?
(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2)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
直肠癌的患者一旦发现病情,就需要上医院去做治疗,不然后期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平时患者应该合理的饮食,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肠痉挛的概述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对于婴儿,
可从哭吵的程度和强度来了解是否存在肠痉挛。
典型病例其腹痛部位往往以脐周为主,也就是说,出现痉挛的部位是在小肠。近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其疼痛处为右下腹;当远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左下腹发生疼痛;如果患儿在大便之前出现腹痛,那么可能是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痉挛。
少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其绞痛可能出现于肋部,并且多见于一侧,这是由于结肠的肝曲或脾曲发生痉挛。年岁较小者,也可能出现剑突下的腹部区域绞痛,这是由于胃发生痉挛。严格说来,这不是肠痉挛,而是胃痉挛,但因其发生的机理相似,故推拿治疗也有效果。
引起肠痉挛的病因可能是饮食不当(如摄入大量的生冷食品、暴饮暴食、喂乳过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而引起肠内积气等)导致;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如感寒受凉等)使小儿出现肠痉挛;还可能是因为肠寄生虫毒素的刺激导致。上述的几种诱发因素都可能引起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肠胃的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腹痛。
当肠胃的平滑肌出现痉挛时,可以阻止肠胃的内容物通过,这样就可能引起呕吐。肠胃的平滑肌,在持续痉挛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地自然松弛,此时患儿的腹痛即消失,而形成所谓“发作间歇期”。如果致病因素未能被消除,患儿可以再次出现腹痛。
慢性肠炎概述
肠炎(Enteritis)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因病原不同而异。一般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加以判断。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原菌即可确诊。有些病原菌如沙门菌感染可作血培养。病毒性肠炎可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检查病毒的抗原和抗 体。寄生虫性肠炎可直接镜检,寻找病原体及其虫卵。真菌性肠炎可从大便中直接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或作大便真菌培养。
胆石性肠梗阻概述
肠道可因腔内为异物堵塞而形成梗阻(蛔虫梗阻、胆石梗阻),这类梗阻大多为单纯性和不完全性。阻塞物可为蛔虫团,胆结石、硬币等。蛔虫梗阻一般见於13岁以下的儿童,而胆石梗阻多见於老年人。欧美各国肠腔堵塞的主要原因为胆石。50、60年代蛔虫性肠梗阻在我国较为多见,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知识的普及,蛔虫性梗阻已较少见,另一方面,随着饮食习惯的逐渐与欧美各国接近,胆石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胆石性肠梗阻也将越来越多。上述10年间我们收治胆石性梗阻2例。
蛔虫性梗阻乃由於大量蛔虫聚积成团,刺激肠壁引起痉挛而造成梗阻。胆石性梗阻大多由於较大的胆结石入肠所致。胆囊结石病人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使胆囊与邻近的十二指肠,结肠或空肠产生粘连。以后溃破成瘘,结石经瘘口进入肠道后顺肠腔向下移动。当然胆石也可通过总胆管下端的正常通道进入肠内。当结石向下移动到生理或病理狭窄部时就可以停留而造成梗阻。回肠末段是小肠最窄处,所以胆石常堵塞於该处。蛔虫和胆石梗阻均是单纯性梗阻,但如病程较长,也可引起肠壁缺血、坏死、穿孔而产生腹膜炎。
子宫体癌的概述
月经每月来一次。子宫内膜则以月经形式剥离脱落排出。如果这种子宫内膜的细胞发生癌变时便是子宫体癌。
现今,日本每年估计约有2500名妇女患此病,约占女性生殖器官癌瘤全体的10%.子宫体瘤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治愈确率高
如果月经十分规律,按月潮经时,可以不必担心患子宫体癌。
然而,绝经以后由于子宫内膜不能周期性剥离脱落,子宫内膜细胞可能发生癌变,进而逐渐地发生浸润。
但是患有子宫体癌时,由于癌浸润可较长时间局限于子宫腔内,因而手术将子宫切除便能获得很高的治愈确率,是比子宫颈癌容易治愈的癌瘤。
易患癌的人
易患子宫体癌的年龄是50岁年龄段。从年龄分布峰来看,50岁年龄段的后半期居高,较子宫颈癌可晚10年左右。因此,子宫体癌患者的80%左右发生于绝经以后。未满40岁发病者相当少,大约为5%.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症、肥胖、糖尿病、不孕症者容易患子宫体癌,所以这些人必须注意重视体检。
集体检诊对象
子宫体癌患者的97%可有不正常阴道出血。
现今日本贯彻执行老年人保健法,在检诊子宫体癌时,问诊如有最近6个月以内出现生殖器官不正常出血,再对照以下好发人群,应该想到有进一步检诊子宫体癌的必要。
①50岁以上者。
②绝经以后者。
③不孕妇女、月经不规律者。
此外,末次妊娠在5年之内者,多无发生子宫体癌的可能。
癌的发展程度
①0期 一般认为在发展成为子宫体癌前的一段时期里,可有所谓的癌前病变的发生过程,这就是子宫内膜增殖症。
子宫内膜增殖症中,最最接近癌的便是不典型增殖症,可以将其划分为0期癌。
0期癌除去不典型增殖症外,还有上皮内癌或者是显微镜下检查尚难分辨出是否是恶性的。
②I期 因为癌局限于子宫体部,所以子宫腔长8厘米以内时为Ia期,长于8厘米者为Ib期。
③II期 癌变超越子宫体部,浸润到子宫颈部。
④III期 癌变扩散到子宫以外部位,但尚未超越小骨盆腔。
⑤IV期 癌变扩散超出小骨盆腔而危及膀胱与直肠等。
肠镜检查的概述
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但肠镜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麻醉意外、有时麻醉复苏过程较长、费用较贵等。
暴饮暴食会怎么样 癌症
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概率。而且肿瘤发生率,甚至肿瘤的死亡率,都和进食数量有很大的联系,人体总热量摄取越多,如结肠癌、直肠癌、胆囊胆道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发病率也越高。
绒毛膜癌的概述
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是发生于胎盘外层的绒毛膜上皮细胞(即滋养叶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一般认为,这两种肿瘤是一种疾病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只是绒毛膜癌比恶性葡萄眙的恶性程度更高。
据统计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发病之前约有50%患过葡萄胎,25%发生在流产之后,其余22%则发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高发的国家都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葡萄胎在欧美国家比较少见,大约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东南亚国家则多见:中国葡萄胎发生率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0.81%,以长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较高。本病以往死亡率很高,自从开展化学疗法以来,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