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治疗赤痢多腹痛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治疗赤痢多腹痛
赤芍可以行淤止痛,取赤芍药100克 黄柏100克(以蜜拌合)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5克 以淡水煎至一半,去滓,稍热服用,此方对于治疗赤痢腹痛有一定的疗效。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治疗倒睫
取生赤芍9克,黑天参9克,广陈皮4-5克,白鲜皮9克,生地黄12克,淡竹叶4-5克,甘草3克一同放进锅中,水煎,去渣后饮服。此方具有清脾凉血的功效,适用于由沙眼引起的倒睫患者饮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1、 赤芍具有清热、镇痛、镇静、解痉挛以及抗惊厥的作用;
2、 赤芍有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且,赤芍对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能显著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肺、血液氧合功能,因此,赤芍有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3、 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所以,赤芍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赤芍甙有抗炎作用;
4、 赤芍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形成;
5、 赤芍有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作用;
6、 此外,赤芍对血糖、肝脏具有作用,能够降低血糖,保护肝脏;
7、 赤芍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及抗缺氧作用。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不管是食物还是药物,再相似的食物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将它们分开来的原因之一。每种食物都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各自都拥有着对身体有益的营养价值,所以了解它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食用它们。那么白芍和赤芍的区别是什么呢?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实用便方有
1、腹痛: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2、头晕、头痛:白芍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3、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服。
4、鼻衄不止:赤芍20克,水煎服。
5、心绞痛:赤芍15克,丹参10克,槐花12克,没药3克,共研末,炼蜜为丸,每日服12~18克。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不仅仅是在制作药物的食材方面,它们的功效都是不一样的,食用白芍可以帮助改善心肌,那么食用赤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肿痛的现象,食用赤芍对于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是非常有帮助的。白芍还可以增加我们的抵抗力,所以两种都拥有各自的功效与作用。
得了痢疾要如何治疗
辨证要点
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
暴痢发病急,病程短,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时轻时重,病程长,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常为虚中夹实。
2、辨寒热偏重
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则紫黑,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口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3、 辨伤气、伤血
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热邪伤及血分。
治疗原则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寒证,应予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辩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
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证治分类
(一)湿热痢
症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二)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
(三)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四)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瓜蒌。
(五)虚寒痢
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
(六)休息痢
症状: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主穴:天枢、下脘、上巨虚、关元、合谷。
配穴:湿热痢加曲池、内庭;寒湿痢加中脘、气海;噤口痢加中脘、内庭;休息痢加脾俞、胃俞、关元、肾俞。
操作:关穴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大黄
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1、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行瘀通经功效,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4、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不仅仅是在制作药物的食材方面,它们的功效都是不一样的,食用白芍可以帮助改善心肌,那么食用赤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肿痛的现象,食用赤芍对于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是非常有帮助的。白芍还可以增加我们的抵抗力,所以两种都拥有各自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药食疗作用及食疗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赤芍药这种中药药材的食疗作用有哪些。赤芍药味酸、苦,性微寒;归肝、心、脾经;入血分,敛降而微散;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崩漏,淋症,带下,目赤肿痛,痈肿疮疡,头胸胁腹瘀血疼痛,积聚,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赤芍药的食疗作用是非常好的,那么又该怎么应用赤芍这种药材的食疗作用呢?下面小编就来向大家推荐一种芍药的做法——芍药甘草炖生鱼。
做芍药甘草炖生鱼用到的材料有:生鱼350克,芍药10克,甘草10克,姜10克,色拉油800克,奶汤100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芍药甘草炖生鱼的做法步骤有哪些。
做法步骤1、将生鱼宰杀斩件制净,芍药、甘草洗净备用,姜切片待用。
做法步骤2、净锅上火,放入色拉油将生鱼炸至金黄色控净油。
做法步骤3、净锅上火,放入奶汤、生鱼、芍药、姜片、甘草,大火烧开转中火炖30分钟调味即成。
这道菜肴我们已经会做了,那么芍药甘草炖生鱼的功效有哪些呢?甘草性平,可去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有调补之功。生鱼适用于病后、术后、产后补虚,对于水肿、维生素B1缺乏、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经多带下、腰酸腿软、疲癣、痔疮等症有一定的食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