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生石花的三个误区
种植生石花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盲目追逐生石花个头大小
作为贫瘠环境下生长的多肉植物,生石花体型小巧,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这显然不能满足很多爱好者的需要,一个个头硕大、体形丰满的生石花很能激起爱好者的兴趣,并由内心深处生出睥睨终生的成就感。但是不得不说的事实是,在品评生石花品相的众多要素中,花纹、颜色、株型的重要性都远在个头之上。
因为前者更能反应个体的基因血统,而个头则完全是可以通过调节湿度和肥力后天催大的,不能真实反应生石花个体的优劣或成长年龄,一次蜕皮之后就真相毕露,这样的生石花无论是观赏性(水肿的体质和浅淡的肤色、纹理)还是健康值都大打折扣。对于这种贫养性的植物来说,催大它们并不是难事,但要恢复正常体貌则是一个艰苦且需要小心翼翼的过程,在完全不熟悉生石花年龄和该品种体型特征的情况下,盲目追大往往是徒劳的。
肥水过多的石头往往体型过于饱满,中间的嘴咧得像快翻出来的嘴唇
误区二:将生石花当成沙漠植物来养
因为生石花来自非洲,有的人一提起非洲便想当然地和撒哈拉联系起来,因此以为生石花的习性和美洲沙漠的仙人掌们一样。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认识,石头的原生地在南部非洲,多数位于南部非洲西海岸干燥少雨的戈壁区域,也有像紫勋这样来自南非东北部内陆砂泥土壤草原区的。
它们中大多数品种的生长环境多砾岩石块,也伴生其他多肉植物或是低矮的小灌木,所在海拔更是遍布峡谷、山间和峰顶,所以即便是终年少雨的区域,也经常会有洋流带来的雾气和露水,而周边石块、植物组成的庇护所,更是生石花用以藏身的绝佳地点,况且这里也绝不像接近赤道的拉美荒漠那样炎热。
所以总的来说,生石花的耐热和耐旱指数要远低于仙人掌等沙漠植物,如果非要在强日光照射条件下保持全年全日照露养并且终年少水,结果多半是悲剧。“没有干死的石头,只有浇死的石头”这句流行语,只是在强调不要手贱多水而已,万万不可全信。
仙人掌属植物对干燥、强光照和高温的耐受度都要高于石头,家养的龙王丸可以这样终年晒太阳,偶尔浇水,但石头则要避免春、夏、秋季的强日光暴晒
误区三:全盘照搬生石花原产地环境
经常听到有的石头爱好者在谈到自己生石花种植方法时很自豪地说:“我这是模拟原生地环境的!生石花在南非就是这样生存的!”诚然,模拟原生地的土壤成分、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利于生石花生长的,但是不计利弊一味模仿,甚至连原生地极端环境的劣势也一并吸收借鉴,则是不可取的。
似乎一直有人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原生地的石头在那种环境下,成活率比我们家庭种植的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是繁殖期还是成株生长期,在那种严苛残酷的自然环境下,石头的成活率都是极低的,否则那些一个种荚有几百颗种子的石头品种,不会进化这么多年,还只有方圆十几或几十平米的原生地。
极度的高温、干燥和贫瘠条件下生长的生石花,都不是最健康或状态最好的生石花,和非洲的动物们一样,它们只是在奄奄一息地坚强地挨过这段困难时光而已。打个比方,野外的金丝猴因为冬季食物短缺要长久忍受饥饿,难道我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要对他们冬季断粮吗?
给石头提供舒适的利于健康生长的环境,生石花才能大量繁殖并保证健康和品相出众,焕发出最美的光彩,毕竟观赏植物的观赏性才是第一位的,把它们折磨得干瘪而黯淡用以证明顽强没什么意义。
原生地严苛的环境会使石头更接近自然风貌,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大地色、生长缓慢且萎缩在土里只露出一部分干瘪的叶面都是通常状态,如果家庭莳养也这样,观赏性将大打折扣...
西红花种植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藏红花比西红花好
藏红花和西红花是一种药材的两个名字。我国历史上西红花一直从西方国家进口,从印度经西藏进入内地,故叫藏红花,而不是产在西藏。
误区二:红花和西红花是同一种药材
红花和西红花均为妇科良药,但西红花疗效好,属名贵药材;红花是一年生靠种子繁殖,西红花是多年生靠球茎繁殖;红花零售价约20元/公斤,而西红花在郑州市场零售价约1—1.5万元/公斤,价格比红花高几百倍。
误区三:泊夫兰就是西红花
据“中药大辞典”介绍,泊夫兰出自《饮膳正要》、撒馥兰出自《品汇精要》、常用名: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并无“泊夫兰”之说。但从引种户的介绍判断,泊夫兰就是西红花,是杜撰的名字。
误区四:西红花的市场前景渺茫
西红花属名贵妇科良药,不仅药用广泛、还大量用于食品、染料、日用化工等,是美容化妆品和香料制品的重要宝贵原料。在西班牙被誉为“红色金子”。我国现已在浙江、上海、河南、北京等22个省市引种成功。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牌。
据有关资料介绍,现在我国所产的西红花只占需求量的20%左右。每年仍需花费大量外汇引进西红花。国际上日本缺口更大,其年产400公斤,年需4万公斤,只占需求量的1%,九十年代至今,西红花在广州、安国等十大药材市场的成交价一直稳定在5000—10000万元/公斤之间,药店零售价在1.5万元/公斤左右,国际市场价在2000美元/公斤左右,随着西红花应用范围的扩大,需求量的增加,西红花的市场价将更高。
误区五:西红花很难种植
人们习惯性认为,名贵药材一般都很难种植。其实,西红花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和农民种蒜技术相仿。西红花喜温和、凉爽、怕炎热、较耐寒、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土为好,忌积水。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我国一般采用室内采花(无土、无水、无肥、靠球茎自身营养开花)、大田繁殖球茎的方法。在焦作、洛阳等地还有多年的西红花种植大户,在北京以北的地区需采用保护地栽培。
误区六:西红花经济效益低
西红花球茎在7—10月摆放于室内,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花,室内花的生长期约60天,11月中旬把球茎移栽到大田,来年5月上旬收获球茎。种植一亩西红花,一般亩收干花1公斤左右,高产可达2公斤,收获球茎500—100公斤,年创产值1.5万元左右、西红花球茎每年增产2—3倍,第二年以后在球茎上不用投资,按扩种2亩计算,亩收入在1.5万元左右,2亩收入在3万元左右。种植西红花是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紫色大头菜的品种
红宝石
为中早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72天,适宜春、秋露地及早春保护地种植。生长势强,外叶少,紫红色,叶球紧实,圆球形、紫红色,中心柱短,不易裂球,单球重1.5~2千克,每公顷产量52500千克。
早红
为早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65天左右,适宜春、秋保护地和露地种植。生长势较强,外叶深灰绿色,叶脉深紫红色;叶球卵圆形,基部较小,紫红色,单球重1千克左右,每公顷产量37500千克。
紫甘1号
为中晚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80~90天,适宜春保护地和露地种植,也可用于春季露地种植。生长势强,耐热,抗病,外叶暗紫红色,叶面蜡粉多;叶球紫红色、圆球形,中心柱较粗,单球重2~3千克,每公顷产量60000~90000千克。
红亩
为中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80天,适宜春、秋露地及保护地种植。生长势强,开展度60~70厘米,外叶暗紫红色,叶球紧实,近球形,紫红色,单球重1.5~2千克,每公顷产量约52500千克。中生露比波:为中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80天,适于春露地及秋冬季保护地种植。耐寒,在低温下结球良好;耐贮藏,不易裂球,叶质嫩脆,风味好,可生食。植株生长势强,外叶数16~18片,叶球紧实,圆球形,深紫红色,单球重1.4千克左右,每公顷产量45000~52500千克。
生石花在家居中的作用
生石花是一种原产于非洲南部的番杏科多肉植物,由于它们的外形拟态酷似各色的雨花石,所以被称为生石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它是被殖民者带入我国的一种非常著名的花卉,特别是在我们天津对于生石花的栽培也是国内记载最久的。
其实生石花也属于一种双子叶植物,他的两个肉瓣其实就是它对生的两片叶子,由于处在相对来说干旱的地方进化出来,所以它们一般来讲每年只长2片叶子而且这两片叶子的作用可真的是综合性的。
首先叶子起光合作用,这是所有的植物叶片都具备的一个特性,再有就是储藏水分的作用,在它们的叶片内部细胞呈海绵组织,把水都贮藏在叶片内部,还起到保护植物顶端的作用,它们把生长点都躲在这两片叶片里面,这就免得顶端被风沙,暴雨,强烈的紫外线或者害虫的侵害,它们还起到遮阴的作用,就是每年到了干旱季节,这个季节纳米比亚都是晴空万里,紫外线的强度也非常的高,地表的温度也非常的高,这个时候生石花就把老叶片中的水输送到体内的新叶片上。
这样老叶片就开始萎蔫,萎蔫到最后就成了一层牛皮纸一样的干皮了这层干皮包裹在新生的嫩叶上就替嫩叶将强烈的紫外线隔绝开了,但是到了雨季,干皮被雨水一泡就如同纸一样,就被泡软了,加上新叶片吸收了雨水就开始生长膨胀,这样老叶片的干皮就被撑破了,到了雨季新叶就又可以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了。
生石花的播种繁殖
生石花属植物(Lithops)是番杏科一种高度肉质的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是2片对生连接的肉质叶,叶面有色彩不一的半透明状结构,形状奇特,植株小巧,是多肉植物爱好者越来越喜欢的异类植物。
生石花通常用播种繁殖,繁殖要首先了解生石花的生长习性。生石花原产地南非及非洲西南部干旱地区,该地区阳光充足,冬季温度10℃以上,夏季30℃左右,但地表多石砾,沙砾表面温度可达到50℃以上。它是一种夏休眠植物。
当我们收到生石花种子时,只要气候不是十分苛刻,应该立即播种,推迟播种的种子发芽率会降低,播种前要作好播种准备工作。
(1)播种时间。
一般春播在4月中旬以后,秋播在10月上旬最为有利。在冬季播种要注意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10-25℃最好。
(2)播种钵。
播种盆最好使用瓦盆,瓦盆透气透水性好,土壤容易干,有利于种子发芽,其他的陶盆、紫砂盆等亦可,盆要用浅盆,土壤放入盆中厚度约10CM以下,盆上留边2-3CM。在冬季播种时为保持湿度,也可以用不透气的塑料盆等。
(3)土壤。
播种用土,应采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能好的土壤,我采用的土壤配置方法是:营养土4份:煤灰4份:沙子2份:草木灰1份:珍珠岩1份(要少)。一般情况不宜采用纯沙和无土栽培介质,因为生石花发芽后植株很小,没有营养物质生长不好,早期移植也操作不便。土壤要事先消毒,消毒后放进盆里,把盆用洇水法浸湿,等土壤完全浸湿后,放在通风状况下2-3天,这时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4)播种。
播种前在土壤表面撒一层沙子,喷水将沙子喷湿。生石花种子十分细小,播种时要仔细均匀地撒在沙子上,也可以用干燥的细沙拌匀,撒在盆里。一般不要覆土,种子要播的适当密些,切不可在大盆里只播种几粒种子。播种后立即用玻璃片将盆盖上,白天气温高时,掀开玻璃片一角通风,下午盖严,保持湿度。
播种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阴雨天气最好不播,播种后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发芽会推迟。播种后将花盆放在温暖湿润和能晒到阳光的地方,温度30℃以上要遮荫。
有人认为:播种期间有没有阳光无所谓,其实还是有阳光比较好,虽然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没有阳光有时出苗也还比较好,但阳光有以下几点好处:
可以自然的增加温度,比人工加温要升温均匀,并且节约能源,这也是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发芽,可以促进发芽;
太阳光可以抑制空气中的有害病菌在盆中生长滋生;
有利于水分自然蒸发,从而增加土壤中空气含量,实践证明,土壤一直过湿也不利于种子发芽;
种子发芽后更快地适应环境,不会因为光线的突然变强,使幼苗不适应,增加幼苗抵抗性,利于幼苗后期的生长。
种子一般10天后即可以发芽,发芽后,要特别注意管理,才能很好的生长。
(5)苗期管理。
种子发芽后,可以将玻璃片逐渐除去,适应周围环境。不要立即浇水,等土壤表面干燥后才可以用洇水法浸湿土壤,等土壤再次干燥时再进行下一次浇水。要检查小苗根部是否暴露在土壤表面,如果是,要轻轻地将它埋到土里去。幼苗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而不强烈的环境,夏天要适当遮阴,温度高时,可用套盆法浇水,或在盆子下面放水盘,浇少量水在水盘里,使播种盆低部湿润即可。
冬季要尽量多见阳光,盆土不可过于干燥,其他季节可粗放一点。施肥在种子发芽后1-2月后,才可以进行,肥要极淡,可当做浇水,用洇水法施肥。没有把握时请不要急于施肥,土壤中营养足够它生长一段时间了。
生石花的生态习性
生石花喜冬暖夏凉气候,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怕低温,忌强光。喜阳光充足,生长适温为10~30℃。宜生长在疏松的中性沙壤土。冬夏两季记得对水分适当减少有助蜕皮。
喜阳光,生长适温为20℃一24℃,春秋季节宜放在南向阳台上或窗台上培养,此时正是其生长旺盛期,宜每隔3—5天浇1次水,促使生长和开花。生石花的生长规律是3—4月间开始生长,高温季节暂停生长,进入夏季休眠期,秋凉后又继续生长并开花,花谢之后进入越冬期。
生石花原产南非开普省极度干旱少雨的沙漠砾石地带,全年雨量在250mm以下,冬季平均气温10℃,夏季20--25℃。干季休眠,球体渐次萎缩埋入土中,仅留顶面露出地表而似砂砾。此种“拟态”有防鸟兽吞食的作用。
为了适应环境,便由双子叶植物演进成多肉化的典型球叶植物,靠皮层内贮水组织保存难得的一点水分生存。其顶面称为“窗”.窗内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顶部略平,中间有一道缝隙,3~4年生的植株在秋季就是从这个缝隙里开出黄、白或粉色的花朵。
生石花夏季高温时休眠或半休眠,应稍遮荫并节制浇水。
生石花原产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的干旱地区的岩床裂隙或砾石土中。在干旱季节植株萎缩并埋覆于砾石沙土之中或仅露出植株顶面,光线仅从透光的顶面(窗口)进入体内。当雨季来临,又快速恢复原来的株型并长大。
因此若非雨季生长开花,在原产地的砾石中生石花是很难被发现的,这是它为了防止小动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护天性,称为“拟态”(mimicrp)。属名Lithops,是希腊文Lithos(石)和ops(外观)组成的,最早的中文名为“石观”(见杨氏园艺名典),现在国内通用的中文名为“生石花”。
生石花喜阳光,生长适温为20℃一24℃,春秋季节宜放在南向阳台上或窗台上培养,此时正是其生长旺盛期,宜每隔3—5天浇1次水,促使生长和开花。生石花的生长规律是3—4月间开始生长,高温季节暂停生长,进入夏季休眠期,秋凉后又继续生长并开花,花谢之后进入越冬期。性喜阳光,耐高温,但需通风良好,否则容易烂根。忌涝。冬季温度需保持8~10℃。
原产南非开普省极度干旱少雨的沙漠砾石地带,全年雨量在250mm以下,冬季平均气温IO℃,夏季20--25℃。干季休眠,球体渐次萎缩埋入土中,仅留顶面露出地表而似砂砾。此种“拟态”有防鸟兽吞食的作用。为了适应环境,便由双子叶植物演进成多肉化的典型球叶植物,靠皮层内贮水组织保存难得的一点水分生存。
其顶面称为“窗”。窗内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顶部略平,中间有一道缝隙,3~4年生的植株在秋季就是从这个缝隙里开出黄、白或粉色的花朵。
生石花用什么土
1、最下层:选透气性比较好的大颗粒做为排水层,浇水后利于排除土壤里的盐分和其他对植物有害的物质,我用的是6-12mm的火山石;
2、种植层:用3-6mm的日向石8成左右,加上2成的泥炭,可以放少许稻壳炭和腐熟的鸡粪肥,另外拌点呋喃丹、小绿药之类的杀虫药,多菌灵之类的要放一点也可以,图个心理安慰吧。栽植的时候,生石花根部的下部分扎到种植层内,不要让叶片(就是生石花的身体,body)接触到这部分土;1年内的小苗颗粒用小些,泥炭多放些,其他差不多;
3、固定及铺面层:用全颗粒,我还是用日向石(3-6mm的,不容易粉化、排水透气性好、没有什么棱角、重量也合适,不会像珍珠岩之类的乱飘),固定用并挡住生石花脆弱的侧面防止阳光灼伤。铺面看个人喜好,随意吧。
生石花是什么
生石花又名石头玉,屁股花,属于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 sp.)(或称石头草属)物种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成为很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原产非洲南部,若非雨季生长开花。在原产地的砾石中生石花是很难被发现的,这是它为了防止小动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护天性,称为“拟态”。
生石花原产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区,常见于岩床缝隙、石砾之中。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非雨季生长开花。在原产地的砾石中生石花是很难被发现的,这被称为“拟态”。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可用做观赏植物。
生石花又名石头玉,前者为中国大陆用语,后者为台湾用语,属于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 sp.)(或称石头草属)物种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原产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的干旱地区的岩床裂隙或砾石土中。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故成为现今很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生石花是肉质植物的一种,主要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植株矮小,主要由两片对生的肉质叶联结而成。顶端平坦,中央有裂缝,会在裂缝中开出花朵。
生石花是有季节性的植物,因为原生地夏季相当干燥,通常夏天会休眠,到冬天照常生长。常见的生石花有:福来玉、花纹玉、日轮玉、朱弦玉、李夫人等。 生石花的种子非常细小,有如灰尘,播种时几乎看不到,而幼苗非常相似,必须等到成体才能分辨出为哪些种类。
喝花茶存在三个误区
误区一:男人喝花茶会变“娘”?
“办公室的好多女同事天天捧着花茶喝,有的说是美容养颜,有的说是排毒减肥,我也忍不住想试试。”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小吴,身材有点胖,就想试试女同事的减肥花茶。
不过,就在他想付诸行动时,男同事们表达了一个很严重的顾虑。“听说女人喝花茶之所以能变美,是因为花里面有雌激素,这玩意要是男人喝了,会不会有影响,到时候变成娘娘腔?”男同事们的担忧,把小吴给吓了一跳。
有这么多养生保健功用的花茶,男人到底能不能喝呢?
在我们吃的东西里,植物类的雌激素含量比较高的是蜂皇浆、大豆等,只要适量,并不怎么会对人体激素水平产生影响。更何况花里面基本不含雌激素,所以根本无须担心。男性完全可以跟女性一样放心大胆地喝。
比如,女性脸上出现斑点,中医说起来是气滞血瘀的结果,此时喝点梅花、玫瑰花等花茶,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在男性身上也是同理。男性的工作压力很大,也容易导致气血不畅通,从而出现各种身体的不适。此时,喝点花茶,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花茶中飘散的芳香,还能调畅心情。
提醒:目前环境污染比较厉害,花茶第一泡最好不要喝,以达到“洗茶”的效果。
误区二:同一款花茶要长久喝才有效?
在长期与患者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在喝花茶时有个不当之处,就是会长期喝同一款花茶。
俗话说‘药食同源’,很多花是常用的中药,多少会有点偏性。而中医特别讲究辨识,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个性化用药。人体一般在喝了几天花茶之后,会逐渐改变原有的体质,如果此时还继续喝原来的花茶,不太合适。
还有不少人,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体质,人家说喝什么花茶好就去喝。殊不知不适合自己体质的花茶,可能会喝出问题。喝花茶前最好请中医辨识一下自己的体质,并且同一款花茶不要长时间喝。
误区三:花茶品种越多越好?
很大人喝花茶,一个杯子里,会放很多品种。这样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属性,把太多太杂的品种混在一起,在药性上容易发生冲突。所以我们建议学员们在调配花草茶时,配料别超过5种,并且尽量选择一些性状温和的花草,像藏红花之类药性较强的花草则不建议采用。
如果对花茶的口感要求比较高,可适当加点甘草之类的配料,不影响冲泡后的颜色,只起到调味的作用。
生石花常见品种
福来玉
生石花中的小型种,球体卵圆形,高2厘米,直径1-2厘米,常20头左右群生,球状叶淡灰青色,顶生褐绿色树枝状斑纹明显。花大,白色。
花纹玉
我们俗称的紫花纹玉就是它,2011年被发现,有着显眼的紫红色顶部和体色。紫色品种较为稀有,播种时出现紫色体色的概率在7%到31%之间。生长习性和其他的品种相同,开白花。
日轮玉
植株易群生。单株通常仅一对对生叶,组成直径2—3厘米的倒圆锥体,个体之间大小很不一致。叶表面基本色调为褐色,也是深浅不一,有深色的斑点。9月间开黄花,直径2.5厘米。日轮玉是生石花属中习性较强健的一种,夏季休眠不太明显。
朱弦玉
原产纳米比亚。株体直径1.5-2厘米,淡绿至粉红叶有凹凸不平的端面,端面上有深绿色暗斑。
李夫人
番杏科生石花属,原产于南非。开白色小花,黄色花粉,表皮有淡淡的绿色。
荒玉
荒玉是生石花属的贵货,是大型种,并且不喜欢分头,单头最大可到50mm左右。是一个很强健的品种,喜光喜水,夏天休眠特征不明显。
推拿按摩要摆脱4大常见误区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中医疗法,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关于推拿按摩,很多人存在着一些错误认知,进入误区,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推拿方法,结果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保健效果。
第一个误区:把推拿看成是简单的推捏动作 中医专家指出,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功力,配合经络系统发挥的调整作用,来防治疾病、强体养生。按摩手法包括滚、揉、摩、刮、擦等多种,并不是简单的用手推或拿捏。
第二个误区:推拿不是只治落枕等病 推拿作为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其治疗范围很广,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并不只是单一地针对落枕、扭伤。
第三个误区:所有疾病及病情各程度都可以推拿 这种错误认知是不可取的。推拿应针对病情程度进行,不能盲目实施。比如肩周炎早期不宜做推拿,否则会加重病情。
第四个误区:大街小巷的诊所或街头摊点都能做推拿 推拿针对不同疾病,身体不同部位有不同按摩手法和技巧,并不是简单的拿捏,需要专业人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