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偏历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偏历穴的作用机制

偏历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偏历穴的作用机制

1.本穴为手阳明经络穴,具有分清阳明经郁热,泻除阳明络脉实邪的作用,可治疗邪热郁滞阳明经络所致的头面五官疾患;

2.本穴为手阳明络穴,其脉气直接与手太阴肺经相通,可调理肺与大肠两经经气,治疗两经病变,肺为水之上源,偏历即可借宣散肺气,清利水上之源,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小便,又可宣泄阳明经气,加强发汗以祛除水湿,达宣上利下之功而解小便不利水肿之苦。

3.该穴还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可循经治疗腕臂酸痛等症。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偏历主治疾病

类属:属手阳明大肠经,为该经络穴。

功能:疏风清热,利水通络。

主治病证:

1.水湿停聚,气化不利之水肿,小便不利诸症。

2.风热侵袭之目赤,耳鸣,耳聋,鼻衄,咽喉肿痛诸病证。

3.局部经脉痹阻之肩臂肘腕痛诸症。

4.其他:口眼歪斜,前臂神经痛,扁桃体炎等。

偏历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偏历保健按摩方法

一手屈肘放于胸前,另一手屈肘用拇指指腹按揉该手臂的偏历穴,按揉时拇指指腹应吸定在皮肤上,按揉的力度要适当,用力均匀,使局部有酸痛的感觉,每次按压3-5分钟,早晚各1次,双手交替按压。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偏历常用配伍

1.配肺俞,水分,阴陵泉,合谷,针刺泻法,疏风利水,治疗外感风邪之风水。

2.配水道,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

3.配睛明,攒竹,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明目退翳,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目翳等症。

4.配风池,听会,腕骨,中渚,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行气利窍,治疗风热上扰之耳鸣,耳聋。

5.配太渊,少商,尺泽,合谷,针刺泻法,疏风解表,清热宣肺,治疗风热咽喉肿痛,咳喘等症。

6.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肘手腕酸痛。

肩髃准确位置图作用 肩髃的作用机制

肩髃属手阳明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其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此外还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

下关的准确位置图 下关穴作用机制

下关穴属足阳明与足少阳经交会穴,可通两经经气,疏两经风热而治颜面诸疾;该穴位于下颌关节附近,其通关利窍的作用甚强,可疏利牙关,消肿止痛,是治疗齿痛,口噤,下颌关节疾患的要穴。又因该穴位于耳窍附近,相络之足少阳经气直接入耳中,故该穴还有疏风清热,行气活血,通耳利窍之功,用于治疗各种耳疾。经常刺激下关穴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起到瘦脸的作用。

肝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肝俞的作用机制

肝俞穴是肝之背俞穴,具有养血统血,清热利胆的作用。中医认为肝藏血,具有储存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对肝俞进行刺激,能增强肝脏的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是养肝不可缺少的穴位。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 偏历穴常用配伍疗法

治疗五官疾患可配合谷,风池及五官邻近的穴位;治小便不利,水肿可配列缺,水分,中极,阴陵泉;腕臂酸痛可配合谷,曲池。

偏历的准确位置 偏历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肘臂部痪痛、麻木、拘挛、瘰疬等。

2.按摩偏历穴的功效:明目聪耳,清热利尿,通经活络。将肺及大肠经上源汇聚的冷降之水注入骨所主的地之地部。

偏历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偏历的准确位置在哪里?这个穴位主治什么疾病?

肩贞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肩贞穴作用机制

肩贞穴属小肠经,位于肩关节附近,具有舒筋利节,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以治疗循经病症为主。

按摩这4个穴位缓解各种牙痛

1、胃火牙痛按三间穴、内庭穴

(1)胃火之上牙痛-内庭穴

内庭穴

功效:清泻胃火,清利头目,通络止痛。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当第2、第3趾间缝的纹头上,按之酸痛明显处。

内庭穴位于胃经上,根据胃经的循行路线,从我们的上齿中经过,中医认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当上牙痛的时候,可以选择按摩内庭穴。另外,内庭穴具有清泻胃火,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火牙痛。

(2)胃火之下牙痛-三间穴

三间穴

功效:清热止痛,利咽平喘,通经活络。

定位:微握拳,第2掌指关节后缘,触之有凹陷处即是。

三间穴位于大肠经上,根据大肠经的循行路线,从我们的下齿中经过,所以当下牙痛的时候,可以选择按摩三间穴。另外,三间穴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因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

2、虚火牙痛按太溪

太溪穴

功效:滋阴益肾,清热生气。

定位: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滋阴清透虚热的作用,是治疗虚火牙痛的主要穴位。

3、风火牙痛及龋齿牙痛按偏历穴

偏历穴

功效:清泻阳明,通调水道。

定位:两手虎口垂直交叉,当中指端落于前臂背面,所指处有一凹陷,即为此穴。

偏历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具有清泻阳明经郁热的功效,可以治疗各种牙痛,包括龋齿牙痛。当牙痛的时候,在偏历穴附近压痛比较明显,按压可以感觉到有像条索状的东西,只要把它揉散牙痛就会得到缓解。

按摩手法:用拇指的指端按压在相应的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力度要由轻到重,患者感到酸麻胀痛等感觉最好,然后开始揉按,持续数秒钟,逐渐放松力度,如此反复按压5分钟,牙痛即可得到缓解。

少冲的准确位置图 少冲穴作用机制

少冲穴属心经,为心经井穴,五行属性属木。本穴为心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泻热开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清心宁神之功效,可治疗心气不舒,心脉不畅,心痛心悸,胸闷心烦,心神不宁,心火妄动,热病惊厥,中风昏迷,及心经火斥的目赤舌痛,掌中热,小指拘挛等;本穴属木,木可生火,并与属木的肝脏有密切关系,因心火旺盛,肝风内动,木盛火炎而发生的热病昏迷,惊厥,痰热癫狂等病针泻本穴, 火热自消,热祛风熄,心神自宁。由于木能生火,该穴为本经母穴,有益气强心之功,可治疗心虚引起的心悸,心下暴痛,猝然晕倒。

相关推荐

附分的准确位置片 附分穴的作用机制

类属:附分穴属手太阳经交会穴。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作用机制:附分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是手足太阳之交会穴,可疏通两经经气,治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肩背及上肢疾患,以治外经病为主。

梁门的准确位置作用 梁门的作用机制

梁门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胃体,其调理胃气之作用甚强,具有升清降浊,助脾运化之功,上可降逆止呕,下可升清止泻,中可开壅决滞,理气止痛,消积除胀,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患。

公孙的准确位置作用 公孙穴的作用机制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这个穴位有兼治脾胃与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机制:公孙穴属脾经,为脾之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可直接通达两经经气,故健脾和胃之功较强,为治疗脾胃疾患之要穴;通过健运脾胃,可利水消肿,针刺本穴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另外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与阴维脉合于胃心胸,故可治疗冲脉疾患;冲脉与女子月经有关,本穴还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的治疗;其疏通经络的作用还可用于治疗足跗部疾患。

夹脊的准确位置作用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夹脊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背部,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 1.按摩夹脊穴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 2.功效:按摩夹脊穴具有调节脏腑、舒经活络的功效。

臂臑的准确位置 臂臑穴的作用机制

臂臑穴为大肠经重要穴位之一,位于上臂,通经活络之力较强,并为手足太阳,阳维脉之会,故可治疗循经病症颈项拘急,肩臂疼痛;刺灸本穴具有通经活络,利气消痰,散结开郁的作用,可治疗瘰疬;由于本穴为阳明,太阳与阳维交会之穴,与目有密切关系,并且有通络清热作用,故该穴为治目疾要穴。

上关的准确位置 上关的作用机制

上关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而前颧弓上方,为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交会穴。手足少阳经循头入耳抵面,足阳明经,循面入齿龈抵额角,故本穴善于清头面热邪,疏面,齿风邪,治疗偏头痛,面痛,聤耳,口,眼,牙齿疼痛等;由于该穴所处的特殊位置,故能通利牙关,开窍益聪,治疗口噤不开,耳鸣耳聋。

偏历的准确位置 偏历的按摩手法

用食指指腹按压偏历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中府的准确位置 中府的作用机制

1.本穴属肺经第一穴,位于胸部,为肺脏脉气所发之处,内应肺脏,是肺气直接会聚之处,是肺的募穴,具有很强的调理肺脏的功能,可宣散舒畅肺经经气,发挥止咳平喘的作用。 2.肺为水之上源,脾为运化水湿之官,该穴为肺经与脾经之交汇穴,即可上清水之高原,又可下利水液运化之道,具有降气利水之功。 3.本穴可疏调肺经经气,具有舒筋通络之效。

地机准确位置作用 地机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三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取穴:取侧坐位,在小腿内侧,从足踝尖向上摸至阴陵泉,阴陵泉下四横指处,胫骨内侧缘后方,按压有酸胀感。

经渠准确位置作用 经渠穴的作用机制

1.本穴为肺经经穴,五行属性属金,肺经肺脏本身属金,“经主喘咳寒热”,故经渠有调理肺气,宣肺利咽,疏经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宣降失常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及肺热上壅咽喉的肿痛; 2.治手腕痛,为舒筋利节的经治作用,治掌中热,为清肺中热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