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浆细胞骨髓瘤的检查

浆细胞骨髓瘤的检查

1.骨髓涂片在浆细胞瘤的初期,诊断不明确时,骨髓涂片常能确诊,但阴性并不能排除浆细胞瘤的可能。如果涂片有3%的浆细胞,就应怀疑浆细胞瘤的可能;如果有10%的浆,浆细胞瘤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可因肝脏感染或癌的骨转移瘤而引起弥漫性或转移灶周围的骨髓中浆细胞增加;如果浆细胞百分比更高,最高可达70%,且在典型的浆细胞旁边有异型浆细胞,可确诊为浆细胞瘤。浆细胞瘤的病程越进展,其细胞学的阳性发现率就越高。

2.血清蛋白大多数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加,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即使总的球蛋白没有增加,免疫电泳也显示在α或γ球蛋白带区域有一窄而尖的峰,是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增加所致。少数病例的血清电泳无表现,而尿电泳有表现。

3.Bence-Jones蛋白尿采用尿蛋白电泳和免疫蛋白电泳的方法检测,其比传统的加热尿液的检查方法敏感。Bence-Jones蛋白尿的阳性率不高,可见于分泌轻链球蛋白的浆细胞瘤(K链或L链)病例。

4.高钙血症骨髓瘤增生常可引起弥漫性的骨吸收,导致血钙升高。高尿酸血症和氮血症常见,高尿酸血症是由于核酸代谢旺盛所致,可发生在所有骨髓过度增生的患者。高氮质血症是由于骨髓瘤的肾损害所致。

5.贫血白细胞一般无变化,但极少的病例可有明显的白细胞计数增多,甚至有大量的浆细胞,这样的病例被认为是浆细胞性白血病。

6.X线所见影像学表现存在潜伏期,病变于解剖上和影像上的表现程度不成比例,即使肿瘤组织已弥漫侵犯骨髓腔,但骨小梁和皮质骨无明显吸收,影像表现是阴性的。骨髓瘤肿瘤组织可破坏骨组织,呈明显的多孔改变,影像上表现为广泛的骨质疏松和皮质骨变薄,特别在病变的初期及肿瘤侵犯脊柱。在骨髓瘤的进展期,肿瘤组织不仅可广泛地侵犯髓腔,并可形成播散性肿瘤结节,刚形成的肿瘤结节体积微小,以后增大并可融合,这些病理改变决定了浆细胞瘤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其表现为微小的虫蚀状、圆形的点状溶骨、溶骨区融合后的泡沫状及晚期广泛的溶骨病变。典型的溶骨腔隙周围无硬化边缘,同时肿瘤组织可于骨的内部浸蚀皮质骨,使其变薄,部分区域可消失。

如何确诊骨髓瘤

辅助检查一般有进行性贫血,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清总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或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大部分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阳性,但本-周蛋白阳性率不高,约30%~60%。同时尿中草酸钙结晶与碱性磷酸盐增多。骨髓涂片呈现增生性骨髓象,浆细胞数目至少占有核细胞的8%。骨髓瘤患者X线检查:可表现为正常,约占10%。主要表现为广泛骨质疏松和多发性骨质破坏。可见方法性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变稀,骨皮质变薄。局限性骨质破坏,可表现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少数亦可呈皂泡样膨胀或硬化性改变。肿瘤一般不侵入椎间盘,故椎间隙正常。因为该肿瘤可见于枕骨大孔处,所以凡神经学检查提示受累节段较高者,应行MRI检查。

骨髓瘤诊断

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依据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X光片发现骨质破坏性改变,血清电泳检出M蛋白或/和尿中存在轻链。诊断的同时还应做好鉴别诊断。

1.骨髓穿刺活检

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 此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但浆细胞增多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内肿瘤转移、慢性炎症等诸多疾病,但在上述疾病中,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

2.骨质破坏性改变

此需和肿瘤骨转移、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相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

主要为M蛋白和/或蛋白尿(尿中可检出本一周蛋白),但M蛋白及本一周蛋白尚可见于其它疾病如转移癌、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肉瘤等。

骨髓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患者早期可无骨痛、贫血或血常规、尿常规改变,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实验室检查:

1.骨髓:出现一定比例的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主要为原始浆细胞或幼稚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骨髓瘤细胞;

2.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血清蛋白电泳的γ区或β区或α2区出现一窄底高峰,又称M蛋白)或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即尿本周氏蛋白)。

3.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性病变或广泛骨质疏松。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应进一步作下列检查:

(1)免疫分型:用患者骨髓进行检查,CD10、CD19、 CD20等B细胞标记单抗、 CD38 、CD138浆细胞标记单抗表达增高。

(2)细胞遗传学检查:多表现为14q+、del(14)、t(11;14);

(3)β2微球蛋白:血或尿中均可升高,为预后不良的因素。特别是血的含量,不受肾功能的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传染吗

多发性骨髓瘤是没有传染性的。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

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①60%有贫血,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涂片见红细胞成钱串状。

②血沉显著增快,常〉100mm/h。

③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过2千者称为浆细胞白血病。

④异常球蛋白血症,80%有单克隆Ig增高(M蛋白)以IgG增高多见。

⑤骨髓增生活跃,将细胞增多>0.10,常〉0.30。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幼浆细胞,甚至多核奇特形态细胞。

⑥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及乳酸脱氢酶、血钙均可增高。

⑦X线典型表现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有时可见。

多发性骨髓瘤应做什么检查?骨髓瘤误诊率很高,应注意与慢性炎症、伤寒、红斑狼疮、肝硬变转移癌所致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浆细胞小于10%,无形态异常)、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无骨骼变化)和老年性骨疏松、甲状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怎样诊断骨髓瘤

骨髓瘤的诊断

1.骨髓瘤根据发病年龄,易发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2.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每24小时1g。

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l.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40~70岁最多发。

(2)多发病变经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髂骨和股骨等。

(3)骨科症状主要表现有明显的疼痛,骨与软组织包块,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

(4)化验室检查浆细胞数增高,球蛋白增多,A/G倒置,尿中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可见瘤细胞,血和尿的蛋白电泳发现异常球蛋白。

(5)骨髓瘤的x线片表现:溶骨性破坏,颅骨为数毫米至数世米直径大小的穿凿样破坏。骨盆广泛的骨质疏松和斑点状破坏,肋骨膨胀为囊状,脊柱骨质萎缩,破坏、有的椎体呈楔形,长骨溶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

其中,单发骨髓瘤的诊断应取慎重态度,它必须具备:①病理检查已证实;②反复检查其他各骨未发现病变;③骨髓穿刺阴性;④化验检查本周蛋白阴性;⑤经多年观察仍保持单一病灶。

2.Hansen ,Peter等提出的骨髓瘤新的诊断标准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于3%或在缺乏组织免疫化学分型情况下,形态学异常的浆细胞大于5%或有下列3种情况者。

(1)血浆M蛋白IgG≥30g/L或IgA≥20g/L。

(2)本周蛋白尿轻链≥0.25g/24小时。

(3)X线显示溶骨损害。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应同骨转移瘤相区别。孤立性骨髓瘤少见,诊断较难。应同骨巨细胞瘤、转移瘤等区别。

骨质疏松警惕多发性骨髓瘤

这其实是骨髓瘤惹的祸,可惜的是,当最后考虑到这个可能,患者大多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多发性骨髓瘤其实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会引起反复发作的或持续加重的腰背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不过,大众对这种老年常见血液肿瘤知晓度很低,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以便大家提高警惕。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骨髓内的浆细胞发生恶性增殖所致,年发病率约为3~4/10万人口。照此推算,上海市每年初发病例可达500人~600人。本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0岁以下发病者仅占总发病率的3%,儿童发病极罕见。男女发病之比约为3∶1。

由于骨髓内浆细胞大量增殖一方面影响正常造血和骨骼结构,另一方面异常浆细胞产生大量单株免疫球蛋白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血色素下降引起贫血、乏力。血粘滞度增高造成血流速度缓慢而经常头晕或视物模糊。骨骼破坏而发生头颈、肩背、胸肋、腰髋部疼痛,严重时发生骨折。大量免疫球蛋白的剩余轻链从小便排出形成蛋白尿,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体液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反复感染等。

当老年人出现以上症状难以用其它疾病解释时,应考虑到本病。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检查等,如果怀疑本病,医生会进一步做以下检查:1.头颅、胸廓、骨盆X线摄片,看有无骨质破坏。2.抽血查免疫球蛋白量,必要时进一步对球蛋白定性。3.骨髓检查观察骨髓内浆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化,如果数量明显增加或出现较多的原始浆细胞,双核或多核浆细胞,提示浆细胞恶性增殖倾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肿瘤细胞与造血基质的粘着性很强,骨髓穿刺涂片有时不能抽出或仅能抽出少量骨髓瘤细胞,造成漏诊或疾病程度的判断错误,因此对怀疑骨髓瘤的病人除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外,均应同步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六院血液科骨髓病理室是国内知名骨髓病理中心,对少数长期不能确诊的病人经骨髓活检而明确诊断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且因为骨髓活检能更精确地判断肿瘤细胞增生度,对临床分期和选择治疗更具优势。这也是六院每年新收治骨髓瘤病人保持在50例左右的重要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细胞增殖较慢,病程较长,较急性白血病等恶性程度低。但仍有部分类型恶性程度极高,发展迅速,病人短期内死于肾功能衰竭或严重感染。故目前多主张在确诊后给予积极治疗,以延长病人生存期。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局部放疗、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经过合理治疗多数病人的病情可得到缓解,生存期得以延长。

浆细胞骨髓瘤治疗

对于浆细胞瘤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单纯放疗即可获得满意疗效,故应首选放疗。如果病灶位于软组织,比较局限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者可以单纯手术治疗。但对于大部分手术完整切除往往比较困难,尤其病变位于头颈等部位时,周围重要器官密集,根治性手术可能对功能与美容有影响。因此实际上多数手术较局限,需要行术后放射治疗,经验证明手术和放疗综合治疗也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当疾病进展并引起症状时化疗是必须的,也有作者提出对有不良预后因素(如分化差、局部破坏、浸润明显等)患者可以进行辅助性化疗,以减缓疾病进展。化疗方案常采用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相似的方案,即MP方案(美法仑、强的松)、M2方案(长春新碱、卡莫司汀、美法仑、环磷酰胺、强的松)或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多见于中老年的一种血液病,是由于骨髓里的浆细胞不正常增生引起的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浆细胞原本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正常细胞,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产生免疫球蛋白,我们又称这些免疫球蛋白为“抗体”,它们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斗士”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在骨髓中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进行增殖和分化。我们把细胞数量的增加称为“增殖” ,把细胞的成熟过程称为“分化” 。

如果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浆细胞出现过度增殖和分化障碍,就会引起多发性骨髓瘤,这些不正常的浆细胞我们称为“瘤细胞”。提到“瘤”,人们就会想到一个有一定边界的包块,但多发性骨髓瘤不同于其他肿瘤,它是造血组织中浆细胞的弥漫性增生,病变涉及全身有造血功能的骨骼,一般不形成孤立性的包块。没有包块,往往不容易被病人和医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仅有一小部分合并浆细胞瘤,这是一种浆细胞在软组织中增殖形成的肿块。由于浆细胞瘤多发生在头部,所以此时头皮可以摸到一个或多个包块。

多发性骨髓瘤有一个突出的临床特点,就是骨骼疼痛和骨质破坏,常常在没有明显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发生脊柱的压缩性骨折,肋骨骨折等。医学上称为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会引起病理性骨折呢?骨髓瘤细胞常常分泌一种溶骨因子,这种因子可以使骨质疏松,骨质溶解。这时的骨骼就象被虫子蛀空了的柱子,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会折断。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是弥漫性的病变,这种骨质破坏和骨折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骨骼,但是以颅骨、肋骨、脊柱、骨盆等仍有造血功能的骨骼明显。如果做这些部位的X线检查,就会发现骨骼上有大大小小的透亮区,医学上称为“虫蚀样改变”或“穿凿样改变”。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多部位的骨痛或者“莫名其妙”的骨折,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除了骨骼的改变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由于浆细胞是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大量的瘤细胞都是不正常的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单一的、不正常的球蛋白,这些“残兵”无法起到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所以病人可以反复发生感染,或者一般性的感染久治不愈;大量的瘤细胞产生大量的单一的球蛋白,使血液中球蛋白的浓度增加,血沉增快;球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从尿中排泄,引起蛋白尿,这时容易误诊为肾炎;由于骨髓造血组织被大量增殖的瘤细胞“挤占”,正常造血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病人会出现贫血,觉得全身无力。

病人有骨骼方面的病变首先到骨科就诊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破坏没有认识,就会使得部分多发性骨髓瘤被误诊为骨质疏松症,仅给予维生素D和补钙治疗,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中老年人发生了骨骼方面的病变怎样才能既不用终日担心得了恶性肿瘤而背思想包袱,或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也不使多发性骨髓瘤漏诊呢?

只要查一下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沉,就能进行简单的鉴别。如果同时合并贫血、蛋白尿和血沉增快,就一定要做骨髓检查,因为这是确定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是化疗。一旦得了多发性骨髓瘤不应该放弃治疗,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瘤细胞数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又称倍增周期)比较长,所以这种病人的生存期也相对较长。临床经验表明,化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近来的临床实践提示,本病有可能通过造血细胞移植治愈。另外,喝生胡罗卜汁有可能对本病的缓解有帮助。

别把晚期骨髓瘤当成骨质疏松

多发性骨髓瘤其实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会引起反复发作的或持续加重的腰背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不过,大众对这种老年常见血液肿瘤知晓度很低,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以便大家提高警惕。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骨髓内的浆细胞发生恶性增殖所致,年发病率约为3~4/10万人口。照此推算,上海市每年初发病例可达500人~600人。本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0岁以下发病者仅占总发病率的3%,儿童发病极罕见。男女发病之比约为3∶1。

由于骨髓内浆细胞大量增殖一方面影响正常造血和骨骼结构,另一方面异常浆细胞产生大量单株免疫球蛋白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血色素下降引起贫血、乏力。血粘滞度增高造成血流速度缓慢而经常头晕或视物模糊。骨骼破坏而发生头颈、肩背、胸肋、腰髋部疼痛,严重时发生骨折。大量免疫球蛋白的剩余轻链从小便排出形成蛋白尿,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体液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反复感染等。

当老年人出现以上症状难以用其它疾病解释时,应考虑到本病。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检查等,如果怀疑本病,医生会进一步做以下检查:1.头颅、胸廓、骨盆X线摄片,看有无骨质破坏。2.抽血查免疫球蛋白量,必要时进一步对球蛋白定性。3.骨髓检查观察骨髓内浆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化,如果数量明显增加或出现较多的原始浆细胞,双核或多核浆细胞,提示浆细胞恶性增殖倾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肿瘤细胞与造血基质的粘着性很强,骨髓穿刺涂片有时不能抽出或仅能抽出少量骨髓瘤细胞,造成漏诊或疾病程度的判断错误,因此对怀疑骨髓瘤的病人除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外,均应同步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六院血液科骨髓病理室是国内知名骨髓病理中心,对少数长期不能确诊的病人经骨髓活检而明确诊断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且因为骨髓活检能更精确地判断肿瘤细胞增生度,对临床分期和选择治疗更具优势。这也是六院每年新收治骨髓瘤病人保持在50例左右的重要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病因怎么办

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的人首先要注意关节的防护,避免着凉导致关节情况严重,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保证睡眠时间的充足,此外,要避免嘉宝或者长时间工作,要适当的活动筋骨,缓解身体疲劳。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合理安排,多吃一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要加强钙的吸收,同时也要注意少吃一些寒凉,生冷的东西,要记得保持心态的良好,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

浆细胞骨髓瘤,这是一种肿瘤性质的疾病,病情的发病因素是比较复杂的,一般跟患者的自身的免疫性有关系,如果是免疫性不好抵抗力比较低的话,也会引起该病的发生的。应该注意观测肿瘤的性质,如果是良性的肿瘤,就可以药物调理治疗,吃一些抗击肿瘤的药物慢慢的进行调理治疗。但是病情严重的话,就应该注意手术切除治疗的方法了。注意应该多休息补充蛋白质物质。

骨髓瘤是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的,首先是对于骨髓瘤会造成身体的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所以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的方法来治疗骨髓瘤,第二个是可以进行血浆的交换和血液透析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同时应该采用抗生素注射的方法,防止出现骨髓瘤造成的感染情况。第二个方法是进行化疗的方法,第三是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有放疗的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1.骨髓:出现一定比例的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主要为原始浆细胞或幼稚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骨髓瘤细胞。

2.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血清蛋白电泳的γ区或β区或α2区出现一窄底高峰,又称M蛋白)或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即尿本周氏蛋白)。

3.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性病变或广泛骨质疏松。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应进一步作下列检查:

(1)免疫分型:用患者骨髓进行检查,CD10、CD19、 CD20等B细胞标记单抗、 CD38 、CD138浆细胞标记单抗表达增高。

(2)细胞遗传学检查:多表现为14q+、del(14)、t(11;14);

(3)β2微球蛋白:血或尿中均可升高,为预后不良的因素。特别是血的含量,不受肾功能的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鉴别

多发性骨髓瘤是较易发生误诊的内科疾患之一。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骨质疏松”、“骨转移癌”、“腰椎结核”、“肾病”、“复发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在诊断时又需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伴发于非浆细胞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骨转移癌、原发于骨的肿瘤、原发性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鉴别。国内曾有报道2547例MM的临床误诊率高达69%,可见MM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医师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1.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因此,多种病原体(病毒、结核菌等)、抗原(药物、肿瘤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舍格伦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可引起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需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鉴别要点如下:

(1)骨髓瘤中浆细胞增多有限:一般≥3%但<10%且均为正常成熟浆细胞,而MM骨髓浆细胞常>15%且有幼稚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出现。

(2)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属正常多克隆性且水平升高有限(如IgG<30g/L),而MM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单克隆性(即M成分)且水平升高显著(如IgG>30g/L)。

(3)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病,故无贫血、骨痛、骨质破坏、低白蛋白血症、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等MM的相关临床表现。

(4)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有其原发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2.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MGUS和MM同为老年性疾患,且都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两者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但是,MGUS不需治疗,仅需随诊观察,而MM为恶性肿瘤,应接受治疗,且预后不良,故需注意两者的鉴别。

浆细胞骨髓瘤

浆细胞瘤是指发生于骨髓以外的恶性浆细胞的增生,包括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其病因未明。骨髓瘤的诊治方案上以放射治疗为首选,同时根据情况可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化疗等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根据疾病亚型和病人病程、病情的不同而不同。

浆细胞瘤是指发生于骨髓以外的恶性浆细胞的增生,包括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

原发于骨骼的、单个孤立的浆细胞瘤称为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孤立性浆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病,约占全部恶性浆细胞病的3%。发病年龄较多发性骨髓瘤小。

相关推荐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1.而多发性骨髓瘤要如何诊断呢?实在它的诊断尺度:存在血清m蛋白的患者,并具有下列三项症象中的一项:骨髓浆细胞成片或成丛;溶骨性病损;蛋白尿>300mg/24h. 2.病理性骨折和椎骨压缩,可能导致脊髓受压迫和截瘫。 3.反复发生细菌感染(特别是肺炎球菌性肺炎)。 4.持续性的无法解释的骨骼痛苦悲伤(特别是在背部或胸廓),肾功能衰竭。 5.血液病检查为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常显著加快。血尿素氮,血清肌酸和血清尿酸常增高。血钙增高。血清β2-微球蛋白常增高并与浆细胞瘤肿块相关。 当

浆细胞瘤是一种什么样的肿瘤

在器官形成一个浆细胞增生的肿物,细胞分化良好,很少有其他炎细胞存在,称为浆细胞瘤。多见于鼻窦及上呼吸道,属低度恶性。其实它与浆细胞肉芽肿难以区别。在腹膜后有时形成浆细胞瘤,肿物可较大,单一的浆细胞,有人称为骨髓外的浆细胞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可不可以吃鱿鱼

多发性骨髓瘤不可以吃鱿鱼,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就是骨髓癌,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 当患者的恶性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术后边缘遗留有残存癌时,则应考虑辅加放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5大可能诱因

多发性骨髓瘤即人们一般所说的骨髓瘤,是由于骨髓内异常浆细胞恶性增生所致的造血系统的肿瘤性疾病。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50~60岁为多,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男女之比约为2∶1,但目前该病也呈“年轻化”趋势。笔者近几年所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30~40岁的亦不少见,最年轻的患者仅30岁。 浆细胞在骨髓里数量较少,主要合成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以帮助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相当于人体抵抗疾病的兵工厂。但恶变后,浆细胞恶性增生并产生过量,但这些产物却是无功能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变,主要包

骨髓瘤诊断怎么判断

骨髓瘤诊断怎么判断呢?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诊断并不难。首要根据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X光片发现骨质毁坏性改动,血清电泳检出M卵白或/和尿中存在轻链。今天我们就跟专家一道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1。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此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但浆细胞增多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内肿瘤转移、慢性炎症等诸多疾病,但在上述疾病中,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 2。骨质破坏性改变此需和肿瘤骨转移、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相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主要为M蛋白和/或蛋白尿(尿中

髓母细胞瘤怎么检查

实验室检查 腰椎穿刺:因瘤细胞可脱落播散故脑脊液瘤细胞检查十分重要。因多数髓母细胞瘤病人颅内压增高故术前腰椎穿刺宜慎用,以免诱发脑疝脑脊液除常规化验外可寻找脱落细胞。通常腰穿多提示颅内压增高,而脑脊液生化见蛋白和白细胞增高者仅占1/5。术后腰椎穿刺行瘤细胞检查有重要意义,提示了术后需进行全脑及脊髓放疗的必要性。 其它辅助检查 1.头颅X线平片 头颅X线可见有颅缝增宽等颅内高压征,肿瘤钙化极为罕见。 2.CT 可见小脑蚓部或四室内均匀一致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占位,多与四脑室底有分界,将脑干向前推移。肿瘤周边环

骨髓瘤的危害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本质是浆细胞恶性增生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人常常出现贫血、骨痛、高钙血症及肾功能受损等。其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列第二位)。中国年发病率1-4/10万人,中位诊断年龄62岁,85%在50岁以后发病。 如果发现不明原因骨痛、腰背痛、反复感染、蛋白尿(尿“泡沫”增多)、贫血、肾功能损害这些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血液学检查,血尿免疫球蛋白检测,全身骨骼X摄片、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何对疾

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诊断方法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其病理特征为明显的淋巴滤泡、血管及浆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临床上以深部或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特点 部分病例可伴全身症状和(或)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例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后,效果良好。 鉴别诊断: CD应和恶性淋巴瘤、各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浆细胞瘤、艾滋病及风湿性疾病等鉴别。它们有某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和(或)病理改变,仔细的病理学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检查,以及某些原发病的检出是鉴别要点。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样增生症的淋巴结肿大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MM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提示,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可能与MM的发病有关。MM在遭受原子弹爆炸影响的人群和在职业性接受或治疗性接受放射线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而且接受射线剂量愈高,发病率也愈高,提示电离辐射可诱发本病,其潜伏期较长,有时长达15年以上。据报告化学物质如石棉、砷、杀虫剂、石油化学产品、塑料及橡胶类的长期接触可能诱发本病,但此类报告大都比较零散,尚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临床观察到患有慢性骨髓炎、胆囊炎、脓皮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周围血象 贫血一般为中度,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血中可有少量幼粒、幼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早期多正常,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稍增多。晚期常有全血细胞减少,多系骨髓浸润和化疗药物抑制的结果。由于血浆球蛋白显著增高,涂片上红细胞常排列成缗钱状。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增快,魏氏法可高达100~150mm/h,此在其他疾病少见,并为红细胞计数及血型鉴定带来困难。 2.骨髓检查 具有特异诊断的意义。在疾病初期,骨髓病变可呈局灶性、结节性分布,因此,一次检查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宜作多部位穿刺。由于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