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怎么泡水 半夏瓜蒌茶
半夏怎么泡水 半夏瓜蒌茶
材料
半夏、瓜蒌。
做法
1、将半夏、瓜蒌洗净,沥干水分;
2、将两者放入锅中,倒适量清水;
3、用大火煮沸,改用中小火煮15分钟左右;
4、倒入杯中,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水半夏的营养价值 水半夏的营养成分
水半夏含琥珀酸、松柏苷、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酚类化合物、鞣质、生物碱、有机酸、甾醇等。
半夏怎么泡水 半夏人参茶
原料
半夏、人参。
做法
1、将半夏、人参洗净,放入茶壶中;
2、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
3、倒入杯中,盖上杯盖;
4、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补脾益肺、化痰止咳。
川贝有毒吗 与乌头一起吃
川贝与川乌、草乌等乌头类药材一同服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因为中药十八反中有注明:半蒌贝蔹芨攻乌,意为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与乌头药性相反,如果川贝与乌头类药材同服可能会产生毒副反应,对人体健康不利。
川贝枇杷膏可以化痰吗
可以化痰。
市面上售卖的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款冬花、杏仁、蜂蜜等药物,这些中药具有润肺清痰的作用,加上还含有茯苓、化橘红、法半夏、瓜蒌子、远志等化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搭配在一起,对于化痰治疗有奇效。
香附和附子是同一味中药吗
当然不是一种药了,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用量6~9g。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常用量为3~15g。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用药,适当用量,过犹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又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因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①《本草经集注》: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得蜀椒、食盐,下达命门。
④《本草汇言》:若病阴虚内热或阳极似阴之证,误用之,祸不旋踵。
温里药有哪些 附子回阳救逆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久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注意事项: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芨同用,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姜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
姜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
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半夏炮制品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所以,法半夏偏于燥湿化痰,偏于化肺上的痰。而姜半夏偏重于止呕的作用,解毒,多用于化脾胃之痰。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3、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4、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半夏的药用价值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1、《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2、《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3、《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5、《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
6、《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7、《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半夏的其它种类
1、清半夏
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2、仙半夏
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3、青盐半夏
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
4、竹沥半夏
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竹沥半夏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5、苏半夏
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苏半夏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胃不和,夜卧不安,或小儿食滞痰阻、咳喘呕逆。
另外,还有醋制半夏、胆制半夏等多个品种。而水半夏和旱半夏是不同的两种中药,不能混为一谈。水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止痛、行瘀、消肿、解毒之功,用于治疗头痛、胃痛、腰痛、跌打损伤、乳痈、肿毒等,常用量0.3~0.6g。产量大,价格低。
川贝枇杷膏可以化痰吗
可以化痰。
市面上售卖的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款冬花、杏仁、蜂蜜等药物,这些中药具有润肺清痰的作用,加上还含有茯苓、化橘红、法半夏、瓜蒌子、远志等化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搭配在一起,对于以下症状类型的痰治疗有奇效。
川贝母不能与哪些药一起入药使用
乌头。
川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种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川贝母在入药时是不能和乌头一起用的,因为在中医十八反口诀中提到:半蒌贝蔹芨攻乌,意思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与乌头药性相反,如果同时入药使用的话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