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止泻药可以喝牛奶吗
吃了止泻药可以喝牛奶吗
如果服用止泻药就不要服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会降低止泻药的药效,并且牛奶中的乳糖还容易加重患者腹泻的症状,因此对于腹泻的患者在服用止泻药的同时不要服用牛奶。
拉肚子不能乱吃止泻药
拉肚子吃什么药?腹泻药服得太早妨碍排毒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采用药物治疗的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患者中,服用止泻药的病例最多(61.4%),其次为抗生素(52.0%),还有很多人将多种药物一起用。其实,腹泻不能急着用药,如果用得不对,还会影响治疗,甚至加重症状。
急着用药影响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早期,最好不要用止泻药,因为感染导致的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借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对人体有益。早期服用止泻药,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诊断。例如细菌性痢疾患者服用止泻剂,会影响肠道对细菌及毒素的排泄,使毒血症状加重,病程延长。在腹泻的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较明显、脓血便较多时,应视为止泻药的绝对禁忌。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水分较多时,可以遵医嘱短时间服用止泻药。
很多时候不需要用抗生素。由肠炎引起的腹泻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它们在症状表现上往往比其他类型的腹泻更严重,会伴有发烧、呕吐等表现。一般情况下,根据排泄物就可明确引发肠炎的究竟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分别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病毒引起的腹泻如果擅自用抗生素,不但不能缓解病情,还可能扰乱胃肠道正常菌群,加重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应主要治疗原发病,根据腹泻的程度,遵医嘱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以帮助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
止泻药怕牛奶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会用药物缓解,但如果用药不当,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引起腹泻的原因较多,应有针对性地用药。轻度腹泻时,可口服补液盐缓解脱水症状;感染性腹泻常伴有发热,应在医生指导下服抗生素或吸附剂、收敛剂(如活性 炭、鞣酸蛋白);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可补充正常菌群或微生态制剂;由天气(寒冷)和各种刺激所致的激惹性腹泻,服乳酶生等药物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 少吃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微生态制剂多为活菌药,不宜与抗生素、活性炭、黄连素和鞣酸蛋白同时应用,以免影响药效,如必须合用,至少应间隔2小时。
腹泻时,消化功能较弱,大家多会吃流质、好吸收的食物,如粥、牛奶等。但吃止泻药时最好别喝牛奶,以免影响药效。
牛奶可能从以下三方面影响药物治疗腹泻的效果。
首先,加重腹泻症状。腹泻时喝牛奶可能受乳糖影响,加重腹泻症状。
其次,阻碍药物释放。牛奶和药物混在一起,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膜,将药物包裹在里面,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释放。
最后,阻碍药物吸收。牛奶会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层膜,阻碍胃黏膜对药物的吸收。蒙脱石散、活性炭等具有物理吸附作用的止泻药也会吸附牛奶,影响药物吸附病菌和毒素。这类药还会吸附同服的其他药物,如果需要联合用药,最好隔开1~2小时。
因此,服止泻药期间尽量不要喝牛奶,如果病情好转,可在服药后1~2小时以后再喝牛奶,以免出现相互作用。
止泻药的使用禁忌
止泻药抗生素忌同时服用
止泻药物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同时它强大的吸附作用也会作用于同时服用的抗生素等药物,快速吸附氟哌酸的成分和培菲康中的活性益生菌并与之结合,使这两种药物的成分无法被胃黏膜充分吸收,药效自然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生活中很多常用的胃药和止泻药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大多数有机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都可能被上述药物吸附,使它们不能被胃肠黏膜吸收,而影响药效。
因此,在服药时,胃药、止泻药应尽量与抗生素类药物分开服用,如需同时服用,应把时间错开,至少与其他药物隔开一小时服用,培菲康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则应跟抗生素相隔两小时服用。
服止泻药时别喝牛奶
服止泻药时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的药效,而且其含有的乳糖还容易加重腹泻。同时,他还指出在服用其他药品时同样应忌食一些食品,如:服降压药时忌饮西柚汁,因为柚皮素会影响肝脏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和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容易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服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另外,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勿饮牛奶和果汁。
急性肠胃炎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五
急性肠胃炎会有腹痛、腹泻症状,不要盲目吃止痛药、止泻药;
止痛药一方面能掩盖病情,不利于诊断,另一方面,止痛药能损伤胃肠黏膜,加重病情;
止泻药能抑制胃肠道毒素的排出,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止泻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止泻药不要和牛奶同时服用
在患者出现腹泻时如果服用止泻药就不要服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会降低止泻药的药效,并且牛奶中的乳糖还容易加重患者腹泻的症状,因此对于腹泻的患者在服用止泻药的同时不要服用牛奶。
吃什么药不能喝牛奶 止泻药物
牛奶不能与止泻药物同服,因为牛奶含有的乳糖成分,既可降低止泻药的药效,还会加重腹泻症状。牛奶中的蛋白质还可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等钙铝制剂形成凝块,加重胃肠负担,严重者还会生成胆结石、肾结石。
腹泻吃药当心5个误区
误区一:腹痛立即吃止痛片
腹泻时也会伴随着肚子痛,有人干脆用平时治头痛、胃痛的止痛片来对付腹泻疼痛。专家提醒,吃止痛片能暂时缓解腹痛,但由于阑尾炎和腹泻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做容易掩盖病情,耽误阑尾炎的治疗。
误区二:吃消炎药消毒止泻
很多人认为,腹泻药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吃消炎片消消毒就可以止泻了。对此,专家介绍,消炎药就是抗生素类药,人体只有在感染时才能服用。如果用消炎药来治疗腹泻,人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过敏、加重腹泻等副作用。
误区三:腹泻后立即吃止泻药
人拉肚子后,往往马上就吃止泻药,这种错误做法不但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急诊科经常有腹泻病人服用止泻药三五天后仍不见好转才来就医的。因为过早服用止泻药会打破人体排泄平衡,把腹泻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垃圾"就会破坏肠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病情。所以人们在腹泻持续三天后应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误区四:喝大量白开水不吃饭
"吃多少泻多少,还不如什么都不吃,多喝点白开水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在受拉肚子折磨时的普遍想法。腹泻期间也应坚持进食,因为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肠胃道恢复正常。
一般腹泻早期可以吃些加咸菜的清淡米汤,中期好转后最好吃面条等流质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即使腹泻停止后的七天内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鱼、肉,否则会刺激肠胃。
同时,无须饮用过多的白开水,可在1000毫升的白开水中加入1小勺盐、4小勺糖,这样更能补充人体因腹泻流失的钾、钠等营养成分。
误区五:一旦止泻立即停药
由于引起腹泻的一大原因是食物中的细菌,如果随意停药会让肠胃道中的细菌在没有完全被"杀死"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从而导致人体"耐药"以及多次腹泻。所以专家指出,一般腹泻症状缓解三四天后才能完全停药。
针对腹泻的处理,除了注意休息和给予必要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腹泻时应该尽量减少吃蔬菜,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不利于腹泻的人。调理得当可使症状迅速减轻,也可使体力迅速恢复,健康状况好转。
小儿腹泻不能滥用止泻药和抗生素
小儿秋季腹泻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家长不要以为腹泻止住就好了,如果擅自给吃止泻药,如易蒙停、洛哌丁醇等,风险很大。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除了适当补液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肠道黏膜保护剂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药,止泻药和抗生素万万不能乱用。止泻药会抑制肠道蠕动,以减少腹泻的次数和频率,这样容易增加毒素吸收,引起不良反应。止泻药的机理是抑制肠蠕动,小孩子腹泻是因为肠子里面有病毒,如果人为止泻,有毒有害沉积在肠道内,被身体吸收,可能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导致死亡。”
应爱娟说,孩子拉肚子拉一两周,的确很伤身体,首先要补足体液,秋季腹泻病程很长,很容易脱水。可以适当吃一些帮助肠黏膜恢复的药物,还可以补充点益生菌,帮助肠道菌群恢复平衡。
应爱娟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腹泻的治疗指南中也写到,小儿腹泻不管是哪种原因的腹泻,都不能吃止泻药。即使是大人患了急性腹泻也最好慎用止泻药。而滥用抗生素不仅会使肠道内微生态遭到破坏,还会引发如霉菌性肠炎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延长腹泻时间。
腹泻吃药会出现的5个误区是什么呢
腹泻,一种常见的、发病率高的肠道疾病,生活之中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就是吃错东西或肠胃受寒造成的,很多时候出现腹痛腹泻之后就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腹泻吃药会出现的5个误区是什么呢?
误区一、腹痛立即吃止痛片:腹泻时也会伴随着肚子痛,有人干脆用平时治头痛、胃痛的止痛片来对付腹泻疼痛。专家提醒,吃止痛片能暂时缓解腹痛,但由于阑尾炎和腹泻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做容易掩盖病情,耽误阑尾炎的治疗。
误区二、吃消炎药消毒止泻:很多人认为,腹泻药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吃消炎片消消毒就可以止泻了。对此,专家介绍,消炎药就是抗生素类药,人体只有在感染时才能服用。如果用消炎药来治疗腹泻,人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过敏、加重腹泻等副作用。
误区三、腹泻后立即吃止泻药:人拉肚子后,往往马上就吃止泻药,这种错误做法不但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急诊科经常有腹泻病人服用止泻药三五天后仍不见好转才来就医的。因为过早服用止泻药会打破人体排泄平衡,把腹泻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垃圾就会破坏肠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病情。所以人们在腹泻持续三天后应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误区四、喝大量白开水不吃饭:吃多少泻多少,还不如什么都不吃,多喝点白开水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在受拉肚子折磨时的普遍想法。腹泻期间也应坚持进食,因为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肠胃道恢复正常。
一般腹泻早期可以吃些加咸菜的清淡米汤,中期好转后最好吃面条等流质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即使腹泻停止后的七天内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鱼、肉,否则会刺激肠胃。
同时,无须饮用过多的白开水,可在1000毫升的白开水中加入1小勺盐、4小勺糖,这样更能补充人体因腹泻流失的钾、钠等营养成分。
误区五、一旦止泻立即停药:由于引起腹泻的一大原因是食物中的细菌,如果随意停药会让肠胃道中的细菌在没有完全被杀死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从而导致人体耐药以及多次腹泻。所以专家指出,一般腹泻症状缓解三四天后才能完全停药。
总之,上述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腹泻吃药的时候会出现的误区,建议要是腹泻的时候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需要避免的就是出现这些误区,另外就是建议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饮食上一定要清淡点,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腹泻吃止泻药须对症下药
误区一:滥用止泻药
止泻药属于对症治疗腹泻的药物,其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能够防止机体过度脱水,但主要适用于剧烈腹泻。对于一般的腹泻,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它会使致病因子以及细菌毒素在体内滞留,加大风险。
而且,止泻药的主要缺点是刺激消化系统,对肝肾副作用大,易导致胃部不适、恶心、头晕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对于发生腹泻的老年或者小儿患者,要慎重使用。
误区二: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在腹泻患者的治疗中,静脉补液也常常被过度使用。实际上,只有当腹泻患者出现重度脱水或者不能口服补液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静脉补液。对于大多数没有出现脱水症状或者是仅仅出现了轻、中度脱水症状的腹泻患者,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跟静脉补液是同样有效的,而且治疗更为迅速简单。而这也符合我们日常的用药原则,那就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补液。
同时,静脉补液带来的风险与成本比较大,比如可能发生过敏、静脉炎、感染等状况,患者还要忍受扎针的痛苦,治疗费用高,花费时间又多,相比之下,口服补液则要安全经济很多。
误区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非感染性的。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由饮食不当、吸收不良、食物过敏等因素导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大部分感染性腹泻,如病毒感染或者产肠毒素细菌感染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只有细菌性腹泻,或者腹泻与另一种急性感染有关时(比如肺炎、尿道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对患者有害无益,还白白增加了许多治疗费用。
误区四:禁食
以往患儿及成年患者发生腹泻时,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医生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近年来,专家们发现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患者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拉肚子能吃小龙虾吗 吃小龙虾拉肚子怎么办
1、吃止泻的药物。吃小龙虾导致的腹泻一般可以用止泻药缓解,若是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可以搭配一些促消化的药物,帮助缓解不适。
2、看医生。吃小龙虾导致腹泻的时候,人体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导致细菌性腹泻的情况出现。
拉肚子不能乱吃止泻药
采用药物治疗的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患者中,服用止泻药的病例最多(61.4%),其次为抗生素(52.0%),还有很多人将多种药物一起用。其实,腹泻不能急着用药,如果用得不对,还会影响治疗,甚至加重症状。
急着用药影响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早期,最好不要用止泻药,因为感染导致的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借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对人体有益。早期服用止泻药,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诊断。例如细菌性痢疾患者服用止泻剂,会影响肠道对细菌及毒素的排泄,使毒血症状加重,病程延长。在腹泻的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较明显、脓血便较多时,应视为止泻药的绝对禁忌。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水分较多时,可以遵医嘱短时间服用止泻药。
很多时候不需要用抗生素。由肠炎引起的腹泻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它们在症状表现上往往比其他类型的腹泻更严重,会伴有发烧、呕吐等表现。一般情况下,根据排泄物就可明确引发肠炎的究竟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分别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病毒引起的腹泻如果擅自用抗生素,不但不能缓解病情,还可能扰乱胃肠道正常菌群,加重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应主要治疗原发病,根据腹泻的程度,遵医嘱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以帮助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
药物混用,效果都变差。多数止泻药能对消化道内的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起到吸附作用,从而达到止泻目的。不过,止泻药的吸附作用也会同时作用于抗生素和活菌药,如果自行混用,可能使药物被胃肠黏膜吸收的量降低,影响疗效。医生会根据感染性腹泻的轻重决定用药,症状较轻的可在早期用抗生素,症状较重的要考虑输液,以免贻误病情,或引起抗生素耐药。
腹泻用药的五个“不宜”
第一,腹痛不宜立即吃止痛片
腹泻时也会伴随着肚子痛,有人干脆用平时治头痛、胃痛的止痛片来对付腹泻疼痛。吃止痛片能暂时缓解腹痛,但由于阑尾炎和腹泻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做容易掩盖病情,耽误阑尾炎的治疗。
第二,腹泻不宜盲目服用抗炎药
很多人认为,腹泻药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吃消炎片消消毒就可以止泻了。对此,专家介绍,消炎药就是抗生素类药,人体只有在感染时才能服用。如果用消炎药来治疗腹泻,人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过敏、加重腹泻等副作用。
第三,腹泻不宜立即服用止泻药
人拉肚子后,往往马上就吃止泻药,这种错误做法不但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急诊科经常有腹泻病人服用止泻药三五天后仍不见好转才来就医的。因为过早服用止泻药会打破人体排泄平衡,把腹泻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垃圾”就会破坏肠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病情。所以人们在腹泻持续三天后应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第四,止泻后不宜立即停药
由于引起腹泻的一大原因是食物中的细菌,如果随意停药会让肠胃道中的细菌在没有完全被“杀死”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从而导致人体“耐药”以及多次腹泻。所以徐主任指出,一般腹泻症状缓解三四天后才能完全停药。
第五,腹泻期间不宜饮用过多白开水
腹泻期间也应坚持进食,因为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肠胃道恢复正常。
一般腹泻早期可以吃些加咸菜的清淡米汤,中期好转后最好吃面条等流质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无须饮用过多的白开水,可在1000毫升的白开水中加入1小勺盐、4小勺糖,这样更能补充人体因腹泻流失的钾、钠等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