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
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
高催乳素血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常是本症的线索,并需详细了解病人的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与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男性性功能改变,亦需注意患者所患的疾病是否与PRL水平增高有关。要注意除外生理性、药理性因素,对于相关疾病的病因也需初步鉴别。也可依靠相关检查:血清PRL测定及PRL动态试验、影像学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来帮助确诊本病。
(一)症状常是本症的线索:
并需详细了解病人的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与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男性性功能改变,亦需注意患者所患的疾病是否与PRL水平增高有关。要注意除外生理性、药理性因素,对于相关疾病的病因也需初步鉴别。
(二)血清PRL测定及PRL动态试验:
非泌乳素瘤所致的高PRL血症,PRL很少>200ng/ml,>200ng/ml者PRL瘤可能性很大,PRL瘤越大,则PRL水平越高,甚至可>2000ng/ml者。轻度PRL增高(<60ng/ml)可能为应激或脉冲分泌峰值,为避免应激,可连续3天采血或同一天连续3次采血,每次相隔1小时,如此3次血清测定值可除外脉冲峰值,有利于高PRL分泌的判断。兴奋PRL分泌的药物,如TRH、甲氧氯普胺、氯丙嗪、西咪替丁,或抑制PRL分泌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可选择性地用以观察PRL的动态变化,PRL瘤对上述兴奋剂与抑制剂无明显变化或反应减弱,用以鉴别特发性高PRL血症与RPL瘤,但在PRL水平较高时,其鉴别价值较小。
(三)其它内分泌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定、促性腺激素与E2和睾酮测定、GH与ACTH测定、DHEA测定等,在不同情况应选择进行,以助病因与病情判断。
(四)影像学检查:
参见垂体瘤与PRL瘤。
温馨提示:也可以依靠氯丙嗪试验来确诊:氯丙嗪通过受体机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和多巴胺功能,促进PRL分泌,正常妇女,肌内注射氯丙嗪25~50mg后,60~90min血液PRL较注药前升高1~2倍,持续3h,垂体肿瘤时不升高。近年,也有人用11C标记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甲基螺哌隆和雷氯必利作PET显像,不仅具有诊断意义,而且可预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疗效,一般来说,可显像者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反应良好。
高催乳素血症有引发不孕的危险
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各种激素分泌是保持平衡的,如分泌激素不平衡,造成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此时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例如高催乳素血症就有引发不孕的危险,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的介绍:
垂体前叶分泌的多肽蛋白激素,叫做催乳素。这种激素可以控制羊水的成分成量,保护胎儿,同时也是促进乳腺小叶发育成熟和产生乳汁的重要激素。
高催乳素血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下丘脑至垂体至性腺轴功能失调,导致血液中催乳素超过正常值的疾病。这种病会造成患者头痛头晕、月经异常等,甚至会导致不孕。
一般来说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可分成三类。生理类包括睡眠、产后、哺乳、妊娠等;yao物性因素包括各种激素和降压yao在内;病理类因素包括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下丘脑肿瘤、肢端肥大症、垂体催乳素瘤、肝肾功能不全。
在诊断高催乳素血症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尤其是月经不调,稀少或闭经,溢乳和不孕、头痛头晕等这些症状要特别留意。
专业介绍高催乳素血症病因
很多人都在积极的追问高催乳素血症病因,只有了解了高催乳素血症病因,才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认识这种疾病,进而帮助大家积极的治疗,接下来我们就对高催乳素血症病因做详细的解读。
高催乳素血症病因:
1.肾上腺功能低下。糖皮质激素可抑制PRL基因的转录和释放。有病例报道,肾功能不足病人,发生高PRL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血PRL恢复正常。
2.空蝶鞍综合征。由于先天异常或由于创伤、手术致成蝶鞍隔的缺陷,蛛网膜形成疝,进入蝶鞍,压迫垂体和垂体柄,由于运送多巴胺(DA)受到影响,致成高PRL血症。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HP间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
上述高催乳素血症病因是比较常见的,要求大家在了解了高催乳素血症病因之后,一定要积极的到正规的医院治疗这种疾病,以保证大家的安全和健康。
高催乳素血症症状是什么
对于高催乳素血症症状的认识,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为高催乳素血症症状除了有共性的特点之外还有个性的原因,所以分析高催乳素血症症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高PRL血症最突出的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乃PRL水平升高所致,称为高催乳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yperprolactinemichypogonadism)。女性病人可有性欲降低、性感缺失,治疗后随着PRL水平的降低而缓解。PRL主要在下丘脑水平影响性腺的功能,PRL可刺激内源性阿片的产生,而阿片能强烈抑制GnRH的脉冲性释放,乃使LH分泌减少。
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能使高PRL血症妇女的LH分泌正常并恢复正常的卵巢周期,可为佐证。如病程较长,垂体和性腺本身也会出现异常,长期的高PRL血症可使性腺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降低;GnRH的不足可使促性腺激素细胞萎缩而致LH分泌减少。在育龄妇女,高催乳素性性腺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甚至闭经,但也可表现为月经过多或月经正常伴不育。
上述高催乳素血症症状是比较常见的,要求大家在了解了高催乳素血症症状之后,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到正规的医院治疗这种疾病,以保证大家的安全和健康。
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溢乳:非妊娠与哺乳期出出溢乳。
(2)闭经:高催乳素血症导致促性腺素分泌功能减退,卵巢合成类固醇激素降低导致闭经。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以表现月经稀少、闭经、溢乳,但有一些患者仅有闭经无溢乳。
(3)头痛、头昏:由垂体催乳细胞肿痛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当肿瘤直径大于10mm,可出现头痛、头胀,甚至视野缺损。
(4)不孕:轻度高催乳素血症仍可排卵,基础体温出现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孕酮水平低下黄体功能不足,不容易怀孕,即使受精也不易着床,常出现临床前流产。
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
(1)详细全面询问病史,包括月经是否稀少,闭经,是否服抗精神病药,治疗消化系统溃痬药物,抗高血压药,是否有恶心、直立性头晕,视野缩小及视力障碍。
(2)体格检查:检查乳头是否乳汁分泌,早6~8时为分泌高峰,中午11~12时为分泌低峰,午后至夜间介于2者之间。因此,有作者建议,周期性测量,仅凭一次化验,不能作出诊断。CT或磁共振蝶鞍排片,寻找垂体(腺)瘤。
高催乳素血症的症状分型
高泌乳素血症是指持续泌乳素血中增高,引起临床上以性腺腺功能减低和泌乳为主的综合征。从病理改变看,可分为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药理性高催乳素血症,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特点以闭经、不孕、溢乳为主要特点。常常造成人们的困扰,因此人们一定要详细了解本病的症状,以便在疾病发生时,早发现,并且及早治疗。
一、症状
(1)月经失调:原发性闭经占4%,继发性闭经占89%,月经稀发,月经过少占7%,功能失调性出血和黄体功能不全占23%~77%。
(2)溢乳典型闭经:-溢乳综合征在非肿瘤型高催乳素血症中发生率为20.84%,肿瘤型中为70.6%,单纯溢乳为63%~83.5%,溢乳为显性或挤压乳房时出现,为水样,为浆液,或为乳汁,乳房多正常。
(3)不孕发生率70.7%: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与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全或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相关。
(4)低雌激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雌激素降低引起潮红,心悸,自汗,阴道干涩,性交痛,性欲减退等,雄激素升高引起中度肥胖,脂溢,痤疮和多毛。
(5)视力和视野变化:垂体肿瘤累及视神经交叉时,可引起视力减退,头痛,晕眩,偏盲和失明,以及脑神经Ⅱ,Ⅲ,Ⅳ功能损害,眼底水肿和渗出。
(6)肢端肥大症:见于PRL-GH腺瘤时,黏液性水肿见于合并甲低时,部分病人存在Ⅱ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
二、临床分型
(1)肿瘤型高催乳素血症:占高催乳素血症的71.61%,其中催乳素腺瘤占46%,微腺瘤占66%,巨腺瘤占34%,少数为催乳素-生长激素腺瘤和嫌染细胞瘤,多数垂体腺瘤PRL≥200ng/ml,部分垂体腺瘤可自然消退。
(2)产后型高催乳素血症:占高催乳素血症的30%,发生于妊娠,分娩,流产,引产后3年内,血浆催乳素轻度升高,患者月经稀发,月经失调,溢乳,治疗预后较好。
(3)特发型高催乳素血症:少见,多为精神创伤,应激因素相关,部分为极微小腺瘤。
(4)医源性高催乳素血症由医源性因素或药物所引起,多为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祛除病因后可自然恢复。
(5)潜在性高催乳素血症(OHP)也称为隐匿型高催乳素血症。
温馨提示:此病还可引起明显的骨质疏松,原因可能为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但也有人认为PRL本身对骨密度也有负面影响,有的患者伴有乳腺小叶增生或巨乳。对人们危害极大,因此人们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疾病造成更大伤害。
用什么方法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用什么方法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初诊时一定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分泌。乳汁分泌量最多,其它病人一般均需经挤压才会有乳汁分泌。用孕激素观察有无撤退性出血,垂体腺瘤病病人多为Ⅱ度闭经。按摩乳房和吸吮乳头反射性促进催乳素分泌。产褥期(4周内)血浆催乳素仍维持高水平。非哺乳妇女催乳素在3个月内降至非妊娠期水平。空腹、胰岛素性低血糖、运动、应激、性交时催乳素明显升高。
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 正常健康妇女夜间和睡眠(2~6am)期间、卵泡晚期和黄体期血浆催乳素升高。妊娠期血浆催乳素升高5~10倍。妊娠中期后羊水中催乳素浓度高于血浆。哺乳期妇女,血浆催乳素浓度高于非妊娠期1倍。胎儿和新生儿(≥28孕周~产后2~3周)血浆催乳素相当于母体水平。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让女性朋友们了解不孕不育原因,关注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关爱女性健康祝您早日康复!
血清催乳素升高是什么原因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时,TRH及TSH分泌增加,致使血中催乳素水平上升,造成高催乳素血症。
2、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催乳素经肾脏排泄,当肾功能不良,血清催乳素上升。
3、最常见的是垂体催乳素瘤:在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病人中,患高催乳素血症闭经的病人,约l/3患垂体肿瘤。
4、肾上腺功能低下: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催乳素基因的转录和开释。有病例报道,肾功能不足病人,发生高催乳素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替换治疗后,血催乳素恢复正常。
5、空蝶鞍综合症:由于先天异常或由于创伤、手术致成蝶鞍隔的缺陷,蛛网膜形成疝,进入蝶鞍,压迫垂体和垂体柄,由于运送多巴胺受到影响,致成高催乳素血症。
6、下丘脑垂体柄疾病:下丘脑疾病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的机制,考虑是由于PIF产生或运送发生紊乱所致。如垂体肿瘤压迫,使垂体柄受压也可影响PIF的运送。
7、特发高泌乳素血症:未查出病因,并尚未发现脑垂体瘤,属功能性异常催乳素增高称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有些病人可能垂体微腺瘤太小,目前尚未发现。
血清催乳素升高是什么原因?为了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以上就介绍了出现的一些原因,所以在了解以上的介绍以后,为了你能尽快的得到有效的治疗康复,可以尽快的选择正规医院,通过治疗让自己摆脱这种疾病,才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更高。