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孩子6岁之前慎用挫折教育

孩子6岁之前慎用挫折教育

关键一。正确评价孩子

不要随便夸孩子“聪明”、“漂亮”这类孩子自己也无法掌控的词语。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敢,并用勇敢肯定他努力的行为。勇敢是个非常好的词语,为孩子正确解读什么是勇敢:你敢吃妈妈给你的漂亮蛋糕,那不叫勇敢,因为你本来就喜欢做这件事;勇敢是害怕失败、不敢做还能去做。

平时孩子有细小的克服都要及时肯定他是个勇敢的人。也可以评价孩子坚持、努力等孩子自己可以掌控的词语。如果夸聪明,孩子一旦遭遇失败,就不知道怎么让自己聪明了。

关键二。不轻易代劳

当孩子做一件事没有成功的时候,家长们不能轻易代劳。例如,一个2岁的孩子捡不到正在滚动的球,有些家长看到宝宝不高兴了,就会上前一把抓起小球,递给他。但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会把你给的东西扔掉,因为他要的是自己能捡起来。其实你捡起来给他并不能让他马上转变情绪,反而让他受挫。如果此时你还辩解说:宝宝捡不到,妈妈帮宝宝捡。那么时间久了,他就失去了在困难面前坚持的能力,下次他遇到问题就会习惯性地说,宝宝不会,妈妈帮宝宝做。

关键三。不要因为他闹情绪而训斥,把关注点放在事情上

当孩子做不好一件事在那里哭闹,有的家长因为爱子心切,错误地急忙上前动手帮忙;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为一点小事做不好哭闹就很恼火,觉得孩子胡闹,甚至觉得孩子没出息。这时候一般家长就会大声训斥:你看看你,就这么点事,有什么好哭的!家长总是针对情绪进行指责,没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负面评价进入孩子的自我评价里,遇到问题就会认定自己没能力处理,总是想办法回避。

关键四。不要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

孩子天生会对自己感觉良好,不会拿别人的优秀给自己压力,挫折感主要来自于想把事情做成的愿望实现不了的过程,一旦最后做成了,孩子会马上开心起来。而当孩子的无意行为经过家长的有意比较,结果孩子都学会了关注结果。被夸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应该比别人强,遇到别人比自己做得好的时候就接受不了。而孩子做得不如别人好,就会觉得自己做这件事不如别人,从而丧失了做事本身的乐趣。要教会孩子跟自己过去比,告诉孩子现在好不代表以后好,因为每个人学习的时间长短不同,爱好不同。

关键五。鼓励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无论我们如何尊重孩子的感受,仍然会有数不清的时候不得不阻止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或让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对于必要的强迫事件,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时机。例如画画,孩子可以不喜欢画画、不学习画画,但是当孩子开始画了,那么就应该把一幅画画完。如果孩子画了一半觉得没兴趣继续了,家长要告诉孩子,需要画完它。这里的强迫不是硬生生地把孩子拉回来让他画,而是需要我们给孩子引导,例如告诉孩子,没画完的画就像没吃饱的孩子会哭泣,调动孩子的责任心去坚持。有责任心的孩子更懂得坚持。

8大家教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 ),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关键问题1: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关键问题2: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关键问题3: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关键问题4: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关键问题5: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关键问题6: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关键问题7: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关键问题8: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

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1:培养性格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挫折和失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正确引导孩子对待挫折与失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适当地给孩子鼓励与赞扬,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

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2:培养兴趣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注意孩子的爱好。不要以为玩乐就不能学习,落后于其他的孩子。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接触的东西多了,自然就能够学到很多书上都学不到的东西。

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3:减轻压力

家长的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可能会导致孩子有心理障碍甚至疾病。家长们可以采取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慢慢进行引导,孩子的教育急不来的。

4

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4:耐心教育

家长们要正视孩子的错误,不要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怕你,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悉心教导,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去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父母怎样照顾爱路的宝宝

1、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的玩具。例如:对2岁的孩子不要买5岁孩子玩的玩具,否则,因为不会玩,受了挫折就要哭。同样,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要求超过能力范围,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

2、学习或做某事时可教他一些技巧,挫折就会减少。大人要耐心,但不能代他做。

3、理解、同情孩子所遇到的挫折,如,积木倒了,不能说,“我早就知道是要倒的”,应同情地说,“你确实很努力搭得这么好,积木倒了不要紧,我也会不小心碰倒的,再来搭一次,当心些就不会倒。”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孩子玩时不要去插手,更不应代替他做,但要适当帮助。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仍想再试试,就应鼓励和表扬,“你干得很努力,再做一下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若孩子不想干了,也别勉强。

4、父母要把握孩子的情绪,有挫折感时,孩子很容易生气,父母应引导他改做其他活动,注意稳定情绪。

5、 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一岁四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

学走路摔几跤是难免的事情,没有摔跤的体验算不上成功;

家长不能一味地搀扶宝宝,而应该着力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宝宝摔跟头是难得的挫折教育,不仅能够锻炼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对意志和自立精神的培养也益处颇多。

和宝宝玩寻找游戏

现在宝宝能通过接触、摇晃、品尝和观察来记住物体;

如有物体突然从视线中消失,他会开始积极地寻找;

如果宝宝能执着地寻找被藏起来的东西,说明他对已见过而现在不在眼前的东西有了记忆;

现在就可以喝宝宝玩寻找游戏,比如躲猫猫、找玩具等。

让宝宝试着自己穿衣

现在宝宝对别人的帮助很不满意,有时还大哭不闹以示反抗;

他要试着自己穿衣服,拿起袜子知道往脚上穿,拿起手表往自己手上戴,给他个香蕉他也要拿着自己剥皮;

这些都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增强。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关系孩子未来思想品德的关键因素,因此,家长们应该加强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一岁四个月宝宝早教问题是值得家长们去坐的,只有让宝宝在具有自我意识之前给他灌输正确的思想才能对宝宝的未来起到指导作用。

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

家长声音

让孩子向自己学习

曹钢: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榜样。比如,每逢孩子战胜一次挫折,家长就可以指导孩子把事情记录下来。这样,当孩子以后面临挫折时,家长就可以提醒他看看这些记录,向自己学习。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做孩子的“顾问”,教给孩子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但最后还应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实施。

理性评价孩子

睿思妈妈:

心理学上,有种被称为“孔雀心态”的现象也正是如此。这些孩子通常比较争强好胜,非得事事都争第一,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联想到很多人在遭遇挫折时一蹶不振,甚至以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事不宜迟。

作为家长,要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孩子正视挫折。比如,年幼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有些家长急于把孩子抱起来,还拼命地跺跺脚,指责地板的过错。实际上,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地爬起来。如果摔得很痛,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哭几声也没关系。对稍大的孩子来说,可以让他们学学象棋和围棋等,在下的过程中,不断地承受失败和胜利。有时候,家长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创设条件,让他们尝尝失败的滋味。

在失意时给予足够的爱

清漪:上次,女儿幼儿园评选“微笑天使”,她没有评上,非常非常伤心。我足足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才抚平她那颗受挫的小心灵。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爱。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要平和地对待孩子的荣誉,孩子得了奖固然可喜,但父母也没必要心花怒放,适当还可低调点,但孩子失败了,受挫折了,这时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当孩子已经尽力而为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奖励她,鼓励她,让她知道父母并不是因为她的优秀而爱她多一些,而是时刻关心她。

那天我女儿非常失落,第二天我就带她上书店买书作为奖励,因为她在幼儿园都挺乖的,好像效果不错哦。

专家观点

设置障碍给孩子“加点钙”

刘鹏志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全国闻名。在当年那些出类拔萃的“神童”里,就有今天的微软全球副总裁、IEEE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勤。但在当时,全国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有一个叫宁铂的孩子。二十年过去了,宁铂悄悄地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而当年并不知名的张亚勤却享誉海内外,这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他们抗挫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今天的差距。因为成长过程过于顺利,致使宁铂很难有勇气面对失败。大学毕业后,宁铂虽然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自己的希望。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而张亚勤在挫折面前勇于进取,不怕失败,从而铸就了他今日成就。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那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其次,父母要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障碍。对孩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束手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或对孩子的要求说“不”,以此给孩子“加点钙”。

第三,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第四,在孩子失败后,要温情地鼓励孩子。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更应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第五,引导孩子多读一些伟人传记。读得多了,就感觉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和伟人比起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伟人是在大海洋里与大波大浪搏斗,而我们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园里划船时遇到一点小浪。

提高心理素质 孩子成长的法宝

提升孩子们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性格、情绪、智慧等综合的精神特质。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性格的完善、情绪的优化等,要提升她们的心理素质。

适当的挫折教育

适当的挫折感能使婴幼儿成长为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有益于完善他们的性格,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以平和的心境、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当然,过多的挫折会使婴幼儿丧失自信,使人退缩,继而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有些孩子由于体质较弱,做不到许多同伴可以做到的事,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行,使她们产生否定自己的情绪。

适当的挫折教育有益于孩子坚定性格的形成,但孩子毕竟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要避免使他们经常受挫折。可以选择适合孩子体能的活动,使其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父母亲还要注意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有权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是玩水还是听故事,由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鼓励她们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当然不能生硬地命令,以免损伤其自尊心,而应采取讲道理、做游戏等方式让孩子接受。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会有不良的情绪表现,为了防止婴幼儿受不良情绪的过度困扰,有时也应该给她们适当发泄不满的机会,不要让幼小的心灵受到压抑。

正确对待“坏脾气”

婴幼儿受挫折太多,忧虑过度,家长溺爱,都可能导致“坏脾气”。所谓坏脾气就是脾气大,叫喊,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孩子有了坏脾气,如果教育不当,就会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做父母亲的不能娇惯、溺爱孩子,同时也应理解她们的情绪表现,答应她们的合理需求。孩子无理取闹,可以进行冷处理,当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再讲清道理。不能让孩子感到发发脾气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应该让她们知道,发脾气没有任何好处。当婴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如买玩具、吃糖等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叫喊、哭闹时,父母就不应该让步。孩子意识到坏脾气不能左右父母亲的行为,她们的不良情绪自然会减少,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平常的行为准则。对于孩子,只有在家长的爱护中增加识别是非的能力,才能控制坏脾气的滋长。

用文艺作品培养情感

文学艺术作品也能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儿童文艺作品如图画、故事、歌谣、电影、舞蹈等,其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为婴幼儿所喜爱。选择适合她们年龄特征的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在培养孩子的高级情感方面容易见效。如有些小朋友害怕小猫,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与小猫有关的文艺作品给孩子看看讲讲,这些充满情趣的故事,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可以逐渐减少孩子对小猫的恐惧,在孩子听得出神时,还可以拉着她们的小手,去抚摸图片上的小猫或玩具小动物,渐渐地孩子就不会害怕了,并与动物建立起亲近的情感。

挫折教育孩子的四个疗程

症状一

家长不帮孩子总结败因

粘先生:在社区举行的宝宝才艺比赛中,最终只有三个小朋友获奖,他们在台上喜笑颜开。台下没有得奖的孩子默默无语、表情严肃,我们当家长的也是如此。后来有个女孩扁着嘴小声抽泣,接着所有没得奖的孩子也都哭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安慰孩子:“没关系,输就输吧,得奖的小朋友还没有咱们演得好呢。”

诊断:

孩子为比赛输了而哭并非坏事,既是情绪的自然发泄,也是一种争强好胜、要求上进的表现。此时家长不能告诉孩子“输就输吧,没关系”,否则会助长他无所谓的心态,而是应该帮助他分析失败原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让孩子有收获。

症状二

家长把想法强加给孩子

冯女士:在幼儿园举行的公开课上,很多孩子并不想发言,小手偶尔抬起一点又立刻放下,再扭头看看妈妈的脸色。不少妈妈都拉着脸、紧皱眉头,用期待的眼神要求孩子尽快发言,于是孩子不得不勉强举手。

诊断:

家长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把想当然的想法强加在孩子头上,给孩子更多选择,让他(她)做喜欢的事情,真正从内心去激发抗挫能力,知道跌倒了该如何爬起来。

疗程解析

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家长们应该分为四个疗程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治疗”。

第一“疗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

疗法: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很多家长无条件地保护孩子,无意中会让孩子觉得他在家庭中是第一位的,这对于以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他与其他的成员都是平等的,慢慢培养一种家庭责任感,学会独立去面对、解决问题。

第二“疗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年龄:1~3岁,幼儿阶段。

疗法: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疗程”: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适用年龄:3~5岁,幼儿园阶段。

疗法: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疗程”: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年龄:5~6岁,学前阶段。

疗法: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

男女宝宝教育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很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因而他们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家庭的头等大事,“三岁定八十”这句话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至理名言,怎样才能让宝宝成为同龄人中的翘楚,大人眼中的小可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宝宝的成长教育。

男宝宝和女宝宝的教育侧重点不同,女孩需要从小“富养”,这不是让孩子乱花钱的习惯,而是让她们对金钱有个理性的态度,女孩的教养体现在她的审美观和个人气质秉性上面,一个女孩可以没有惊人的容貌,但却要有温柔坚强的内在品质,她们有着理性的思考,有着正确的价值观,虽然明白金钱是生活所需,但是它不是最重要的事物,对待利益和诱惑都要端正自身,这样的女性才是聪明并且值得深交的。家长教育女宝宝时要耐心细致,并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上有着大海一般的胸襟,学会关怀他人却也要在面对挫折时有着足够的勇气。

女孩富养,那么男孩子就要穷养了,男宝宝要是从小娇惯,那么长大后很难独当一面,男孩子可以调皮贪玩,但是必须要有承担责任和认错的勇气,家长必须要狠得下心肠,该放手的时候要跟男宝宝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男性的魅力并不是看皮相,而是看内心的灵魂品质,他们是否如同麒麟般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男孩子应多接触有挫折感的智力游戏,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

3岁宝宝需要训练哪些能力

三岁宝宝早教之训练宝宝协调能力

孩子的协调能力的训练对于日后的脑部能力的开发以及运动潜能的开始具有一定的作用。父母主要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活动或者是游戏,训练宝宝的手部与脚部等的协调能力。

独木桥游戏

在我们可以在家里放一个长条的板凳,让宝宝站在上面行走。这个时候,板凳就类似于独木桥,一个幼儿在板凳上行走是需要勇气以及注意力的集中,另外宝宝还需要利用自己的手部调节自身的平衡能力。此外,父母也可以利用食物或者是东西引诱的方式,让宝宝顺利在长的板凳上行走。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要在旁边保护着宝宝,同时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父母的信任度。

抛球游戏

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莫过于拿着一个轻轻的塑胶球和爸爸妈妈们玩抛球游戏。这种游戏不仅仅是趣味性强,还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教育和训练宝宝们的眼部以及手部的协调能力。

三岁宝宝早教之训练宝宝的忍耐力

一个孩子的忍耐力是需要从小训练的,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在一个被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变得比较娇生惯养,忍耐力也就会逐渐的变低。因此,现代的教育方式,就是需要增加对于孩子的忍耐力的训练。

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现代的社会中,三岁的孩子所承受的挫折一般是自己的玩具被玩坏了,或者是自己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想要的事情,那么这些挫折对于一个三岁孩子就是难以承受的,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在现实的例子中,学会用平实的语言,帮助宝宝度过挫折,让宝宝了解如何承受挫折,接受生活带来的挑战。

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孩子对于爸爸妈妈们的要求,有时候爸爸妈妈们由于工作比较忙或者是某些客观的原因,不能够及时的满足宝宝的需求,宝宝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发脾气或者是哭闹。针对于三岁小孩的教育,就是要学会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能够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1.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短时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2.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首先,家长们要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减少对孩子们的溺爱与迁就,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附,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一定的责任,允许孩子取得主动并且负起与年龄相适的责任。

3.进行适当挫折教育

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孩子在因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并通过家庭中宽松氛围营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

4.培养孩子竞争能力

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家长需从小对孩子进行平等竞争意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赶超精神和自强不息意识,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成败,胜不骄、败不馁。这就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这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5.多接触社会,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家长可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孩子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与协作。

孩子遭遇挫折爸妈不如旁观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而孩子们对家长也十分依赖,凡事都由父母解决遇。可是,孩子终究要离开爸妈的怀抱,所以必须学习成长,否则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被打倒了。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展开挫折教育呢?

  一、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怎么做?

  1.言传身教

  日常可以告诉孩子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直面并勇敢打败。家长可以引导或者提醒孩子,某类问题时的应对方法,孩子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言传身教胜于枯燥说教,这是一种有效教育方式。

  2.客观理性对待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要比孩子冷静,然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而不是紧张惊慌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只有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问题,教会孩子如何从挫折中站起来,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3.安抚鼓励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爱,特别是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总希望家长可以给予安抚和鼓励。所以,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多安抚孩子失落的情绪。这样可以让孩子尽快调整好情绪,恢复到最佳状态去继续努力。

  二、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和困难

  逆水行舟方显本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所以,作为家长可以“狠心”地给孩子适当设置一些挫折和困难,不要给予太多的帮助,只需站在一边观察指导孩子正确的做法。孩子一次次地打败困难和挫折,会逐步养成越挫越勇的性格,这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2.树立孩子挫折教育意识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挫折教育意识,不要让孩子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

  3.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告诉他只要打败了困难就胜利了,而且,家长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动力。

五种错误的教养方式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大学生泼熊事件”到“网络游戏自杀事件”,都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待提高。

有人说,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教育的。教育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父母教育。或许您并不认同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但通过反思您会发现,但当您面对自己的宝贝时,在不知不觉中您重演着您父母的角色。一些守旧的教育观念,如“棍棒教育”,始终束缚着我们的父母;而新近的教育理念也似是而非,如挫折教育的滥用,对“民主”教育、“忽视”教育的误解。这一系列家庭教育的误区,都会对宝贝个性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父母的5种错误方式容易使宝贝产生问题行为

1.过分严格

有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育很严厉,有时甚至达到残酷的程度,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稍不顺心或宝贝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后果: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宝贝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过度溺爱

这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养方式与上面刚好相反,他们对宝贝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对宝贝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

后果:这容易使宝贝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贝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3.支配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家庭。这些爸爸妈妈总喜欢直接替宝贝拿主意,直接告诉宝贝做这做那,对宝贝自己的意愿漠不关心。

后果:虽然直接向宝贝发出命令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提高生活效率,但长此以往宝贝会养成过度依赖、服从的性格。由于事事都由爸爸妈妈决定,宝贝自然也无须主动的思考自己的事情,这样长大以后宝贝就会缺乏主动性,性格自闭,且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4.不断拒绝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宝贝长大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有意识的对宝贝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增强宝贝的“抗挫能力”。

后果:过度的“挫折教育”,对宝贝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拒绝,又不对宝贝解释拒绝的原因,让宝贝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并且会伴随反社会和侵犯性行为。“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宝贝的心理卫生,在“拒绝”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有安全的感觉。

5.忽视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宝贝,宝贝的护养工作大多由保姆或亲属代劳。

后果:宝贝由于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爸爸妈妈接触,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由于在情感上被忽略,宝贝会倾向于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如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其他一些奇怪的行为。

不难看出,教养方式不当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要因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教养方式不良引发的不同的儿童问题行为。所以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正确做法: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宝贝的成长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产生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民主型的爸爸妈妈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宝贝的行为更多的是分析与引导,合理的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注意的是,民主不等于什么事都是协商。宝贝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所限,不能深刻与全面的分析问题。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家庭讨论的方式,“民主”的做出决定。这时,爸爸妈妈要事先统一口径,然后召开家庭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让宝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文/张晖 图/超景 编辑:蓉蓉)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

1、培养宝宝自主性

中国现在的独生子女最缺乏的就是自主、自立的品质。因此,家长们首先要有意识的减少对宝宝的溺爱和迁就,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对父母的依赖,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此外,还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儿童观,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民主态度,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多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引起孩子对自身行为和选择的责任心。

2、培养宝宝的竞争力

21世纪社会一项重要的要求是偶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从娃娃抓起,从小教育孩子有平等竞争意识非常重要。孩子自强不息和赶超精神需要父母引导,并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成败,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气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创造竞争的机会,让孩子争取自己表现的机会。

3、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能承受多大的挫折就能承受多大的成功,挫折教育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锻炼孩子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和性格,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法,让孩子形成忍耐、和谐、宽容和客观的心态,只有如此孩子才能保持自信和乐观。

4、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情都必须通过沟通协作解决,而沟通就必须养成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家长平时应该多引导孩子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处理各种矛盾,让孩子从不断的协调、交流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5、培养宝宝自我价值

家长帮助孩子利用各种机会获得各种各样的能力时,也要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值,即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让孩子通过努力达到要求,认识自我价值。记住,家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但也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问题,在孩子执行活动过程中不要干涉和代替包办,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才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此外,要适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肯定孩子的长处、优点,让孩子有积极、正面的行为态度。鼓励性的语言千万不要吝啬,要知道大人的评价对孩子来讲有很大影响,关系到孩子怎么样自我评价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方法。

6、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家庭成员的心理受家庭和谐因素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心理素质发展影响深远。在民主和谐的家庭里,孩子勤奋好学、文明自尊,而在争吵的家庭中,孩子性情也跟着暴躁、行为自私、放纵,缺乏安全感。

所以,父母正确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才能为孩子营造温馨的港湾,才有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若父母之间、家人之间处事自私、不断争吵,孩子的心理发展也跟着畸形。

相关推荐

教育孩子的8个最佳时机

1、受挫时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也是件好事,因为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不会再被骗。这样,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 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

不能让孩子太早就做的7件事

学走路 正常时间:1岁左右 过早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 婴儿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过早让宝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胖孩子更不要过早学走路。 2、影响孩子学习爬行: 我们都知道爬行练习对孩子的发育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视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远,如果让孩子过早学走路,孩子就不愿意爬行而选择走路,这样就错失了宝贝爬行练习的黄金时期。 3、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 因为宝宝出生后视

教育的5个黄金期不要错过

黄金第1期:口欲期 年龄阶段:3~6个月~1岁半左右 典型特征:什么都往嘴里放,喜欢吮吸手指、吹泡泡。 婴儿大约在3~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吸吮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于是,他的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婴儿吮吸手指、唾口水、发出咯咯笑,并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开心,这是婴儿口欲期性欲的最初表现。婴儿的嘴是性的快感区,他们从吮吸母乳中,不仅满足了食欲的需要,而且,从吮吸所产生的快感中获得了性欲的满足。这种现象一般会延续到1岁或者1岁半左右。 教战守则:给宝宝充分的抚爱和温情,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 母亲与儿童

溺爱孩子为什么恨父母

在严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没可能长期不离开父母的,一旦离开家必会遇到大问题。在家中,他们习惯了别人替他做事情,他可以颐指气使,但到了家以外,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他的颐指气使,相反,什么事都要他自己去完成。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在家以外,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个习惯了溺爱的孩子会无法在学校和社会上靠自己去实现他的愿望,这就不只是受挫感的事,而是他切切实实地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如果遇到的挫折太多,自己就会恨自己的父母,对父母产生很大的怨恨,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帮助自己完成这

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一)语言训练之前应了解儿童的语言状况 :发展迟 缓儿童除了语言发展迟缓造成字汇太少、句子不完整之外,通常还会伴随其它的语言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构音问题、声音沙哑、发声困难、口吃等困难;唯有在对儿童目前的语言状况做一个了解之后,才能定出语言训练的目标。 (二)最好是安排定时、定点的活动 :在对儿童进行 语言训练时,最好能够定时、定点。训练的时间以每次十分钟雂G十分钟为宜,因为太长的时间会造成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倘若真的无法采取定时、定点的训练时,则可以考虑采用机会教育的方式;机会教育必须掌握一个重点,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

不要错过孩子6岁前的黄金教育时期

俗话说“7岁看大”,不要错过孩子6岁前的黄金时期的教育孩子6岁以前学到的东西及发展的能力,几乎都是在做打地基的工作。而地基常是看不到的,也没办法拿来展现,但当你需要盖大楼时,或是碰到地基不堪建筑物进行扩展或扩建时,你才会体会到一个又深又广的地基是多么重要。 有一阵子,我在台中开的幼儿园里出现了许多“小大人”。 这些小大人才不过两三岁,但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老气横秋。这完全是拜当时“零岁教育”的风潮所赐,很多父母在“爱的教育”感召下,变得十分注重婴幼儿的教育,只是他们大多只着重在语文及智育上的培养,造

8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1.受挫时。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也是件好事,因为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不会再被骗。这样,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

教育孩子的8个最佳时机

1.受挫时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也是件好事,因为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不会再被骗。这样,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 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

小学生称应搀扶老人遭老师批驳

学生:老人摔倒了应该扶起来 余玉就读于红谷滩新区一小学。2011年底,她所在班进行一次语文单元测验,最后一道题是作文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好人好事的作文。余玉在作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一天,70多岁的老大爷在马路上不慎摔倒,手肘磕破了皮,流了血。这个时候来来往往的车很多,躺在地上的老大爷很危险,我就跑上前去,将老大爷扶了起来,路上的行人都夸我是好孩子……虽然此次作文中的事和人并非真事真人,却是这个9岁女孩的率真想法。 余玉说,书上都说了,老人摔倒了要帮忙扶起来,助人为乐,老师也曾经在课堂上说过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