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雪糕的历史

雪糕的历史

现在大众化食品中的雪糕,在700多年前,只是王公大臣及贵族才吃得起的美食。

据说,雪糕的大众化,始于1904年。那一年,在圣路易斯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出现了美国生产的即制即售雪糕机。有人说美国人在19世纪末叶已开始有雪糕吃了。相传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时,曾重金礼聘一位精于制雪糕的黑人,专门为他制作宴会上所需的雪糕。这名黑人制出来的雪糕,华盛顿大加赞赏。于是这位黑人从此身价百倍。后来他自己设店制造雪糕出售,门庭若市。

可是后来有人认为,英国比美国更早有雪糕,那是17世纪初,据说英国国王查理斯一世大设宫迁宴席,派人从法国请来“雪糕专家”制作雪糕。据说公元1550年,巴黎一家咖啡馆的食谱上最先出现了“雪糕”这一品名。

问题却又来了,这家咖啡店是一个意大利贵妇开设的。 于是,许多人便又认为雪糕最早出自意大利,那时的雪糕是以牛奶、鸡蛋等为各式各样的雪糕 原料冰冻而成。

其实,最早有雪糕的还是我们中国。2000年的《诗经·豳风》上说:“二之曰?凿冰冲冲,三之曰纳之凌阴。”“凌阴”就是贮冰的室。周朝时,人们已用冰祭祀及飨宾客,故《周礼》说:“凌人掌冰,以供祭祀宾客。”我们的祖先并非冬天吃冰,而是将冬季的冰贮藏至夏天才拿来食用,所以才有“冰室”及专管贮冰的“凌人”。这在《左传》里就说得更明确了:“古者曰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之也,深山穷谷,涸阴互寒。其用之也,禄位宾客丧祭”。

古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中国旅行,在他的游记中,就有关于他在13世纪见到中国奶冰的记载,可见当时已有人用牛奶造雪糕了。意大利人之所以有雪糕,很可能是从马可·波罗记载的内容中得到启发而来的。

麻烘糕的简介

湖北特产麻烘糕是著名的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糕片呈长方形薄片状,白线边,边白如雪,黑麻芯黑白相映,形成鲜明对照,各显自身特色。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等特点,又有云片糕甜润易溶的风味。其浓郁的芝麻香味、桂花清香浸入肺腑,是品茶待客馈赠亲友的佳品。 产品的特点之一是用料讲究。产品选用湖北应山县的上等糯米,黄梅县特有的黑芝麻,咸宁县特产桂花,配上精制绵白糖、小磨香油等优质原料,按传统生产工艺精制加工而成。

美食历史

焖子历史悠久,为大连特有,算得上是大连的人文小吃,在大连周边地区广种高产的地瓜,由地瓜加工成淀粉,除了做粉条粉皮以外,就是掺上水,揉成团,像切豆腐那样切成许多啤酒瓶子盖那么大的方块,放在平底的油锅上煎烙,做出的焖子,外焦内嫩,盛在碗里,加进佐料,很合大连人的口味。焖子属于精细食品,雅俗共赏,最喜欢光顾的是女人和小孩。相传一百多年前,有门氏两兄弟去烟台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作好,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面胚要酸坏,情急之下,门氏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吃后异口同声说好吃,有风味。于是便帮门氏兄弟支锅立灶煎粉胚卖,人们都说好吃,但问此食品叫什么名,谁也说不出。其中一智者认为此品是门氏兄弟所创,又用油煎焖,就脱口而出叫“焖子”。

黑森林蛋糕的发展历史

黑森林蛋糕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南部黑森林地区,黑森林区是德国西南的一个山区,从巴登巴登(BadenBaden)往南一直到弗莱堡(Freiburg)这带,都属黑森林区。相传,每当樱桃丰收时,农妇们除了将过剩的樱桃制成果酱外,在做蛋糕时,也会大方地将樱桃一颗颗塞在蛋糕的夹层里,或是作为装饰细心地点缀在蛋糕的表面。而在打制蛋糕的鲜奶油时,更会加入大量樱桃汁。制作蛋糕坯时,面糊中也加入樱桃汁和樱桃酒。这种以樱桃与鲜奶油为主的蛋糕从黑森林传到外地后,也就变成所谓的“黑森林蛋糕”了。

黑森林蛋糕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闻名,今天已经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甜点,美名也已传遍了全世界。在欧洲许多地区,不论是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餐馆,黑森林蛋糕总能出现在菜单上。而最为高档的黑森林蛋糕,要用黑森林产的樱桃、樱桃汁和樱桃酒。

大部分的糕饼师傅在制作黑森林时,会使用不少巧克力。蛋糕表面的黑色巧克力碎屑让人联想起美丽的黑森林,于是很多人认为的黑森林因此得名。其实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是那鲜美丰富的樱桃。以前德国曾出现消费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樱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德国政府因此作出了相关规定,黑森林蛋糕的鲜奶油部分中,至少得含有80克的樱桃汁。

关于“黑森林蛋糕”名称的来源,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黑色的巧克力碎末让人联想到黑色的森林。另一种看法认为黑森林蛋糕的重要配料樱桃酒(Kirschwasser)是黑森林的特产。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现今通常所见的黑森林蛋糕最初并非来源于黑森林,很有可能是因为蛋糕的样子酷似黑森林地区的民族服饰而得名,黑色的巧克力碎末像黑色的外衣,白色的奶油像白色的衬衫,而奶油上的樱桃则让人联想到黑森林所特有的白底红珠的大绒球帽(德语:Bollenhut,又称“洋葱帽”)。[1]

樱桃、奶油和樱桃酒的组合实际上很早就已经在黑森林南部出现了,但不是以蛋糕的形式,而是一种甜点,用煮熟的樱桃拌着奶油,有时候也加些樱桃酒。一种瑞士的蛋糕被认为可能是黑森林蛋糕的前身,它同黑森林蛋糕一样配有薄面饼底托、樱桃、果仁和奶油,但没有樱桃酒。

关于谁是黑森林蛋糕的创始人,普遍被接受的有两种可能。其中一个是来自波恩附近Bad Godesberg一家咖啡店的糕点师约瑟夫·克勒尔(Josef Keller,1887年—1981年),

他声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5年第一个发明了樱桃、奶油和巧克力的组合,以及用维也纳的薄面饼做蛋糕底托,用樱桃酒增加奶油的香味,从而有了如今的黑森林蛋糕,事实是否如他所说并无定论。

而根据图宾根城市档案馆管理员乌多·劳赫(Udo Rauch)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是图宾根的糕点师埃尔温·希尔德布兰特(Erwin Hildenbrand)在1930年发明了黑森林樱桃蛋糕。

可以确定的是,对黑森林樱桃蛋糕的第一次正式记载出现在1934年埃里希·韦贝尔的糕点书中。在那个时代,黑森林蛋糕主要出现在柏林和其他德国、奥地利、瑞士大城市的高级糕点店中,此后很快成为德国最有名和最受欢迎的蛋糕之一,并且闻名世界,在许多国家,黑森林蛋糕的一些成分被当地的特产所替代,或者去除了酒精成分。

在德国如果甜点师没有按照固定的工艺去做黑森林蛋糕,例如替换用香草海绵蛋糕和草莓来做,却将其命名为黑森林蛋糕,并作为商品尝试出售,那么你的店一定会被关掉,而且会在牢狱中待上一段日子,因为它是受保护的甜点。

制糖历史

史前时期

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

糖罐 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制糖历史大致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3个阶段。

早期制糖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饴 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故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以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第89篇“饧?”)记述最为详尽。书中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为后人长期沿用。时至今日,这类淀粉糖的甜味剂仍有生产,也有较好的市场,在制糖业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说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糖。

甘蔗制糖 甘蔗制糖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国,也是两大甘蔗制糖发源地。在世界早期制糖史上,中国和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周代至汉代

饴糖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东周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交州在现今的广东、广西一带,与上述的楚国同是中国的南方,是甘蔗制糖最早的地区。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这里的加工技术已经提高了一大步。

东汉张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饴石蜜”之句。这里“沙饴”二字,是指制得的糖有微小的晶体,可看作是砂糖的雏形。

6世纪时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中写到:“蔗出江东为胜,卢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里描述的种蔗区域更加广阔了,种蔗的技术也已提高,且已经制出砂糖。这种砂糖是将蔗汁浓缩至自然起晶,成为带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饧的加工技术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间

手工业制糖阶段 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经近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制糖业。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说明在中、印频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制糖技术的经验交流。

从唐宋开始形成的手工业制糖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公元674年,中国发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该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设施,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从上淋入黄泥浆,借助黄泥浆的吸附脱色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土法制糖在中国沿用了千余年。

唐大历年间(766~779),四川遂宁一带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冰糖的制作,为制糖业增添了独特的产品。

唐宋制糖手工业昌盛,所产之糖的品种和质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糖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各地,还远销波斯、罗马等地,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广泛兴起的制糖手工业,扩展至全国的很多区域,如现今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间,大量的闽、粤移民至台湾,同时也带去了种蔗制糖技术。由于台湾气候适宜于种植甘蔗,制糖业很快得到发展,并成为中国主要制糖基地之一。

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在长期的制糖实践中,很多制糖方法逐步被总结出来。 北宋王灼于 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记述了种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一书更系统、更详尽。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20世纪。书中记述的采用牛拉石辘(或木辘)多次压榨取汁的方法(压榨法),与现代的甘蔗多重压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首次总结了石灰法澄清工艺,其原理在现代的制糖业中仍有沿用。“甘嗜”中总结的具有系统性的压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浓缩煮糖等手工业制糖工艺,成为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基础。

印度制糖术的传播

当中国的甘蔗制糖技术向外传播的时候,世界上的另一个甘蔗制糖发源地印度,也不断向各国传播甘蔗制糖技术。7世纪,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种植技术传入西班牙、意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开始有甘蔗种植,随后甘蔗的种植技术又传入北美洲的一些国家。15世纪末,哥伦布将甘蔗制糖技术传至西印度群岛,很快又传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纪20~30年代,甘蔗制糖技术先后传到墨西哥、巴西、秘鲁等,不久,甘蔗制糖业在南北美洲都发展起来。

甜菜制糖与机械化制糖

机械化制糖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甜菜制糖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制糖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制糖业的机械化。

甜菜制糖业的兴起 长期以来,用来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则不能种蔗制糖。18世纪末期,一种新的制糖原料──甜菜终于被发现,给制糖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

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夫发现甜菜块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视。1786年,马格拉夫的学生F.K.阿哈尔德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成功,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蔗糖并开始进行甜菜的选择和育种工作。1799年阿哈尔德发表论文,宣告可以用甜菜制糖。1802年,阿哈尔德在东欧西里西亚附近的库内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厂。同年,俄国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厂。1811年,法国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厂。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1810年,俄国的甜菜糖厂已达10座。1824年,乌克兰开始建立甜菜糖厂,此后15~20年间,已发展到67座,乌克兰遂成为俄国的主要产糖区。

巴西的食糖生产链 甜菜制糖业在欧洲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原因。19世纪初,拿破仑对不列颠岛实行封锁,英国则从海上对欧洲大陆实行经济封锁,欧洲海上运输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资和食品如甘蔗糖等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大陆,这种情形客观上促使了欧洲甜菜制糖业的迅速发展。不久,甜菜制糖技术便越过大西洋,传播到美洲,继而传播到亚洲,遍及世界各地。[1]

机械化制糖业的发展 甜菜糖的发源和生产主要是在欧洲,而19世纪又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先进的工业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给制糖业实行机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和设备大多始于欧洲的甜菜制糖业。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的这段时间,是机械化制糖工业的主要形成时期,许多制糖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甜菜制糖业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渗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饱充清净、多效蒸发、真空煮糖结晶和离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术。

19世纪初期,良好的吸附剂骨炭已应用于甜菜糖汁的脱色,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821年,东巴勒将甜菜块根切成薄片,以热水浸渍提取糖分,改变了早期用压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为渗出法的先导。到1830年,东巴勒发明渗出法。但由于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库尔曼发明二氧化碳饱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843年多效蒸发罐的发明使糖汁得以蒸浓。同时,采用高效能的离心分蜜工艺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离,得到的不再是带蜜的糖,而是干净的砂糖。1849年,卢梭发明了碳酸法制糖工艺。1849年,应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净技术进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将碳酸法改良为双碳酸法,澄清效果显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淀颗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发明过滤机使糖汁沉淀颗粒得以分离。同年,奥地利人J.罗伯特制成间歇式渗出罐组,它与双碳酸法清净工艺相配合后被普遍采用。20世纪发展了连续渗出器,逐渐取代了罗伯特渗出罐。至此,较完善的碳酸法制糖工艺基本形成,成为现代制糖技术的先导。

由于甜菜制糖大部分工艺也适用于甘蔗制糖,因而很快被甘蔗制糖业所采用,但甘蔗制糖和甜菜制糖在澄清工艺上有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厂仍基本上采用压榨取汁方式,18世纪末甘蔗制糖已采用了三辊压榨机。

19世纪初期,真空结晶(煮糖)罐制造成功。中期,已开始用蒸汽机带动压榨机,并开始采用离心分蜜机。此后,随着制糖工艺渐趋成熟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设备不断出现,制糖业遂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中国机械化制糖历史

中国机械化制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机械化制糖的酝酿、探索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机械化制糖热潮,但未形成机械化制糖工业体系,制糖业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阶段。1949年后,不断发展成为完整的现代制糖工业体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机器购自英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日能处理4000担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广东汕头角石开设分厂。此外,英国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创办太古炼糖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日本等商人也来中国建立机械制糖厂,制糖工艺、技术、设备均从外国引入。由于社会动荡、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糖厂未能长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国东北开始种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吨的甜菜制糖厂(阿城糖厂)。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吨的甜菜制糖厂(呼兰糖厂)。

1916年,日本人在中国东北成立“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并在沈阳郊区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吨甜菜的奉天糖厂,1917年投产。1922年又在铁岭建成铁岭糖厂,这两座糖厂都于1926年停产。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东济南兴建溥益糖厂,于1921年投产,1929年停产。

1938年,日本在吉林省范家屯建立“新京制糖所”,后改为吉林省制糖厂。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不论是甜菜制糖厂,或是甘蔗制糖厂,或是精炼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或是民族资本创办的糖厂,都没有成功,中国的机械化制糖业未能形成,仍然处于手工业制糖阶段。牛拉石辘压取甘蔗的古老制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遍布城乡民间。糖的产量及质量都不及先进国家。尚需大量进口食糖。1929年,食糖进口量达最高峰(7.4亿千克),价值银一万万两,居全国进口货物的第二位。

30年代开始,中国限制洋糖任意进口,保护国内糖业的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许多公司、商人急于推销滞销的货物和积压设备。中国成为他们资本输出的一大市场。例如,美国的檀香山铁工厂,捷克斯可达工厂,即在此时来到广东,推销他们积压的制糖设备。广东省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经济实力,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极力支持、兴办机械化制糖业。广东制糖历史悠久,制糖原料(甘蔗)丰富,客观上也利于制糖业的发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铁工厂、捷克斯可达厂两家厂商的承包下,在广东建成了市头、顺德、东莞、新造、惠阳、揭阳等 6座机械化制糖厂。其设计的总生产能力为每天压榨甘蔗7000吨,每天产白糖700吨。机器设备全部由外国进口,工艺技术、设备规模都是空前的。广东遂成为全国机械化制糖业的重要基地。

广东兴办机械化制糖业的热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制糖的其他省份,继之纷纷建立机械化糖厂。但由于时局动乱,工业基础薄弱,这些新式的机械化制糖厂,未能得到发展和繁荣,不少糖厂被迫关闭、停业。

20世纪以来,台湾省机械化制糖业发展较快。最早的机器制糖厂建立于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机械化制糖厂。1934~1943年间,台湾糖业发展迅速,糖产量剧增,并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制糖期,机制糖产量达到137万吨。

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制糖业不断得到发展。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制糖业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之比约4:1。发展到 80年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制糖大国之一。

麻香糕的历史有多久

据史料记载,麻香糕由湖南沅江人在1821创制,相传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1911年,本地商人金迪珊合股为十集资壹万成立亿昌;, 聘名师专业制作麻香糕,规定糕片长、宽、厚,并加一道乌梅眉状印记于糕片中心, 作为亿昌牌麻香糕典型标志, 誉满洞庭诸县逐渐传遍湘中湘南。

抗战时期,抗日将士作为礼品或干粮带往全国各地,享誉海内外,形成了湖南的名优特产。 解放后,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央商业部直接调运三百担进贺礼。

1959-1960年省外贸局两次将“亿昌麻香糕调往广州,以争出口。

1981年经省商业厅等单位共同投资,建成了一条以远红外线烘烤, 自动切片为主的自动化生产线。

1980年-83年连获益阳地区优质产品奖。

1984年获湖南省优质产品奖。

1985年元月获湖南省芙蓉奖;。

1986年后因经济改等多种原因麻香糕生产处于停顿, 一直延续至96年设备几乎报废,市面上麻香糕消失了近十年时间。

1998年3月,亿昌;弟子周国栋先生利用本地优质糯米、芝麻、白糖等精制麻香糕, 重建并恢复了沅江;亿昌;,在种类上增加了牛皮糖系列、砂龙糕等传统糕点, 畅销益阳、长沙、怀化、张家界、贵州、江西、深圳等城市。

2004年被益阳市旅游局评为;旅游产品定点生产单位;;10月,被评为益阳市首届绿色农产品展销会金奖;中国湖南第六届(国际)农博会金奖。 亿昌食品百年老字号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和厚爱

雪糕的历史

冰棍和冰激凌是世界各国人们都喜欢的止渴解暑食品。当你吃到凉甜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时,你是否想过,世界上最早制作冰棍和冰激凌的是中国。中国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那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方法保密了约300年,到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

1777年美国纽约大街上才有了冰激凌广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解暑食品是冰核。直到清代,每当盛夏到来之际,北京大街上还有人买冬天入窖保存下来的天然冰块冰核。大约在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绝招”:先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筒,每个小铁筒里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然后把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筒放进“土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经过半小时后,小铁筒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由于这种解暑食品很受顾客的欢迎,所以很快就在前门大街出现了专售冰棍的商店。为什么把食盐放到天然冰里混合后能使水结冰呢?这是因为许多纯净物质一旦掺入杂质,它的凝固点就会降低。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适量的食盐,就会因凝固点降低而融解;冰融解时要从小铁筒里的水中吸热,小铁筒的水就会放热冻结成冰。这就是制作冰棍的道理。

菜品历史

传说一“麻婆豆腐”因何得名?在四川成都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在清代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一个姓温的掌柜,有一个满脸麻子的女儿,叫温巧巧。她嫁给了马家碾一个油坊的陈掌柜。10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的生活成了问题。运油工人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接济她俩。巧巧左右隔邻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她把碎羊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认为好吃。于是,两姑嫂把屋子改成食店,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待顾客。小食店价钱不贵,味道又好,生意很是兴旺。巧巧寡居后没改嫁,一直靠经营羊肉豆腐维持生活。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称至今。 现在,“麻婆豆腐”已成为一道家常菜随处可见,而且漂洋过海,深受国外朋友喜爱。传说二传说中的麻婆本姓陈,专门以做豆腐为生。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万福桥是商贾聚集之地,陈老太在此开了一家豆腐店,由于她点浆技巧过人,做出的豆腐又白又嫩,烧制的豆腐菜又特有风味,因此,生意越做越红火。 不料这竟引起她对门一家豆腐店老板娘的嫉妒。一天,一位过客提着两斤刚剁好的牛肉末来陈老太店中落座,对门豆腐店的老板娘仗着自己年轻又有几分姿色便给这位客人暗送秋波,这位客人一时惊喜便忘了那包牛肉末径自向她门走去,陈老太见此情景心中又气又恼。这时又走进几位客人,他们看餐桌上的牛肉末便说要吃牛肉炒豆腐,陈老太本不想用别人的牛肉末,但客人急需食用,也就把这牛肉末同豆腐一起做菜给客人吃了,没想到这道菜又香又有味,吃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异常热爆、络绎不绝。 对门副食店的老板娘见了又气又眼红,便在顾客面前说陈老太的坏话,骂她是丑八怪,是麻子。陈老太是个心怀大度的人,面对这一切,她不屑一顾,不露声色,下气力做自己的生意,后来,她干脆在自家门头上挂起一块大招牌“陈麻婆豆腐”。后来这个店名声愈来愈大,麻婆豆腐这道大众的佳肴也就名扬四海了,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最著名的豆腐菜肴。传说三陈麻婆豆腐(人们人习惯于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两旁是高栏杆,上面是抓鱼,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陈兴盛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这些人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豆腐色味具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陈氏所烹豆腐由此扬名。求食者趋之若鹜清末就有诗为证: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老板娘面上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名为”陈麻婆豆腐”。据《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著名食品。由于陈麻婆豆腐历代传人的不断努力,陈麻婆川菜馆虽距今一百四十余年盛名长盛不衰。并扬名海内外,深得国内外美食者好评。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1909年成都通俗报社出版的《成都通览》(清·傅崇矩著)已将此店及“陈麻婆之豆腐”,列入与包席馆正兴园、钟汤圆等店齐名的22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清末诗人冯家吉《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红曲历史

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红曲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作为传统中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评价它说:“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在许多古代中药典集中岭载该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积饱胀、产后恶露不净、痕滞腹痛和跌打损伤等症。

红曲在中国的食品中有其妙用。旧时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叫灌肠。灌肠其实不是肠,而是用团粉和红曲做成的像腊肠样的东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锅里用猪油煎焦,吃时加蒜汁盐水,色味两绝。这其中红曲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不止是灌肠,许多驰名中外的风味食品如无锡排骨、苹果鱼肚、樱桃肉、玫瑰卤鸭、鸳鸯鱼枣、寿桃馒头、马蹄糕、琉璃珠矶中都有红曲,红曲还可用于酿造黄酒,制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红曲的问世,给中国和世界食品微生物发酵史写下了一页光辉篇章。

红曲是一种红色霉菌,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它的食用价值。红曲用途极广,如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曲是红烧肉和其他红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红曲还是一种出色的食品工业原料。如中国闽台两省利用红曲生产的红色米酒(红酒)在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市场上知名度较高,颇受消费者欢迎,被公认为有舒筋活血强身功效。日本民族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他们也很喜欢红曲。如日本乡村在腌制猪肉时就加入量红曲,在红曲霉蛋白酚的作用下,腌猪肉肉质细嫩,外观呈深红色,令人胃口大开。

到了现代,红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北京大学的生物学家从众多红曲菌种中筛选出一株红曲菌,在它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天然他汀类物质。经过了大量的工作将野生菌种变异为生产菌种,使之能产生高含量、稳定的、适合制药的人体合成胆固醇关键酶(HMG——CoA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一天然他汀类物质,同时还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饱合脂肪酸等等。这时的红曲与一般仅作为色素的红曲已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称为特制红曲。特制红曲现在已经用于制药,大量研究发现它具有非常强大的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显著综合疗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并能有效的治疗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与高血脂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前途的降脂物质。

红曲,古为今用,已经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老药换新颜,它将为人类的健康升腾新的希望。

黑森林蛋糕的发展历史

黑森林蛋糕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南部黑森林地区,黑森林区是德国西南

的一个山区,从巴登巴登(BadenBaden)往南一直到弗莱堡(Freiburg)这带,都属黑森林区。相传,每当樱桃丰收时,农妇们除了将过剩的樱桃制成果酱外,在做蛋糕时,也会大方地将樱桃一颗颗塞在蛋糕的夹层里,或是作为装饰细心地点缀在蛋糕的表面。而在打制蛋糕的鲜奶油时,更会加入大量樱桃汁。制作蛋糕坯时,面糊中也加入樱桃汁和樱桃酒。这种以樱桃与鲜奶油为主的蛋糕从黑森林传到外地后,也就变成所谓的“黑森林蛋糕”了。

黑森林蛋糕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闻名,今天已经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甜点,美名也已传遍了全世界。在欧洲许多地区,不论是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餐馆,黑森林蛋糕总能出现在菜单上。而最为高档的黑森林蛋糕,要用黑森林产的樱桃、樱桃汁和樱桃酒。

大部分的糕饼师傅在制作黑森林时,会使用不少巧克力。蛋糕表面的黑色巧克力碎屑让人联想起美丽的黑森林,于是很多人认为的黑森林因此得名。其实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是那鲜美丰富的樱桃。以前德国曾出现消费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樱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德国政府因此作出了相关规定,黑森林蛋糕的鲜奶油部分中,至少得含有80克的樱桃汁。

关于“黑森林蛋糕”名称的来源,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黑色的巧克力碎末让人联想到黑色的森林。另一种看法认为黑森林蛋糕的重要配料樱桃酒(Kirschwasser)是黑森林的特产。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现今通常所见的黑森林蛋糕最初并非来源于黑森林,很有可能是因为蛋糕的样子酷似黑森林地区的民族服饰而得名,黑色的巧克力碎末像黑色的外衣,白色的奶油像白色的衬衫,而奶油上的樱桃则让人联想到黑森林所特有的白底红珠的大绒球帽(德语:Bollenhut,又称“洋葱帽”)。

樱桃、奶油和樱桃酒的组合实际上很早就已经在黑森林南部出现了,但不是以蛋糕的形式,而是一种甜点,用煮熟的樱桃拌着奶油,有时候也加些樱桃酒。一种瑞士的蛋糕被认为可能是黑森林蛋糕的前身,它同黑森林蛋糕一样配有薄面饼底托、樱桃、果仁和奶油,但没有樱桃酒。

关于谁是黑森林蛋糕的创始人,普遍被接受的有两种可能。其中一个是来自波恩附近Bad Godesberg一家咖啡店的糕点师约瑟夫·克勒尔(Josef Keller,1887年—1981年),

他声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5年第一个发明了樱桃、奶油和巧克力的组合,以及用维也纳的薄面饼做蛋糕底托,用樱桃酒增加奶油的香味,从而有了如今的黑森林蛋糕,事实是否如他所说并无定论。

而根据图宾根城市档案馆管理员乌多·劳赫(Udo Rauch)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是图宾根的糕点师埃尔温·希尔德布兰特(Erwin Hildenbrand)在1930年发明了黑森林樱桃蛋糕。

可以确定的是,对黑森林樱桃蛋糕的第一次正式记载出现在1934年埃里希·韦贝尔的糕点书中。在那个时代,黑森林蛋糕主要出现在柏林和其他德国、奥地利、瑞士大城市的高级糕点店中,此后很快成为德国最有名和最受欢迎的蛋糕之一,并且闻名世界,在许多国家,黑森林蛋糕的一些成分被当地的特产所替代,或者去除了酒精成分。

在德国如果甜点师没有按照固定的工艺去做黑森林蛋糕,例如替换用香草海绵蛋糕和草莓来做,却将其命名为黑森林蛋糕,并作为商品尝试出售,那么你的店一定会被关掉,而且会在牢狱中待上一段日子,因为它是受保护的甜点。

雪糕品牌

十大雪糕-冰糕品牌榜中榜/名牌雪糕(2008)

1 伊利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十大雪糕品牌)

2 蒙牛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十大雪糕品牌)

3 明治雪糕 (十大雪糕品牌,80多年历史,来自日本的品牌)

4 可爱多/梦龙 (十大雪糕品牌,联合利华集团和路雪wall's旗下品牌)

5 五羊 (十大雪糕品牌,著名品牌,广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6 雀巢 (国家免检产品,十大雪糕品牌,世界品牌) 7 哈根达斯 (十大雪糕品牌,开始于1921年美国,世界品牌)

7 五羊冰淇淋 (著名品牌,广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8 可爱多/梦龙 (和路雪wall's旗下品牌)

9 明治冰淇淋 (80多年历史,来自日本的品牌)

10 乐可可冰淇淋 (1996年美国纽约,知名冰淇淋连锁品牌)

茶品历史

始产于唐朝,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还有“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先时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今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与一至十级。一斤特级龙井,约有茶芽达八万个之多。狮峰山上的龙井为龙井茶中之上品。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四绝品质则是:色绿、香郁、味醇、形美清代品茶名家赞誉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龙井茶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 年糕

出现时间:南北朝

综合简介:年糕,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这一食物历史悠久,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主要在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

历史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相关推荐

豆牙的历史

豆芽被《神农本草经》称为“大豆黄卷”。中国发明豆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造发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 豆芽(14张) 芽,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神农本草经》中,把“大豆黄卷”列为“中品”,记做法说:“造黄卷法,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时),以井华水浸黑大豆,候芽长五寸,干之即为黄卷。用时熬过,服食所需也。”对其名解释为:“大豆作黄卷,比之区萌而达蘖(niè)者,长十数倍矣。从艮而震,震而巽矣,自癸而甲,甲而乙矣(此句指豆芽发生的过程)。始生之曰黄,黄而卷,曲直之木性备矣。木为肝藏,藏真通于肝。肝藏,筋膜之气

牛肉丸历史

潮州牛肉丸 在清末及民国初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潮汕本地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尾、潮汕地区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是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中山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潮汕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汕尾乃至潮汕美食美名远扬,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牛肉丸著称。 过去农家多数养牛,在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生牛肉过剩没法长期保存,所以他们把牛肉剁碎加盐挤成丸子煮熟,渐而成为当地的一种小吃。而真正让牛肉

海鲜的历史

“海鲜”,古称“海错”,意谓海中产物,错杂非一。追溯如东海鲜风味菜品的源头,虽无确切的文字依据,但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4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懂得采拾贝类以供食用,而且已有熟食加工了。翻开烹饪古籍资料,发现有关海鲜的记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养生,二是烹饪技巧,三是海鲜菜品。尤以海鲜菜品的记载最为丰富。据史料查实,传统海鲜饮食烹制、调味方法、用料组合以及对火候的把握,都已自成一体。 早期人类的文化当中,海鲜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人类利用篓和篮这类的工具在河流和湖中捕鱼,古埃及

葵花籽历史

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实。向日葵属于菊科向日葵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葵花,我国古籍上又叫西番莲、丈菊、迎阳花等,在欧洲叫太阳花,还有些国家叫太阳草、转日莲、朝阳花等。向日葵原产北美西南部,本是野生种,后经栽培观赏,迅速遍及世界各地,十六世纪初传入欧洲。 我国栽培向日葵至少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葵花籽生产发展很快,世界葵花籽产量已成为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目前我国栽培也较广。 关于葵花籽的称呼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安徽灵璧称呼葵花籽为转莲,可能是觉得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且其外形又很像莲花而得名

混沌的历史

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由来 汉朝匈奴之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乳饼的历史

乳饼的历史不可考。 不过可以大概有两个线索。 1. 云南只有滇西北大理白族和滇东南彝族撒尼人有制作乳饼的工艺。 2. 撒尼人的长篇叙事里记载他们来自大理。这个传说在史料中能找到对映。 成书于唐朝中期的《蛮书》 记载了南诏攻打洱海周围的河蛮后强行将河蛮迁至今昆明附近(离路南不远)。河蛮是公认的白族先民之一。所以今天撒尼人制作的乳饼和白族人制作的乳饼很可能是同一起源。因此,乳饼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9世纪。 3.路南乳饼是云南彝族的传统食品。其中以路南彝族自治县的乳饼最为正宗。乳饼长约25~30厘米,宽10~12

牛排的历史

根据记载,食用牛肉得习惯最早来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得高级肉品,尊贵得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到了18世纪,英国已经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国。今天,美国是消费牛肉的最大国家,牛排则早于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了美国人最爱的食用方式。但在亚洲,人们对牛肉有着两级化的反应,比如日本,可说是将牛肉发挥到了极致。 各国对牛肉的态度、习惯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美国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犷且豪迈,不

豆芽的历史

豆芽被《神农本草经》称为“大豆黄卷”。中国发明豆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造发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 芽,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神农本草经》中,把“大豆黄卷”列为“中品”,记做法说:“造黄卷法,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时),以井华水浸黑大豆,候芽长五寸,干之即为黄卷。用时熬过,服食所需也。”对其名解释为:“大豆作黄卷,比之区萌而达蘖(niè)者,长十数倍矣。从艮而震,震而巽矣,自癸而甲,甲而乙矣(此句指豆芽发生的过程)。始生之曰黄,黄而卷,曲直之木性备矣。木为肝藏,藏真通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大筋聚于膝,

大葱的历史

关于大葱原始品种最早的引进,可追溯到战国齐国名著《管子》中的记载:“桓公五年,北伐山戎,得冬葱与戎椒,布之天下”,齐桓五年,大致相当于公元前681 年,这个时间也就是章丘地区大葱种植的开始。可以推算出,大葱种植在章丘地区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最早是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引进。明朝嘉靖9年(1530年)《章丘县志》中也有关于大葱种植的记载,并记有当时农民流传下来的四句诗歌:“大明嘉靖九年庆,女郎仙葱登龙庭,万岁食之赞甜脆,葱中之王御旨封”,这就说明在明代,章丘大葱被御封为葱中之王,大葱种植在章丘地区已经普遍种植

馓子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词人、美食家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餦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