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往往是由外伤引起的,一般我们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但是两者急救的最关键的处理原则,第一是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保持鼻腔、口腔的通畅,必要时做气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二个就是防止出血和休克,开放性的颅脑损伤,我们发现有伤口出血的地方,赶紧进行加压包扎,补液,急救处理。闭合性颅脑损伤,根据他的意识判断,要赶紧前往医院,必要时进行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保证患者在有效、关键的时间内得到第一救治,减少以后的残障功能,尽量恢复到最好的效果。
颅脑损伤急救怎么做呢
1、在场人员应注意受伤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开放伤口出血情况、肢体是否能活动、有无呕吐和抽搐等现象。
2、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用现有物品(衣服、布料等)采取加压包扎止血,如无包扎物用手暂时压迫伤口也可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口腔、呼吸道积存大量食物残渣、分泌物和血块,致使呼吸道堵塞或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首先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或用手挤压病人气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咯出。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托起,暂时使呼吸道通畅;或将病人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4、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如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在现场可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急性颅脑损伤,还是脊柱、脊髓损伤均应迅速送离现场,及时送入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5.在转运过程中,应选择路面平坦质量好的公路,病人宜采取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脉搏、呼吸等体征变化。
6.对于休克、活动性出血、脑疝及生命体征紊乱者,应边询问病史边进行积极抢救。急诊室体格检查包括两方面:神经系统检查和全身其他系统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头颅X线平片、CT、MRI等。经查体、影像检查迅速得出病情诊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或在急诊室进行病情观察,或急诊收入住院病房做进一步治疗,或直接送入手术室行急诊抢救手术。
颅脑损伤是什么造成的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主要讲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第一个就是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瞳孔的变化,因为意识的变化跟颅脑损伤的轻重是密切相关的,瞳孔的变化可以观察到是否有脑疝形成,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或处理。
第二个就是体位,体位一般将床头抬高十五到三十度,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第三个就是吸痰,一般颅脑损伤出现昏迷的病人,他往往会出现舌后坠,然后容易窒息,还有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因此护理上我们要及时吸痰,还有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第四个就是尿路感染,积极预防尿路感染,因为昏迷的病人昏迷的时间长,留置尿管,所以要经常进行会阴护理,还有冲洗膀胱。
第四点就是压疮,就叫压疮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然后在骨头部位垫气圈,减少受压的部位,还有出汗多的患者经常更换衣服、床单,保持衣物的平整干燥。第五点就是消化道的护理,一般来说我们昏迷三天以上的患者都给予鼻饲,鼻饲要注意给予能量、蛋白、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每次进食一般是两百到四百毫升,注意进食的温度。
第五个就是口腔护理,长期昏迷的患者我们一般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的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第六个就是输液的处理,我们进行输液的时候不能速度太快,否则容易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第七就是长期昏迷卧床的病人,我们可以早期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进行按摩,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促进肢体的循环,增加肌肉张力,有条件可以请康复科介入进行床边早期康复,预防相关的并发症。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要注意哪些呢
1、急救护理:(1)症状观察及护理:首先了解病人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特别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颅内出血、脑疝、机体其它部位的合并症。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滴注脱水药;对疑有颅内血肿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3)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
(4)转送病人:当病人休克得到初步纠正,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方可转送;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和骨折时,应先初步处理合并症再转送,转送中应准备好急救物品,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性颅脑损伤在醒来之后就要给患者不停地鼓励,让患者有信心自己能够康复。再加上适当的康复训练,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在预后的后遗症就会相对减少一些。虽然 开放性颅脑损伤比较不好完全治愈,但是治愈的例子也还是有的。
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观察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的观察护理,主要分为现场急救的护理,还有一般情况的护理。现场急救那就是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脏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的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注意补充血容量,还要注意颅脑有没有外伤,伤口有没有脑组织外露,注意脑组织的消毒保护,避免脑组织受压。然后尽早地使用抗生素,还有破伤风,严密地监测生命体征。
一般护理主要就是包括体位,营养支持,体温的管理,还有躁动的护理,包括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体位一般意识清醒的,就采用斜坡位,如果昏迷的患者,一般采用侧卧或者侧俯位。营养支持一般来说昏迷的患者是禁食的,但是早期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后期患者逐渐清醒,我们就逐渐的补充能量。还有体温的管理,一般来说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早期我们一般采用低温,物理降温,降低机体的代谢。
还有就是躁动的护理,比方说颅脑损伤的患者,因为头痛,呼吸道不通畅,肢体受压,我们一般容易躁动,所以我们一般都会给予适量的镇静,避免患者挣扎而使颅内压增高。最后也就是呼吸道的通畅,所有的患者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颅脑损伤的患者有意识障碍的话,很容易误吸或者是舌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所以一般我们都要清除咽部的血肿、呕吐物。还有就是要吸痰,必要的时候做气管插管,还有气管切开,保证呼吸的交换,血氧的饱和度的正常。这就是颅脑损伤观察护理常用的护理措施。
肺栓塞急救护理措施
1.适宜的治疗、休息环境 患者的房间应该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2.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活动促使静脉血栓脱落,发生再次肺栓塞。
3.注意保暖。
4.止痛 胸痛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对胸痛较重、影响呼吸的患者,应给予止痛处理,以免剧烈胸痛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5.吸氧。
6.监测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体温等。
7.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及心电图。
8.观察用药反应。
颅脑损伤急救原则
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疗,通常要迅速而果断地处理威胁病人生命的伤情及症状,处理的原则,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建立静脉抢救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CT复查,一旦发生患者瞳孔变化,或者是意识下降,应当在最快的时间内完善头部影像学的检查,如果有手术指征,急诊送入手术室行手术治疗,另外还可以镇静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
颅脑损伤现场救护措施
颅脑损伤现场急救的流程是首先要让患者尽快的脱离这个危险的环境,同时判断患者的病情,要准确和迅速。 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分泌物及呕吐物。重症昏迷的患者应当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患者窒息,头部伤口流血不止者,可行加压包扎,对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当予以人工心肺复苏。待患者的情况大致稳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患者送往附近的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救治。
颅脑损伤头痛的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能评伤残吗
颅脑损伤的情况,能不能评定伤残,跟它损伤的程度也有关系,一般比较轻微的颅脑损伤,不构成残疾,一般评残是没有的。但是如果是在中重度颅脑损伤以上,一般来说都可以评残的,一般我们是建议在三个月或者是六个月以上,再进行评定,申请具有资格鉴定的司法机构来进行伤残等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