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患者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癔症患者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1 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 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 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 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 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 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 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 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癔症发作的原因
一、癔症型性格缺陷
有数据显示,癔症患者病前具有癔症性格缺陷者占49.8%。癔症型性格缺陷有四种表现,一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二是情感带有戏剧化色彩;三是暗示性很强;四是以自我中心。
二、精神刺激
临床观察表明,癔症是一种典型的心因性疾病(俗称"心病")。引致癔症发作常具备精神刺激(外因)和癔症性格缺陷(内因)两大条件。但是,如果一个人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即使癔症性格特点不明显,也可导致发病;癔症性格缺陷很明显者,即使外界精神刺激强度不大,亦会诱发癔症。
三、“继发性得益”
"继发性得益"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观点,指癔症患者的症状常为病人带来某些好处和利益,例如获得别人的额外照顾等,由此成为使本病症状加重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心理机制。
关于癔症及其主要特点
癔症患者病前的个性包括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意志,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他们为人处世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如对某人有好感时,就觉得此人十全十美;但当一有小摩擦时就立刻认为这人是个大恶人,以前对自己的好都是虚情假意。
(2)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的影响,尤其是当他们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他们都盲目地全盘接受。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适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3)癔症患者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他们富于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及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在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还是事实。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类似各种内脏病变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
癔症会产生哪些危害
动作剧烈:癔症危害主要来源于其症状,如情感爆发的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嚎啕痛哭,又吵又闹,以极其夸张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甚至捶胸蹬足,以头撞墙,或在地上打滚,这样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有伤人毁物的行为。
意识模糊:而有意识障碍的癔症患者会表现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即病人会突然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当患者处于癔症性朦胧状态时,会表现的兴奋激动,情感丰富或有幻觉、错觉,这类患者严重时会出现自杀或他伤的行为。
神游症:癔症性神游症的患者则表现,到处游荡,同样癔症性梦行症是在睡中起床,开门外出或作一些动作之后又复入睡,这些表现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行走时受伤等。严重的会突然离家外出漫游,历时数日,清醒后对其过程不能回忆。
视听觉障碍:癔症危害还表现在视听觉等方面,如视觉障碍,常见者为突然失明,也有弱视、视野向心性缩小,患者自述什么也看不见;听觉障碍,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双耳失去听力。
如何鉴别精神病与神经症
一、病因不同: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病是“受刺激”后得的,其实直到今天精神病学的研究仍认为大多数精神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的疾病。当然,某些精神病人发病前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但更多的与患者的内因有密切的关系。人生在世都可能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患精神病者究竟是少数,有些病人在发病前并无任何精神刺激。所以,精神刺激只是发病诱因,而非发病原因。恰恰相反,神经症一般由现实或幼时创伤性心理致病因素引起发病的。
二、分类不同:提起精神病,人们总认为有文武的两种,其实不然,精神病为数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说到神经症,人们就会把它与神经衰弱等同起来。实际上,神经症不是一个疾病单位而是一组精神障碍,它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和人格解体神经症、躯体化障碍、职业性神经症(即知识分子的职业病—书写痉挛综合征。其特点是:凡是从事书写工作时手指发生功能障碍,而做其他工作时则完全正常。此症好发于作家、画家、教师、编辑、绘图员、秘书等长期用手做精细动作的人)。
三、临床表现不同:精神病患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异常没有认识,因此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不主动就医,甚至拒绝看病;而神经症除癔症外,没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对他的心理状态的异常有认识,因此有患病的感觉,主动求医。精神病的行为改变有时超过了社会所能接受的限度,如无故挤眉弄眼、作鬼脸,吃些不能吃的东西:肥皂、污水等。行为不可理解,不知道动机目的何在;而神经症的行为改变通常仍保持在社会所能接受的限度之内,如恐惧症患者对某种物体或处境,害怕和恐惧,常采取回避行为;强迫症病人具有不安全感,于是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床下是否藏着小偷;神经衰弱病人容易激动,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生气等。
癔症可以预防吗
首先,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胸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第四,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
第六,当癔症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
癔症的临床症状
癔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非常需要得到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帮助,可是如何诊断一个人是不是癔症患者呢?癔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方面呢?下面的文章就可以帮助您抓住癔症的临床症状,可以使您对癔症的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把握。
(1)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型障碍。
①情感爆发: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如嚎啕痛哭,以极其夸张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周围环境有关。情感爆发是癔症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癔症性朦胧状态,兴奋激动,情感丰富或有幻觉、错觉;癔症性梦行症,睡中起床,开门外出或作一些动作之后又复入睡;癔症性假性痴呆,表情幼稚,答非所问,或答案近似而不正确。
③癔症性精神病:患者表现情绪激昂,言语零乱,短暂幻觉、妄想,盲目奔跑或伤人毁物,一般历时3~5日即愈。
④癔症性神鬼附体:常见于农村妇女,发作时意识范围狭窄,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称进入阴曹地府,说一些“阴间”的事情,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
(2)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型癔症。
①感觉障碍: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觉异常、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心因性疼痛。
②运动障碍:抽搐发作、瘫痪、失音。
③躯体化障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也可表现为泌尿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
癔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非常需要得到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帮助,可是如何诊断一个人是不是癔症患者呢?癔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方面呢?下面的文章就可以帮助您抓住癔症的临床症状,可以使您对癔症的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把握。
癔症的两大表现又会演变出很多更为细致的细小方面,从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两个方面加以区分。把握住癔症的临床症状,可以使您在面临突发的癔症患者时不至于惊慌失措,可以让您的头脑保持清醒。具体的症状表现最好还是在发现后及时治疗,得到相应的诊治。
不能小视小儿多动症的危害
1、轻微小儿多动症患者只是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小儿多动症患者行为上不能自控,不服管束,被人歧视。严重的小儿多动症患者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完成学业。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多动症患者因无自控力,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在学校里,小儿多动症患者经常扰乱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3、严重的小儿多动症患者到青少年时期,因自控能力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引诱而走上犯罪道路。如不及时治疗小儿多动症,到成人后由于自控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的安定。可见小儿多动症的危害是很大的。
癔症的性格特征 易受暗示
癔症患者往往属于场依赖性认知方式,很容易受到他人或者是环境的暗示。
患者很容易被他人的态度,行为,语言给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容易被暗示;患者还有很强的自我暗示倾向,即对自己的感觉,身体不适产生联想和反应。癔症患者通常容易被暗示以及自我暗示。
癔症的保健措施有什么
第一,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胸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第四,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当癔症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
第六,癔症的保健措施还包括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
引起儿童癔症的三大原因
癔病发作之前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加之癔症病人的病前的特殊的人格特点,如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因此,癔病发作时,如果亲属的言语、行为、态度不当,会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素,造成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那么癔症是怎么发生的呢?
第一、家庭因素研究发现,许多儿童患者主要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有着很大关联,如在家中感到委屈、气愤、紧张、恐惧或家中有突发的不幸事件,这等等因素均可引起癔症的发作。
第二、直接因素有部分儿童癔症患者由于某些因素会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如考试成绩不好、不受同学的欢迎、家庭与学校之间文化上的差异,这些直接因素都可导致癔症的发生。此外,一些直接因素还可导致儿童集体引发癔症。
第三、情景因素除此之外,有些儿童发病还与某些情景因素有关,患儿可能在别人谈论其发作或患儿本人回忆第一次发作的体验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下发病。
年轻女性要注意癔症
年轻女性要注意癔症癔症一般好发于年轻女性,因年轻女性普遍存在着好幻想、易动情、意志较脆弱、暗示性较高的心理特点,如果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宠溺、或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形成任性、孤僻、或自我显示、好出风头、以感情代替理智,以幻想代替现实的性格缺陷,那么,一旦其人生过高的要求不能如愿,或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等),或受到恐吓、误解、侮辱、委屈等,就会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导致癔症的产生。
由于癔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暗示和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场合还可导致集体发病。所以,必须对癔症进行防治。
首先,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年轻女性要注意癔症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胸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第四,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
第六,当癔症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年轻女性要注意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